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2021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7:19

    18:53

    5:54

    19:57

    7:26

    17:55

    6:21

    19:36

     

    1.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南回归线的是(  

    A.  B.  C.  D.

    2. 与其他日期相比,①日期该地(  

    A. 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B. 处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C. 正值雨季防洪压力巨大 D. 日出方位最靠近正东方位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通过计算可知,日期的昼长为11小时34分钟,日期昼长为14小时03分钟,日期昼长为10小时29分钟,日期昼长为13小时15分钟,重庆昼最短的时候,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南回归线,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上题计算结果表明日期昼长为11小时34分钟,昼长最接近12小时,因此最靠近二分日,而二分日日出方位为当地的正东方,因此,日期该地日出方位最靠近正东方位,D对;重庆市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值出现在夏至日,日期靠近二分日,重庆市正午太阳高度没有达到最大,A错;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日期接近321日或者923日,B错;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份,最大洪峰主要出现在7月和8月,而日期接近321日或者923日,不是重庆市雨季防洪压力不大,C错。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地利用变化的重要趋势,土地规模化流转市场的租金关乎规模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地块质量特征、地块规模化特征、地块区位特征、地块产权特征对土地流转租金具有显著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因素与土地流转租金呈正相关的是(  

    ①田间道路质量②土地平整度

    ③地块距交通线的距离④农民年纯收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为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利用,促进农业发展的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B. 大幅提高土地租赁价格

    C. 农用地完全资本化发展 D. 减弱农地流转租金监测

    【答案】3. A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田间道路质量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基础条件,道路质量对地块的流转租金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故正确;地块平整程度越高,其保肥、保水能力越强,并且也利于机械化耕作,因此与租金成正相关,正确;靠近交通线,方便粮食、蔬菜和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运输,因此距交通线距离越小,土地流转租金越高,因此成负相关,错误;农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也更高,这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报酬较高,从而压低了土地要素的报酬,降低流转土地租金,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4题详解】

    改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缓解地租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A正确;大幅提高土地租金会大大降低承租户的租赁意愿,降低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减少了土地流转,B错误;农用地流转完全资本化,政府的监管减少,种植结构会完全市场化,对于保证粮食生产有不利影响,C错误;如果减弱农地流转租金监测,高租金地块的比例就会持续增加,意味着土地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利用增多,从维护粮地粮用的角度,需要加强对于土地租金的监测,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养老院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有效办法。下图为2019年中国每十万人养老院拥有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推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因素不包括(  

    A. 低生育率 B. 人口结构

    C. 寿命延长 D. 养老问题

    6. 2019年中国养老院空间分布表明(  

    A. 沿海发达地区养老压力较小 B. 黑龙江北部养老机构偏少

    C. 人口数量与养老院相关性小 D. 青藏地区偏向于家庭养老

    【答案】5. D    6.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推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低生育率、人口结构、寿命延长等,而养老问题是人日老龄化产生的结果不是原因,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

    6题详解】

    养老院数量较多的城市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证明养老压力较大,A错误;由图可知黑龙江北部由于气候原因,老年人口总数少,养老院数量较少,故B正确;养老院数量比较密集的区域大致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这些城市群都是经济较为发达且人口较多的地区,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的空间分布特征,C错误;青藏地区大部分地区数据缺失,因此不能推测当地老年人就偏向于家庭养老,D错误。故选B

    【点睛】联合国规定进入老龄化社会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或60岁及以上占比超过10%

    快速城镇化对区域降水过程的影响已成为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水循环影响研究的热点。某位学者基于北京全区2011~2015年2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利用多种方法从日、场次、小时等多种时间尺度来探究北京市不同类型降水特征。研究表明:场次暴雨平均降水量、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高值中心主要位于北京城区,与郊区降水过程相比,城区总体降水过程历时较长、雨量较大;相较于城区东侧,城区西侧降水历时长,而城区东侧降水频次又比城区西侧高。下图为北京市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相较于郊区,城区总体降水过程历时较长、雨量较大的原因是(  

    A. 夏季风影响 B. 锋面雨带推移

    C. 城市雨岛效应 D. 地形的抬升

    8. 城区东侧降水频次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下垫面性质 B. 夏季风影响

    C. 山谷风作用 D. 受低压控制

    9. 城区西侧降水历时较长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雨带长期停留 B. 冷高压的控制

