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三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题,共计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某些特点是由语言文字决定的。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单音节文字,一般地说,每一符号都单独包含音、形、义三要素。在汉语的文句中,单词不因词性、时态而发生变化,作为词而存在的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并不被完整的句子“吞没”,仍然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汉语文句的语法也并不是十分严密的,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不仅需要通过语法惯例和规则来理解同时也需要通过对若干单词所形成的意象集合来体会。这种语言用于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时会有较多的困难,但用于表现诗化的印象、联想,用于包容歧义和暗示却十分合适。
    而汉字的单音节特征又使得汉语作品很容易写得音节整齐而匀称,并便于对偶的形成,再加以适当的押韵,文句更富于美感。所以,不仅仅是诗歌,在先秦各类著作中,如《易经》《老子》《庄子》《荀子》等等,都有广泛运用韵文的情况,那种不怎么严格、看上去似乎是自然形成的对偶句也颇为多见。这种现象的形成,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这在书写不便的上古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
    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在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诗经》所收作品,时间和地域跨度都很大,但几乎全都是使用整齐的四言句式,这无疑是人为修饰的结果。这一现象或许与当时使用的音乐的特点有关,但考察后世入乐之作的一般情况,可以发现句式不齐也并不一定妨碍文字与乐曲的配合,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在写作或者改定那些作品的人看来,诗歌需要有某种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特殊形式。而追求形式的精致,后来成为古典诗歌十分突出的特点。对于语言形式美感的追求,更有一种泛化的倾向,这不仅显示在介乎诗文之间的特殊文体赋中,表现在骈体文中,许多散文在韵律、节奏方面也有精致的讲究。
    综上所述,可以说汉语总体上是一种诗性特征十分强烈的语言。而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人所知道的、人所能理解的世界就是人能够用语言描述出的世界;一种语言的特点直接显示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与心理结构。所以,尽管中国文化很早就脱离了神话的笼罩,但汉语的上述特点却证明,在日常的生活里,人们仍然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具象性的感受、暗示的诱导、活跃而无定则的联想等等精神现象,对人们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活动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在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显然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
    (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虽作为词而存在,但不会被完整句子“吞没”。
    B. 汉语作品容易写得音节整齐匀称,便于使用对偶句式,这些都与汉字的单音节特征有关。
    C. 上古时代书写不便,记诵变得非常重要,因而先秦不少典籍中都广泛用韵,对偶句也多见。
    D. 不仅赋和骈体文追求语言形式的美感,许多散文也如此,体现在韵律、节奏方面的精致讲究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概括文章主旨,分述部分以并列结构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
    B. 文章运用“单词”“词性”“时态”等原属西方语言学的概念,不无中、西语言对比之意。
    C. 文章举《诗经》几乎全是四言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诗歌很早就开始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
    D. 文章多处出现“当是”“或许”“恐怕”等词语,体现了论述文注重语言的严密性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语言文字决定了文学的某些特点,由此可知,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
    B. 汉语不大适合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因此,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
    C. 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仍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这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裨益。
    D. 了解了汉语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人思维习惯以及本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
    “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 “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4.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则材料关注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 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 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6.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二舅
    吴标华
    前几天回老家,特意去看了二舅。
    老表说,二舅老得不行了,成天守着那间老屋,守着那些斧头刨子,闷声不响的,只怕活不长久了。
    我赶紧奔向老屋,二舅果然坐在正中间,呆呆地望着墙角的一堆木料,身后的墙上挂满了斧头、锯子、长刨、短刨、墨斗、曲尺,整整齐齐,寒光闪闪,俨然是他一个人的金銮宝殿。
    我喊了声二舅,他猛地站起了身,眼里放出光芒,大声地说:“标伢,你来了!是不是要做点什么,那个炕桌还在用吗?”
