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中考物理质检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中考物理质检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三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层教学楼高约3.5m B.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50g
C. 舒适洗澡水的温度约26℃ D. 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5A
2.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山 B. 船 C. 流水 D. 河岸
3. 前有贝多芬利用骨传导创作出不朽的乐章,后有骨传导耳机面世,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同时解决了入耳式的不适感。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传播
B. 骨传导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 无线骨传导耳机是利用超声波来接收信息
D. 通过调节骨传导耳机的音量可以改变听到声音的响度
4.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人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B. 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 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形成影子
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5. 2021年1月7日,黄海海面上出现了白茫茫的“海浩”现象(如图)。“海浩”现象是指低温条件下,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为小冰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是一种液化方式 B. 海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C. 白茫茫是升华造成的 D. 凝结成小冰晶的过程放出热量
6. 图中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 扔实心球 B. 跳远助跑
C. 系安全带 D. 撞击锤柄
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
B.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要接在电能表和总开关之间
C.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空气开关或保险丝等保险装置
D. 家庭电路中,一个开关控制多盏照明灯,则照明灯一定是串联的
8. 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是( )
A. 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B. 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
C. 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帘飘向窗外
D. 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
9. 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 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 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10. 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对图中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 足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 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C. 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下降
D. 撑竿跳高运动员在最高点时撑竿的弹性势能最大
11. 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功到自然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滴改变了石头的运动状态
B. 水滴下落过程中重力没有对水滴做功
C. 水滴加速下落,受到一组平衡力作用
D. 水滴加速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2. 如图所示,水平弹簧左端连接一物块,右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作用,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对物块的拉力小于F
B. 桌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C. 物块对弹簧的拉力与外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桌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外力F是一对平衡力
13. 对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近墨者黑——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 炙手可热——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早穿皮袄午穿纱——沙漠地区多沙石,沙石的比热容较大
14. 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B. 甲、乙磁极均为S极
C. 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 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15. 如图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带动指针偏转。下列工作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 指南针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电磁继电器
16.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B. 欧姆最先研究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C. 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的
17. 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樱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并在5s内做了30J的功,物体A运动速度为0.5m/s,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5m
B.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1.0m/s
C.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6N
D. 由于G定存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12N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
D. 保持透镜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成像
19. 将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取10N/kg)( )
A. 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5N
B. 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6N
C. 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D. 木块刚刚漂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500Pa
2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R2=2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3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B. 闭合开关S1、S2、S3,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2:1
C. 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D. 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V~6V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0分)
21. 家庭电路中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上标有3200imp/(kW⋅h)字样。将一个电热棒单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12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0次,上述时间内该电热棒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它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新建居民楼电路中,为了避免人不小心接触火线,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时发生触电事故,会装上______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22. 洗澡过程中照镜子,常常会发现浴室内镜子表面很模糊,无法看清镜子中的自己,如图所示。请说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两种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1)原因______;
(2)方案1:______;方案2:______。
23. 如图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机翼安有1.7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翼展72m,重力仅相当于一辆小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飞行员是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
24. 物理考试时小明不慎将2B铅笔掉在地上,铅笔在空中下落时机械能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不计空气阻力)。小明在答题卡上填涂选择题时,铅笔向右滑动,笔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朝______ ;他填涂的选项太淡,电脑可能无法识别,可以通过______ 的方式增大摩擦力使得所涂选项颜色深一些。
25. 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kg垃圾能“榨”出0.17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燃烧时燃料油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如果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______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6. 如图,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内装水,B内装某种液体。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则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B中液体密度为______kg/m3。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27.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
(2)移动激光笔,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8.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1)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粗糙程度
重物的重力
大小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重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m
重物上升的高度h/m
机械效率η/%
1
较粗糙
2.0
1.51
0.80
0.40
66.2
2
较粗糙
2.5
1.89
0.80
0.40
66.1
3
较粗糙
3.0
2.26
0.80
0.40
66.4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2)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3N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______ (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红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红想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于是小红将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放置成相同的倾斜程度,并将这三个不同物重的物体同时沿斜面匀速拉动相同的长度,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这种方法______ (选“能”,“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 。
29. 小明设计的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可以完成很多电学实验。图乙是实物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的字样
(1)图乙存在连线错误,闭合开关会导致______的示数一定超过量程,请你在接错的导线打上“×”,再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表中记录的是某定值电阻R接入M、N两点间时测量的数据,计算可知Rx=______Ω。老师看到小明的测量结果时,指出表格中的第______组数据不可能是由该电路实际测量出的数据
组别
1
2
3
4
5
电压U/V
3
2.4
2
1.6
1
电流I/A
0.30
0.24
0.20
0.16
0.10
(3)小明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接入M、N两点间时,调节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小明又将阻值为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M、N两点间,探究“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当定值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后,闭合开关S,需要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完成此实验。为了保证给定的所有电阻接入电路均能顺利完成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应保持不变且取值范围为______V。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
30.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1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的A点,物体G2重为40N,将G2放在B点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已知OA=0.2m,OB=0.1m,问:
(1)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是多大?
