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1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2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150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嘉定区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2)瓦缝参差, 。(杜牧《 》)
    (3)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为先主刘备托孤重臣的语句是:“ ”。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 ”句批评了时人抹杀生死界限的错误人生观。
    2.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疫情防控需要,各大公共场所都贴出“戴口罩”的提醒,但是很多地方都错写成“带口罩”,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不久前发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奥运会赛场上的激烈比赛令观众血脉偾张。
    B. 庚续伟大的文化传统,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C. 志愿者们为封闭小区群众送上生活必需品。
    D. 某知名人物因为违法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2)请根据下面语段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十九世纪以前,放眼世界各国的小说,似乎还没有一部能超越《红楼梦》。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要选择五本世界最杰出的小说,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还列在很前面。 。 。 。 。
    。但《红楼梦》一书内容何其复杂丰富,其版本、作者又问题多多,任何一家之言,恐怕都难下断论。
    ①兴起所谓“红学”、“曹学”,各种理论、学派应运而生
    ②大概没有一本文学作品,会引起这么多人如此热切的关注与投入
    ③一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至今方兴未艾
    ④自从两百多年前《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这本书的研究、批评、考据、索隐,林林总总,汗牛充栋
    ⑤《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有探索不完的秘密
    A. ⑤①②③④ B. ⑤①③④② C. ⑤④①③② D. ⑤④②①③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英国《哲学家杂志》主编朱利安·巴吉尼写过一本《100句常见格言和引语新解》。他写道:“一个关于民间智慧的几乎普遍的规律是,每一个箴言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箴言。”比如,“老狗学不会新花样”,与之相反的是“从未为晚”。我们说“英雄所见略同”,但也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是“厨子多了煮坏汤”。
    ②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这些相反的说法并不意味着箴言相互抵消了。而是说,每一句箴言都只抓住了真理的一部分。箴言因为其巧妙和简短,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把握了某种高深的思想。但我们有时要对这些依葫芦画瓢照搬的句子加以省察。不假思索地复述的话,智慧就会变成蠢话。曾经有人问我对谚语的看法,我用我的一句谚语回答说:一个对任何事情都用谚语的说法来处理的人就是不认真对待任何事情。”
    ③我们往往把格言当成普遍的规律,认为永远可以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但事实是,很多格言描述的只是我们遇到的特定的情形。比如有几次我们先前听到的传言、小道消息被证明是真实的,于是我们说:“无风不起浪。”英语里对应的是“无火不生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无火不生烟,但问题在于人们认为他们可以确定烟和火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如果有很多关于某件事的流言在传播,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有火产生了这些烟雾。但流言的起因不一定就是人们所说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也许是有人为了出名或败坏别人的声誉而故意散布的。
