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云南省弥勒市一中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秘密★启用前
弥勒一中2022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題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魔鬼塔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东北部,贝尔富什河附近的丘陵上,是一块巨型的圆柱体岩石。这里原本覆盖着厚厚的沉积岩,几千万年前地下的岩浆涌动到地表附近,但却没有突破岩层,而是在火山锥的“喉管”里凝固下来,形成了地下玄武岩石柱,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岩浆柱留存下来,形成了如今拔地参天的魔鬼塔。图1示意“魔鬼塔”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在漫长的岁月里,岩浆柱能够留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减弱 B.长期高压控制
C.岩石坚硬挺拔 D.气候趋于湿润
2.“魔鬼塔”的形成过程是
A.固结成岩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
D.沉积作用一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图2为“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 D.台风
4.下列四地中,该年梅雨期最长是
A.杭州 B.信阳
C.徐州 D.衡阳
图3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读图,完成5~6题。
5.当普洱地区正值芒果成熟时,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6.当长江入海口盐度较高时,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并结合图4,完成7-8题。
7.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8.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伊塞克湖为终年不冻的高原湖泊,湖泊与周围的雪峰、高山草甸、雪岭云杉、牧民毡房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图5为伊塞克湖区域图。读图,完成9~11题。
9.伊塞克湖水源主要来自
①冰川积雪融水 ②地下水 ③大气降水 ④植物蒸腾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热量聚集 B.板块交界,地热丰富
C.汇人河流多,湖水盐度低 D.地形阻挡,冷空气影响小
11.雪岭云杉林广泛分布于天山山脉的
A.阳坡 B.阴坡 C.山麓 D.山顶
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据此并结合图6,完成12~14题。
12.银杏林属于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3.影响银杏树叶由绿变黄的时间往南推迟的因素可能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14.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独木成林”而闻名的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A.树冠广展,树根深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扁窄、树根浅 D.树冠广展、树根浅
2020年1月11日,坐落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地“大窝凼”中被誉为“中国夭眼”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2021年3月31日起,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图7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A.地质时期海水遗迹 B.陨石撞击的深坑
C.石灰岩溶洞坍塌 D.岩浆喷发的火山口
16.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A.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B.地表崎岖,奇峰林立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冰川广布,河湖众多
17.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有
①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差
③地处偏僻,劳动力价格低 ④岩石透水性强,利于排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8“局部经纬网图”,完成18~19题。
18.若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200000000 B.1:20000000
C.1:400000000 D.1:40000000
19.甲、乙、丁、丙四点连线包围的地区主要位于
A.太平洋上 B.印度洋上
C.亚欧大陆上 D.澳大利亚大陆上
图9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完成20~22是。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1.X、Y、Z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2.Y地所在国是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B.所在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C.所在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3.(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黔东北的梵净山分布有火山碎屑,其主峰金顶由变质岩枃成,曾被海底深厚石灰岩覆盖。山脚到山顶落差达2000多米,森林覆盖率达%。第四纪以来,许多地区冷杉因为无法适应冷暖变化而消失,而梵净山冷杉却能顺利跨越多次冰期得以延续。图10为梵净山主峰金顶景观照片。
(1)推测梵净山主峰金顶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2)分析天然饮用水企业在梵净山周边建设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从地形角度分析梵净山冷杉能顺利跨越多次冰期并得以延续的原因。(6分)
2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的乱砍滥伐,使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
材料二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出生态治理两步走战略。
材料三 图11为“长江经济带”及发展目标“两步走”示意图。
(1)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成为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热土”,简述其理由。(6分)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分析其原因。(6分)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森林面积减少对长江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4)试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措施。(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流域上游峡谷风景秀丽,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图12示意亚平宁半岛及周边区域。
(1)波河流域降水量季节差别很大,但河流流量冬、夏季差别小。分析波河流量冬、夏季差别小的原因。(6分)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亚平宁半岛降水呈现北多南少和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特点。任选其中一个空间分布特点,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弥勒中2022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C | D | C | A | C | B | D | A | C | D | B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C | A | D | C | B | D | A | B | B | A | A |
【解析】
1.由材料可知,上覆厚厚的沉积岩消失后,地下玄武岩石柱能够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玄武岩岩性坚硬,选项C正确。故选C。
2.据材料可知,魔鬼塔所处区域原本覆盖着厚厚的沉积岩,则这个区域先有沉积作用,后经过岩浆活动,因没有突破岩层,形成地下玄武岩,后经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形成了拔地参天的魔鬼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受其影响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中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故选C。
4.图中实线表示入梅线,虚线表示出梅线。读图可知,徐州大至6月2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信阳大至6月20日入梅,7月10日左右出梅;杭州大至6月5日入梅,7月9日出梅;衡阳大至5月21日入梅,6月19日出梅。所以该年梅雨期最长的是杭州,故选A。
5.从图示信息可知,图上的区域是非洲南半球部分,普洱地区正值芒果成熟时,正值北半球的6、7月,此时南半球的①、②两河下游正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C正确,A、B错误;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气温高于乙,D错误。故选C。
6.当长江入海口盐度较高时,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该地区热带草原为湿季,降水多,河流水位高,R湿地此时会连成一片,B正确,A、C错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D错误。故选B。
