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模拟三 (word版含答案)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台儿庄理化合卷】
化学·A4版试卷(共5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a-40 Cl-35.5 Na-23 S-32 Mg-24
1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
14、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竹筷 B.石凳 C.木桌 D.塑料袋
15、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1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17、钠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Na+的核内质子数为10 D.人体缺钠易导致骨质疏松
18、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碳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2:3
C. 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0、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
A. ①表示向一定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B. ②表示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 ③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④表示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第Ⅱ卷 化学部分 (非选择题 共34分)
33、(8分)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 (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_。【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4、(4分)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D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
35、(4分)现有消石灰、小苏打、食盐、氧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请从中选出与下列描述相对应物质,将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
(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2)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是 ;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的是 。
36、(6分)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调pH”前滤液I的pH________7(填“>”或“<”)。
(3)滤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固体废料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Mg(OH)2的质量为______。
(5)某BaCO3中混有SiO2杂质,简述提纯该BaCO3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
37、(6分)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
38.(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固体粉末6g,向其中加入20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a-40 Cl-35.5 Na-23 S-32 Mg-24
1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
【答案】B
【解析】A、铜由铜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竹筷 B.石凳 C.木桌 D.塑料袋
【答案】D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是人们利用化学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竹子、石头、木头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是天然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D。
15、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答案】B
【解析】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B、氧气支持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故选B。
17、钠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Na+的核内质子数为10 D.人体缺钠易导致骨质疏松
【答案】B
【解析】A、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Na+的核内质子数为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人体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8、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碳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2:3
C. 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B.碳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2:3,正确;
C.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D.碳酸是无机化合物,错误。故选B。
1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A
【解析】A、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0、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
A. ①表示向一定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B. ②表示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 ③表示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④表示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A、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形成沉淀,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不符,不符合题意;
B、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pH会逐渐减少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小于7,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不符,不符合题意;
C、镁比锌活泼,故镁反应速率快,镁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符合题意;
D、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Ⅱ卷 化学部分 (非选择题 共34分)
33、(8分)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 (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_。【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1).b;(2).密度小(质轻等);;(3).;Cu2+和H+;(4).
【解析】(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故选b。
(2)铝锂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和密度小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其化学方程式:。
②有氢气产生,说明金属铝和硫酸反应,则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Cu2+和H+。
(4)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这粒子符号的右下角应为13,每个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则该粒子应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34、(4分)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C实验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D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1). 搅拌、散热 (2). 试管内产生气泡,且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 大量晶体析出 (4).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内壁缓缓的注入水中,并且边倾倒,边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为了,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故答案为:搅拌、散热;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而正极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负极连接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并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答案为:试管内产生气泡,且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应该立即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的溶液蒸干,从而析出晶体。故答案为:大量晶体析出;
(4)当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该用网罩罩住酒精灯的火焰,使火焰更为集中,使药品集中受热。故答案为: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35、(4分)现有消石灰、小苏打、食盐、氧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请从中选出与下列描述相对应物质,将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
(1)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
(2)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的是 ;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4)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的是 。
【答案】(1).NaHCO3;(2).O2;(3).Ca(OH)2;(4).CH4
【解析】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是Ca(OH)2;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H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氧气的化学式是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
(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O2;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因此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故填:NaHCO3;
(3)氢氧化钙是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
(4)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
36、(6分)某工厂生产硼砂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CaCO3、SiO2、Al2O3和Fe2O3等,其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回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时Mg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调pH”前滤液I的pH________7(填“>”或“<”)。
(3)滤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___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固体废料质量为m,理论上可生产Mg(OH)2的质量为______。
(5)某BaCO3中混有SiO2杂质,简述提纯该BaCO3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
【答案】(1).;(2).<;(3).;(4).;(5).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除去固体杂质SiO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固体,烘干,得到碳酸钡固体
【解析】根据硫酸和碳酸镁的反应;酸的溶液显酸性;硫酸、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实验设计分离提纯,进行分析作答。
(1)“酸浸”时MgCO3和硫酸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调pH”前滤液I是酸浸之后产生的,会有硫酸,所以pH<7;
(3)酸浸之后,滤液I中的溶质有硫酸、硫酸镁、硫酸铝和硫酸铁,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水和硫酸钠;硫酸铝和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然后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所以滤液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钠,其化学式为;
(4)固体废料中MgCO3质量分数为6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镁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Mg(OH)2;设可生产Mg(OH)2的质量为x,则:
,解得;
(5)从流程图中知道,SiO2不能和酸反应,BaCO3中和硫酸会产生难溶于酸的硫酸钡,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用盐酸进行反应。提纯该BaCO3的实验操作: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除去固体杂质SiO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固体,烘干,得到碳酸钡固体。
37、(6分)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
【答案】(1)碳酸钠。
(2)Na2CO3+CaCl2═CaCO3↓+2NaCl。
(3)猜想三;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的盐酸完全反应。
(4)稀盐酸或稀硫酸。
【解析】(1)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说明甲中碳酸钠过量,因此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碳酸钠,故填:碳酸钠。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3)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三,理由是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的盐酸完全反应,故填:猜想三;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的盐酸完全反应。
(4)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时,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生成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滴加的物质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这是因为碳酸钠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38.(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固体粉末6g,向其中加入20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①MgCl2;②9.7g.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当滴入73g稀盐酸时,氢氧化镁反应完全,随后不再反应,但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根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和固体总质量可得出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生成的氯化镁与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和.
解:设混合粉末中Mg(OH)2的质量为x,与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的质量为y.
Mg(OH)2+2HCl = MgCl2+2H2O
58 73 95
x 73g×10% y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g﹣5.8g+9.5g=9.7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7g.
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二卷【台儿庄理化合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化学·答题卡
1.[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3.[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
09.[ A ] [ B ] [ C ] [ D ]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
12.[ A ] [ B ] [ C ] [ D ]
13.[ A ] [ B ] [ C ] [ D ]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共40分)
33.(8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 (2) (3)
(4) (5) (6)
34.(4分)
(1)(1分)
(2)(1分)
(3)(1分)
(4)(1分)
_______________
(4)
化学部分 非选择题(共3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5.(4分,每空1分)
(1) (2)
(3) (4)
36. (6分)(1)(2分)
(2) (3)
(4)(1分)
(5)(1分)
37. (6分)(1)(2分)
(2) (1分) (3)(1分)
(4)(2分)
(5)(1分)
38(6分,设、写、找、列、答每错一项扣1分)
(1) (1分) g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化学]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广东卷)化学(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广东卷)化学(图片版含答案),共12页。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硝石是古代制作火药的原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三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三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