    ④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巴吉尼说,当关键是质量而非数量时,百分之一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比如人类的DNA。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遗传密码跟黑猩猩的遗传密码有98.5%都是一样的。但不能说人类的98.5%是猩猩。我们的DNA的50%跟香蕉是一样的,这并不等于我们的一半是香蕉。爱迪生的话通常被理解为我们都可以很杰出,只要我们足够努力。但就像我们跟黑猩猩DNA上百分之一的差异确保了黑猩猩不会成为人,天才们百分之一的天赋就足以使他们不同于我们这些异常努力但天赋不够高的人。单纯地用功能让你离天才更近,但不足以使你成为天才。爱迪生的这句话不适合努力走向卓越的大多数,只适合提醒天才们如何开发他们的天赋。我们所缺少的百分之一的天才也许永远也得不到。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格言是“玉不琢,不成器”——下工夫雕琢一块完全不是玉的石头时,要对结果有心理准备。
    ⑤励志大师们都喜欢这样鼓励人们:“所有经历过的一切,只会使你的生命力更强。”原话是尼采说的:“那些没有杀死我的,让我变得更强大。”巴吉尼说:“尼采这句格言不是陈述一种事实,而是表达一种决心,意思是,我要努力确保我扛过来的每一种经历,不管有多糟糕,都会变成我的优势。因此只是引用尼采这句话给某个处境艰难的人听,希望能安慰他,是没用的。这个人并不是必将在熬过苦难之后会变得更强大。把苦难变成优势,需要意志,或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认为苦难自然而然会使我们变得强大,就完全误解了尼采的意思,因为他要说的是,如何应对困难,完全取决于我们。那些没有杀死你的也许会让你变弱,如果你听之任之的话。” (选自《毒鸡汤喝不得》,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
    ①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下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即使仍在流行,事实上也已近于谬论。
    ②“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是从外语翻译过来的,很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未尝不是一句善颂善祷的话,当事人听了觉得很受用,但是再想一下,一个辉煌的开始便是百分之五十成功的保证,天下有这等便宜事?《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比较平实的说法。我们国人做事擅长的一手是“五分钟热气”,开始时激昂慷慨,铺张扬厉,好像是要雷厉风行,但是过不了多久,渐渐一切抛在脑后,虽然口里高唱“贯彻始终”,事实上常是有始无终。参加赛跑的人,起步固然要紧,但最后胜利却系于临终的冲刺。最近看我们的一个球队参加国际比赛,开始有板有眼,好一阵子一直领先,但是后继无力,终落惨败。好的开始似乎无关最后的成败。
    (选自梁实秋《流行的谬见》,有删改)

    3.材料一第②段的“智慧就会变成蠢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4.下列对于格言俗语思想局限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些关键性的失败让成功成为不可能。
    B.“坚持就是胜利”,在错误方向上的坚持会失败得更为严重。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口无心的诵读无法理解其意义。
    D.“知识就是力量”,力量的来源不只知识,还有权力和时机。
    5.下列论断符合上述两则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相反意思的箴言说明了真理之间会相互抵消,有对错之别。
    B.格言的问题有时候在于只是揭示了事物一部分的因果关系。
    C.璞玉可以雕琢为美玉,顽石在精心雕刻下也可以成为美器。
    D.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因时代变迁,即使圭臬也会成为谬见。
    6.材料一第④段与材料二第②段论证严谨,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7.围绕材料一朱利安·巴吉尼说的“每一个箴言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箴言”这个说法,语文老师组织了讨论会,请你利用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写出发言稿要点。(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人间烟火 朱长伟
    ①烟火是立在生命里的一道风景,是飘在岁月里的一种味道,是活在记忆中的一抹乡愁。从呱呱坠地起,熊熊之火,缕缕炊烟,便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而最先让我认识烟火的便是母亲。儿时,或伏背上,或拥怀中,或立一旁,看着母亲擦燃火柴,火光一闪,瞬间升腾起一股刺鼻的硫磺味,母亲迅速点燃手中的柴禾放入灶中。一把米面,几个煎饼,一锅炖菜,在烟火熬煮中“咕嘟嘟”吟唱,飘溢出人间幸福的味道。
    ②记忆中,灶屋低矮窄小,靠墙垒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台,上蹲一口大铁锅,锅上扣有一个用玉米苞叶编织的锅盖,左边配有烧火用的风箱,锅头前杂乱堆积着烧火用的柴禾、炭盆和炭铲等。不大的壁龛内放置着一个小小的煤油灯,灯芯如豆,发出昏暗的光,映照出主人忙碌的身影。黑乎乎的墙壁上张贴着灶王爷像,灶王爷慈眉善目,心存仁爱,护佑着朴实善良的凡俗人家。
