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桐城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桐城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会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有胰岛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桐城市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1. 关于人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甘氨酸的元素是C、H、O、N
B. 某些氨基酸可作信号分子发挥作用
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连接方式相同
D. 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
2. 关于蓝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都是细胞核
B. 二者所含的光合色素的种类相同
C. 都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D. 都以ATP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直接能源物质
3.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作为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关键在结构3
B. D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结构2进出细胞核
C. 图中结构4受损,会影响蛋白质合成
D. 细胞周期中结构1、4会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
信号肽假说认为,分泌蛋白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时,一端的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与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之后,SRP脱离,信号肽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中,肽链继续合成直至结束后,核糖体脱落。在无细胞的培养液中(含核糖体),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编码信号肽的mRNA
SRP
DP
内质网
结果
甲
+
-
-
-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乙
+
+
-
-
合成70-100个氨基酸残基后,肽链延伸终止
丙
+
+
+
-
产生含信号肽的完整多肽
丁
+
+
+
+
信号肽切除,多肽链进入内质网
“+”表示有相应的物质或结构;“-”表示没有相应的物质或结构
A. 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相互转化
B. SRP与信号肽结合后会导致翻译过程停止
C. 信号肽通过与DP的特异性结合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上
D. 内质网中具有切除信号肽的相关酶
4. 如图为叶肉细胞内碳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①~④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③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
B. 图中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C3为同一种物质
C. .图中过程③④为放能反应,过程②为吸能反应
D. 图中过程②的C3的碳原子全部转移到C6H12O6
5.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课题组切取了菟丝子2.5cm长的茎芽,等分为A、B两组,将其基部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分别培养1天和8天后再用相同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分别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IAA溶液处理时,可将IAA溶液滴加到茎芽尖端以促进IAA分布到整个植物材料中
B. 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较低
C. 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茎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 若GA3处理组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发现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来影响茎芽生长的
6. 呼吸跃变是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会突然升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增强会导致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 呼吸跃变过程中,乙烯含量会发生变化
C. 长期贮存的果实应在呼吸跃变之前采收
D. 低温贮藏果实可使呼吸跃变延后发生
7. 如图表示人体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之后,产生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以及bcr-abl融合基因,这种融合基因可以编码出BCR-ABL融合蛋白,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
B. 染色体易位可以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C. 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进行治疗
D.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产生新基因的最主要的途径
8. H+-K+-ATP酶位于胃壁细胞,是质子泵的一种,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促进磷酸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H+-K+-ATP酶的作用是作为载体蛋白和催化ATP水解
B. 胃壁细胞中Ca2+浓度降低,会引起胃酸的分泌增多
C. 促进H+-K+-ATP酶的活性可缓解胃酸过多的病症
D. 由图推测,H+和K+的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
9. 如图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图像,其中另一极的情况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Xe,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中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B. 该细胞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C. 图中g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D. 图示细胞最终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GXe
10. 研究者观察到某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图示“四射体”(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4条染色体随机地两两分离,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8个四分体
B. 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l-t、v-v均为同源区段,能发生联会
C. 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①-④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4种精子
D. 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会致死
11.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是把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构建到腺病毒基因组,腺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把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都释放到宿主细胞,在细胞质中合成S蛋白,由S蛋白激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疫苗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
B. 新冠病毒疫苗发挥抗原作用依赖抗原物质S蛋白
C. 接种了该新冠疫苗的女性会将其获得的免疫力遗传给后代
D. 可以通过检测接种者血清中抗体水平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12. 马拉松运动过程中,机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组织液大部分渗入血浆,少部分渗入到淋巴液
B. 与生成的组织液相比,回流组织液CO2浓度较高
C. HCO3-、HPO42- 等主要存在淋巴液中,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散热增加
