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热点01+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
    •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doc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第1页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第2页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第3页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第1页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第2页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热点01+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热点01+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热点01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解析版doc、热点01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热点01 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是信息类阅读,共5道题,其中客观题3道9分,主观题2道10分,共19分。该部分阅读材料采用双文本组合方式,材料一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材料中插入雕塑《拉奥孔》的图片,主题上涉及“诗画异质”相关理论,经适当删改,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阅读和理解。题目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阅读要求
    ①概括每则材料(含图表材料)的中心。②在各则材料中心的基础上概括多则材料的核心话题或主题。③在概括核心话题或主题的基础上理清话题与各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
    2.阅读步骤
    第一步:概中心,抓话题
    先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的中心,再在此基础上总体概括多则材料的核心话题或主题。
    第二步:理关系,绘导图
    围绕核心话题或主题,看看每则材料各是从哪个角度来叙述或阐释的,理清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核心话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绘出结构导图。
    3.阅读方法
    (1)文字型材料
    ①关注材料出处,弄清文本体裁类型及话题
    连续性文本的标题一般放在文前,而非连续性文本的标题一般放在材料后面以括号形式呈现。先从材料后的括号内容读起,这样就可以知道材料出处及其相应的文体类型,更可以了解材料的核心话题。如2021年全国卷Ⅰ材料一后面的出处内容:摘编自朱光潜《诗论》。它告诉了我们如下信息:a.文体——(诗歌评论);b.文章关键词——诗歌、评论;c.文章作者——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②针对不同文体,把握各自不同的核心内容
    文体
    核心内容
    新闻报道
    新闻事件(背景、价值)
    文艺评论
    主要观点及依据
    调查报告
    标题、结论(经验、教训、建议等)
    访谈
    谈话话题
    科普文
    核心概念、科学结论(现状、发展)
      ③以抓关键词语的形式找出各自的侧重点(角度或方面)
    (2)图表、图片型材料
    ①抓住图表标题及图脚,大致了解图表的中心内容。
    ②遵循读图步骤:勾画关键词,由上到下,由横坐标到纵坐标(或是由左到右);注重图表整体变化及趋势;注意各图表的特点。
    柱状图:数据的变化或者图形比较。
    环形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饼状图:每个值占总体价值的份额。
    折线图:数据的变化趋势。
    表格图:重点栏目和数据变化。

    信息类文本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客观化、发散化。内容大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客观存在,材料间没有连续性,具有客观化、发散化的特色。
    (2)选材热点化。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战略、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
    (3)源头多样化。材料来源有报纸、网络媒体、学术著作等。
    (4)文本碎片化。没有完整的文本,都是截取片段。
    (5)材料多样化。有纯文字类、图文类、综合类等。

    一、(2021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并不是质疑的第一人。且在材料二中,也有相关表述:“《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可见,“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之说有误。故选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错误,根据原文“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可见,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件事情更容易,并不是说绘画来描述事情比不上诗歌生动明白。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过于绝对、武断,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可见,画作也可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根据材料一“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可见,绘画也可以叙述动作,抓住一个关键画面表现动作全过程;诗歌也可以描绘静物,只是要化静为动,如王维的诗歌,大多是以动衬静,故而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非没有道理。故选C。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意思是: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本句主要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二者虽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此选项不能支持莱辛的观点。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意思是: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显然是认为诗画同质。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这句描写中前一句写图画摄取的连贯动作的某一画面,而后句写诗歌可以描绘出人被爱神之箭射中的后续过程,能支持莱辛的观点。
    故选D。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案】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先以莱辛的著作《拉奥孔》来引出论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概述史诗内容和莱辛对比史诗中对拉奥孔被蛇缠绞的描写与雕像中的三点不同来得出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接着是作者阐述自己对莱辛观点的理解,“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并各自举例论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紧跟着针对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进行了解答,即“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通俗易懂。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通过诗歌文字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画面。
    而呈现在画面上,由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琴不移动,手指也可以抓住某一刹那的动态进行描绘;而“目送归鸿”则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故说画“目送归鸿难”,符合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二、(广东省六校2021-2022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现实题材作品具有观照现实的及时性、题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思想意义的现实性。这些特征是其与历史题材剧目相比较而言更为突出的优势,不仅要充分保持,更要转化为艺术上的风格特点。如何面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呢?