    ③在凡尘行走的日子,总是充满烟火气。印象最深的是在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下饺子时的情景。母亲一只手托举着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着饺子的盖垫,另一只手则灵巧、麻利地往热气腾腾的大锅里下着白白胖胖的水饺。只见它们在母亲的“催促”下,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入”热锅里。母亲边下着饺子,边不停地轻轻吹拂着扑面而来的热气,以防遮挡住视线。当饺子完全下到锅里,一时间便热闹起来了,饺子们在沸腾的大锅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翻滚着、嬉闹着、追逐着。母亲不敢怠慢,迅速抓起笊篱,用背部沿着锅的边缘顺一个方向轻轻推动一下拥挤的饺子,然后盖上锅盖,任凭饺子们在锅里再“调皮”上一阵。
    ④母亲手拿笊篱站在锅灶旁认真候着,等饺子在锅里煮三个滚才能熟。姐姐也没闲着,她与母亲密切配合,左手卖力地拉着“咕哒、咕哒”的风箱,右手不时地往火塘里填充着柴禾,努力把炉火烧旺,让鼓煽起的烈火起劲地烘烤着锅底。干柴燃烧得很彻底,也很壮烈。呼呼响的火苗扭着身子,跳着舞蹈,郑重地完成了它在人间的最后一个仪式后,便化为了灰烬和青烟。青烟最需要安抚和疏导,烟道则是其告别人间的最佳路径。它们多数都能顺从乖巧、井然有序地滚滚涌出,排向天空。但也有少部分青烟自由散漫,随机开了“小差”,从灶口“偷偷溜出”,先是顽皮地钻入烧火人的眼鼻里,然后再在灶屋里四散开来,一边“捣乱”,一边乘机和锅里冒出的热气搅和在一起,分不清你我。烟雾弥漫,能见度低,咳嗽流泪,环境“恶劣”,但我们心中有期盼,嘴上便无怨言。
    ⑤每天的炊烟都是在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啼鸣声中醒来,伸伸懒腰,然后从烟囱里袅袅升起,去迎接初升的太阳,在母亲蒸、煮、熬、炒的忙碌中演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乐”。至深至纯的烟火气里,弥漫着饭菜的甜香,充满着家庭的温馨,满载着心底的快乐。当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⑥回想起那些特殊年份,粮食绝产或减产,家里粮囤羞涩,听着肚子里咕咕叫的“抗议”声,禁不住心慌。偌大的村庄上空死气沉沉,没有多少炊烟能够飘散出来,而仅有的几缕也仿佛含着泪,飘得短而低,显得没有力气,很容易抖搂出一个个不殷实的家庭。大人孩子忍饥挨饿,家里甚至几天都没有烟火气。那时,孩子们心中最期盼的便是母亲生起红彤彤的一炉火,做出香喷喷的一锅饭。
    ⑦后来粮囤鼓起来了,日子也好过些了,但脸上还不能挂着从容,因为人们还要为生火用的柴禾而忙碌。生产队时,麦收季节,仅有的一台脱粒机白加黑日夜不歇,慢腾腾地吐出一堆堆麦穰,在场院里堆积如山。麦穰是烧火做饭离不开的“主打”柴禾,我们用拖拉机把麦穰运到场院外,在生产队长的分配下,把麦穰打捆系好,过磅背走。一个麦收季节下来,每家都能堆成两个左右的麦垛,成为储备的柴禾。秋收更是储备柴禾的最好时节。玉米秸、玉米皮、玉米芯、秸秆茬都是上好的燃料,任你敞开胸怀拥抱。等家家把柴禾规规整整地码放好,那颗坦然过冬春的心才总算安稳下来。
    ⑧每次摊煎饼,母亲都要用到麦穰或玉米皮,它们比较软,容易燃烧。母亲用砖块把鏊子支好,点火续柴,等鏊子烧热了,用黑乎乎的油布在上面擦抹一遍,泛出油光,以防粘连。然后母亲从一旁的盆里舀出一勺玉米糊倒在鏊子中间,赶紧用煎饼耙子转着圈均匀地摊满鏊子,轻盈飘逸的动作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更像是在用心描绘着美好生活的蓝图。随着“呲呲啦啦”的声响,热气蒸腾起来,飘浮在母亲的脸上。其间要适时续柴,掌好火候,瞬间煎饼的边沿翘起,一张泛着豆香玉米香的酥脆煎饼便从母亲灵巧的手上揭了下来。母亲要把满满的一盆磨糊变成一摞厚厚的煎饼,非个把小时不可。有时遇上逆风,排烟不畅,灶屋内浓烟滚滚,常传出母亲被烟熏的咳嗽声。其间,母亲不时地扯过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涔涔的脸。此时她不能怨也不能歇,为了全家人一天三顿的干粮,她得坚持着完成。整个过程下来,她常常是累弯了腰、熏疼了眼。
    ⑨母亲每次摊完煎饼,便能攒出一个冒着轻烟的大火堆,余烬闪闪烁烁,热度持续良久。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地瓜埋入火堆中进行焖烤,熟时取出,皮焦瓤甜,香气扑鼻,口味胜于煮地瓜,常吃不厌。
    ⑩家里喂着十几只鸡,它们常常溜达到柴垛旁,时不时地从垛上扒拉下些柴禾来,无聊地啄来啄去,大风一吹,刮满院落。母亲每次摊完剪饼,都把掉下来的碎煎饼渣扔给它们吃。鸡们扑扇着翅膀一窝蜂地围过来抢食,狗也撒开腿窜了过来,吓得鸡们扑棱棱惊叫着飞出去老远,狗则伸出红红的长舌头贪婪地独吞着。小时候看母鸡趴窝下蛋是一件乐事,眼瞅着鸡蛋从鸡屁股里亮晃晃地滚落出来,落在身下软和和的麦穰上,我第一时间抓在手里,热乎乎的。几只鸭子也不闲着,当姐姐从水井里打上水来,担着两只水桶颤颤悠悠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将水倒进水瓮,几只鸭子便一拥而上,争先把头扎进了水桶里。
    有一年遇到了近半个月的阴雨天气。铆足了劲的雨在任性的季节里“叮叮当当”地下个没完,家里的部分院墙禁不住雨淋水泡倒塌了。垛在院子里的柴禾更禁不住缠绵雨水的细浇慢洇,变得湿漉漉的。柴禾点不着,饭怎么做?母亲一时犯了愁,真是巧妇难为无“柴”之炊!冷锅冷灶难见烟火的日子,真是一种煎熬!
