小学心理健康鲁画版五年级上册4.学习的发动机教学设计
展开学习的发动机:合理归因
【教材分析】:
《学习的发动机:合理归因》是鲁画报社版《心理健康》五年级全一册第3课的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中段向高段过度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意自己的成绩,也会有意无意为学习成绩寻找原因。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学习结果。鉴于五年级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分析探究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合理归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乃至培养积极负责的态度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身归因方式,认识到合理归因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析讨论,了解不同归因方式的不同影响,掌握积极归因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意识,使学生重视积极思维与人格的培养。
【教学重点】:
通过故事与活动感悟合理归因的重要。
【教学难点】:
通过情境分析与讨论探究合理的归因方法。
【教学过程】:
感知归因,重视归因,学会归因,应用归因。
导课:
一、感知归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感知归因,认识归因的普遍存在。
同学们请一起跟随老师玩儿一个老鼠吱吱的游戏。并通过“之所以„,是因为„”的方
式总结游戏过程中自己的表现。从游戏中感受归因的过程。
(学生思考与问题回答)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为做过哪些归因,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归因。感受归因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比如,老师表扬我,是因为„„。作业没写完,是因为„„)
新课:
二、重视归因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认识归因影响成败。
与同学们分享柯南的案件——袋鼠逃跑之谜,看来想要实现目标、取得更好、争取更好
的分数,光靠努力是不够,还需要什么呢?
(合理归因)
合理归因是成功的起点,学习的发动机!
三、学会归因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学习合理归因的方法。做内部的归因、可控的归因
一位同学没有考好,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下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了合理归因,首先,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哪些原因?
(同学思考与问题回答:原因搜罗)
那么如果想要再给这些原因分个类,想一想,我们可以如何划分? (同学思考与问题回答)
根据原因的来源,我们把来自于我们外在的因素叫做外因,来源于我们自身的因素称为内因。
不同的归因会如何通过影响我们的努力而影响之后的结果,请大家通过表演的方式,预测不同的归因,如何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同学交流与表演)
情境1.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情境2.同桌影响,导致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情境3.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情境4.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导致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得出结论:在我们对考试进行归因时,尽量避免外部归因。如果归于外因,我们能做的只是等待,期待通过别人的改变,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此时决定权力在于别人。而归于内因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行动,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可是内部归因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取得进步吗?观看木偶短剧:跑不掉的大象。 (视频)
大象之所以无法摆脱绳子的束缚,是因为大象做了怎样的内部归因? (同学思考与问题回答)
所以哪些内归因为什么没有成为我们成功的起点?反而限制了我们的努力呢? (同学思考与问题回答)
所以在我们进行内部归因的时候,我们要做可控的归因,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像大象这样,那么无助了。所以做内部的可控的归因才能去改变、去影响、去控制我们能改变的事情。
结课: 四、应用归因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将合理归因应用于学习。
通过游戏、故事、讨论的基础,讲述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理论。了解不同的归因方式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影响学习结果,通过合理的归因,提高学习的动机,自身的信心,为学习助力。
【板书设置】:
学习的发动机:合理归因
内部归因(可取)
外部归因 可控归因(可取)
不可控归因
鲁画版一年级上册8.我的学习“规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画版一年级上册8.我的学习“规范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简答题,判断题,讨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4.书包“总动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4.书包“总动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理书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画报社版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下册 1 我是学习的主人 教案: 这是一份鲁画报社版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下册 1 我是学习的主人 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