13. 碘摄入量过低、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可导致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口服甲状腺激素可以缓解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B. 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C. 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怕冷的症状
D. 碘摄入量过低会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升高
14. 如图所示,为促进肌肉收缩,在神经传导通路中神经元间存在相互调控。图示为神经元A、B、C之间的传导通路,①为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②为神经一肌肉接头,其结构类似于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据图推测此肌肉收缩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B. 刺激图中①处,电流表指针会发生1次偏转
C. 刺激A处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D. C释放的递质促进B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
15. 如图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中,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患病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6. 如图为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种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为杂交,目的是将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个子代中
B. ④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⑤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⑥过程可通过调整诱变因素的种类,定向获得人类生产需要的新品种
17.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
B. 上述结果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C. 上述某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
D. 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8.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伞藻嫁接实验可证明细胞核能够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B. 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来研究细胞膜的特性
C. 运用同位素标记和差速离心等技术研究DNA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D. 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19. 立体种养已成为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技术手段。如稻-萍-鸭立体种养系统,该种养系统以萍喂鸭,鸭食稻虫,鸭粪促稻生长,从而实现动植物合理配置,且稻田养萍解决了鸭子的健康食源问题。下列对该立体种养模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稻-萍-鸭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 实现了水稻和鸭之间的能量循环流动
C. 改变了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
D. 水稻吸收鸭粪便中的有机物
20. 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锥形瓶中,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转移至恒定光照强度下培养,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瓶内CO2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 2是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PSⅡ和PSⅠ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1中,0-60min,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与ATP合成相关的酶发生作用的膜结构(具体)是 ______ ,此时该膜结构上发生的物质变化有 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2)60-120min,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120min内,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的时刻为 ______ min。
(3)研究表明盐胁迫(高浓度NaCl)条件下,光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据图2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4)若将复合光换成绿色光,则①②③过程会 ______ (填“减弱”或“增强”)。
21.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______ ,传入神经和下丘脑神经细胞间通过 ______ 结构传递信息,信息在该结构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 。
(2)合成B的内分泌细胞是 ______ ,B的受体分布在 ______ 组织细胞上。
(3)C是 ______ ,若D的合成受阻,会导致C的分泌量 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该过程体现了信息分子D的分泌过程具有 ______ 调节机制。
(4)图示四种信息分子在发挥作用时是否都需要体液的传送? ______ 。
22. 已知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花粉圆粒和花粉长粒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其中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圆粒对长粒是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显蓝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现有各类纯合水稻若干,兴趣小组准备用其做原料,展开相关生物学实验。
(1)从非糯性和糯性这对相对性状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 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2)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方法有利用亲代杂交后所得F1 ______ 和花粉鉴定法,其中最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方法是 ______ 。
(3)若要用花粉鉴定法,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 ______ 。
(4)某同学用花粉鉴定法观察一个视野后,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花粉粒性状
蓝色
橙红色
圆形
长形
数目
98个
101个
101个
102个
如表统计结果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______ 。试说明原因: ______ 。
23. 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进行了放牧强度对黑山羊放牧收益影响的探究:用网围栏选取了四个牧草长势一致且面积相同的放牧区分别施加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和过度放牧的放牧强度,通过科学方法测定了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表:
放牧强度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过度放牧
放牧黑山羊数(头/hm2)
4
6
8
10
黑山羊牧草采食率*
0.62
0.69
0.80
0.85
黑山羊平均增加生物量(kg/头)
12.1
10.5
6.5
3.6
*注:烈山羊牧草采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放牧收益用黑山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佳放牧强度为 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2)若要调查草地牧草的丰富度,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 ______ 。
(3)有人研究了某草地社鼠的食性,在其胃容物中发现有草籽、嫩枝叶、植食性昆虫残骸,据此可以判断,社鼠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位于第 ______ 营养级。社鼠与植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精明的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______ 。
