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冲刺 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冲刺 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词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 闲适
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中,作者为何而愁?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西湖:指颍州西湖。②坞(wù):湖岸凹入处。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④芰(jì):即菱。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1.【2021年中考盐城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咏牡丹(其二)
卞元亨①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②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③。
【注】①卞元亨:元末明初东溟(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张士诚部将领。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据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2.【2021年中考菏泽卷】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
韦 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3.【2021年中考北京卷】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2021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
5.【2021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闯关检测
1.羁旅它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之情;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解析】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直捣诗歌的“心脏”。“梳楼”无不体现思归念远之情。另外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柔美的杨柳”“细细的雨丝”“临栏的海棠”无不表达羁旅它乡之愁。
2.凄清孤寂、寂寞忧思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和把握。“漫漫轻云露月光”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译文】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3.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现实社会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
不同点:第一首表现出作者对名利虚幻的慨叹,以及跳出红尘的洒脱之情。第二首表现作者对贤愚不分的社会的愤慨和傲岸不屈的慷慨情绪。
【解析】由第一首曲中的“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和第二首曲中的“南亩耕,东山卧”“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可知,两首曲子都表达了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联系第一首曲中的“跳出红尘恶风波”和第二首曲中的最后一句话可知,第一首曲子侧重表达要远离俗世的态度,流露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第二首曲子侧重表达对贤愚不分的社会的愤慨以及傲岸不屈的态度。
4.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却报国无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主旨的掌握。这句诗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指奸邪的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所以诗人才“愁”上心头。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感情。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中考链接
1.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自是枯枝存劲节”,只有旧牡丹还保留着坚劲和气节,表现了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依依唯恋故人还”,根据第③个注释对“故人还”的讲解可知,诗人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2.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离乡万里风光习俗都不相同,忽然鸟一叫感到心惊。怎么能对着远方的来客,叫着这让人心碎的乡音?结合“远客”“故乡”可知,这首诗抒发的是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3.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龚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孟诗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写出了对春花凋零的怜惜,作者喜爱春天,可是春天的花被吹落了,这是否意味着春天的逝去?故表达了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4.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的理解。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内容方面来说,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上片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下片“人月”双及,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从布局方面来说,全词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去”与“回归”的矛盾和困惑,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
5.《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还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卢溪别人》把溪水北流说成追随友人北去,流露出自己不能陪同之憾;“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表达了贬谪途中的失意。
名师点睛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呢?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20 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文件包含考点20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考点20诗歌评价思想内容-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