(2)正方体G1的重力是多少?
(3)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使G2以0.05m/s的速度从B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多少秒时间,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定值电阻R1的阻值。
(2)100s内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所做的功。
(3)将R1和R2按图乙所示的电路连接,电源电压不变并闭合开关S,求图甲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与图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的比值。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一层教学楼高约3.5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我国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温度为37℃,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在40℃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电冰箱的额定功率在22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PU=220W220V=1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船向前行时,看到“山……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后退”,一定是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既这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故选:B。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答案】C
【解析】解: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故A正确;
B、骨传导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B正确;
C、无线骨传导耳机是利用电磁波来接收信息,故C错误;
D、通过调节骨传导耳机的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C。
(1)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是通过头骨、颌骨等骨骼也能传播到听觉神经,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此种听到声音的方式被称作骨传导。
(3)无线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以及电磁波的应用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解:A.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形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透镜的应用、不可见光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应用,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AB、海水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B不正确;
CD、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变为冰晶,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同时放出热量。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放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同时,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也要熟悉。
6.【答案】C
【解析】解:A、实心球被掷出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体育考试投掷实心球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当其起跳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然保持起跳时的运动状态,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属于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开车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故C符合题意;
D、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硬物撞几下,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硬物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属于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的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防止惯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合理的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
7.【答案】C
【解析】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故A错误。
B、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总要装在总开关之前,总开关要装在保险丝之前,故B错误;
C、为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应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在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故C正确;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多个照明灯,各照明灯互不影响,因此家庭电路中照明灯是并联的,开关在这些灯的干路上,就可以一个开关控制多盏照明灯,故D错误。
故选:C。
(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家庭电路中各组成的先后顺序为: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开关,用电器,插座等;
(3)为防止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出现危险,在家庭电路中应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保证安全;
(4)根据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的特点分析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和安全用电常识,既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又具有现实意义。
8.【答案】A
【解析】解:
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是因为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大气压能把吸盘紧紧地压在玻璃上,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在有风的雨天打伞步行时,一阵大风吹来,伞会被向上吸起,这是因为伞的上方凸起,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故B不符合题意;
C、风沿着外墙吹过时,窗帘外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户外面,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离列车太近时,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很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列车出现事故,所以乘客必须在安全线外候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知道并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假如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由于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物体上会吸附水分;再测质量则会引起质量的测量值比真实质量偏大,故A错误;
B.在用天平称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所以枇杷应放在左盘,故B错误;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小,测得体积越精确,故C错误;
D.若枇杷浸没水中后其表面附着有少量的气泡则测出的体积将偏大,根据ρ=mV,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大,算出枇杷的密度将偏小。
故选:D。
本题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这都是我们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必须掌握的。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D
