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819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819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819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1.(8分)学校举办首届“劳动最美”演讲大赛,下面是晓敏同学的演讲稿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到满山片片桃花粉红,朵朵梨花雪白的 ,劳动便在广袤(mào)的大地上开始了。这个时节啊,经历了北方凛冽的寒冬,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万物葱绿,整个世界一派 的景象,这时的我们,抖擞(shǒu)精神,舒展臂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 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 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蘸馨(xīn)香汗水的优美动作。以及那些计算机键盘敲击出的音乐般的声响,这所有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袤(mào)
B.峭(qiào)
C.擞(shǒu)
D.馨(xī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凛冽
B.崎岖
C.一筹莫展
D.忧心冲冲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节 | 朝气蓬勃 | 开阔 | 娴熟 |
B.时候 | 生机勃勃 | 宽阔 | 熟悉 |
C.时节 | 生机勃勃 | 宽阔 | 娴熟 |
D.时候 | 朝气蓬勃 | 开阔 | 熟悉 |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C.这所有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D.这一切所有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2.(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3.(2分)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冠是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带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指年已二十。
B.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我国主要河流及有关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作了详细记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汪曾祺常常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入文,其散文平淡自然,饶有趣味。《昆明的雨》体现了这一特点。
D.雨果是十九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8分)根据提示填空。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
(5)观看宇航员们的“太空画展”,不由使我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星辰景象的诗句“ , ”。
(6)面对新上任的球队主教练,记者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 ”对他进行了评价,期待他能一改球队屡战屡败的命运。
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
5.(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为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5周年,我校举办“讲好联大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活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立的“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道日机猛烈轰炸,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向西南迁移,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最后到达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二
电影《九零后》中,“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老人在回忆联大的宿舍时用了四个字总结:小、挤、脏、乱,王希季说道,一开始宿舍里的臭虫咬得他睡不着觉,浑身都痒,到后来能与臭虫“和平共处”。就是这样一所前后仅存8年零11个月的“最穷大学”,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而享誉世界。
材料三
(1)请结合材料一、二,对材料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刚毅坚卓”的含义作简要解说。
(2)有人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二)名著阅读(4分)
6.(4分)班级围绕名著中“可笑与可敬的人物”开展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众评《儒林外史》。请在①处填出可笑之人,在②处填出可敬之处。
同学甲:我笑范进,执意科举,生活落魄,遭人讨厌,老来中举,喜极疯癫。
同学乙:我笑① ,平生奸猾,竟为多一根灯芯不能咽气,贪婪吝啬,令人鄙夷。
同学丙:我敬王冕,出身贫寒,② 。
同学丁:我敬杜少卿,慷慨大方,尊重妇女,反对礼法。
……
(2)选评名著人物,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其可笑或可敬之处。
猪八戒 鲁智深 尼摩船长 长妈妈
(三)临写与鉴赏(4分)
7.(2分)仔细观察以下正楷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8.(2分)“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对下列哪幅书法作品的评价?( )
A.
B.
C.
D.