    C. 海陆风的作用 D. 地形雨的影响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材料表明城区比郊区的降水历时长、雨量大,根据所学知识,这是城市雨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产生了城区的上升气流以及高大的建筑物减缓了云系的移动,增加了降水的发生,C正确;城区与郊区受到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A错误;锋面雨带推移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因此受锋面雨带推移影响不大,B错误;城区与郊区地形差异不明显,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由于受盛行风的影响,北京雨季的水汽通道主要来自夏季东南季风的水汽输送,城区东侧因更靠近夏季风源地,更易产生降水,故该侧降水强度、频次较高,B正确;与下垫面性质、山谷风作用、低压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北京城区西侧位于西部山区与平原区的交界地带,因其靠近山前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形成地形雨,致使城区西侧相较于城区东侧降雨历时较长,D正确;雨带长期停留会导致城区东西侧降水历时都较长,A错误;冷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B错误;海陆风对东西侧降水历时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黄河入海径流是黄河水循环的重要分量,涉及整个流域。黄河入海实测径流量为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水文站(利津站)实测径流量,入海天然径流量为入海实测径流量与同时段的流域取水量之和,其变化常常反映流域内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示意黄河入海径流量近50年来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冬季黄河流域气温的升高对于入海径流的影响是(  

    A. 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持续减少

    11. 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产生径流影响较明显的河段及原因分别是(  

    A. 上游蒸发加剧 B. 中游下渗增加

    C. 下游降水增加 D. 河口泥沙淤积

    【答案】10. C    11. B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冬季气温的升高会对黄河流域凌(汛)情变化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引起高原冰川和积雪融化,造成上游径流来水量增加,在一定时期增加了径流量,但其后所引起的高原生态恶化会加速高原水塔储承能力的下降,令流域内长期供水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入海径流量的减少,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1题详解】

    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中游的下垫面条件,林草的种植增加了地表下渗,B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使得水土流失减少了,河口地区泥沙淤积减少,D错误;水土保持措施主要针对中游的,对上游影响小,A错误;中游植被条件改善了,涵养水源能力提高了,下游汛期水量减少了,枯水期水量增加了,C错误,所以选B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黄河产生的有利影响:减少黄河径流泥沙含量;增加土壤水库库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缓水库淤塞、延长拦河水库寿命;改善流域水热平衡。

    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即主要在相对高差小于200m、平均坡度小于250以内有未利用土地为主的丘陵地,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建设的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下图表示1990~2018年中国各省与各城市平均建设用地爬坡指数(A)与上限坡度变化值(B)。A>0,表明建设用地在坡度高于T的地区的面积比例随时间增大;B>0时,表明该时期建设用地分布的上限坡度增大,B≤0则表明该时期建设用地分布的上限坡度减小,即建设用地主要在低坡度地区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重庆平均建设用地爬坡指数低于西藏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海拔高度较低 B. 经济快速发展

    C. 爬坡空间有限 D. 地质风险较小

    13. 以水平扩展为主要建设方式的城市(  

    A. 保护了平原地区的优质耕地 B. 加剧对平原生态用地的侵占

    C. 加大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D. 充分利用坡地拓展建设空间

    【答案】12. C    13. B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低爬坡型省份包括陕西省、重庆市、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尽管建设用地分布的上限坡度呈现为不变甚至减少的趋势,但建设用地爬坡现象仍未停止,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省份目前的上限坡度已达最高,如重庆市建设用地上限坡度已超过23°,若继续向高坡度地区发展,很有可能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C正确,D错误,根据材料,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建设用地爬坡指数与整体的海拔高度关系不大,A错误,经济快速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增加,重庆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建设用地爬坡指数会加大,B错误,所以选C

    13题详解】

    在以水平扩展为主要建设方式的地区,建设用地侵占平原土地的趋势明显,B正确;以建设用地爬坡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地区建设用地对平原耕地及生态用地的占用逐渐减少,可充分利用坡地拓展建设空间,但可能加大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首先,地形、地质等条件影响着城乡的选址,地貌形态类型及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道路通达性强,营运成本;其次,地形条件影响着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影响着城乡土地利用的选择,地形、 地质条件影响各种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设置;最后,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城乡形态,空间结构和整体布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哈尼梯田的地城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形成了以水量为基础的用水制度,当地人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下图为哈尼梯田、村寨、森林和水源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哈尼梯田用水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 降水季节变化大 B. 地形相对高差大