【解析】解:A、足球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解释正确;
B、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解释正确;
C、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会下降,因为楼下的气压高,导致水柱降低,故C解释正确;
D、撑竿跳高运动员在最高点时撑竿的弹性势能不是最大,当撑杆被压得最弯时的弹性势能最大,故D解释错误。
故选:D。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4)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知道重力的方向、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可解答此题。
11.【答案】D
【解析】解:A、“水滴石穿”说明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故A错误;
B、水滴下落过程中,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对水滴做了功,故B错误;
C、水滴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重力大于阻力,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水滴加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等知识的应用,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1) 固体可以传递力;
(2)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3)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解答】
A 、水平外力 F 可以通过弹簧将力大小不变地传递给物块,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 F ,故 A 错误;
B 、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桌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桌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F ,故 B 正确;
C 、物块对弹簧的拉力与外力 F 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
D 、桌面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外力 F 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
故选: B 。
13.【答案】C
【解析】解:
A、近墨者黑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炙手可热,手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错误;
C、很深的巷子都能闻到酒香,是酒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
D、“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吸收热量后,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多,气温较高;夜晚放出热量后,沙子的温度下降的多,气温较低;由此可知沙漠地区白天黑夜的温差大,产生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3)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同样质量的水和沙石、土壤等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水的比热容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比较简单。
14.【答案】A
【解析】解:
AB、由图可知,磁感线都是从甲、乙两磁极出来的,所以甲、乙磁极都是N极;
图中小磁针附近的磁感线方向是向下的,因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A正确,B错误;
C、图中A、B两点到磁极的距离不同,且周围磁感线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所以这两点磁场强弱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
D、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但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A。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在磁体两极的磁场是最强的;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强弱,属于基础性题目。
15.【答案】B
【解析】解: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指向性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理论制成的,故B正确。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错误。
D、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然后再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电学元件的制成原理,分别与前面分析的结论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在学过的测量工具或设备中,每个工具或设备都有自己的制成原理,如:天平、温度计、电话、电磁继电器、测力计,以及此题中提到的这些设备。针对它们的制成原理的考查,是一个热点题型,需要重点掌握。
16.【答案】B
【解析】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
B、最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并得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欧姆,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B。
(1)根据掌握的物理学家在物理上的主要贡献及物理学史回答此题;
(2)物体只有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才改变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学好物理学史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习的要求,而且能增加我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史的积累。
17.【答案】D
【解析】A、5s内物体移动距离s物=v物t=0.5m/s×5s=2.5m;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s物=2×2.5m=5m,故A正确;
B、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nv物=2×0.5m/s=1.0m/s,故B正确;
C、由W=Fs可得拉力F=Ws=30J5m=6N,故C正确;
D、若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滑轮与绳之间摩擦,拉力F=1n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nF=2×6N=12N,由于动滑轮重力G动存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2F-G动,小于12N,与定滑轮的重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1)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
(2)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
(3)知道拉力做的功,利用W=Fs求拉力;
(4)若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滑轮与绳之间摩擦,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2F,由于动滑轮重力G动存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偏小。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速度公式、功的公式的应用,注意:若不计动滑轮和绳重、不计滑轮与绳之间摩擦,拉力F=1nf。
18.【答案】AC
【解析】
解:
AB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 u=50.0cm-35.0cm=15.0cm ,由于物距小于像距,因此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A 正确, B 错误;
C 、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故 C 正确;
C 、保持透镜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物距与像距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故 D 错误。
故选: AC 。
【分析】 (1) 由图可以看出像距和物距,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2) 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向上移动;
(3) 根据光路可逆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及对应的物距、像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出焦距的范围。