    每当黄昏时,炊烟便迎着余晖在村庄的上空依次袅袅升起,飘出一股股幸福的味道。这时,母亲便开始在锅台旁忙碌了。我时常和小伙伴们在外边疯玩,常常忘记了吃饭。天一擦黑,大街上便想起了母亲们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多少年过去了,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仍然清晰如昨,亲切依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每看到烟火,便会想到母亲,想到老家,想到温馨,想到生命里的点点滴滴。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但在缭绕心间的烟火气里,那才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人间最绵长的滋味。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8.本文第③段描写母亲“下饺子”的场景很有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对此加以赏析。(3分)
    9.请分析本文第⑥段和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本文题为“人间烟火”,请分析文章在构思上是如何与之相扣的。(4分)
    11. 请结合本文及《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探究文学作品中“饮食”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5分)
    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选自《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九月十日即事① 骊山绝句
    (唐)李白 (宋)苏轼
    昨日登高罢, 功成惟欲善持盈,
    今朝更举觞。 可叹前王恃太平。
    菊花何太苦, 辛苦骊山山下土,
    遭此两重阳②? 阿房才废又华清。
    【注释】①此诗当为李白在当涂(今属安徽)龙山登高时所作。作者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此次属于第二次登上龙山宴赏。李白曾两入长安,皆不得志。②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

    12.下列关于这两首诗歌形式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均为近体诗 B.均押平声韵 C.均无对仗句 D.均首句入韵
    13.下列关于这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李白诗歌中的“登高”、“举觞”,写的是重阳一日内的活动。
    B. 李白诗歌以“昨日”“今朝”相对来表现时光匆匆流逝之感。
    C. 苏轼诗歌首句指出统治之道,与后文构成铺垫与对比的关系。
    D. 苏轼诗歌中的“叹”字表达对“前王”太平伟业不再的感慨。
    14.李白诗中有“菊花何太苦”,苏轼诗中有“辛苦骊山山下土”,请赏析这两首诗中“苦”字的妙处。(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汉高祖)八年。匈奴冒顿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九年冬,上取家人①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汉武帝时)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②,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匈奴数盗边,渔阳尤甚。以卫尉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渔阳。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围韩安国壁,又入渔阳、雁门,各杀略千余人。安国益东徙,屯北平,数月,病死。天子乃复召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汉昭帝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汉复得匈奴降者,言乌桓尝发先单于冢,匈奴怨之,方发二万骑击乌桓。霍光欲发兵邀击之。乌桓时新中匈奴兵,(中郎将范明友)既后匈奴,因乘乌桓敝,击之,斩首六千余级,获三王首。匈奴由是恐,不能复出兵。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注释】
    ①家人:平民。②关市:原指汉代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引申为边境上的通商。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士卒罢于兵 罢( ) (2)围韩安国壁 壁(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与大父抗礼 抗( )
    A.抗拒 B.抵御 C.匹敌 D.树立
    (2)烽火候望精明 精明( )
    A.精细明察 B.光亮鲜明 C.明洁至诚 D.精要明白
    17.甲文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18.把乙文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19.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将下表中汉朝与匈奴或和或战的原因、举措与结果填写完整(用原文语句)。(3分)
    序号
    原因
    举措
    结果

    数苦北边,上患之。
    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以妻单于。