三、阅读(共38分)
9.(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
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赡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⑧。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③汉沔:汉江、沔江,③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即黄州。③阖:闭,意为天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谪居齐安
④以览观江流之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3)【甲】文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两次问答在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4)【甲】【乙】两文中的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1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和谁走得近决定你是谁
佚名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将影响你未来的命运,换句话说,人这一辈子,和谁在一起决定你是谁。如果你想做一个好人,就要和好人为伍;想变得优秀,就要亲近更优秀的人。
②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孔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学做事前,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做底子,才配堂堂正正做个人,和人品好的人相处,你会常常得到善意的帮助,身边多一个人品好的人,就少一分被别人坑的风险。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交往观人品,人品好才能肝胆相照,相得益彰。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你也会变得人品出众,行高于人。
③人品好的人,不会嫉妒你的优秀,只会在你成功时由表赞美;更不会在你受难时落井下石,踩着你的失败上位,忘恩负义、笑里藏刀的人,纵然对你表面客气,却防不住背地里捅你刀子,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尽早远离。
④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古人讲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一种磁场,其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无论哪一种能量,都会传染,互相影响,改变我们的身心,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心态积极乐观,事情就会走向光明的一方,反之常常和负能量的人做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焦虑和悲观,面对同样半杯水,正能量的人会感恩于还有半杯。负能量的人则抱怨怎么只剩半杯,一念之间。一喜一忧,高下立判,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壮阔如山河大地,比肩日月星辰。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
⑤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人生。有诗云:“平生相交几知己,绿鬓红颜到白头.”人生苦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和相处舒服的人一生相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和谁相处时舒服,和谁相处时别扭。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总有一种特别的默契,一举一动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伯牙的琴因钟子期而绝响,李清照的词因赵明诚而婉约,生活就是要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共赏日出月落的欣喜,体味淡淡如水的清香。
⑥开心与乐趣是人活着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有人天天给你添堵,事事与你作对,每一句话都不投机,就不要再勉强相容,不是所有的人三观都能相合,不同圈子的对话,就像鸡同鸭讲,沟通不清,有的人,看似交友广泛,表面上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实际上却没好友可以交心。
⑦古人说:“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余生不长,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节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4月,有删改)
(1)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对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作简要分析。
(3)除文中提到的“谁”以外,你还可以和“谁”走得更近,请结合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举例加以论证。
12.(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蟋蟀
陆蠡
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转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
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的身上。
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邻居的哥儿告诉我说。“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冷。”“只是因为太凉么?”“怕它的寿命只有这几天日子罢。”
⑦于是我翻开面子撕烂了的旧黄的历本,去找白露的一天,几时几刻交节。我屈指计算着我的蟋蟀还可以多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我希望我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
⑧我天天察看这小虫的生活。我时常见它头埋在洞里,屁股朝外。是避寒么,是畏光么?我便把这洞掏得更深一些。又在附近挖了一个较浅的洞。
⑨“能有一年不死的蟋蟀吗?”我不只一次地问我的母亲。
⑩我屈指在计算着白露的日期。终于在白露的前五天这可怜的虫便死了。天气并不很冷,只在早晨须得换上夹衣,白昼是热的。
⑪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脚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了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了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了一番。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说是在地下也平安的吧。
⑫“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母亲这样说。
(选自《大家小文》,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版)
(1)认真阅读全文,在下面图表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
②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
(3)文章的标题是《蟋蟀》,可第①②段却不直接写蟋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以这句话结尾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四、作文(共50分)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13.(50分)题目:脚下的路,远方的 。
要求:
①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14.题目: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022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1.(8分)学校举办首届“劳动最美”演讲大赛,下面是晓敏同学的演讲稿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到满山片片桃花粉红,朵朵梨花雪白的 ,劳动便在广袤(mào)的大地上开始了。这个时节啊,经历了北方凛冽的寒冬,穿过了乍暖还寒的料峭(qiào)春风,大地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草木萌发,万物葱绿,整个世界一派 的景象,这时的我们,抖擞(shǒu)精神,舒展臂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动。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 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 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蘸馨(xīn)香汗水的优美动作。以及那些计算机键盘敲击出的音乐般的声响,这所有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袤(mào)
B.峭(qiào)
C.擞(shǒu)
D.馨(xī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凛冽
B.崎岖
C.一筹莫展
D.忧心冲冲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时节 | 朝气蓬勃 | 开阔 | 娴熟 |
B.时候 | 生机勃勃 | 宽阔 | 熟悉 |
C.时节 | 生机勃勃 | 宽阔 | 娴熟 |
D.时候 | 朝气蓬勃 | 开阔 | 熟悉 |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C.这所有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D.这一切所有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解答】答案:
(1)C
(2)D
(3)C
(4)B
2.(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解答】④承接前文列举事例,①“他们”承接“成功人士”,③指出另一种情况,②再说“他们”成功的体现,即:④①③②。
故选:A。
3.(2分)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冠是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带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指年已二十。
B.郦道元的《水经注》对我国主要河流及有关历史遗迹、神话传说等作了详细记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汪曾祺常常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入文,其散文平淡自然,饶有趣味。《昆明的雨》体现了这一特点。
D.雨果是十九世纪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雨果是法国作家,不是“英国”作家。
故选:D。
4.(8分)根据提示填空。
(1)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
(5)观看宇航员们的“太空画展”,不由使我想起曹操《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星辰景象的诗句“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6)面对新上任的球队主教练,记者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对他进行了评价,期待他能一改球队屡战屡败的命运。
【解答】(1)采菊东篱下(注意“篱”的书写)
(2)何当共剪西窗烛(注意“窗”的书写)
(3)家书抵万金
(4)于我如浮云(注意“于”的书写)
(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二、综合性学习(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
5.(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为纪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5周年,我校举办“讲好联大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活动,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立的“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道日机猛烈轰炸,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向西南迁移,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最后到达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二
电影《九零后》中,“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老人在回忆联大的宿舍时用了四个字总结:小、挤、脏、乱,王希季说道,一开始宿舍里的臭虫咬得他睡不着觉,浑身都痒,到后来能与臭虫“和平共处”。就是这样一所前后仅存8年零11个月的“最穷大学”,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而享誉世界。
材料三
(1)请结合材料一、二,对材料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刚毅坚卓”的含义作简要解说。
(2)有人说“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解答】(1)西南联合大学校训中“刚毅”一语最早的完整诠释见于《札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至于“坚卓”一语,源于成语“艰苦卓绝”。其中“坚卓”一语,不是一般用于形容环境条件的“艰苦”,而是人的精神修养的一种境界。西南联大所处的时代,正是强敌入侵、民族危亡的时代。“抗日救国,光复中华”就是西南联大的价值取向,于是西南联大制定了自己千古不可磨灭的校训“刚毅坚卓”。因此,“刚毅坚卓”的校训就是特定的时代精神与普遍的大学精神的结晶。而在当今现实的社会条件下,继承西南联大的校训,更有其特殊意义。“刚毅坚卓”中的“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所谓的“无欲则刚”,对物质世界或其他人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主体性,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创造丰功伟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不好为人师,不强为人师,而又谦恭和蔼,待人以诚,循循善诱,能移风易俗,成人之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续指引我们保持人类的主体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以“刚毅坚卓”的校训不仅能满足特定的时代的需要而且具有超越具体时空限制的价值,使大学精神与大学独特的价值取向完美结合。
(2)“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提示了大学精神的实质。“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表面意思是说,大学,并不是只有高大的建筑的学校,而是有名师。引申起来说就是,大学并不是就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硬件方面),而是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软件条件)。
答案:
(1)示例:“刚毅”要求师生做一个无私无畏的人,激励人坚忍不拔,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创造丰功伟业;“坚卓”则要求人心之坚定,刻苦自励,勤奋学习,卓然成家,但又不慕名利地位,铁骨铮铮。
(2)大学并不是就是空有大的教育规模,而是要有大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
(二)名著阅读(4分)
6.(4分)班级围绕名著中“可笑与可敬的人物”开展阅读交流会,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众评《儒林外史》。请在①处填出可笑之人,在②处填出可敬之处。
同学甲:我笑范进,执意科举,生活落魄,遭人讨厌,老来中举,喜极疯癫。
同学乙:我笑① 严监生 ,平生奸猾,竟为多一根灯芯不能咽气,贪婪吝啬,令人鄙夷。
同学丙:我敬王冕,出身贫寒,② 不慕名利、磊落洒脱 。
同学丁:我敬杜少卿,慷慨大方,尊重妇女,反对礼法。
……
(2)选评名著人物,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其可笑或可敬之处。
