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单元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设计第1页
    第五单元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设计第2页
    第五单元 万以内加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游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 元 备 课
    课题
    第五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加减法(二)





    1.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笔算。
    2.能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经历与同伴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单元的计算教学,在探索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学习笔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富有童趣的素材中,突出了本套教材由“故事串”引出“情境串”的特点。另外,选取的素材具有科学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
    重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
    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1.信息窗一 菜园卫士 2课时
    2.信息窗二 灭鼠能手 2课时
    3.信息窗三 树林医生 2课时
    4.信息窗四 灭蚊高手 2课时
    5.智慧广场 1课时

    课 题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59—62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第1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 [出示信息图]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 师:哪个
    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1) 估算:
    189≈200    394≈400   189+394≈600(棵)
    (2)口算
    100+300=400  90+100=190  9+4=13  130+13=143
    143+400=583(棵)
    (3)笔算:189+394=583(棵)
    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247+158=405试着自己验算。
    全班交流做法。
    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课件展示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5.练习。完成课件当中“找朋友”。
    6.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估算:435≈440      276≈280       
    435-276≈160(棵)
    (2)用学具摆一摆
    (3)笔算:435-276=159(棵)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7.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做法。
    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课件展示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生活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活动三:反馈练习
    1.练习。完成课件当中的“大展拳脚”。
    2.完成自主练习1、3
    【简单有效的自主达标训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活动四: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189+394= 435-276=

    189 435
    +394 -276
    583 159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20分)
    1.一个加数是268,另一个加数是159,和是( )。
    2.被减数是952,减数是146,差是( )。
    3.6个十加9个百再加5个一得( )。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5.下列哪些算式的结果小于600,在( )里打“√”。
    352+295( ) 186+452( ) 102+497( )
    925-328( ) 705-102( ) 725-107( )
    二、判断。(3分)
    1.两位数加两位数,结果一定是三位数。 ( )
    2.570减168的差是402。 ( )
    3.615与192的和肯定大于800。 ( )
    三、文字题。(9分)
    1.157比98多多少?
    2.105比675少多少?
    3.比325多78的数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30分)
    1.原来有一些西瓜,已经卖掉了352千克,还剩175千克。原来有多少千克西瓜?



    2.今年植树节,全校师生去植树,上午共栽了752棵,下午比上午少栽了98棵,下午栽了多少棵树?这一天共栽了多少棵树?


    课 题
    巩固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59—62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第2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掌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
    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
    活动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1.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在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师:今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
    2.用竖式计算
    267-234=       564+342=        
    168+743=       657-489=
    3.自主练习二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1)看图写算式
    (2)说说所写算式的意思。
    (3)计算结果,同桌交流。
    (4)旧题新编
    4.自主练习四
    (1)看图,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 同桌交流。
    5.自主练习五
    (1)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多角度问题并解决。
    6.全班交流。
    7.自主练习六
    (1)找规律,填一填,学生自己找规律。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8.自主练习七 小游戏:
    (1)每个人掷三个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写出一个三位数;
    (2)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分好工,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任务完成的好。
    小组汇报,并进行评价。
    9.完成自主练习第八题。
    弄懂题意,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比较估计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估计的用途,最后小组内交流。
      432+158   127+493   813-257    452-195
      556     590     257      620
    10.自主练习九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的策略,就是要找出到珍禽馆一共有几条路,每条路是多少米,然后通过比较再回答问题。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进行解决。
    (1)从入口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1.自主练习十
    先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图中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
    完成课件上的两个练习。
    活动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练习设计注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形式多样,注重练习设计的梯度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五:学生总结收获
    教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达标检测题
    一、在○里填上“>”、“<”或“=”。
    200+699○900 514-28○405+52
    152+29○152-29 358+957○957+358
    二、连一连。
    568-192 252+159 879-256 264+785
    411 623 376 1049
    三、计算。
    1.接龙。
    15+62=( )+146=( )-25=( )+192=( )
    357-148=( )+102=( )-57=( )+168=( )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79+128= 751-206=
    358-192= 425+572=
    四、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向希望工程捐款,一年级学生共捐了356元,二年级学生共捐了395元,三年级学生捐的款比一、二年级捐的总数少145元。三年级学生捐了多少元?


    2.请你根据下面的数据提出不同的问题,并且解答。(至少两个)
    实验学校一年级有360人,二年级有465人,三年级有264人。


    3.瑶瑶和婷婷比赛跳绳。婷婷三次共跳了490下,瑶瑶前两次都跳了158下,她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才能超过婷婷?