24. 某地大面积种植苹果,为提高苹果醋的生产量,研发部门用紫外线诱变野生型酵母菌,欲获得线粒体中不能合成[H]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用TTC显色剂选,TTC能和氧气竞争[H],如图1,苹果醋简单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缺陷型酵母菌选育过程:选择 ______ (“牛肉膏蛋白胨”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加入TTC显色剂,用 ______ 法接种经过紫外线诱变的野生型酵母菌,选择 ______ 的菌落最可能是呼吸缺陷型酵母菌,这种菌落可能很少甚至没有,其原因是 ______ 。
(2)图2过程中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 ______ 。
(3)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 。醋酸发酵温度比酒精发酵温度 ______ 。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的优点是 ______ 。
25. 长期高血糖可引发血管细胞衰老。科研人员为研究S蛋白在因高血糖引发的血管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编码S蛋白的S基因导入血管细胞,实现S蛋白在血管细胞中的大量表达。腺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其复制需要E1、E2、E3.基因共同完成。为将S基因导入腺病毒,科研人员首先构建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过程如图1所示。
(1)科研人员将S基因用 ______ 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图1甲所示),导入用CaCl2处理制备的 ______ 细菌。用添加抗生紫的培养基筛选,对所长出的单菌落提取质粒,通过的方法可鉴定重组质粒Ⅰ是否插入了S基因。
(2)用PmeI酶切重组质粒Ⅰ获得DNA片段。将此DNA片段与质粒Ⅱ(图1乙所示)共同转化为重组质粒Ⅱ(图1丙所示)。使用添加的 ______ 的培养基可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
(3)将含S基因的重组质粒Ⅱ,用PacI酶切后,获得改造后的腺病毒DNA。将其导入A细胞(A细胞含有E3基因,可表达E3蛋白),如图2所示。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 ______ ,从而产生大量重组腺病毒,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用酶切时不能破坏启动子,原因是启动子是 ______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综合上述信息,从生物安全性角度分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优点: ______ (写出1点)。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甘氨酸(R基为-H),根据氨基酸通式,组成甘氨酸的元素是C、H、O、N,A正确;
B、某些氨基酸可作信号分子发挥作用,如甘氨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B正确;
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连接方式相同,氨基酸之间都是通过肽键相连接,C正确;
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氨基酸没有双缩脲反应,D错误。
故选:D。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因此只要知道R基团即可写出相应氨基酸的结构式。
2、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2.【答案】D
【解析】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的主要储存场所都是拟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含藻蓝素。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所含的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不含藻蓝素,B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能够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蓝藻、黑藻都属于细胞生物,都以ATP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
故选: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B
【解析】解:A、作为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关键在结构3染色质,A正确;
B、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C、图中结构4核仁受损,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会影响蛋白质合成,C正确;
D、细胞周期中结构1核膜、4核仁会周期性的消失与重建,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为染色质(DNA和蛋白质),4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答案】C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分泌蛋白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起始合成,然后核糖体-新生肽会附着至内质网,肽链继续合成直至结束后,核糖体脱落,所以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相互转化,A正确;
B、对比表格中的实验组甲和乙,SRP的存在会使肽链延伸停止,也即是SRP与信号结合后会导致翻译过程停止,B正确;
C、与DP的特异性结合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上的是SRP而不是信号肽,C错误;
D、对比表格中的实验组丙和丁,丙没有内质网,多肽上含信号肽,故内质网可以使信号肽被切除,可推测出内质网中具有切除信号肽相关的酶,D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分泌蛋白先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链后,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再与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DP结合,将核糖体-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SRP脱离,信号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形成折叠的蛋白质,随后,核糖体脱落。
本题结合图表信息,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
B、图中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C3不是同一种物质,前者是甘油醛3-磷酸,后者是丙酮酸,B错误;
C、图中过程③④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放能反应;过程②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属于吸能反应,C正确;
D、图中过程②的C3的碳原子没有全部转移到C6H12O6,同时又产生五碳化合物,D错误。
故选: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②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本题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发生的场所、条件及产物,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6.【答案】C
【解析】解:A、用IAA溶液处理时,可将IAA溶液滴加到茎芽尖端以促进IAA分布到整个植物材料中,这是因为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A正确;
B、由柱形图分析可知,B组(8天)与A组(1天)均分别用相同浓度的激素处理后,B组的茎芽长度均小于A组,由此说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较低,B正确;
C、由分析可知,IAA、GA3和IAA+GA3三个处理的茎芽长度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IAA和GA3对茎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
D、若GA3处理组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则此时细胞不能分裂,发现诱导的茎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这说明GA3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影响茎芽伸长生长,D正确。
故选:C。
由图分析可知,IAA、GA3和IAA+GA3三个处理的茎芽长度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IAA和GA3对茎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相同浓度时GA3促进效应比IAA大。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肉质果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生成乳酸,A错误;
B、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跃变过程中,乙烯的含量会发生变化,B正确;
C、长期贮存的果实应在呼吸跃变之前采收,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如香蕉和猕猴桃,C正确;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正确。