猪八戒 鲁智深 尼摩船长 长妈妈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
①根据积累可知,“平生奸猾,竟为多一根灯芯不能咽气,贪婪吝啬,令人鄙夷”是严监生。
②根据积累可知,王冕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人放牛。东家给的点心钱,他都攒着来买书读。后来,在放牛之际,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靠这门手艺,王冕卖画赚钱补贴家用,孝敬母亲。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华,而且格调高卓,磊落洒脱。他自幼就很有才,自习能力超强,而且十分洒脱,不拘于时,不慕名利。这与后面出来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据此分析进行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说说其可笑或可敬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①严监生 ②不慕名利、磊落洒脱
(2)示例1:猪八戒。猪八戒好吃懒做、滑稽可笑,但也也可亲可敬。他那猪似的本分老实及猪似的笨拙和聪明,都讨人喜欢,何况他能劳动,吃苦,干活不嫌脏、不怕累。取经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过八百里荆棘岭时由他开山。
示例2:鲁智深。鲁智深最能体现侠义精神,是侠义精神最显著的代表。他为人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令人可敬。
示例3:尼摩船长。尼摩船长很善良,这点是最让人可敬的。他救了教授一行人,没有让他们死在海洋中。在船员受伤严重时,沉稳的船长“眼睛发红,脸色显出深深的忧愁,好像一刻都不能安静下来。”从中可以看出船长对船员的担忧和爱护。在听到船员很快就会死时,船长掉下了眼泪,又将船员埋在珊瑚墓地中,这些无不体现着尼摩船长的善良和充满人情味。但是,尼摩船长内心却深藏着仇恨。“一种时间无法磨灭的深仇大恨”把他和他的同伴关在了鹦鹉螺号里。在面对“复仇号”时,他激动、生气、愤怒地对我说:“我憎恨的一切……”在攻击“复仇号”时,他神情阴沉、冷酷无情,看得出他强烈的复仇愿望。善良又深藏仇恨,这是尼摩船长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总之,尼摩船长始终是神秘的,但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热爱海洋、善良的好船长,如果他能放下内心的仇恨,他会更加完美。
示例4:长妈妈。童年的鲁迅先生讨厌阿长妈妈,觉得长妈妈可笑是因为阿长妈妈的一些迷信思想,还有长妈妈的一些粗俗的动作。后来对阿长妈妈产生敬意,是因为阿长妈妈给鲁迅先生找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
(三)临写与鉴赏(4分)
7.(2分)仔细观察以下正楷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解答】答案:
示例:山 堂 人 之 成 以 贵 天
8.(2分)“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对下列哪幅书法作品的评价?( )
A.
B.
C.
D.
【解答】根据平时对各书法字体特点的掌握,可知“结体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汉隶的最突出特征。
A.楷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故选:B。
三、阅读(共38分)
9.(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
【解答】(1)本题考查炼字。“望西都……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个“望”字,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此曲的背景以及写作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这首小令写于作者赴任赈灾途中。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这就是作者“伤心”的原因和内容吧!
答案:
(1)一个“望”字,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的思索和深切的同情。
(2)作者赴任救灾,看到百姓疾苦,心头沉重;望向西都,想到王朝兴亡,心生感慨,对百姓更增同情。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赡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⑧。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③汉沔:汉江、沔江,③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即黄州。③阖:闭,意为天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张开翅膀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③谪居齐安 贬官
④以览观江流之胜 美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3)【甲】文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两次问答在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4)【甲】【乙】两文中的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翼:像鸟张开翅膀。
②句意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
③句意为: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谪:贬官。
④句意为: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胜:美景。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得,领会。寓,寄托。句意为: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中重点词语有:倏忽,一瞬间。动,使……惊动。句意为: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意思是: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这两个句子自问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从【甲】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等语句可知,【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从【乙】文“其流奔放肆大……”“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等语句可知,【甲】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答案:
(1)①像鸟张开翅膀;②情趣;③贬官;④美景。
(2)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②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
(3)这两个句子自问自答,交代了醉翁亭的来历。
(4)【甲】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乙】文描写快哉亭的雄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不以贬谪为怀、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1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和谁走得近决定你是谁
佚名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将影响你未来的命运,换句话说,人这一辈子,和谁在一起决定你是谁。如果你想做一个好人,就要和好人为伍;想变得优秀,就要亲近更优秀的人。
②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孔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学做事前,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做底子,才配堂堂正正做个人,和人品好的人相处,你会常常得到善意的帮助,身边多一个人品好的人,就少一分被别人坑的风险。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交往观人品,人品好才能肝胆相照,相得益彰。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你也会变得人品出众,行高于人。