    匈奴数盗边。

    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因乘乌桓敝,击之。
    匈奴由是恐,不能复出兵。

    20. 司马光不认可和亲的做法,其理由是:“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刘敬)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即长公主)已为赵后(鲁元公主为赵王张敖之妻),又可夺乎!”请比较司马光和刘敬对此问题的看法,加以评价。(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原臣 (清)黄宗羲
    ①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 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 ,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②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昵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③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未尝不背也。
    ④或曰:臣不与子并称乎?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矣。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选自《明夷待访录》,有删减)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的一项是( )。(1分)
    A.固 B.之 C.也 D.或
    22.下列对本文第①段和第②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即使能对国君做到心领神会者,也不算真正的臣子。
    B. 即使能为国君做到舍弃生命者,也不算真正的臣子。
    C. 治理天下不能仅依靠一个人,需要臣子和国君分工。
    D. 为人臣并非为一家一姓,出仕为官是为了天下万民。
    23.请分析本文第③段举“桀纣”、“秦政、蒙古”以及“晋宋齐梁”兴亡为例的作用。(3分)
    24.“臣”的原意是“奴仆”,但是清代雍正皇帝在批阅奏章时,将一个大臣折子上的“奴才”二字用朱笔改为“臣”,旁边批语是“称臣得体”。上文也通过辨析“臣”与“子”、“仆妾”的区别来推究为人臣之道的本源,请联系上文具体内容,推断作者这样做的用意。(4分)

    三 写作 70分

    25.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意思是当一个人作出选择的时候,那个被放弃的选项成为了当前选择的成本。这提醒人们注意审慎选择的重要性。但也有观点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请联系现实,结合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嘉定区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金就砺则利
    (2)多于周身之帛缕 阿房宫赋
    (3)两朝开济老臣心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2分)B
    (2)(3分)C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3.(2分)如果不假思索地把格言直接套用到生活中(1分),真理就会变成谬论(1分)。
    4.(2分)D
    5.(3分)B
    6.(4分)
    答案示例:材料一第④段指出:用功可以让人接近成功,但单纯用功不可能让人成为天才。爱迪生所言更适合提醒天才如何发挥他们的天赋。材料二第②段承认起步重要性,但又指出有始无终是国人的毛病,所以特别强调临终冲刺的意义。
    评分说明:两则材料各2分,其中格言内涵剖析1分,格言的如何使用1分。
    7.(5分)
    答案示例:存在相反的箴言并不是说箴言之间相互抵消(1分),而是因为他们各自表达了真理的一部分(1分)。因此,我们不能把所有格言当做普遍的规律,在生活中不加辨析地运用它们(1分)。很多格言描述的只是我们遇到的特定情形(1分),随着时代和情况的变化,它们有可能从金言圭臬变成谬论(1分)。
    评分说明:围绕着这一说法谈理解,进行评价,或发表感想均可。要求:对此说法有正确的剖析;对文中的观点有正确的理解;有见解有分析有理由,答案具有完整性;要点清晰,答案具有条理性。其中,对这一说法的剖析2分,本人见解1分,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8.(3分)
    答案示例一:母亲下饺子的动作刻画很有特色。如使用“托举”,“吹拂”,“抓起”,“推动”等动词(1分),描写了饺子下锅、推动饺子的整个过程(1分),表现了母亲下饺子动作的娴熟、麻利(1分)。
    答案示例二:对于下锅的饺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整个段落运用拟人手法(1分),如饺子“白白胖胖”,“奋不顾身”下锅,在沸水里“翻滚、嬉闹、追逐”,“调皮”(1分)。极具画面感,生动有趣(1分)。
    评分说明:对场景某一角度的具体分析2分,效果1分。
    9.(3分)
    答案示例:
    第⑥段写的是困难时期,村人们忍饥挨饿,孩子们对于一顿热饭的极度渴望(1分);第段写的是阴雨时节,柴禾淋湿,无法做饭的煎熬(1分)。与其它段落母亲忙碌做饭的场景形成对比,突显人间烟火气的可贵(1分)。
    评分说明:内容概括2分,作用分析1分。
    10.(4分)
    答案示例:
    全文以“烟火”为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烟火”在文中被赋予多层内涵。首先是真实的烟火:灶台的柴火与蒸汽,烟囱里的炊烟(1分);其次是农村日常生活:下饺子、摊煎饼、烤地瓜等(1分);最后是作者内心的“烟火气”,对于家乡和母亲的幸福回忆(1分)。