故选:A。
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本题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常的粒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片段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A正确;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染色体易位导致的,说明染色体易位可以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个体的性状表现可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出BCR-ABL融合蛋白导致的,故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可以治疗该病,C正确;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新基因产生的主要途径,D错误。
故选:D。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
(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解:A、据图分析,在胃壁细胞内,H+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H+-K+-ATP酶在该过程的作用是:①作为载体蛋白,②催化ATP水解,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胃壁细胞中Ca2+浓度降低,使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减少,会引起胃酸的分泌减少,B错误;
C、抑制H+-K+-ATP酶的活性可缓解胃酸过多的病症,C错误;
D、由图推测,H+和K+的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H+-K+-ATP酶位于胃壁细胞,是质子泵的一种,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可见H+运出细胞、K+运进细胞都消耗能量,都为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难度适中。
10.【答案】B
【解析】解:A、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A错误;
B、该图为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图像,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Xe,所以,图中g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C错误;
D、图示细胞最终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GXe或GXE,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染色体中的着丝点还未分裂,应该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则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和题干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B
【解析】解:A、由于该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24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可形成12个四分体,所以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个四分体,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而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图中四条染色体共有6种分离方式,能产生①②、③④、①④、②③、①③、②④共6种精子,C错误;
D、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配子才成活,即含①③或②④的配子可以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会致死,D错误。
故选:B。
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分析图示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区段,进行了联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解:A、腺病毒载体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A正确;
B、由题意可知,腺病毒载体疫苗发挥抗原作用依赖在宿主细胞质中合成的S蛋白,B正确;
C、接种了该新冠疫苗的女性会将其获得的免疫力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
D、可以通过检测接种者血清中抗体水平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D正确。
故选:C。
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本题以腺病毒疫苗为背景,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3.【答案】C
【解析】解:A、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A正确;
B、正常情况下回流的组织液中的CO2浓度高于生成的组织液中的,B正确;
C、HCO3-、HPO42- 等主要存在血浆中,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C错误;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D正确。
故选:C。
1、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言,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它们共同调节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4、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5、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碳酸和乳酸钠),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本题考查水盐调节、体温调节、内环境稳态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盐调节、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过程,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4.【答案】D
【解析】解:A、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口服甲状腺激素不会被分解,有效,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B正确;
C、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促进机体产热的作用,分泌不足会出现怕冷,C正确;
D、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过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D错误。
故选:D。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和合成缺陷会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过多,以致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基本作用,以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难度较易。
15.【答案】A
【解析】解:A、图示过程体现了肌肉收缩存在负反馈调节,A错误;
B、刺激图中①处,兴奋不能从B处传递到A处,因此电流表指针会发生1次偏转,B正确;
C、刺激A处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C正确;
D、C释放的递质可以使B神经元兴奋,能促进B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D正确。
故选:A。
1、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2、题图分析:图为神经元 A、B、C之间的传导通路,①为神经纤维上的一个点,②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类似于突触。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C
【解析】解:A、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双亲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说明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
C、双亲患病,生有不患病的女儿,因此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正确;
D、双亲患病,但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可推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能在常染色体,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C。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及人类遗传病方式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答案】A