    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臆想、随意虚构,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识,想创作出好的生活作品犹如痴人说梦。艺术家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直接经验,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汲取间接经验,从而不断丰富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
    但生活不等于艺术。剧作家虽然已经掌握丰富的生活和生动的人物,还必须经过自身对题材掰开了、揉碎了的思考、辨析、反思等一系列的酝酿构思,直至完成充满个人审美体验与思想内涵的艺术创造。作者必须脚踏实地地完成由体验、反思现实生活到构思、表现独特生活,塑造典型人物,传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化过程。没有经过这种复杂而又漫长甚至痛苦的审美过程,戏剧文学剧本的创作便只能停留在对生活的原样描述上,这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戏剧艺术有了扎实、丰富的现实生活做基础,还必须经过剧作家的心灵展露书写出新颖曲折的故事,突显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知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说:“文艺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这说明文艺包括戏剧在内其讲述故事、展现生活、推动情节的目的都是在舞台上塑造真实可亲、活生生的人。
    戏剧剧本要围绕着人来写,日常生活、人情世故不可缺少,写人的生活就不能背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逻辑、正常情感和行为习惯。那么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剧本的写作中就必须深入挖掘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思想行动、思维习惯、说话方式等都要形成有机的统一,形成个性化的表现。作者在阐述思想情感、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充满功利性地直奔主题,不能直白暴露心里话,必须通过角色自身的行动予以展现。
    现实题材戏剧作品还要把题材自身的优势转化为艺术上的优势,突显其艺术性和观赏性。艺术性是审美领域强烈的感染力,应该包括:形象的典型性和生动性,情节的曲折性和传奇性,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凑性,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手法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及审美的愉悦性和观赏性等。知名剧作家郑怀兴用傅山的话来谈编剧创作:“曲尽人情,愈曲愈折;戏推物理,越戏越真”,情节越曲折,人物形象越鲜明,戏才越好看。这就是戏剧艺术创作的规律,曲折的戏剧性的表达既构建了其艺术性,同时又是艺术性的内在约束。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只有不断地深入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好的题材,不断通过现代生活故事、人物情感、思想命运,以新的手段和方法展现时代精神,才能实现戏剧艺术新的突破和建设。现实题材戏剧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发扬戏剧艺术精神,创造性地运用戏剧艺术独特手段表现一个个具体人物的生活和心灵世界,竭力构建舞台艺术的审美空间,表达独特的艺术发现,推动创作繁荣发展。
    (摘编自智联忠《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近期,一批描摹时代风貌、聚焦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集中上映。如《北辙南辕》《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等剧,给屏幕带来一股新风。然而,其中一些作品在摹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却消解了其艺术性,让作品的传播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大打折扣。真正符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品还应着力提升艺术性。
    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首先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有的影视作品在故事中穿插大量纪录片或纪实风格的影像素材,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令故事情节苍白无力、松散寡淡。而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总是在拥抱现实的基础上托举现实,把情节密度高、戏剧张力大作为重要的美学追求。
    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普遍性与典型性的关系。要把生活中的普遍性、常态化提炼成故事中的独特性和典型化,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寻找烟火人间里的真感情,发现平凡小事中的正能量,让人物的遭遇、经历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概括性,塑造“熟悉的陌生人”。
    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市场化与风格化的关系。创作者要精准捕捉社会热点,对社会话题报以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敏锐发现热点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从小切口破题,以多角度解题,用大情怀点题。与万千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现实题材创作得以立足的基础,也是收获社会效益的保障。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性的创作是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融入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特点,既要以现实主义为旨归,又要努力释放艺术个性,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从历史真相、思想真理和生命真谛中捕捉创作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杨洪涛《现实题材创作应注重艺术性》)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必须要有坚实的生活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积淀。
    B.剧作家在作品中表达情感和观点时只能通过角色自身的行动来展现,而不能将自己的心里话直接表露出来。
    C.故事的戏剧性构建既是现实题材创作提升艺术性的要求,也是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最为重要的美学追求。
    D.现实题材作品要善于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但不能背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逻辑、行为习惯和正常情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也是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最为重要的美学追求”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二“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首先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令故事情节苍白无力、松散寡淡”“而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总是在拥抱现实的基础上托举现实,把情节密度高、戏剧张力大作为重要的美学追求”可知,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的确要重视“故事的戏剧性构建”,但并不是说故事的戏剧性构建是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最为重要的美学追求,因为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首先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二者的关系,不能够忽视任何一方面,所以不能说故事的戏剧性构建也是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最为重要的美学追求。