7.根据气候资料图确定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出现在7月份,故甲、乙、丙三地位于非洲大陆赤道以南地区,A、B错误;三地的最冷月气温大约在15℃以上(乙地比较典型,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存在一定差异),三地属于热带地区;降水集中分布在12月、1月和2月(当地夏季),属于夏雨型;综合上述三点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C错误,D正确。故选D。
8.结合上题判断的气候类型,分析气压带风带对其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所以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三个测站降水较多的月份在12月、1月和2月(雨季),主要是由于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多对流雨,A正确;受信风带影响应该是干燥的,且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B、D错误西风带位于中纬度,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C错误。故选A。
9.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冰川积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①正确;伊塞克湖所在谷底开口向西,利于西风进入,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③正确;伊塞克湖为高原湖泊,地下水补给少;海拔高,气温较低,植物蒸腾量少,②④错误。故选C。
10.伊塞克湖是高原湖泊,湖泊地势较髙,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位于板块内部,地热少。故选D。
11.雪岭云杉林广泛分布于天山山脉的阴坡,天山山脉的阴坡是北坡,是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阴面,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阳坡、山麓、山顶水分条件均不如阴面,A、C、D错误。故选B
12.从材料和银杏叶的叶片图可知,银杏叶属于阔叶林。“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且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出有大量落叶,颜色变化明显,所以银杏林属于落叶阔叶林,C正确;我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有热带气候分布的云南等地,北京,浙江等地都没有热带雨林的分布,与题意不符,且热带雨林叶片不会出现颜色的明显变化,A错误;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树叶更替颜色变化不明显,B错误;针叶林是亚寒带气候区的植被,一般分布在气候较为寒冷地区,树叶多为针状,D错误。故选C。
13.由材料可知,北京、浙江、云南纬度依次变低,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充足,气温越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越晚,所以影响因素为热量,A正确;影响银杏树叶变黄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地形、水分、光照没有必然关系,B、C、D错误。故选A。
14.根据材料可知榕树“独木成林”,说明榕树的树冠广展;“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说明榕树树根比较浅,容易被大风吹倒,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大窝凼”洼地为喀斯特洼地,喀斯特地貌多为石灰岩,石灰岩溶洞坍塌形成天坑,C正确,A、B、D错。故选C。
16.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地表崎岖,奇峰林立,B正确;“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多形成沃的广袤平原,A错;“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多形容黄土地貌,C错;“冰川广布,河湖众多”多形容冰川地貌,D错。故选B。
17.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所在地为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区岩石的透水性强利于排水,①④正确;该项目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应为专业团队建设,选址在该地并非考虑该地劳动力价格低,③错;射电望远镜有别于传统的光学望远镜,主要考虑电磁干扰等,另外,贵州多阴雨天气,空气稀薄描述不当,②错。故选D。
18.由图可知,丙、丁两地在60纬线上,两地的经度差为36°,所以两地的实际距约为2000千米,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所以该图的比例尺约为1:200000,A项正确。
19.由图中的经度分析,顺时针为向东方向,所以该图为南极俯视图,甲、乙、丁、丙四点连线包围的地区在南纬30°到南纬60°,东经75°到东经111°之间,根据全球经纬网分布,该地位于赤道以南的印度洋上,故B项正确。
20.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纬线上数值往东越来越小,为西经;PQ线位于50°W~70°W附近属于西半球;又根据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可知该区是南美洲,属于南半球,故选B。
21.X地受秘鲁寒流和副髙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Y地地处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Z地地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22.Y地所在国是阿根廷,该国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区,该国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故选A。
第Ⅱ卷(综合题,共56分)
23.(20分)
(1)(8分)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2分)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2分)地壳抬升后形成陆地;(2分)表层及周边岩石被(流水)侵蚀剥离,主峰金顶变质岩不易侵蚀。(2分)
(2)(6分)梵净山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水源稳定;(2分)森林覆盖率髙,污染少;(2分)火山碎屑利于地表水下渗与净化,水质好。(2分)
(3)(6分)梵净山地势落差大,垂直温差明显;(2分)冰期来临,气温下降,较高海拔地区的冷杉向低海拔温暖地带迁移;(2分)当冰期结束,气温升高,冷杉向高海拔凉爽地带迁移,继续生存。(2分)
24.(26分)
(1)(6分)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落差大;峡谷众多,有利于修建水坝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移民搬迁费用少等。(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6分)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河运运量大、运费低。(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地理ML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3)(8分)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水量减少,枯水期提前;水土流失加剧,(两岸)土壤肥力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加;大气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环境自净能力下降。(每点2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4)(6分)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和制度。(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清洁、环保产业;限制、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社会发展方面;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实施生态移民、精准扶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改善人们生活质量。(2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25.(10分)
(1)(6分)波河流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3分)波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虽少,但高山冰雪融水量较大,因此流量冬、夏季差别小。(3分)
(2)(4分)该半岛降水呈现北多南少的原因:该半岛北部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较长,降水多;(2分)该半岛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较长,降水少。(2分)
该半岛降水呈现西多东少的原因:受亚平宁山脉的影响,山脉西侧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山脉东侧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2021云南省弥勒市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云南省弥勒市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是,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的组成包括图中的,下列关于图中各层说法,错误的是,发生小行星爆炸的大气层,甲处数值较高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云南省弥勒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云南省弥勒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弥勒一中2023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pdf、弥勒一中2023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