【解析】解:A、①过程为杂交,目的是将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集中到同一个子代中,A正确;
B、④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B错误;
C、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⑤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错误;
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经⑥人工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人类生产需要的新品种,D错误。
故选:A。
1、分析题图: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④⑤为单倍体育种,⑥为诱变育种。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
18.【答案】D
【解析】解:A、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而影响表现型,A正确;
B、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能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
C、上述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基因型可能相同,交配得到的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C正确;
D、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1、“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说明温度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由此可见,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2、“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说明温度没有改变基因的结构。
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9.【答案】D
【解析】解:A、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由于实验是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不能验证明细胞核能够控制伞藻帽的形状,因为假根内除了细胞核还有其他物质,A错误;
B、利用荧光标记技术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来研究细胞膜的特性,B错误;
C、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了半保留复制,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各种细胞器,C错误;
D、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D正确。
故选:D。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实验中应用较多,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用氧的同位素来标记二氧化碳和水的O来探究的,利用标记C的同位素来追踪它的转移途径。
2、在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时,利用了15N标记的亲代DNA分子作为模板,14N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来观察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的分布.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因此一般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0.【答案】C
【解析】解:A、食物链表示捕食关系,稻和萍均为植物,无法建立捕食关系,A错误;
B、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B错误;
C、改变了稻田群落物种组成,C正确;
D、水稻吸收的是鸭粪便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无机物,D错误。
故选:C。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1.【答案】线粒体内膜 [H]和氧结合产生H2O,ATP与Pi结合生成ATP 逐渐降低 CO2浓度降低 60 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光反应底物H2O的供应不足,同时高盐会使PSⅡ和PSⅠ的结构受到损伤,降低了光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导致光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减弱
【解析】解:(1)0-60min内细胞处于黑暗条件,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不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与ATP合成相关的酶发生作用的膜结构是线粒体内膜。在线粒体内膜发生的物质变化有[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ATP与Pi结合生成大量的ATP。
(2)60-120min,由于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容器内的CO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减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呈下降趋势。0-60minCO2浓度一直在上升,说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一直消耗有机物,因此在60min时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
(3)据图2分析,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光反应底物H2O的供应不足,同时在盐胁迫条件下,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PSⅡ和PSⅠ的结构会受到损伤,使得电子传递速率降低,光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4)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复合光中有红光和蓝紫光,而植物对绿光几乎不吸收,因此换成绿光植物光合作用会减弱。
故答案为:
(1)线粒体内膜[H]和氧结合产生H2O,ATP与Pi结合生成ATP
(2)逐渐降低 CO2浓度降低 60
(3)盐胁迫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光反应底物H2O的供应不足,同时高盐会使PSⅡ和PSⅠ的结构受到损伤,降低了光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导致光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
(4)减弱
1、在黑暗条件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植物在光照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会减少。
2、根据图1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可知,60min之前完全处于黑暗中,60min后转移至恒定光照强度下培养。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22.【答案】神经递质 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下丘脑神经神经分泌细胞 肾小管集合管 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负反馈 是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是由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传入神经和下丘脑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信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结构是单向传递。
(2)据图可知,合成B的内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神经神经分泌细胞,B的受体分布在肾小管集合管组织细胞上。
(3)C是由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若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受阻,会导致C的分泌量升高,体现了信息分子D的分泌过程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
(4)图中的四种信息分子发挥作用都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突触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下丘脑神经神经分泌细胞 肾小管集合管
(3)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负反馈
(4)是