    故选C。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塑造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剧本创作时要着力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让人物的思想行动、思维习惯和说话方式形成有机统一。
    B.戏剧艺术只要及时深入观照现实,并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努力释放艺术个性,就能实现新的突破和建设。
    C.部分现实题材作品传播力、感染力不强,是因为创作者没有很好地完成由现实到充满个人审美体验、思想内涵的艺术创造过程。
    D.现实题材创作如果能抓住社会热点,并能深入剖析背后的现实困惑,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不错的社会效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观点的能力。
    B.“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依据材料二原文“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性的创作是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融入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特点,既要以现实主义为旨归,又要努力释放艺术个性,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可知,“及时深入观照现实,并融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努力释放艺术个性”只是实现突破和建设的条件之一,还要以“把握市场规律”作为基础的。
    故选B。
    8.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现实题材作品艺术性的一项是( )
    A.《攀登者》面对冰封的历史,采取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将个人命运置于蜿蜒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使主题呈现出复杂多义的意涵。
    B.《山海情》把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愿景进行富有戏剧性的深度融合和精准阐释,在细节中发现伟大,在点滴中走向崇高。
    C.《中国机长》取材于川航3U8633经历的一段生死旅程,在还原危机的同时,完整再现了航空业的严谨工作流程和复杂的后台管理体系。
    D.《我在他乡挺好的》讲述北漂单身女性在世情冷暖中满怀希望、不屈不挠、奋力开创美好生活的故事,以小故事讴歌坚强奋斗的时代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C.“完整再现了航空业的严谨工作流程和复杂的后台管理体系”不合要求。依据材料二原文“有的影视作品在故事中穿插大量纪录片或纪实风格的影像素材,忽略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令故事情节苍白无力、松散寡淡”可知,如果现实题材作品中穿插大量纪录片或纪实风格的影像素材,那么就失去了其艺术性。《中国机长》中完整再现了航空业的严谨工作流程和复杂的后台管理体系就会失去其作品的艺术性。
    故选C。
    9.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①首先(由现实题材作品的特征)引出话题:如何面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②接着阐明艺术创作需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完成艺术审美创造;
    ③然后阐明戏剧艺术创作要塑造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
    ④最后指出现实题材戏剧作品要突显其艺术性和观赏性,点明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首先,材料一以“现实题材作品具有观照现实的及时性、题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思想意义的现实性”开头,然后提出“如何面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接着,“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臆想、随意虚构,需要坚实生活积累”“但生活不等于艺术”“作者必须脚踏实地地完成由体验、反思现实生活到构思、表现独特生活,塑造典型人物,传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化过程”,以此来说明艺术创作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完成的艺术审美创造。
    然后,“戏剧艺术有了扎实、丰富的现实生活做基础,还必须经过剧作家的心灵展露书写出新颖曲折的故事,突显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剧本的写作中就必须深入挖掘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思想行动、思维习惯、说话方式等都要形成有机的统一,形成个性化的表现”,以此来说明戏剧艺术创作要塑造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
    最后,“现实题材戏剧作品还要把题材自身的优势转化为艺术上的优势,突显其艺术性和观赏性”“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只有不断地深入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好的题材……才能实现戏剧艺术新的突破和建设”“让我们发扬戏剧艺术精神……”,由此可知,作者在最后指出现实题材戏剧作品要突显其艺术性和观赏性,点明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方向,并提出希望。
    10.有人评价,“既要讲中国故事,更要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是电影《我不是药神》成功的关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
    电影《我不是药神》取材于真实故事,直面社会问题,直击癌症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民生痛点。该片讲述了小药店老板程勇从一个代购、贩药敛财的药贩子,变成为病人买药散尽家财的“药神”的故事。影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现实刻画,塑造了以程勇为代表的平凡卑微却坚韧顽强的人物形象,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等。
    【答案】(1)“讲中国故事”是指要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电影《我不是药神》取材于真实故事。
    (2)“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是指在还原现实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艺术创作。
    ①注意作品的戏剧性,写出新颖曲折的故事。影片讲述了程勇贩药敛财后良心发现,而后成为“药神”的丰富曲折的故事。
    ②突显出人物的饱满鲜明,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影片塑造了以程勇为代表的平凡卑微却坚韧顽强的草根人物。
    ③抓住社会热点问题,从小切口破题,用大情怀点题。影片直击民生痛点,探讨了种种现实矛盾与困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既要讲中国故事,更要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结合材料一原文“经过剧作家的心灵展露书写出新颖曲折的故事,突显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内容以及材料二原文“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首先要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要把握好普遍性与典型性的关系”“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市场化与风格化的关系”来分析。
    首先,“讲中国故事”是指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要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而文学作品《我不是药神》就是“取材于真实故事,直面社会问题,直击癌症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民生痛点”。
