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4含解析,共7页。
    选择题专项练(四)(考试时间:20分钟 试卷满分:48分)14.2020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的71岁生日.近年来,我国海军航母事业高歌猛进,辽宁号与第一艘国产航母将首次构成双航母编队.我国的核动力航母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装备,这也是我国海军航母的终极目标.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对核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C )A.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不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B.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要吸收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要放出能量C.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平均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平均结合能还有些起伏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质量【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可知,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故A错误;质量较小的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重核时出现质量亏损,例如氢核聚变时要放出能量,质量较大的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轻核时要放出能量,故B错误;根据题图中的曲线很容易看出,质量较大的重核和质量较小的轻核的比结合能都较小,且轻核的比结合能还有些起伏,故C正确;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衰变产物的质量之和一定小于原来重核的质量,故D错误.1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三角形顶点AB点处各固定一正电荷,另一顶点C处固定一负电荷,且三个电荷所带电荷量均相等,其中abc为等边角形三边的中点,d为三角形的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b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中心d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将电子从b处移到c处电场力不做功D.将电子从b处移到a处电场力不做功【解析】 根据题意,各场强方向如图所示bc两点的电场强度为三个点电荷在该处场强的矢量和,其中AC两处的点电荷在b点的场强的矢量和沿bC方向,B处电荷在b点的场强沿Bb方向,同理可标出ABC三处的点电荷在c点的电场方向,由图可知,bc两处叠加后的电场强度方向是不同的,故A错误;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叠加规律很容易判断出中心d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故B错误;AC两处的两点电荷在b点的电势之和为零(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0),BC两处两点电荷在c点的电势之和等于零,所以b点的电势等于B处电荷在该点的电势,c处电势等于A处电荷在该点的电势,AB两电荷带等量正电荷,根据几何关系有AcBb,所以bc两点电势相等,所以将电子从b处移到c处电场力不做功,故C正确;由图判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电势,所以将电子从b处移到a处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16.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滑轮O1O2固定在C处.轻质滑轮O2下悬挂物体B,定滑轮与物体A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做以下调整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且调整过程中斜面与物体A位置不变,不计细线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物体B的质量m增大,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若物体B的质量m增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不变C.若将悬点C上移,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D.若将右边的固定杆向左平移一点,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解析】 对滑轮O2和物体B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Bg=2Tcos θ,计算得T,当物体B的质量增大时,绳子的拉力增大,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不确定,所以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A错误;对斜劈与物体A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当物体B的质量增大,即绳子的拉力增大时,斜劈与地面间摩擦力增大,故B错误;若将悬点C上移,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绳子夹角2θ不变,即绳子的拉力不变,所以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若将右边的固定杆向左平移一点,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绳子夹角2θ变小,绳子的拉力变小,对斜劈和物体A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17.图甲为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簧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此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B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最大C.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D.图乙中图线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解析】 t1时刻小球刚与弹簧接触,弹力小于重力,小球仍然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A错误; t2时刻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处于最低点,合力向上;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向下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小于小球做减速运动的时间,可知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的弹簧大于2倍的重力,所以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在最低点的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由图可知,t3时刻弹簧的弹力等于0,则弹簧的压缩量等于0,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故C错误;根据冲量的定义可知,Ft图像中图线所围面积在数值上t1t3时间内弹簧的弹力对小球的冲量;而该时间内小球还受到重力的冲量。结合动量定理可知,图乙中图线所围面积在数值上不一定等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B。18.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是探究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即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的重要仪器,如氚核(H)的反粒子(比如反氚核)为(H).