19.【答案】ABC
【解析】解答:(1)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L1=9cm;由于从9cm到16cm,木块一直处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当水面的高度为16cm时细线刚好张紧,线的拉力为零;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2cm;
所以木块的高度:L=9cm+(22cm-16cm)=15cm=0.15m;
则木块的体积:V木=S木L=0.01m2×0.15m=1.5×10-3m3,
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1.5×10-3m3=15N,故A正确;
(2)由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00Pa,故D错误;
此时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也等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则木块的重力为:G=F浮=F下表面=p下表面S=900Pa×0.01m2=9N,
木块的质量m=Gg=9N10N/kg=0.9kg,
最大浮力为1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木块的体积V=V排=F浮'ρ水g=15N1.0×103kg/m3×10N/kg=1.5×10-3m3,
木块的密度ρ木=mV=0.9kg1.5×10-3m3=0.6×103kg/m3,
故C正确;
(3)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F拉=F浮-G=15N-9N=6N,故B正确。
故选:ABC。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则根据刚刚漂浮和细线刚好张紧到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时水面升高的高度,求出木块的高度,根据V=Sh求出木块的体积,由于木块刚浸没,则利用F浮=ρ水gV排求出受到的浮力;
(2)根据图象读出木块刚好漂浮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利用G=F下表面=pS即可求出木块重力,根据重力公式得出木块的质量,已知最大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进而得出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木块的密度;
(3)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与重力之差,即可求得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
本题综合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和物体受力平衡的分析以及读图能力,关键是从图象上读出有用的信息,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20.【答案】ABD
【解析】解:A、闭合开关S1、S2、S3,该电路为R1和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为:I1=UR1=6V10Ω=0.6A,
通过R2的电流为:I2=UR2=6V20Ω=0.3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的电流为:I=I1+I2=0.6A+0.3A=0.9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故A正确;
B、闭合开关S1、S2、S3,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I1:I2=0.6A:0.3A=2:1,故B正确;
C、只闭合S1,该电路为R1和R3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R3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利用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一定,总电阻变大,则电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
R1的阻值不变,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错误;
D、只闭合S1,当R3的滑片在a端时,R3=0Ω,此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即6V;
当R3的滑片在b端时,R3'=30Ω,电路的总电阻为:R'=R1+R3'=10Ω+30=40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R'=6V40Ω=0.15A,则R1两端的电压为:U1=I'R1=0.15A×10Ω=1.5V,
因此R3的滑片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V~6V,故D正确。
故选:ABD。
(1)(2)闭合开关S1、S2、S3,该电路为R1和R2的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利用I=UR分别求出通过R1、R2的电流,即可知道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再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3)只闭合S1,该电路为R1和R3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先分析R3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化,即可知道电路总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分析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即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利用U=IR分析R1两端电压的变化,即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4)只闭合S1,当R3的滑片在a端时,分析电路的情况以及电压表的测量情况;当R3的滑片在b端时,已知R3的阻值和R1的阻值,进而可得出总电阻,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后利用U=IR求出R1两端的电压,便可知道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应用,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3.6×105 500 漏电保护器
【解析】解:
(1)3200imp/(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
指示灯闪烁320次,则电热棒消耗的电能:
W=320imp3200imp/(kW⋅h)=0.1kW⋅h=3.6×105J,
电热棒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即额定功率:
P=Wt=0.1kW⋅h1260h=0.5kW=500W;
(2)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通过火线和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3.6×105;500W;漏电保护器。
(1)3200imp/(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据此可求指示灯闪烁320次电热棒消耗的电能,再利用P=Wt求电热棒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即额定功率;
(2)漏电保护器的原理是当通过火线和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时,说明电路的某个地方可能接地漏电,此时漏电保护器就会切断电路。
本题考查了消耗电能、电功率的计算,以及对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的了解,
22.【答案】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小水滴使光发生漫反射,无法成清晰的像 使用电加热浴室镜 用换气扇把浴室内的水蒸气排出
【解析】解:洗完澡照镜子的时候,会发现浴室内镜子表面雾茫茫的,无法看清镜子中的自己,原因是:洗澡时浴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面发生液化,密布的小水滴会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水雾,使光发生漫反射,无法成清晰的像,因此无法看清自己;
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子上液化,最有效的除雾方法:①使用电加热浴室镜,提高镜面温度,或者使用吹风机吹镜面,提高镜面温度同时加快水的蒸发;②用换气扇把浴室内的水蒸气排出,减少浴室内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1)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小水滴使光发生漫反射,无法成清晰的像;
(2)①使用电加热浴室镜;②用换气扇把浴室内的水蒸气排出。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3.【答案】电 聚变 电磁波
【解析】解: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飞行员是通过电磁波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
故答案为:电;聚变;电磁波。
(1)太阳能电池板获取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飞机提供动力;
(2)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本题考查了太阳能及其转化、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属于基础题。