    其次,“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是指在还原现实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艺术创作。
    第一,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要注意把握好纪实性与戏剧性的关系,源于现实是其一,而作品的戏剧性也不可忽视,二者要相得益彰。《我不是药神》讲述了程勇贩药敛财后良心发现,而后成为“药神”的丰富曲折的故事,这就完成了“故事的戏剧性建构”,成为好的现实题材地文学作品。
    第二,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要把握好普遍性与典型性的关系,同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要“通过角色自身的行动予以展现”,“突显出饱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形成个性化的表现”,而《我不是药神》成功地“塑造了以程勇为代表的平凡卑微却坚韧顽强的人物形象”,并且这一文学形象饱满、鲜明。
    第三,“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性,还要把握好市场化与风格化的关系”“创作者要精准捕捉社会热点,对社会话题报以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敏锐发现热点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从小切口破题,以多角度解题,用大情怀点题”,《我不是药神》“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抓住了社会热点,从小切口破题,以多角度解题,用大情怀点题,直击民生痛点,探讨了种种现实矛盾与困境。
    三、(山东省2021-2022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00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它是由佛教中的干闼婆和紧那罗演化而来的神像。
    敦煌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藻井、佛龛上沿和本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井、佛龛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选自《地理中国》)
    材料二:
    飞天形象最为匀谐最富于动势是在盛唐。这一时代的飞天,身后系着极长的飘带,有时可以长过身长的几倍。无疑地,盛唐的画技和画风曾经使这一时代的飞天生色不少,所谓“吴带当风”对于盛唐飞天的舞动美是贡献了极大力量的。
    飞天的飞动是依靠飘带,这显示了古人令人惊叹的创造才能。靠飘带飞动,比起靠双翼飞动来,有着说不尽的美学韵味。如果有双翼,飞天就不会如此美,因为那样一来,她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这就对美有所损伤,而飘带则是人衣饰中常见的部分,由夸张飘带而带来的飞动美,使人感到亲切而圣洁;当然飘带又不等于常人的衣饰,它在飞天身上实际起了翅膀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带有强烈舞蹈素质的艺术造型,飞天用飘带比用翅膀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它是对人衣饰的一种升华,而不是仿照鸟类双翅的一种沉降,提高了美的品格,而且飘带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飘载在空际,它有着更高的艺术任务和更积极的美学意义。由于这些飘带的千变万化,形成内在的力感可以向任何方向去呈现,把飞天本体的力感扩展到周围的空间去,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力的世界,飞天强烈饱满的舞蹈素质正是这样取得的。蓬勃发展的盛唐舞蹈对于飞天形象的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飞天可以视为羽人形象的发展,它对羽人形象作了根本的改造,汰除了羽人身上的毛羽而代之以灵动飞舞的飘带。仙人毛羽变而为裙裾衣带,这在盛唐的“霓裳羽衣”一词中还留有蛛丝马迹。“霓裳羽衣”,既非毛羽,也非生活中的一般服饰。羽人是对人的神仙化,毛羽变而为羽衣,是否定之否定,但仍神仙的。
    我国飞天是华夏文化的雨露浇灌出来的。把敦煌飞天与中亚、西亚和印度飞天作一比较,就更能明飏敦煌飞天鲜明的中原特色。
    (摘编自木容《敦煌:空中的舞蹈》,《南北桥》2011年第3期)
    材料三:
    在海上丝路开通之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自神州腹地经由河西走廊,穿过敦煌,向西而去,传布世界。同时,源自西方的几大文明亦在同一条路线上源源不绝地输入进来。东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便在大漠荒滩上撞出一个光华灿烂的敦煌。但敦煌不是东西方文化的混合物,也不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后的呈现。它的主体是中华文化。我们可以从莫高窟壁画史清晰地看到外来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和希腊化的佛教艺术)渐次中国化的奇妙过程。而在这个主体中间还有一个具体的强有力的地域性的文化主体——西北少数民族。
    从莫高窟历史的初期看,域外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影响总是交替出现。中华文化这个主体的牢牢确立,是在初唐至盛唐时期。唐代文化在当时世界处于强势地位,能够成功改造乃至同化外来文化。当大唐把它的权力范围一直扩展到遥远的中亚,客观上敦煌就移向了大唐的文化中心。唐代是中原文化进入莫高窟的高潮,从儒家的入世观念到艺术审美方式,全方位地统治并改造了莫高窟的佛陀世界。对于外来的佛教来说,中国化就是文化上的同化,所以佛教的中国化和佛教艺术的中国化,都是在大唐完成的。这个中国化的结果便是敦煌样式的最终形成。
    自先秦到两汉,戎、羌、匈奴、吐蕃、党项、蒙古等多个民族,都曾轮流称霸敦煌。尽管他们各自的风习不同,但同样艰辛的生活迫使他们必备勇猛、进取、炽烈、浪漫、豪放与自由自在的气质。就是这种北方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在强盛的大唐文化熔化莫高窟、进行再造的同时,西北民族把自己的精神溶液兑了进去,从而使西北民族精神气质成了敦煌的主调,形成了敦煌独一无二的冲击力和魅力。
    敦煌艺术的冲击力,首先来自那些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西北人不竭的激情。这激情在洞窟内就化为炽烈的色彩和飞动的线条,以及四壁和穹顶充满动感的形象。至于敦煌壁画上处处可见的飞天,离不开西部人对他们头顶上那个无限高远的天空的想象。再加上他们自由个性的舒展,佛教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便被他们发挥得美妙神奇,变化万端。他们还把这神佛飞翔的天空搬到洞窟里来,铺满窟顶。世界任何石窟的穹顶也没有敦煌这样灿烂华美,充满了想象。
    敦煌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与文化样式。对于丝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整体的中华文化是敦煌石窟的文化主体;对于中华文化范围内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域之间的多元交流,西北民族的精神气质是敦煌艺术的主体。只有确认这个主体及其独具的样式,我们才是真正读懂了艺术的敦煌。
    (取材于冯骥才《中国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早期的飞天发展至北魏时期,所画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体现出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的特点。
    B.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全都清秀﹑美丽丰圆。
    C.飞天依靠飘带飞动,它成为一种带有强烈舞蹈素质的艺术造型,与蓬勃发展的盛唐舞蹈也不无关系。
    D.莫高窟的四壁和穹顶灿烂华美、充满动感,这离不开西北民族不竭的激情、浪漫的想象和自由舒展的个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隋代飞天……脸型全都清秀﹑美丽丰圆”表述错误。原文说“隋代飞天……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
    故选B。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历史上不同民族轮番统治敦煌,为敦煌带来各自不同的风俗文化,从而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
    B.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展现的是外来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在中国逐渐被同化的过程。
    C.飞天如果拥有了双翼,就不会如此之美,因为那样一来,飞天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从而缺失了美。
