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丽水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丽水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5ml/ B, 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丽外高中部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2021.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应用过程中不属于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效应的是( )
A. 利用管道燃气烧饭做菜 B. 利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C.“暖宝宝”贴身上感觉发热 D. 自热饭中的加热包工作原理
2. 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H2SO4 B. NaOH C. CH3COOH D. BaSO4
3. 下列过程中,热效应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遇水会释放大量的热
B. Ba(OH)2固体和NH4Cl固体混合反应会吸收热量
C. NaHCO3固体溶于水会释放热量
D. 金属钠溶于水会释放大量的热
4. 为了测定一段时间内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下列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
A. m(Zn)的变化 B. c(H+)的变化 C. c(SO2- 4)的变化 D. V(H2)的变化
5.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 由C(s,石墨)= C(s,金刚石) = +1.9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相同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 = -57.3kJ/mol,若将含1mol H2SO4与含1mol
Ba(OH)2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114.6kJ
6. 下列有关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页 第2页
A.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B. 升高温度,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
C. 增加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D. 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7.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8.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s)+3B(g)=2C(g)+4D(g),测得5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小了5mol,则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 v(A) = 0.5mol/(L·min) B. v(B) = 0.75mol/(L·min)
C. v(C) = 1.0mol/(L·min) D. v(D) = 0.25mol/(L·min)
9. 已知反应:C(s)+H2O(g)=CO(g)+H2(g)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下列对该反应的、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Q kJ
D. 达到平衡时, v(H2) =3v(N2)
12. 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 。常温下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① H2O2+ I- →H2O+IO- 慢
② H2O2+IO-→H2O+O2↑+I- 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上述过程中H2O2分解的快慢由反应②决定
C. v(H2O2) = v(H2O) = v(O2) D. 反应的活化能不一定等于98kJ/mol
13.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D(g),经
4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4 mol·L-1,c(A): 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在4min末的浓度是0.6 mol·L-1
B. B在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C. x=1
D. 起始时物质A的浓度为2.4 mol·L-1
14. 下列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 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 右边,能否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更好 (填“能”或“否”),其理由是 (若能说明催化效果,此空不填)。
②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 实验二:KMnO4酸性溶液(含H2SO4)和H2C2O4(草酸,又叫做乙二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溶液突然褪色。
① 写出KMnO4酸性溶液和H2C2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快速升高反应速率快速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猜想使反应速率快速增大的原因还可能是
的影响。
③ 若用实验证明上述猜想,除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24.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 CO和CO2可用于制备甲醇(CH3OH),已知:
反应Ⅰ:CO2(g)+ H2(g) CO(g)+H2O(g) ΔH= a kJ/mol
反应Ⅱ:CO2(g)+3H2(g) CH3OH(g)+H2O(l) ΔH= b kJ/mol
反应Ⅲ:H2O(l) H2O(g) ΔH= c kJ/mol
(1) 则反应CO(g)+2H2(g) CH3OH(g)的ΔH= kJ/mol,已知该反应能自发,则该反应
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能自发进行。
(2) 某温度下,将CO2和H2以体积比1:1 置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假设仅发生反应Ⅰ,其平衡
常数为1.0,则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 。
(二) 工业上也可用天然气先制备合成气,反应Ⅳ:CH4(g)+H2O(g) CO(g)+3H2(g) ΔH >0
再合成甲醇。图1为在一定压强下,1mol CH4(g)和1mol H2O(g)在三种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Ⅳ,经历相同时间,CO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催化剂1、2、3的催化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1>2>3
B. 温度低于700℃时,曲线②上的点有可能已经达到平衡
C. 0℃时,不同催化剂(1、2、3)作用下到达平衡时的CO的物质的量相同
D. 若温度高于700℃时,C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4) 曲线③中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图1 图2
(5) 500℃时,反应Ⅳ在催化剂 1 的作用下10 min时达到平衡,请在图 2 中画出0至12 min
第7页 第8页
内C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D
C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C
B
D
B
B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2分,共 40 分)
21.(1) C (2) - 99
(3) 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 - 177.6 kJ/mol
(4) 2CH3OH(g) CH3OCH3(g)+H2O(g)
22. (1) Ca、S、H
(2) Ca2H2S+4HCl=2CaCl2+H2S↑+2H2↑
(3) H2S+H2O2=S↓+2H2O
23. (1) ① 否 两种催化剂所含的阴离子不同
② 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如活塞复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生成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
(2) ① 2MnO- 4+ 5H2C2O4 + 6H+ = 2Mn2++10CO2↑+8H2O
② 催化剂
③ B
24.(1) b-a+c 低温
(2) 25%
(3) C
(4) 该反应吸热,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CO物质的量增大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3太原英才学校高中部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高二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doc、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