24.【答案】不变 左 压力
【解析】解:不计空气阻力,铅笔在空中下落时机械能没有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变;
铅笔向右滑动,笔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朝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填涂的选项太淡,电脑可能无法识别,可以通过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使得所涂选项颜色深一些。
故答案为:不变;左;压力。
(1)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时,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守恒;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题考查机械能的大小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增大摩擦的方法,在解答有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问题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5.【答案】6.8×106 化学 内 8.5 热传递
【解析】解: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qm=4.0×107J/kg×0.17kg=6.8×106J,燃料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由题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Q放=42%×6.8×106J=2.856×106J,
由Q吸=cm(t-t0)可知可加热水的质量为:m水=Q吸c水(t-t0)=2.856×106J4.2×103J/(kg⋅℃)×(100℃-20℃)=8.5kg;
燃料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传递给水,因此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6.8×106;化学;内;8.5;热传递。
已知燃料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qm可求出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具有化学能,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由题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t-t0)可求出可加热水的质量;
改变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指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指能量的转移。
本题考查了热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对能量转化、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需要熟练运用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式,难度不大。
26.【答案】2:3 2×103
【解析】解:(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A=FB;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pA=FASA,pB=FBSB;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A:pB=FASA:FBSB=SBSA=2:3;
(2)A、B是液体,则有,pA=ρAghA=ρ水ghA,pB=ρBghB;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ApB=ρ水ghAρBghB=ρ水hAρBhB=23;
根据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可知,B中液体的密度:ρB=3ρ水hA2hB=2ρ水=2×103kg/m3。
故答案为:(1)2:3;(2)2×103。
(1)由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和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根据p=FS可以得出压强之比;
(2)由压强之比结合水的密度可以再利用p=ρgh求出B中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定义和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善于用比值的方式去表示液体压强,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27.【答案】竖直 减小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
(1)纸板应竖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2)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移动激光笔,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减小;
(3)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但看不到反射光线,是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在法线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
。
故答案为:(1)竖直;(2)减小;(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如图。
(1)实验中应将硬纸板竖直置于平面镜上;
(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进行分析;
(3)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始终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反射定律进行分析,即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实验过程是解题此题的关键。
28.【答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 0.25N 75% 变大 能 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重无关,只需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解析】解:(1)虽然表格中的机械效率的数值不同,但差别极其微小,由于实验中存在误差,所以我们认为机械效率是相同的;由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在改变物重时,机械效率不变,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
(2)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3N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1.0N,
则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3N×0.2m=0.6J;
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Fs=1.0N×0.8m=0.8J;
则额外功为:W额=W总-W有=0.8J-0.6J=0.2J;
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克服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即W额=fs;
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W额外s=0.2J0.8m=0.25N;
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0.6J0.8J×100%=75%;
匀速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物体的重力不变;
由(2)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所以本实验中只需要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就行;实验中可以将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放置成相同的倾斜程度,并分别将这三个不同物重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动相同的长度,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能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
(1)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2)0.25N;75%;变大;(3)能;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重无关,只需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
(1)分析表中数据知:斜面粗糙程度、斜面高、斜面长不变,改变物重,机械效率不变;
(2)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拉力做的功为总功W总,则W额=W总-W有;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根据η=W有W总×100%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
(3)由(2)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变。