    课 题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3—66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第1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减数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继续带领小朋友到田野里去看一看,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可以搜集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3.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
    4.猫头鹰妈妈比爸爸少捉了多少只田鼠?
    5.猫头鹰一家一共能捉多少只田鼠?
    6.猫头鹰爸爸比妈妈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出示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提出减法问题,从而学习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1)列式与猜想求“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应该怎样列式?(指名说算式)
    请小朋友猜想一下,205-116大约得多少?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数字和算式对思维过程进行抽象:116≈100,205≈200,200-100=100
    (2)探究与验证
    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结果对不对?205-116的得数到底是多少?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
    ①小组探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计数器尝试计算,并指名演示交流活动。
    ②指导探究: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复几次。
    首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05;个位上5-6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十)当十(个一),十位上是0个十,要向百位借1(个百)当十(个十);再向十位借1(个十)当十(个一),这样个位是15-6得9;十位还剩9个十,9-1得8;百位还剩1个百,1-1得零。
    ③梳理思路:
    百位上2(个百)借去1(个百)以后还剩1(个百);
    十位从百位上借来的1是1个百,就是10个十;十位上10个十借去1以后还剩9个十。
    个位从十位上10个十里面借来的1是1个十,就是10个一。
    (3)反思与升华
    ①小组探究: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
    ②梳理思路(算理):教师利用计数器演示梳理学生从低位减起的每一步计算的思考过程,用竖式来表示。
    ③指导计算:师生共同完成梳理算理与竖式计算过程。
    2.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了多少只田鼠?
    (1)小组探究: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
    (2)梳理思路(算理):教师利用计数器演示梳理学生从低位减起的每一步计算的思考过程,用竖式来表示,就是下面的样子: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3)指导计算:师生共同完成梳理算理与竖式计算的过程。
    (4)指导学生验算。
    【出示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提出减法问题,从而学习中间有零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进一步弄清连续退位的道理和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三、反馈练习
    第一组:
    405-276 704-569 802-637 903-335
    第二组:
    200-137 600-348 300-149 1000-514
    引导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并及时对连续退位减法计算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梳理。
    【讲完例题后直接做这个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205-116=89(只)     300-116=184(只)
    205            3 0 0
    -116         -1 1 6
    89           1 8 4







    达标检测题

    一、填空。
    1.小红家的苹果树摘了250千克苹果,卖出了145千克,还剩(     )千克。
    2.315和(         )相加得700,127和(    )相加得876。
    3.两个加数分别是869和124,和是(         )。
    4.个加数是403,和是780,另一个加数是(         )。
    5.减数是147,差是258,被减数是(           )。
    6.被减数是800,减数是695,差是(           )。
    二、算一算。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喜欢的方法验算。
    635+204=                        502-333=



                           
    610-298=                     803-745=




    387+301=             903-335=


    课 题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课 型
    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63—66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第2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梳理总结,查缺补漏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计算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通过交流汇报,梳理总结上节课学过的算理算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知识缺陷,及时给学生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二、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第6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错误的原因,再独立改正。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
    2.自主练习第7题。
    师:谁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进行简单整理、联系)


    教 学 过 程
    复备
    小明和爸爸去书店买书,付钱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显示价格为169元,结果爸爸付了20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
    3.自主练习第9题。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提前制作好若干张漂亮的卡片并写上算式,学生选择一个数,踩比600大的或是比500小的,通过估算,比比看谁能一下全部“踩”对。
    4.自主练习第10题。
    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如:鸵鸟每分钟比袋鼠多跑多少千米?980-725=155(米)
    鸵鸟每分钟比企鹅多跑多少千米?980-473=503(米)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每分钟跑多少米?
    (猎豹每分钟大约是1680米)
    5.自主练习第11题。
    第二种和第三种:150+75=225(张)102+82=184(元)
    只买第三种:75+75+75=225(张) 82+82+82=246(元)
    这个信息图中的信息比较多,学生在思考时既要考虑到光盘架是否够用,还要想到要经济实惠,不一定最便宜的方案就是最好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
    6.自主练习第12题。
    下面是王月和张强的识字情况。
    (1)刘雨会写多少个字?
    (2)王月会读的字比张强少多少个?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李伟会读多少个字?
    王月会写的字比张强多多少个?
    王月会读的字比会写的字多多少个?
    ……
    这道题不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时重点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计算的正确率。
    【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好教材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
    1.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整理计算方法)
    2.被减数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整理计算方法)







    达标检测题

    一、笔算下面各题
    720-5644=         705-245=           305-187=




    二、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905米,第二天修了867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多少米?