③人品好的人,不会嫉妒你的优秀,只会在你成功时由表赞美;更不会在你受难时落井下石,踩着你的失败上位,忘恩负义、笑里藏刀的人,纵然对你表面客气,却防不住背地里捅你刀子,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尽早远离。
④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古人讲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一种磁场,其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无论哪一种能量,都会传染,互相影响,改变我们的身心,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心态积极乐观,事情就会走向光明的一方,反之常常和负能量的人做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焦虑和悲观,面对同样半杯水,正能量的人会感恩于还有半杯。负能量的人则抱怨怎么只剩半杯,一念之间。一喜一忧,高下立判,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壮阔如山河大地,比肩日月星辰。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
⑤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人生。有诗云:“平生相交几知己,绿鬓红颜到白头.”人生苦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和相处舒服的人一生相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和谁相处时舒服,和谁相处时别扭。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总有一种特别的默契,一举一动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伯牙的琴因钟子期而绝响,李清照的词因赵明诚而婉约,生活就是要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共赏日出月落的欣喜,体味淡淡如水的清香。
⑥开心与乐趣是人活着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有人天天给你添堵,事事与你作对,每一句话都不投机,就不要再勉强相容,不是所有的人三观都能相合,不同圈子的对话,就像鸡同鸭讲,沟通不清,有的人,看似交友广泛,表面上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实际上却没好友可以交心。
⑦古人说:“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余生不长,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节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4月,有删改)
(1)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请对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作简要分析。
(3)除文中提到的“谁”以外,你还可以和“谁”走得更近,请结合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举例加以论证。
【解答】(1)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引用的一句名言,在这里作为道理论据存在,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观点: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第④段首先提出观点: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然后引用孟子的名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进行分析论述,分别从“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和负能量的人做伴”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又引用文天祥的名言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除了文章提到的我们要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和具有其他高尚品质的人在一起,比如学识渊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身边的老师、朋友等具有这些品质的让你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任选一人进行分析论述即可。
答案:
(1)运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这一观点。
(2)首先提出本段观点: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然后引用孟子的名言进行论述,分别从“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和负能量的人做伴”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又引用文天祥的名言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
(3)示例:示例:除了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还会和能够给我带来知识的人在一起,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比如我的老师,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和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12.(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蟋蟀
陆蠡
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转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
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
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的身上。
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邻居的哥儿告诉我说。“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冷。”“只是因为太凉么?”“怕它的寿命只有这几天日子罢。”
⑦于是我翻开面子撕烂了的旧黄的历本,去找白露的一天,几时几刻交节。我屈指计算着我的蟋蟀还可以多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我希望我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
⑧我天天察看这小虫的生活。我时常见它头埋在洞里,屁股朝外。是避寒么,是畏光么?我便把这洞掏得更深一些。又在附近挖了一个较浅的洞。
⑨“能有一年不死的蟋蟀吗?”我不只一次地问我的母亲。
⑩我屈指在计算着白露的日期。终于在白露的前五天这可怜的虫便死了。天气并不很冷,只在早晨须得换上夹衣,白昼是热的。
⑪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脚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了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了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了一番。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说是在地下也平安的吧。
⑫“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母亲这样说。
(选自《大家小文》,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版)
(1)认真阅读全文,在下面图表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
①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
②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
(3)文章的标题是《蟋蟀》,可第①②段却不直接写蟋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以这句话结尾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
①根据第④至⑨段内容,仿照示例,可概括为:养蟋蟀。
②根据最后两段“暗暗地祭奠了一番”“你今天脸色不好”等语句可得出:伤心。