据图分析可知:传入神经与下丘脑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所以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B能促进肾小管细胞重新吸收水分,故B是抗利尿激素;体内信息分子C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只有甲状腺细胞膜上含有该激素的受体;D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过程,识记水盐调节的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酶的合成 自交 花粉鉴定法 用纯种非糯性圆花粉粒性状的个体和纯种糯性长花粉粒性状的个体(或纯种非糯性长花粉粒性状的个体和纯种糯性圆花粉粒性状的个体)杂交,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花粉粒的颜色和形状 不能 分别统计一对相对性状不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要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情况
【解析】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即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由题“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显蓝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可知花粉粒中含淀粉,从非糯性和糯性这对相对性状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2)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方法有利用亲代杂交后所得F1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以及花粉鉴定法。花粉鉴定法直接检查花粉类型和比例,是最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方法。
(3)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是通过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选取亲本时,只要保证两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为纯合子即可,可用纯种的非糯性圆花粉粒植株与纯种的糯性长花粉粒植株杂交,也可用纯种的非糯性长花粉粒类型植株与纯种的糯性圆花粉粒类型植株杂交,结果F1均为杂合子,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花粉粒的颜色和形状。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表格数据是分别统计一对相对性状得出的结果,不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要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情况。
故答案为:
(1)酶的合成
(2)自交
(3)用纯种非糯性圆花粉粒性状的个体和纯种糯性长花粉粒性状的个体(或纯种非糯性长花粉粒性状的个体和纯种糯性圆花粉粒性状的个体)杂交,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花粉粒的颜色和形状
(4)不能 分别统计一对相对性状不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要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情况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答题难点在于利用花粉鉴定法设计实验鉴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4.【答案】中牧 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 样方法 随机取样 3 捕食和竞争 物种多样性
【解析】解:(1)若放牧收益用绵羊增加的总生物量表示,从可持续发展和放牧收益的角度分析,中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因此为最佳放牧强度。
(2)若要调查草地牧草的丰富度,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3)因为在社鼠的胃容物中发现有草籽、嫩枝叶、植食性昆虫残骸,说明社鼠吃植物和植食性昆虫,即社鼠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位于第3营养级。社鼠与植食性昆虫都吃植物,并且社鼠吃植食性昆虫,说明它们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故答案为:
(1)中牧 此放牧强度下,收益较高,且采食率较低有利牧草再生
(2)样方法 随机取样
(3)3 捕食和竞争
(4)物种多样性
1、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
2、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根据实验及表格信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总生物量确定最佳放牧强度。
25.【答案】麦芽汁琼脂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白色(或红色较浅或没有红色) 基因突变频率低(或基因突变不定向) 提高出汁率(提高果汁澄清度) 酵母菌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醋酸菌没有 高 其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酒精发酵,能提高酒精的产量
【解析】解:(1)培养酵母菌一般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线粒体中不能合成[H],无法和TTC结合,而使菌落呈白色;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故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菌落可能很少甚至没有。
(2)图2过程,榨汁时加入果胶酶,可以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可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
(3)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0-35℃,酒精发酵的温度为18-25℃。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酒精发酵,能提高酒精的产量。
故答案为:
(1)麦芽汁琼脂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 白色(或红色较浅或没有红色) 基因突变频率低(或基因突变不定向)
(2)提高出汁率(提高果汁澄清度)
(3)酵母菌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醋酸菌没有 高 其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酒精发酵,能提高酒精的产量
结合题意分析图1可知: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线粒体中不能合成[H],无法和TTC结合而呈白色;野生型的酵母菌线粒体可以合成[H],能与TTC结合呈红色。
图2为苹果醋的工艺流程,其中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为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本题结合材料,考查细胞呼吸和果酒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试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BamHⅠ和 EcoRⅠ 感受态 卡那霉素 复制并指导腺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 RNA 聚合酶 重组腺病毒只能在A细胞中才能够复制,即使侵染其他细胞,也不能复制;重组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载体,不含致病基因
【解析】解:(1)据图1信息可知,甲中S基因两边的酶切位点是BamHⅠ和EcoRⅠ,故将S基因用BamHⅠ和EcoRⅠ限制酶切割后,用DNA连接酶连入质粒Ⅰ,得到重组质粒Ⅰ;用CaCl2处理可以使细菌处于感受态,有利于重组质粒的导入。
(2)由图1中丙图可知,重组质粒Ⅱ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以使用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得到成功导入重组质粒Ⅱ的菌落。
(3)由图2可知,改造后的腺病毒DNA导入A细胞,细胞中同时具有E1、E2、E3基因,因此腺病毒DNA在A细胞内能够复制并指导腺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4)由于重组腺病毒只能在 A细胞(含有E3基因)中才能够复制,即使侵染其他细胞,也不能复制;重组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载体,不含致病基因等原因,所以实验具有安全性。
故答案为:
(1)BamHⅠ和EcoRⅠ感受态
(2)卡那霉素
(3)复制并指导腺病毒外壳蛋白的合成 RNA聚合酶
(4)重组腺病毒只能在A细胞中才能够复制,即使侵染其他细胞,也不能复制;重组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腺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载体,不含致病基因
分析图1:甲是由S基因和质粒Ⅰ组成的重组质粒Ⅰ,乙为质粒Ⅱ,甲和乙中的同源区段左臂和右臂进行交换后形成丙重组质粒Ⅱ。
分析图2:用Pac I酶切重组质粒Ⅱ后,将其导入腺病毒,再让成功导入S基因的腺病毒去感染A细胞,经培养后,可得到含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从题干和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无锡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无锡高三下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桐城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