    D.唐代敦煌飞天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形成了最富匀谐与动势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
    A.“为敦煌带来各自不同的风俗文化”错误,结合原文材料三的第三段“自先秦到两汉,戎、羌、匈奴、吐蕃、党项、蒙古等多个民族,都曾轮流称霸敦煌。尽管他们各自的风习不同,但同样艰辛的生活迫使他们必备勇猛、进取、炽烈、浪漫、豪放与自由自在的气质。就是这种北方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分析,选项曲解文意,应该是共有的气质与文化特征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
    B.“外来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在中国逐渐被同化的过程”错误,文中结尾段说“敦煌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与文化样式。对于丝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整体的中华文化是敦煌石窟的文化主体;对于中华文化范围内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域之间的多元交流,西北民族的精神气质是敦煌艺术的主体。只有确认这个主体及其独具的样式,我们才是真正读懂了艺术的敦煌”,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偷换概念。
    C.“飞天如果拥有了双翼,……从而缺失了美”错误,原文材料二“如果有双翼,飞天就不会如此美,因为那样一来,她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这就对美有所损伤”,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D。
    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代飞天飘带美学韵味的一项是( )
    A.飞动的飘带彰显一种舞动美 B.升华了的飘带提高了美的品格
    C.变化的飘带体现力的扩展美 D.飞动的飘带起到了翅膀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B.“升华了的飘带提高了美的品格”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三段为“飞天的飞动是依靠飘带,这显示了古人令人惊叹的创造才能。靠飘带飞动,比起靠双翼飞动来,有着说不尽的美学韵味。如果有双翼,飞天就不会如此美,因为那样一来,她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这就对美有所损伤,而飘带则是人衣饰中常见的部分,由夸张飘带而带来的飞动美,使人感到亲切而圣洁;当然飘带又不等于常人的衣饰,它在飞天身上实际起了翅膀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带有强烈舞蹈素质的艺术造型,飞天用飘带比用翅膀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可见ACD均属于唐代飞天飘带美学韵味。结合该段“它是对人衣饰的一种升华,而不是仿照鸟类双翅的一种沉降,提高了美的品格”信息,可见“升华了的飘带提高了美的品格”,表述错误不属于唐代飞天飘带美学韵味。
    故选B。
    14.根据文章内容梳理飞天形象发展与演进的三个阶段并概括敦煌飞天的形象特点。
    【答案】第一阶段:北魏时期,由早期的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藻井、佛龛上沿和本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转化到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特点: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姿势优美,动感很强。
    第二阶段:隋代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特点:体型不同,脸型多样,服饰不同,飞态不同。
    第三阶段: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特点:形象最为匀谐最富于动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能力。
    由原文材料一“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可以概括出第一阶段。
    由“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可以概括出第二阶段。
    由“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历程,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井、佛龛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可以概括出第三阶段。
    15.作者为什么说敦煌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其中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与文化样式”,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
    【答案】第一:敦煌艺术在唐代时,唐代文化在当时世界处于强势地位,能够成功改造乃至同化外来文化。这个中国化的结果便是敦煌样式的最终形成。
    第二:敦煌艺术是北方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的体现,这才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
    第三:敦煌艺术对于丝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整体的中华文化是敦煌石窟的文化主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观点的能力。
    本题要围绕敦煌艺术的特点,以及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来回答。
    原文材料二“飞天形象最为匀谐最富于动势是在盛唐”“飞天的飞动是依靠飘带,这显示了古人令人惊叹的创造才能”,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敦煌艺术在唐代时,唐代文化在当时世界处于强势地位,能够成功改造乃至同化外来文化。这个中国化的结果便是敦煌样式的最终形成。
    原文材料三“在强盛的大唐文化熔化莫高窟、进行再造的同时,西北民族把自己的精神溶液兑了进去,从而使西北民族精神气质成了敦煌的主调,形成了敦煌独一无二的冲击力和魅力”可以概括出第二点:敦煌艺术是北方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的体现,这才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在的文化主体。
    原文材料三“对于丝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整体的中华文化是敦煌石窟的文化主体;对于中华文化范围内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域之间的多元交流,西北民族的精神气质是敦煌艺术的主体”可以概括出第三点:敦煌艺术对于丝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整体的中华文化是敦煌石窟的文化主体。
    四、(山东省2021-2022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写了近千个人物,其中堪称典型的不下数十人。读者闭起眼睛也能想得出这些人物的形象和说话的声音来。《红楼梦》的作者还能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来,连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都能让读者永远留在心头。例如第七回“焦大醉骂”,全部叙述不到一千字,但焦大这个人物,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忘记他。特别是他那句“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醉汉嘴里混唚”,就成为焦大的名句。光凭这一句话就能让人想到嘴里被塞满了马粪、捆翻在地的焦大的形象和这句惊天动地的话的声音。再如第二十四回写醉金刚倪二和贾芸的事,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起,直至“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共一千八百字左右,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市井游侠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雪芹之笔,真可谓勾魂摄魄。尤其是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前,要老嬷嬷快去报信,老嬷嬷却耳聋,竟把“要紧,要紧”误听成“跳井,跳井”,还笑着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情势一缓一急,两相对照,一方是紧急待援,一方是木然无知,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跳井,跳井”这一句话,也就把老嬷嬷耳聋淡木的神态描摩殆尽。““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着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