③结合“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等内容可知,本文表达了珍爱生命的主旨。结合“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等内容可知,本文还表现出作者的童心童趣。可据此得出答案:保持童心。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①“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结合“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可知,这一词语写出“我们”小心翼翼探查蟋蟀位置的样子,表现出“我”对蟋蟀的喜爱。
②此句可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考虑。作者写“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侧面想象蟋蟀“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时的舒适感受。作者以此写出对蟋蟀照料之细致,从而表现出他热爱动物、珍爱生命的特点。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等语句引出关于动物的话题,表明关爱动物的观点,点明了文章主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第②段运用排比句,突出了“我”关爱动物的特点,为引出下文“我”喜爱蟋蟀的内容蓄势,顺理成章,使后文内容不突兀。
(4)本题考查结尾句赏析。这一句写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你今天脸色不好”从侧面写出“我”因蟋蟀死去而伤心的状况。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是关爱。“我”对蟋蟀的照料,是关爱。这一句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都营造了关爱的温馨氛围,从而使文章有余味悠长之感。
答案:
(1)①养蟋蟀 ②伤心 ③保持童心
(2)①“蹑手蹑脚”本义是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这里写出“我”和淘伴们探查蟋蟀位置时小心翼翼的样子,生动地表现出“我们”喜爱蟋蟀的特点。
②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感受,侧面想象蟋蟀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时的舒适,写出作者对蟋蟀照料之细致,表现出作者喜爱蟋蟀、珍爱生命,具有童心童趣的特点。
(3)第①②段写有关动物的话题,表明了要关爱动物的观点,开宗明义,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②段运用排比句写“我”不伤害小动物的内容,增强了语势,为下文写关于蟋蟀的内容蓄势,使下文内容顺理成章,不突兀。
(4)这一句写母亲看到孩子脸色不好时对孩子关心地询问,侧面表现出“我”对蟋蟀死去的伤心之情,从而突出了“我”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特点,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文章主旨。这一句写母亲关心孩子,收束全文,与全文“关爱”的感情基调一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给读者以余味悠长之感。
四、作文(共50分)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13.(50分)题目:脚下的路,远方的 。
要求:
①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解答】
脚下的路,远方的梦想
那年,她六岁。
那次,她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
邻村的人用自行车载着她,把她送到充满泥土气息的田野里。她看着茫茫的田野,那细长的田埂对她来说,可以通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她沿着细长的田埂,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她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但她知道,每天傍晚,那些在田里干活的大人们就是沿着细长的田埂走向家的,每天如此反复着。
没走多久,她听到了货郎老王的声音。她清楚地记得,那次妈妈在老王那买了一个棒棒糖给她,可好吃了。她费了好大的劲来到村道上,可老王的叫卖声越来越远。她痴痴地望着老王,看着他变成一个点消失在村道的尽头。她沿着村道慢慢走,她想知道货郎老王来的地方是不是充满了糖果和玩具。
那个时候,她天真地认为,远方一定有许多好吃的棒棒糖和好玩的玩具。那个时候,她多么渴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货郎老王一样走四方。
后来,她长大了,在一所学校读书。
读着读着,她就很想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家有多远;读着读着,她就很想知道课文中的故宫到底是什么样;读着读者,她就很向往鲁迅笔下的酒馆和茴香豆……很多时候,她会坐在书桌前,想象大海的那边是什么,想象宇宙的尽头还是宇宙吗。有时候,她也会跑去问老师,长城真的有那么长吗,珠穆朗玛峰真的有那么高吗,天山真的有那么美吗?老师只是轻轻地摸摸她的头说:“长大了,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那个时候,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要去远方的种子,远方似乎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她。
现在,她慢慢明白,远方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远方就是梦想实现的地方。现在,她也慢慢明白,坚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远方就会向她慢慢靠近。
远方,很远吗?很远。
远方,很远吗?也不远。
14.题目: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解答】
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记住,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些年,这句话时常在我耳畔响起。我一直把这句话埋藏在心底,暗处努力,可以说,正是这句话,才让我不断努力,不断突破自己,走向成功之顶峰。
儿时,我的学习成绩就不错,在班上就算得上出类拔萃,一次次考试的“胜利战果”,一张张让人眼红的奖状,这些可以引以为豪的东西,渐渐将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孩童变得骄傲起来,不可一世。
正当我沉醉在这自我享受的境界的时候,一次考试,因为我长期缺乏复习,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呆住了,往日那成绩顶尖的杨尖终于因为骄傲自大而被拖向了“深渊”。
我懊恼,我愤怒,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又更加恐惧失败,正当我迷茫时,妈妈,是您的一句话让我重拾信心,我的奋斗之火又重新被您点燃。
那天,我一个人呆坐在墙角,手中拿着那张81分的试卷,我无地自容,妈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记住,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这一点成绩没什么,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有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我,才能让你更完美。”我望着母亲您那鼓励的眼神,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不断突破自己。
我努力了!我又努力了!
又一次考试,我再次直插云霄,又迎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可是,我不再骄傲,因为我知道自己做得还不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一定要更努力!
“记住,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也已成为我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不断上进!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篇名句默写, 学习与探究, 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提示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提示填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