    C. 地块的面积太小 D. 民族的风俗习惯

    15. 哈尼村寨位于森林之下梯田之上的半山腰,主要原因是(  

    A. 减轻劳动强度 B. 保护森林资源

    C 利于人们出行 D. 饮用水质好

    【答案】14. A    15. 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哈尼梯田用水制度的产生,最本质的原因是水量的季节变化,由于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在降水量少的时候为了平衡各户用水,需要科学公正协调用水量,因此根本原因是大气环流带来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A正确;地形相对高差、地块面积太小、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与分配用水的制度无关,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村落建在半山腰并不能减轻水稻种植的劳动强度,在收获季节甚至由于往高海拔运输而增加劳作强度,A错误;居住在半山腰需要破坏原生森林,因此并不是保护的目的,B错误;同样居住在半山腰也不是为了出行方便,在山麓地带应该是出行方便的地方,C错误;村落位于梯田之上,以避免农业生产对水源的影响,同时经过森林的净化,从而保证水质,D正确。故选D

    【点睛】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二、非选择题(共5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必考题(共3小题,共47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越冬存活率却波动明显。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

    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特点。

    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

    3从越冬存活率的角度分析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的原因。

    【答案】1当地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2可可西里地区气候严寒、植被稀少。所以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动物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3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可可西里的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特点,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当地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较为稀疏;海拔高,热量条件差,所以植被的生产力较小。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可知可可西里地区气候严寒、植被稀少,植被的生产力较小,所以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动物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小问3详解】

    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越冬存活率,主要与冬季食物、水源,寒潮的多少,避风场所,含盐土壤的多少等有关。当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避风场所多,含盐土壤的丰富,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环境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点睛】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地貌是按独特演化模式形成的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地貌形态组合。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北部为丘陵沟壑区,西南部为高原沟壑区,全年总降水量408.2mm,年平均气温10.2℃。合水县区域内黄土塬、梁、峁地貌发育完整,下覆基岩的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表现为高原内部间歇性的整体抬升和周围凹陷区域的不断沉降。黄土地貌的演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为此当地于2015年启动了“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减缓了黄土塬的演化过程。下图为合水县黄土大塬的演化模式图。


     

    1请描述黄土大塬的演化过程。

    2说明黄土塬的演化对当地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分布的影响。

    3采用“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能减缓黄土塬的演化过程,试分析原因。

    【答案】1起初黄土塬塬面宽阔平整,在边缘有少量流水侵蚀;接下来,受到内力作用影响,形成了大型构造作用,沟谷开始侵入塬面并逐渐增大切穿塬面,大源分割为多个小塬;流水侵蚀进一步加剧并成为主导作用力,小塬逐渐演化为残塬。   

    2当塬面宽阔完整时,居民区、农田和林地均匀分布;随着沟谷不断侵入塬面,居民区和农田开始向内部聚集,人类可支配面积减少;最后大塬演化为残塬,居民区和农田、林地再次分散,可支配面积进一步减小,生产生活联系受阻明显。   

    3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和沟道水沙集蓄能减少下游水量,降低沟谷径流流速,降低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坡面植被恢复能增加下渗,提高坡面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进而减缓黄土塬的演化过程。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土塬的演化过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水土流失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黄土大塬的演化经历了大塬——中间过程——残塬三个阶段。从大塬到中间过程的演化先是由于内力作用导致平坦的塬面出现起伏,形成沟谷,再加上流水侵蚀,逐渐变成残塬。

    【小问2详解】

    黄土塬由大塬变成残塬的过程中,平坦的地面越来越少,面积越来越小,分布越来越分散,使的居民区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由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田与林地的面积越来越小。

    【小问3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固沟保塬工程包括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等几个环节,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调节地表径流的水量与流度,从而达到减轻流水侵蚀的作用,减缓大塬到残塬的演化。

    【点睛】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4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与古巴共和国政府副总理里卡多·卡布里萨斯·鲁伊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古巴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合作规划》的签署,将为中古两国合作创造新机遇,更好更多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为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下图为古巴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示意图。

    (1)据图分析古巴岛的地形特点。

    (2)试比较A地和B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蔗糖是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较为重要的贸易产品,从土壤角度分析甲地发展甘蔗种植的有利条件以及甘蔗种植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因素。

    【答案】1古巴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东(南)部、中部(多火山)为山地,西(北)部多丘陵。   

    2A地降水多于B地(或者B地少于A地)。原因:A地常年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对水汽的抬升作用明显,并且受到暖流(北赤道暖流)影响,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效果明显。(从B地降水少的角度描述也可以得分,需从东北信风“背风坡”和洋流影响弱两个角度入手)。   