    三、水果店运来820千克梨,上午卖出235千克,下午卖出19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四、动脑筋,想一想。

    ( )0 3 9 ( )5
    - ( )( ) - 3 4( )
    4 1 4 5 5 8




    课 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课 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教科书67—69页
    备课教师

    教学时间
    共1课时 第1课时
    单 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表象,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以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为依托,以建立“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为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把握解题思路,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课件、长20厘米、30厘米、15厘米、5厘米的纸条各2条。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情景图:
    小朋友知道吗,静静的田野里,植物们生病了,田园小卫士们日夜奋战,紧张地忙碌着。菜地里,七星瓢虫来为茄子和大白菜看病,它们一颗一颗认真地检查,消灭着害虫,大白菜和茄子渐渐挺直了身子,露出了笑脸。到了晚上,捕鼠能手猫头鹰,在树顶默默远望,不一会儿就抓到了很多田鼠,一夜下来,他们的收获可大了。忽然,树林里传来大树公公的呼救:“快来救救我,我身上也生虫子了!”黄鹂、啄木鸟、喜鹊三位医生匆匆赶来,黄鹂说“我们进行比赛吧,看谁捉的虫子最多。”经过一阵忙碌,咱们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树林里的三位“医生”——黄鹂、啄木鸟和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喜鹊;它们捉到的害虫的数字信息分别为:
    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
    黄鹂捉了146只虫子
    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
    并且喜鹊、啄木鸟捉的只数都和黄鹂有关系。
    在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基础上把上述信息与问题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完整的数学问题:
    1.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2.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指导操作,建立表象
    教师演示:
    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喜鹊和黄鹂捉虫只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摆纸条的办法来试一试。
    老师用一张长20厘米的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摆出纸条并板书只数)。
    老师还准备了长度不同的另外几张纸条,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选一选,应该用哪一张纸条来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选择,并根据学生的选择教师帖上纸条。
    为什么选一张比20厘米长的纸条表示喜鹊的只数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所以表示喜鹊只数的纸条要比表示黄鹂只数的纸条长。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多38只
    黄鹂

    喜鹊
    146只
    ?只
    你能指出纸条中的哪一段表示喜鹊比黄鹂多捉的38只虫子?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指导操作(探究)
    请小朋友利用手中的纸条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表示出黄鹂和喜鹊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汇报活动。除了上述这种摆法以外,还可能出现下面这种摆法要给予肯定:
    先摆一张长20厘米的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再在下面摆一张20厘米的纸条, 然后在它的后面接一张长5厘米的纸条。下面两张纸条合起来表示喜鹊捉的只数。伴随学生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及时把这种摆法张贴出来。
    146只
    多38只
    黄鹂:

    喜鹊:
    ?只
    (2)明确算理,抽象算法
    上面我们用摆纸条的办法把喜鹊和黄鹂捉虫只数之间的关系表示了出来,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能够发现——
    一眼就能看出黄鹂捉的少,喜鹊捉的多。
    喜鹊捉的只数分成了两部分:与黄鹂同样多的一部分,还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有比黄鹂多出来的一部分。
    38只
    146只
    146+38=184(只)

    教师引导学生把纸条上移或下移,把喜鹊与黄鹂同样多的一部分重合,如下图所示:




    仔细观察上面的图,你还能发现什么?(或求喜鹊捉的只数,实际上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求喜鹊捉的只数,实际上就是把146和38合起来,既实质上是求146与38的和是多少。
    列式:146+38=184(只)
    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自主操作,建立表象
    “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同样,老师还是用一张长是20厘米的纸条表示黄鹂捉虫146只,把它贴在黑板上。怎样表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呢?请同学们自己先独立摆一摆,再在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
    估计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不同摆法:
    摆法一:摆20厘米的表示黄鹂:

    摆15厘米的表示啄木鸟:

    为什么用长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用短纸条表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引导学生明确:黄鹂捉的只数多,啄木鸟捉的只数少。
    摆法二:先摆同样长的两张纸条分别表示黄鹂和啄木鸟捉虫的只数,再从下面的纸条里撕去一部分表示啄木鸟捉的只数。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2)抽象算法,明确算理
    从摆纸条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理,并抽象算法:求啄木鸟的只数就是从146里去掉12 ,列式为146-12=134(只)
    【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去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反馈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看图列式。
    2.自主练习第2题,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第3题,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38=184(只)
    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146-12=134(只)







    达标检测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

    相关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信息汇报,探究新知,生活中的数,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万以内数的读写_沪教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万以内数的读写_沪教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几个一组成?,9个千,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列竖式计算,按从小到大排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