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下册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教案
展开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和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3.经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实验。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工作特点;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教学方法】提问、演示、讲授
【器材准备】电磁铁、干电池、开关、大头针、导线、铁钉、漆包线等。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通过实验,引入课题
做永磁体的悬浮实验,引入上海磁悬浮列车,播放磁悬浮列车图片,激发兴趣,揭秘地面轨道中、列车底部都装有电磁铁,引入课题。
二、认识电磁铁
1.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结构,认识和了解电磁铁。让学生经历观察—拆卸—观察—组装的过程,把观察结果填在课本上。
要求:
(1)明确目的;
(2)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坏器材;
(3)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有序放置,以方便最后的重新组装;
(3)观察要分清主次,注意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哪些是主要部件,哪些是次要部件等等。
通过活动,知道电磁铁通常是由线圈和铁芯构成。
2.研究电磁铁的特性(分组)
(1)线圈本身无磁性;
(2)铁芯本身无磁性;
(3)按要求连好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
(4)再断开开关,观察发生的现象。
让学生交流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总结出: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断电后无磁性。
三、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2.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学生容易猜想到的因素有:
①电流的大小;
②线圈匝数的多少;
③铁芯的大小等等。
主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的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交流和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
考虑: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不止一个,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
②设计一个表格,以便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结论
③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案,并且让全体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估、纠错、
补充、完善。
a.保持线圈匝数相同,铁芯相同,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在铁芯相同,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
的关系。
(2)设计实验,思考:
①在实验中如何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②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怎样保证线圈和铁芯相同,怎样改变、显 示线圈中的电流?
③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的关系时,怎样改变线圈的匝数?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如下具体指导:
(1)正确连接电路;
(2)控制变量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要使不同的量的差别较大些;
(3)每次实验时,都应将显示磁性强弱的大头针或曲别针与电磁铁尽可能充分接触。
(5)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类整理,得出结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观察课本图15-26、15-27、15-28图片或挂图,了解电磁铁,认识物理
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小结
1.什么是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3.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作业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优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电阻概念的建立,电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