    评分标准:线索1分,三个层次的构思3分。
    11.(5分)
    答案示例一:通过对准备餐食或就餐时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如本文描写母亲“扯过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涔涔的脸”的神态,表现母亲操持全家生活的辛苦勤劳;而《红楼梦》中林黛玉落座前的“十分推让”和“也照样漱了口”等动作则表现出初来乍到、投靠亲人的谨小慎微。
    答案示例二:通过对准备餐食或就餐时的氛围描写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如本文母亲摊煎饼时遇逆风被浓烟呛得咳嗽等细节,写出了平凡人家生活的清苦,也侧面表现了母亲的艰辛和坚韧。而贾家就餐落座时的规矩和就餐时的“寂然”,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礼制的森严及黛玉所处环境的压抑。
    评分说明:1.围绕着“饮食”描写作用来分析(1分);有文本引述作为例证,包括本文(1分)及《红楼梦》相关内容(1分)。2.引述之后指出手法,并且评价其效果(1分)。3.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语言准确(1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1分)D
    13.(2分)C
    14.(5分)
    答案示例:
    李诗菊花之“苦”,为菊花两遭采撷之苦。(1分)表面上同情菊花,实则暗写自己屡遭不幸;表面幽默诙谐,实则悲苦感伤(1分)。苏诗山土之“苦”,前一次因兴建阿房宫,后一次因兴建华清宫(1分)。表面上同情骊山之土,实则讽刺统治者穷奢极欲,隐含对民众遭受横征暴敛的同情(1分)。两首诗皆以拟人笔法,表达曲折而又意味深长(1分)。
    评分说明:两首诗“苦”字内涵各2分,效果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
    15.(2分) (1)同“疲”,疲惫 (2)营垒
    16.(2分) (1)C (2)A
    17.(3分)
    答案: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2分,扣到0分为止。
    18.(5分)
    答案:但是(匈奴)还是贪恋汉匈之间的通商贸易,喜好汉朝的财物,汉朝也就不断绝边境的贸易,来迎合匈奴的心意。
    评分说明:主语省略及“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为5个评分点,1点1分。
    19.(3分)
    答案:甲:结和亲约;乙:召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丙:匈奴击乌桓。
    评分说明:一点1分。
    20.(5分)
    答案示例:
    司马光认为和亲政策不合理,或是以文德使之臣服,或是依靠武力对其震慑;而且冒顿单于生性残忍,长公主已经嫁人。(2分)刘敬认为只能以联姻和利益诱惑;新单于是汉朝皇帝外孙,双方成为晚辈与长辈关系。(2分)就汉匈关系而言,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但是以付出汉朝女性幸福为代价,求得政治上的成果,对于女性而言,非常残忍。(1分)
    评分说明:各自的立场、理由分别2分,总体评价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21.(1分)A
    22.(3分)C
    23.(3分)
    答案:桀纣灭亡,天下就太平了,秦朝和元朝的兴起,国家就混乱了,晋宋齐梁的政权更迭则与天下兴亡没有太大关系(1分),作者以这三组例子强调国家兴亡不在于一家一姓,而在于百姓的忧乐(1分),借此提出为人臣子如果不去拯救百姓于水火,只管忠诚于国君,则不合真正为臣之道的观点(1分)。
    24.(4分)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父子关系永恒不变,而君臣关系建立在是否担负天下兴亡的职责,所以不同(1分);仆妾侍奉国君个人,为了满足君王的欲望,但是臣子出仕是为了天下和万民,所以也不同(1分)。作者做这样的区辨,其目的是破除传统君臣关系的误区:臣子是君主的个人奴仆(1分)。同时也是宣扬真正的为臣之道:做官是为了天下百姓(1分)。这是对时人的批评警告与号召(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给满为止。
    三 7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 (63—70分) 基准分66分
    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一类上(68—70)3 一类中(65—67)3 一类下(63—64)2
    二类卷 (52—62分) 基准分58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二类上(60—62)3 二类中(56—59)4 二类下(52—55)4
    三类卷(39—51分) 基准分46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上(48—51)4 三类中(44—47)4 三类下(39—43)5
    四类卷 (21—38分) 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上(30—38)9 四类中(25—29)5 四类下(21—24)4
    五类卷 (0—20分)
    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五类上(17—20)4 五类中(10—16)7 五类下(0—9)10
    说明:(1)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3)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相关试卷

    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