    《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自然要数林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这几个人了。林黛玉是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是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是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那些老婆子时的语言是词锋逼人,势猛气锐。我觉得《红楼梦》的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特色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里其他人物的语言也都符合各个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包括湘云说话时的咬舌,把“二哥哥”说成是“爱哥哥”等等。所以读《红楼梦》品味各个人物的说话,如在社会生活中一样,一片天然,没有斧凿,真所谓“大匠不雕”。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盛唐诗人王维全面的艺术造诣使之对后世诗学以及艺术理论形成了很大的笼罩力。《红楼梦》的文本较为充分地反映出王维对后世的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对浑融蕴藉、兴象玲珑的诗美和高度情景交融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促使《红楼梦》“诗化”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情节,明确标举王维诗歌。黛玉要香菱首先读《王摩诘全集》,而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并且要求香菱“细心揣摩透熟了”,比对李杜的诗歌所作的“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出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格外重视。俞平伯先生认为“黛玉跟香菱谈诗,不妨视为悼红轩的诗话”。而香菱对于王维诗歌体会入微,得其神妙的鉴赏,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品赏之见,香菱对王维诗歌发表的那番精微的鉴赏,已多为后人论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精于炼字艺术时所引用。
    《红楼梦》中的大量诗文曲赋多有对王维诗歌字句、意象到立意的袭用和借鉴,可见出作者对王维诗歌的熟悉和欣赏。《红楼梦》中的各种描写景致的文字,多通过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句和诗意的借鉴和化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幽美、清雅如画的境界。如贾宝玉所作《蘅芷清芬》“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第十八回)一联,取意于王维《山中》“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而《赞会芳园》中“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第十一回)几句,则颇有《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如画意境。贾宝玉所作藕香榭对联上句“芙蓉影破归兰桨”(第三十八回)以动写静,显然源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的特殊写法。第五十回《芦雪庭即景联句》中,李纨的咏雪诗句“寒山已失翠”,翻用了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中“寒山转苍翠”。第七十六回《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中的“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的妙对,也受了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意境的启发。
    《红楼梦》中的诗歌不仅在具体的字句、意境方面袭用王维诗歌,还在情趣、神韵方面进行模仿,往往神情逼肖。第十八回《大观园题咏》中黛玉为宝玉代拟的那首《杏帘在望》尤显功力。诗云:“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语言清新明快,境界安详和乐,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王维田园诗代表作《渭川田家》《洪上即事田园》《山居秋暝》等的结构和情调十分相似。
    (摘编自袁晓薇《王维与<红楼梦>的诗化意蕴》)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几十个堪称典型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语言富有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材料一用“醉金刚倪二和贾芸的事”,佐证《红楼梦》用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传神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C.《红楼梦》精心设计林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四人的语言,凸显人物既能言善语又个性鲜明的特点。
    D.《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王维的浑融蕴藉、兴象玲珑的诗美特质,由此形成自己的“诗化”艺术特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由此形成自己‘诗化’艺术特色”错误。结合“对浑融蕴藉、兴象玲珑的诗美和高度情景交融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促使《红楼梦》‘诗化’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分析,原文“是促使《红楼梦》‘诗化’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该项“由此”表述有些绝对化。
    故选D。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情节,表明曹雪芹认为王维诗歌远比李杜的诗歌艺术价值更高。
    B.香菱对王维诗歌的鉴赏,实为曹雪芹的品赏之见,这与俞平伯关于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的论断一致。
    C.《红楼梦》中的诗歌不是在具体的字句上袭用王维诗歌,而是在意境、情趣、神韵等方面进行模仿。
    D.《红楼梦》中黛玉替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语言清新,境界祥乐,生活气息浓郁,酷似王维的某些诗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王维诗歌远比李杜的诗歌艺术价值更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这体现出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格外重视”“明确标举王维诗歌”,并不能推断出“王维诗歌远比李杜的诗歌艺术价值更高”。
    B.“这与俞平伯关于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的论断一致”错误。结合“香菱对于王维诗歌体会入微,得其神妙的鉴赏,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品赏之见,香菱对王维诗歌发表的那番精微的鉴赏,已多为后人论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精于炼字艺术时所引用”分析,文中没有“俞平伯关于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的论断”,据文意该论断是后人所论。
    C.“不是在具体的字句上袭用王维诗歌”错误。结合“《红楼梦》中的诗歌不仅在具体的字句、意境方面袭用王维诗歌,还在情趣、神韵方面进行模仿,往往神情逼肖”分析,《红楼梦》诗歌在具体的字句上也有袭用王维诗歌的地方。
    故选D。