    我心里一酸,关于二舅的许多清晰的记忆顿时一一浮现。
    二舅曾是老家有名的木匠,四乡八里都以请他做活为荣。他做的东西既牢靠又耐看,工钱还比别人低,一年到头自然是忙忙碌碌,经常是东家还未做完,西家就等着来挑木匠担子了。
    当然,二舅最风光的还是替人上梁。大梁是二舅一斧一斧地劈出来的,方方正正,威武无比。二舅站在高高的墙垛上,一手握鸡,一手挥斧,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一声吆喝,斧起鸡头落,炮仗鸣响,大梁缓缓升起,糖果纷纷落下。那样的秋日,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也是二舅最风光的。
    但是慢慢地,二舅便不那么风光了。山外的新式家具、塑料制品如潮而至。那些没筋没骨、花里胡哨的东西,虽不耐用,但新潮时尚,价格又出奇的便宜,自然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就连老表结婚,也不想二舅打家具了,差点把二舅气死。
    而做屋更不需二舅忙碌了。土屋已经远去,钢筋水泥的楼房不再需要架梁的程式。就算架梁,也只是象征性的,没人当一回事了。
    开始,还有几个老人请二舅做个盆做个桶,多少还让二舅有些寄托。慢慢地老人一个接一个走了,二舅几乎就闲着了。一闲着,就乱发脾气,就没日没夜地喝酒。
    有一年过年去看二舅,见他落魄的样子,实在不忍,就想起了请他做一个炕桌。二舅非常高兴,丢下酒盅,就叮叮当当地忙开了。老表说,那个炕桌二舅做了两天,也开心了两天。
    但还有谁会像我一样请二舅做炕桌呢?不说木料,两天的工钱就是两三百,而市面上买一个也就一百多元,并且远比二舅做的结实好看。
    我想,无论二舅怎样地运斤成风,都已无法与现代化的高科技相提并论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一些美好东西的消失也许是进步必须承受的阵痛。我们可以倾听身后悠长的叹息,但不能拒绝前方热情的召唤。
    二舅,好想你转过身来,立在昔日的辉煌里,笑对眼前的世界! (本文选自《海外文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第一人称行文,“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作为行文的线索人物,使文章娓娓述来;又是故事的亲历者,这样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B.全文对二舅的刻画,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一位乡村老手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印象深刻。
    C.全文以再见到二舅时的回忆引出对人物的生平经历的叙写,既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又因“炕桌”而使故事流畅自然地展开,颇具匠心。
    D.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平实朴素,语言不事雕琢,既有乡土气息,质朴自然,又显得生动活泼,别有深意。
    8.本文突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9. 文章在结尾说“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一些美好东西的消失也许是进步必须承受的阵痛。”请结合全文,从主旨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题,共计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①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②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④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3分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昏,同“婚”,指婚姻,在古代姻亲关系中,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C.行在,是“行在所”的简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上奏朝廷后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
    C.魏徵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徵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随便答应,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徵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徵死后,太宗痛悼思念,但嫉妒魏徵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后,太宗又想起魏徵,并施加恩礼。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5分)

    (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放舟蓬莱①阁下
    戚继光②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①蓬莱,今属山东,作者戚继光家乡。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晚年因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而“遽改之广东”,其后“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此诗即写于此时。③崚嶒,言山之高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重来,“山川无语自悠悠”可见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
    B.“沧波浩荡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照应缜密。“沧波”,言其水之澄碧;“浩荡”,言其广阔壮大。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起伏有致。结句虽已收束全诗,而余情摇漾,寄慨遥深。
    1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表现琵琶曲调激越雄壮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          ,          。”
    (4)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          ,          。”
    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题,共计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宋代绘画继续发展。由于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也给绘画艺术开辟了新天地。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绘画考试吸收画家,以此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 , 多为山水、花鸟。宋徽宗赵佶身为帝王,擅长书画,是“院体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花鸟画尤为突出,风格工整艳丽、高贵优美,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等。同时,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也大量出现,( )。宋代的大画家李公麟,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能从外貌上区分身份、地域和性格特点,现存作品有《免胄图》等。米芾、米友仁、赵伯驹、李唐、马远、夏圭等以山水画、花鸟画闻名。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家”。马、夏二人创立“水墨苍劲”的画风,善于利用画面的空间,表现 。在花鸟画方面,宋代还兴起了以梅、竹、兰、菊为题材的“四君子图”,这些画借景抒情,表现画家美好的情操和高雅的 ,代表画家有文同、苏轼、郑思肖、杨无咎等。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因此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B.帝王将相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C.帝王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D.由于帝王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使绘画艺术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观赏 体裁 画外之意 品位
    B.观赏 题材 画外之意 品味
    C.观看 题材 景外之景 品味
    D.观看 体裁 景外之景 品位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其中,张择端因《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
    B.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
    C.张择端,就是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D.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张择端创作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11分)
    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     ①   ,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为“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②    。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的,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    ③    ,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而成为生物欢腾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1. 请围绕“鲸落”,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7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日本)宫崎骏
    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
    ——(中国)周国平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看法,或叙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参考答案