本题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考查数据分析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及功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运用的运用。
29.【答案】电压表 10 5 0.6 右 2.7~3.0
【解析】(1)图乙中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恒为4.5V,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超过量程,应该将滑动变阻器改为一上一下的接法,如图所示: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几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x1=U1I1=3V0.3A=10Ω,Rx2=U2I2=2.4V0.24A=10Ω,Rx3=U3I3=2V0.20A=10Ω,Rx4=U4I4=1.6V0.16A=10Ω,则定值电阻的阻值:Rx=10Ω+10Ω+10Ω+10Ω4=10Ω;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的电流:I最小=URx+R最大=4.5V10Ω+20Ω=0.15A>0.10A,所以表中第5组数据不可能是由该电路实际测量出的数据;
(3)调节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4A,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P额=U额I额=2.5V×0.24A=0.6W;
(4)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将定值电阻由10Ω改接成20Ω的电阻,电路总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则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由U=IR可得应使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变大,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可以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②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分压原理有:
U滑U定=U-U定U定=R滑R定,
方程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对应的定值电阻应最大,此时,电阻的电压最小:4.5V-U定U定=20Ω30Ω,
控制的最小电压:U定=2.7V;
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故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6A,此时对应的电阻最小为5Ω,由欧姆定律I=UR,定值电阻两端控制的最大电压:
U定'=I大R1=0.6A×5Ω=3.0V,
保证电流表安全情况下,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取值范围应该是2.7V~3.0V。
故答案为:(1)电压表;如图所示;(2)10;5;(3)0.6;(4)右;2.7~3.0。
(1)图乙中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据此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的最小电流,与表中最小电流比较分析;
(3)根据丙图中电流表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利用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确定,换上大电阻时滑片移动的方向;
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电路的最大电流,此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I=UR得出定值电阻两端控制的最大电压,从而得出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取值范围。
本题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电路的连接、电表读数、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对数据的要求,难度较大。
30.【答案】解:
(1)设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为FA,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G2⋅OB,
则绳子的拉力:FA=OBOAG2=0.1m0.2m×40N=20N;
(2)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则由p=FS可得,G1对地面的压力:F1=pS1=2×104Pa×(0.05m)2=50N;
因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
所以,正方体G1的重力:G1=F1+FA=50N+20N=70N;
(3)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FA'=G1=70N,设此时G2向右运动到D位置,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G2⋅OD,
则OD=F'AG2⋅OA=70N40N×0.2m=0.35m,
G2向右运动的距离:s=OD-OB=0.35m-0.1m=0.25m,
由v=st可得,G2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sv=0.25m0.05m/s=5s。
答:(1)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是20N;
(2)正方体G1的重力是70N;
(3)经过5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解析】(1)当OA=20cm,OB=10cm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
(2)根据p=FS求出G1对地面的压力,根据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求出正方体的重力;
(3)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等于G1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G2的位置,进一步得出G2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利用v=st求出G2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压强公式、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等于G1的重力。
31.【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I=UR可得:
R1=U1I=2V0.2A=10Ω;
(2)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为:U2=U-U1=6V-2V=4V,
则100s内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所做的功:W2=U2It=4V×0.2A×100s=80J;
(3)图甲中,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则最小总功率为:
P最小=U2R总=U2R1+R2=(6V)210Ω+20Ω=1.2W;
图乙中,R1与R2并联,根据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1A”字样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1A,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大小为6Ω,小于最大阻值20Ω,符合题意;
又因为通过R1的电流为:I1=UR1=6V10Ω=0.6A,
则干路电流为:I总=I1+I2=0.6A+1A=1.6A,
所以,图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最大=UI总=6V×1.6A=9.6W;
则P最小:P最大=1.2W:9.6W=1:8。
答:(1)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2)100s内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所做的功为80J。
(3)图甲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与图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的比值为1:8。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利用W=UIt即可求出100s内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所做的功;
(3)图甲中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利用电阻的串联和P=U2R即可求出最小功率;
图乙所示的电路是R1与R2并联,根据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 1A”字样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干路最大电流,利用P=UI得出图乙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最后即可求出比值。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pdf、八年级物理教科版2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