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专题04 说明文阅读之标题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说明文阅读之标题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共7页。
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说明文阅读之标题作用【内容解读】●命题方式一般有几种类似问法:①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②文章为什么以“******”为题?③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④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为“******”,有什么不同?⑤标题的含义:分析具体含义,有的还要答出表达情感,尤其是形象生动的说明文。⑥给文章拟标题。●解题指导根据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考生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A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标题概括的部分内容);B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C找文章的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物件、核心事件等;D注意文章开头、结尾中点明主旨的句子;E说明文注意过渡句、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F标题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新颖;●审题关键①抓关键词:标题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考虑)、简要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不能答空话、套话,语言要简洁明了)。②注意分值:4分。至少从两个角度回答。●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有两个作用: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揭示说明内容。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套话: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悬念。◎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注意事项:① 一篇文章的标题不一定能涵盖所有这四个作用,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罗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 答题时,不要只简单地罗列四句作用,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说明内容,以及标题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否则只有空洞的套话,会导致严重失分。●例题分析:《大自然的语言》(八下)本文为什么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请简要分析。 第一步:从内容上分析。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大自然的语言,即物候现象。第二步:从表达效果上分析。①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题目语言风格的表达效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易于读者理解。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①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大自然的语言,即物候现象。②运用比喻修辞,将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易于读者理解。③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题模板】内容上:①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需要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③点明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④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上: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化用名言、俗语、流行语、新词新语等,或引用新鲜话题、热门话题等,使得标题生动、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用(化用)古诗词,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运用问句(反问句或疑问句等)、感叹句等句式,设置悬念或增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说明: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切忌套话空话。【中考速递】(2020·黑龙江龙东)阅读《病毒克星干扰素》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病毒克星干扰素①干扰素是一种新药。刚开始还只是治治流感、肝炎、水痘之类的小毛病,现在对付许多肿瘤、癌症还有白血病都用上了干扰素,不但如此,由于它的越来越现代的生产方式,基因工程干扰素也已上市了。②说起干扰素的发现,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1935 年,美国科学家用黄热病毒在猴子身上做试验,猴子竟然没有反应。1937年,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证实给经裂谷热病毒感染的猴子注射黄热病毒,猴子也没事。反复的实验证据让科学家们想到,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③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干扰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很兴奋,也给了 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启示。因为人类的许多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们没辙,可是干扰素却是对付病毒的克星。要是能把干扰素制成药品就好了,那么人类的许多疾病不就有了迎刃而解的治疗方法了吗?④但是,要使干扰素成为药品,进入实际应用当中,必须有足够的量。那么,如何获得大量的干扰素呢?人们首先想到,用病毒刺激老鼠,让它们产生干扰素,再提取出来供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失败了。原因是干扰素的活动场所很专一,老鼠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对人不管用。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用人自身产生的干扰素。⑤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被微生物包围着的,时时刻刻都要接触到许多微生物,其中病毒的侵染刺激也不少。科学家猜测,人的血液细胞里本身就存在干扰素。后来研究证明,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通过精密的血液分析,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细胞中都找到了干扰素。⑥人们最初想到的是,通过血液制取干扰素。可是,干扰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太少了,用大量的血液才能制得微量的干扰素,产量低,自然价格也就十分昂贵。治疗一个病人的费用高达几万美元,一般百姓只能望“药”兴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药”,干扰素无法得到普及、推广。⑦既然蛋白质是干扰素的本质,那么把制造这种蛋白质的遗传基因找出来,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让它们代劳进行大量生产,也许能行。经过科学家的试验,1980年,终于实现了干扰素的批量生产,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杰作,他们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生产干扰素的基因工程。⑧如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等。通过DNA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等方法,大量获取各种干扰素。经过实验证明,这样制得的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狂犬病、呼吸道发炎、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的病毒都有一定疗效,还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1.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病毒克星干扰素”,其中“克星”一词比喻能对某种对象起制伏作用的人或事物。因此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干扰素”比喻成病毒“克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干扰素对病毒巨大的克制作用和疗效,给读者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交代了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运用比喻简洁形象的表达出了干扰素对病毒的巨大作用和疗效,给读者一目了然、深入骨髓的印象。 【课后练习】筷子小传(施芳)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选自2020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 (15)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第⑥段和第⑦段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 【分析】本文介绍了筷子悠久的历史,得名的由来,使用很有讲究,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花样繁多等内容。最后强调筷子关联着文明健康,提倡使用公筷。【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可概括为:中国独创,历史悠久。由“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可概括为:寄托美好愿望。由“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可概括为:使用有讲究。由“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可概括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由“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可概括为:花样繁多。由“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可概括为: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可见,第⑧段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可以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这一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3)本题考查段落间逻辑关系。此题要从两段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第⑥段写的是“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写筷子因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而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两段间是递进的关系,因此不能调换顺序。(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赏析。此题要求从语言特点的角度着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平实和生动活泼两类。为筷子作传,是将筷子拟人化了,有生动、幽默的表达效果,指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1)①中国独创,历史悠久;②寄托美好愿望;③使用有讲究;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⑤花样繁多;⑥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2)分类别。条理清晰、具体地介绍了筷子有哪些类别,说明了筷子花样繁多的特点。(3)不能颠倒顺序。因为两段间是递进关系,第⑥段写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第⑦段在此基础上写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灵感来源。(4)标题将筷子拟人化,生动、幽默地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点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说明、假设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 说明文阅读之拓展延伸-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共8页。
这是一份专题28 记叙文阅读之掌握句段作用-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共11页。
这是一份专题23 记叙文阅读之标题作用含义-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