    18.下列《红楼梦》诗句中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B.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C.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借助《红楼梦》来讲王维诗歌的诗化意蕴。
    A.写出蘅芜苑的异草以牵藤、引蔓为多的特征。“软”“柔”以触觉写出藤蔓的轻韧度,“衬”“拖”写藤蔓仿佛也在自觉衬托着春草的幽美和芳香。富有意蕴。
    B.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咏叹菊的高雅品质。
    C.多多借助好风之力,送我扶摇直上青云。薛宝钗在词中表达出挣脱命运束缚的决心,奈何本质是柳絮,终究难逃命运的“轻薄”,上了“青云”也拯救她不得。
    D.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的生来,洁净的死去。不让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B、C、D三项均不符合王维诗歌“宁静、幽美、清雅”的特点。
    故选A。
    19.作为《红楼梦》的赏析文章,材料一和材料二赏析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答案】材料一着眼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侧重赏析《红楼梦》语言的魅力;材料二着眼于王维诗歌的影响力,侧赏析《红楼梦》诗化意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第一段交代“《红楼梦》写了近千个人物,其中堪称典型的不下数十人”“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都能让读者永远留在心头”,侧重表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第二段主要讲“《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自然要数林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这几个人了”“所以读《红楼梦》品味各……没有斧凿,真所谓‘大匠不雕’”等,强调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赏析《红楼梦》语言的魅力。
    材料二摘编自袁晓薇《王维与<红楼梦>的诗化意蕴》,第一段讲“盛唐诗人王维全面的艺术造诣使之对后世诗学以及艺术理论形成了很大的笼罩力”“促使《红楼梦》‘诗化’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段讲“曹雪芹通过《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情节,明确标举王维诗歌”;第三段讲“《红楼梦》中的大量诗文曲赋多有对王维诗歌字句、意象到立意的袭用和借鉴,可见出作者对王维诗歌的熟悉和欣赏”;第四段讲“《红楼梦》中的诗歌不仅在具体的字句、意境方面袭用王维诗歌,还在情趣、神韵方面进行模仿,往往神情逼肖”等,强调盛唐诗人王维全面的艺术造诣使之对后世诗学以及艺术理论形成了很大的笼罩力,侧重赏析《红楼梦》的诗化意蕴。
    20.阅读下列《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出场的文字,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进行简析。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答案】①运用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令人印象深刻。“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非常符合王熙凤泼辣的个性特点,成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典范。②人物语言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个性,具有作者精心设计的语言特色。“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一段王熙凤夸林黛玉的语言特写,刻画了王熙凤能言善语、八面玲珑的形象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红楼梦》的作者还能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来,连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都能让读者永远留在心头”分析,这段文字运用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如结合“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分析,这说话的人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黛玉刚到贾府,正与众人说话,晚到的王熙凤来了,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此处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富有个性,说明了王熙凤风风火火的性格,给人深刻的印象。
    结合“《红楼梦》里其他人物的语言也都符合各个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自然要数林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这几个人了”等分析,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个性。如结合“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等分析,先是赞美林黛玉的“标致”,接着又赞美她的“通身气派”,这是由表及里,而又都落到老祖宗的身上。因这“标致”和“通身气派”,就不应该是老祖宗的外孙女,而应该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这样一来赞美了林黛玉,二来奉迎了迎春等“嫡亲孙女”,三来讨好了老祖宗,一箭三雕。从中自然可以看出王熙凤为了自己的利益,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逢迎讨好的性格特点。
    五、(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鳞《免胄图》、元颜辉《钟旭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签》(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遇”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乌的是一片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是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思想可以上溯至先秦道家、儒家理论,而历朝历代的文艺评论家对此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进。宗白华先生十分重视这一对范畴,并称其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更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等专文加以着力阐述。今就宗先生及前人之论,对“虚实之辨”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的脉络加以梳理,并对启发思考之处加以论述,以为读书之得。
    首先,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一派为孔孟,一派为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而孔孟则以“充实之谓美”,并且“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虽分两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正如宗先生所说,虚和实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不可舍此取彼。这种思路在魏晋玄学便已得到阐述,王弼等人在维持贵“无”的基本思路的同时,亦有条件地肯定了“有”的相对意义。在《老子指略》中。他谈到:“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没有具体四象作为物之主,则大道之象亦不能显现。这就引连至艺术的创作如何体现虚实结合的问题。
    其次,若要讨论艺术创作如何虚实结合,则先应明确虚实何谓。具体以书画艺术而言,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的话来说明: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一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而“心源”则是“虚”。此说已颇明晰,然而我们仍可以切近绘画实践,在其中将“虚”与“实”的含义揭出数层。每一层次都对应于不同的创作阶段,而层层都彰显了虚实相生的必要性。
    (摘编自刘子琪《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舞台上的表演和传统的绘画艺术相似,善于删略背景,集中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