该磁谱仪核心部分的截面区域是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该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P为粒子入射窗口,各粒子从P射入速度相同,均沿直径方向,Pabcde为圆周上等分点,若氚核粒子射入磁场区域后打在d点,则反质子(H)射入后,则( C )A.反质子将打在bB.反质子射入磁场后运动轨迹的半径为氚核的3倍C.反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氚核的D.反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弧长为氚核的【解析】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r,氚核H的轨道半径为r,已知各粒子从P射入速度相同,根据氚核(H)和反质子的质量关系可知反质子的轨道半径应为r,氚核(H)射入后打在d点,它转过的圆心角θ=180°-120°=60°,根据几何关系得tan =tan 30°,同理反质子的几何关系也应该是tan ,则θ=120°,由左手定则可知,反质子刚射入磁场时受到的洛伦兹力竖直向下,则反质子应从a点射出磁场,故AB错误;根据带电粒子的周期公式可知氚核的周期T,反质子的周期T,反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T,氚核的周期T氚核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T,则反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氚核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倍,故C正确;氚核的轨迹弧长lr·θ,反质子的轨迹弧长lr′·θ,所以反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弧长为氚核的,故D错误.19.(多选)据美国航空航天界权威杂志《空间与太空技术》周刊报道称,美国监视中国的侦察卫星长曲棍球”Ⅱ在经过中国上海上空时,遭到中国反卫星武器攻击,失效长达27分钟,过后恢复照相侦察功能,其实是中国进行了太空涂鸦技术的反卫星测试.所谓太空涂鸦的技术就是使低轨运行的反侦察卫星通过变轨接近高轨侦查卫星(近似认为进入高轨道),准确计算轨道并向其发射漆雾弹,漆雾弹在临近侦查卫星时,压爆弹囊,让漆雾散开并喷向侦查卫星,喷散后强力吸附在侦查卫星的侦察镜头、太阳能板、电子侦察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上,使之暂时失效.下列关于反侦察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A.反侦察卫星进攻前需要向后方喷气才能进入侦察卫星轨道B.反侦察卫星进攻前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攻击时的向心加速度C.反侦察卫星进攻前的机械能小于攻击时的机械能D.反侦察卫星进攻时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解析】 反侦察卫星进行攻击时必须从低轨道向高轨道运动,显然应该向后喷气,故A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a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故B错误;从低轨道向高轨道运动时需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即反侦察卫星进攻前的机械能小于攻击时的机械能,故C正确;高、低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故选AC.20.(多选)如图所示,一轻绳两端贯穿质量分别为mA=2 kg、mB=4 kg的AB两小球,并悬挂于定滑轮两侧且等高,距地面均为25 m处,两侧轻绳下端恰好触地.知两小球与轻绳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其重力的0.5倍,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小球同时由静止开始向下释放,g取10 m/s2,不计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A小球与细绳间相对静止,B小球与细绳间相对滑动B.A小球比B小球先落地C.AB两小球与轻绳摩擦力为零瞬间的动量之比为13D.两小球损失的机械能总量为250 J【解析】 根据题意,A小球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maxμmAg=10 N,B小球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maxμmBg=20 N,由于AB两小球对细绳的摩擦力必须等大,且AB两小球的质量不相等,A小球由静止释放后与细绳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B小球与细绳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B小球与细绳间为静摩擦,故A错误;对A进行受力分析mAgfAmAaA,对B进行受力分析mBgfBmBaB,又fAfBfA=0.5mAg联立解得aA=5 m/s2aB=7.5 m/s2,设A小球经时间t与细绳分离,此时,AB下降的高度分别为hAhB,速度分别为vAvB,则有hAaAt2hBaBt2HhAhBvAaAtvBaBt,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2 s,hA=10 m,hB=15 m,vA=10 m/s,vB=15 m/s,分离后,设A经时间t1落地,则有,HhAvAt1gt,设B小球经时间t2落地,则有HhBvBt2gt,代入数据解得t1=1 s,t2 s,所以B小球先落地,故B错误;AB两小球与轻绳摩擦力为零的瞬间A小球的动量pAmAvA=20 kg·m/s,B小球的动量为pBmBvB=60 kg·m/s,即AB两小球的动量比13,故C正确;设AB两小球落地时的动能分别为EkAEkB,由机械能守恒有EkAmAvmAg(HhA),EkBmBvmBg(HhB),代入数据得EkA=400 J,EkB=850 J,两小球损失的机械能总量为ΔE=(mAmB)gHEkAEkB,代入数据得ΔE=250 J,故D正确,故选CD. 21.(多选)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1 kg的小物块放在质量m2=2 kg的木板正中央位置,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连接物块的轻质细绳伸直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18 N,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sin 37°=0.6,g取10 m/s2,则( ACD )A.木板的长度为2 mB.木板的长度为1 mC.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解析】 从题图乙可知,木板运动2 s离开小物块,在0~2 s内,由图像可知x m=1 m,所以木板的长度L=2x=2 m,故A正确,B错误;设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在2~3 s内,由图像可得长木板的加速度a2=4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2gm2a2解得μ2=0.5,故C正确;在0~2 s内,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FNTsin 37°m1g,水平方向Tcos 37°f1,又知f1μ1FN,长木板的加速度a1=0.5 m/s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Ff1μ2(m2gFN)=m2a1,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1f1FNFN,联立上述式子解得μ1,故D正确,故选ACD.

    相关试卷

    选择题提速练(4)(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选择题提速练(4)(含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装置,5 cm,即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3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3含解析,共6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2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2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甲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