    3有利条件:甲地地形平坦,土壤水分条件和肥力保持状况好;纬度低,降水丰富;土壤水热条件好;位于火山附近,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不利因素: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飓风)影响,暴雨多发易产生洪涝灾害,风力强劲,导致甘蔗倒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古巴的地形示意图为背景,涉及地形特征的描述、降水差异及成因分析,甘蔗种植的区位条件分析等知识,考查对知识的调用能力和以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地形特点的描述主要从地形种类、地势特征、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东部和中部海拔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西北部以低缓的丘陵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

    【小问2详解】

    A地的降水量多于B地。原因:A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对水汽的抬升作用明显,并且受到暖流影响,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效果明显,降水较多;B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气温下沉,降水少。

    【小问3详解】

     有利条件:位于火山附近,多火山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壤的水分和肥力操持较好;地处低纬,降水丰富,土壤的水热条件好。不利因素:夏秋季节多热带气旋(飓风)活动,带来的降水强度大,易产生洪涝灾害,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飓风带来的强风,容易使甘蔗倒伏。

    【点睛】

    (二)选考题(共2小题,共8分)

    请考生在第19、20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1年12月25日上午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阿乌高速公路既是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也是国内首条“交通+旅游”深度融合的高速公路。在阿乌高速公路沿线精心设计建设了服务区,“一区一景”一五家渠服务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周边有多处名胜古迹,服务区建设巧妙融入了军垦文化元素;一〇三团服务区位于沙漠,景观绮丽壮观,叠峦剪影的沙丘有着独特的魅力;克拉美丽服务区周边有多种野生动物和飞禽,湿地广布;黄花沟服务区临近黄花沟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具、粮仓、谷堆等乡村元素透出浓浓的田园气息。

    据材料设计阿乌高速公路各服务区的适宜的旅游项目。

    【答案】五家渠服务区:名胜古迹欣赏,古丝绸之路体验项目,卫国戍边纪念设施参观等。一〇三团服务区:绿洲、露营、篝火、汽车运动、戏沙等沙漠探险旅游项目。克拉美丽服务区:野生动物观赏、救助与保护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等。黄花沟服务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例如:农产品售卖、现代农业科普展示、农产品采摘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旅游开发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五家渠服务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周边有多处名胜古迹,服务区建设巧妙融入了军垦文化元素。所以五家渠服务区适宜开展名胜古迹欣赏,古丝绸之路体验项目,卫国戍边纪念设施参观等旅游项目。一〇三团服务区位于沙漠,景观绮丽壮观,叠峦剪影沙丘有着独特的魅力。因此可发展绿洲、露营、篝火、汽车运动、戏沙等沙漠探险旅游项目。克拉美丽服务区周边有多种野生动物和飞禽,湿地广布。因此可发展野生动物观赏、救助与保护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等旅游项目。黄花沟服务区临近黄花沟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具、粮仓、谷堆等乡村元素透出浓浓的田园气息。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例如:农产品售卖、现代农业科普展示、农产品采摘等。

    【点睛】

    2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网购热潮的推动下,我国快递业务量连年攀升,201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23.4亿件,2020年超过800亿件,10年大约增长了34倍,速度惊人。在快递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大量的快递包装材料需求。

    我国快递业的包装材料主要有塑料袋、包装箱、胶带、封套以及内部填充物,其中塑料袋的制作原料为回收料,大多是由生活垃圾、化工垃圾加工而成,其中可能残留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垃圾原料进行清洗。包装箱的材料多为木材,在生产中的消耗极大,重复利用率很低,而塑料袋、透明胶带等大多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主要对其采取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法。

    分析快递包装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包装纸箱多为木材,并且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在塑料袋生产过程中,清洗回收垃圾原料造成水污染;废弃的垃圾袋填埋在土壤中,分解慢,造成土壤(土地)污染;焚烧处理不当,固态污染物转化为气态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快递行业的包装材料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快递包装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由包装箱的材料多为木材,在生产中的消耗极大,重复利用率很低可知,包装纸箱多为木材,并且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由塑料袋的制作原料为回收料,大多是由生活垃圾、化工垃圾加工而成,其中可能残留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垃圾原料进行清洗可知,在塑料袋生产过程中,清洗回收垃圾原料造成水污染;由塑料袋、透明胶带等大多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主要对其采取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法可知,废弃的垃圾袋填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埋在土壤中,由于有害物质分解速度慢,造成土壤污染;焚烧处理不当,有害物质进入大气中转化为气态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

    【点睛】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九) 地理(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九) 地理(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地理——选修3,解答题【地理———选修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原卷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