    B.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与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相通,都充满诗的意境。
    C.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真境逼”不是再现场景,而是留出空虚让人物去充分表现剧情。
    D.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话来说明书画艺术中“虚实何谓”的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都充满诗的意境”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是中国画和中国舞台艺术里的一些形式和中国诗意境相通,而不是充满诗的意境。
    故选B。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理论中,“虚”和“实”是一对重要概念,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B.依据宗先生观点,解决了“虚”“实”问题,就可以解决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C.将“虚”和“实”作为互相依存的两面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
    D.在宗先生看来,不论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说法太绝对。原文表述是“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等艺术表现形式”,而不是所有艺术表现形式。C.“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存在”错误。文中只谈到过谈论虚实问题的源头——“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并没有提到其是否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存在,属于无中生有。D.“将虚实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宇宙观的高度”张冠李戴。由原文“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可知,主语是宗白华不是老庄和孔孟。故选B。
    2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宗白华虚实观的一项是( )
    A.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内容上是写景,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B.油画《父亲》借枯黑干瘦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睛、仅剩一颗门牙的嘴,展现了作者既歌颂又同情的复杂情感。
    C.电影《红高粱》中色彩饱满、随风狂舞的野高粱象征着人性的舒展与释放,在耀眼的光辉中显得庄严而富有诗意。
    D.中国建筑用朱红作为屋身主要颜色,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装饰梁架、斗拱等,体现了中国建筑用色大胆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据原文“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可以理解为:实是指外在的景色、场景,虚是指内在的主观情感。而本选项只讲到了中国建筑中色彩运用的关系,且都是实写,并没有涉及虚写的情感部分,不属于虚实结合。故选D。
    2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案】①文章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生手法;②然后由中国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虚实结合问题,并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加以阐释;③最后指出中国传统的虚实艺术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是总分关系,第一句“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句分别用了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等七个例子进行论证,再引入中国舞台表演。由此可概括出答案文章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生手法;
    文章二、三两段论述了“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第二段用了《画签》的例子进行论证了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第四段由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并阐述了这些问题的特点是“真境逼而神境生”“‘真’‘神’‘美’一体”,第五段用《刁窗》,《秋江》两个例子论证的虚实结合的“神境”。由此可概括答案:然后由中国绘画中的“虚实相生”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虚实结合问题,并用举例论证的方式加以阐释;
    最后一段进行总结,论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及其意义,由此可概括:最后指出中国传统的虚实艺术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25.宋徽宗出题考绘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幅画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宋徽宗拍案叫绝:“此画当取第一!”请结合材料观点分析宋徽宗为何评此画为第一。
    【答案】①外在的山水为实,引起人们想象的是虚,虚和实互相依存;(围绕“虚”与“实”答出中国画空间处理艺术也可,如“实景清而空景现”)②老和尚在山脚下挑水是实,这能够启发欣赏者联想到藏在深山中的古寺是虚,虚实相生;③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到,所以此画当为第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绘画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但材料中的画外在的实物中并没有古寺的出现,只有山、老和尚、溪水。但是不禁会让人思考:老和尚是哪里来的?图中没有寺庙的出现,那必然是隐藏在图中出现的深山中了。这幅画由实让人联想到虚,属于虚实结合。
    而让人联想到的虚,正好紧扣住了题目中的“藏”字,作者把古寺藏在深山中,因此宋徽宗拍案叫绝,称此画第一。由此可概括答案。

    相关试卷

    重难点03 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深层意蕴-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3 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深层意蕴-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3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深层意蕴解析版docx、重难点03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深层意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2 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艺术特色-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2 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艺术特色-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2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艺术特色解析版doc、重难点02新高考·文学类文本之艺术特色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1 新高考·信息类阅读之文本结构、核心概念-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1 新高考·信息类阅读之文本结构、核心概念-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1新高考·信息类阅读之文本结构核心概念解析版doc、重难点01新高考·信息类阅读之文本结构核心概念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