    1、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记诵变得非常重要”说法绝对,原文是“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当是”带有揣测意味,选项的表述则过于肯定。此外,以偏概全,文中为“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
    故选C。
    2、 A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分析有误,据第一段和第五段开头“综上所述”,可知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另外,“并列结构”错,分述部分不是并列结构。
    故选A。
    3、 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观点牵强,语言学家对语言现象异常敏感,对语言特征及语言规律理解很深,但不一定长于文学鉴赏。文学固然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与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B项,“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失之武断,“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且语言的演化是渐进的,人为的“改造”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C项,“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神益”夸大其词,“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与“诗歌的复兴”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故选D。
    4、 B
    4. B 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材料二和材料三……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错误,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项,“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从文中来看,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故选B。
    5、 A
    A 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从材料来看,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D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6、 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7、 B
    B.“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错误,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 对比手法。①以二舅过往的风光与现在的失落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如今的尴尬处境。②以从前村人的争相邀请与现在的无人问津甚至连二舅自己的儿子结婚也不想让二舅打家具进行对比,突出了新潮物品对传统手艺的冲击。③以“土屋的远去”和“钢筋水泥的楼房”进行对比,写出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二舅为代表的传统手艺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二舅曾是老家有名的木匠,四乡八里都以请他做活为荣。他做的东西既牢靠又耐看,工钱还比别人低,一年到头自然是忙忙碌碌”“当然,二舅最风光的还是替人上梁。大梁是二舅一斧一斧地劈出来的,方方正正,威武无比”“但是慢慢地,二舅便不那么风光了。山外的新式家具、塑料制品如潮而至”,以二舅过往的风光与现在的失落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如今的尴尬处境。
    “经常是东家还未做完,西家就等着来挑木匠担子了”“那些没筋没骨、花里胡哨的东西,虽不耐用,但新潮时尚,价格又出奇的便宜,自然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就连老表结婚,也不想二舅打家具了,差点把二舅气死”,以从前村人的争相邀请与现在的无人问津甚至连二舅自己的儿子结婚也不想让二舅打家具进行对比,突出了新潮物品对传统手艺的冲击。
    “土屋已经远去,钢筋水泥的楼房不再需要架梁的程式。就算架梁,也只是象征性的,没人当一回事了”,以“土屋的远去”和“钢筋水泥的楼房”进行对比,写出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二舅为代表的传统手艺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9、 ①从理智角度看,时代必然进步,二舅的木匠手艺必将被新的科技淘汰,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唯有接受。②从情感角度看,希望二舅能走出自己曾有的辉煌,与时俱进,不在失落中自我颓废,能够重新振作。③从社会关怀角度看,我们要关注老一辈手艺人的处境,既要同情他们,更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文章主旨的能力。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一些美好东西的消失也许是进步必须承受的阵痛”,理解这句话,从主旨的角度分析。
    从理智角度看,结合“我想,无论二舅怎样地运斤成风,都已无法与现代化的高科技相提并论了”,可知时代必然进步,二舅的木匠手艺必将被新的科技淘汰,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唯有接受。
    从情感角度看,结合“二舅,好想你转过身来,立在昔日的辉煌里,笑对眼前的世界”,可知希望二舅能走出自己曾有的辉煌,与时俱进,不在失落中自我颓废,能够重新振作。
    从社会关怀角度看,结合“有一年过年去看二舅,见他落魄的样子,实在不忍,就想起了请他做一个炕桌”,可知我们要关注老一辈手艺人的处境,既要同情他们,更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0、 D
    D(句子意思是: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或”意思是“有时”,做“引”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A、C项;“凡二百余”是“奏”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 D
    D(本题,D项,“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各一者”错误,应是少牢,古代祭祀用羊、豕各一者)
    12、 B
    B(B项,“上奏朝廷后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错误,原文是“即贷而后闻”,因此应是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13、 (1)我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
    (2) 注重地方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义反复宣扬给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1)我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
    评分建议:以、辄、之、省略、语意通顺各1分;意对即可。
    (2)(4分)注重地方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义反复宣扬给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评分建议:谨、申、状语后置、语意通顺各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魏徵,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幼年丧父,生活穷困潦倒,他放弃资产不去经营,胸怀大志,通晓诗书术数。
    太宗即位,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加封他钜鹿县男。这时,河北州县一向侍奉隐太子与巢刺王的人自觉不安,常常想着叛乱。魏徵禀告太宗说:“不示以至公之意,祸患就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晓谕河北人士吧。”魏徵在路上遇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解进京,魏徵和副使商议说:“正好皇上已经下诏,旧太子宫廷与官署旧部一律释放,现又捕送志安等人,谁能没有疑心呢?”就放了志安等人而后奏报朝廷。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由此被授予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
    后来,太宗曾经在酒席上说:“魏徵侍奉隐太子、巢刺王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才士,无愧于古人。但魏徵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话时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徵说:“我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等待别的时机陈说,难道不行吗?”魏微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又有话说。’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用来侍奉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只看到他姿态美好!”。
    魏徵逝世后,太宗思念不止,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还赋诗痛悼魏徵。听说此事的人嫉妒魏徵,百般诋毁他。魏徵曾经推荐杜正伦、侯君集有才干能担任宰相,等到杜正伦因为犯法被罢官,侯君集因为谋逆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又说魏徵曾记下前后谏争之言,给史官褚遂良观看。太宗因此更加不高兴,便停止叔玉的婚事,推倒为魏征所立的石碑,魏徵家逐渐衰落。
    辽东战役,高丽、靺鞨进犯,李勣等人尽力死战方才破敌。唐军返还后,太宗惆怅地说:“魏徵如果健在的话,我能有这次行动吗?”立即征召其家属前往行宫,赏赐慰劳其妻子儿女,用少牢祭祀魏徵之墓,重新树立石碑,恩礼更加深厚。
    14、 A
    A.“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不对。结合背景,诗人此时心情实为忧伤。“悠悠”可解释为“忧愁思虑的样子”,如“悠悠我心”。
    15、 ①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首联“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自青少之时投军戎伍,到此次归来,屈指数来已有三十年了,那么山川也只有缄口不语,暗自忧伤。诗人建功反而被罢,故此处的悠悠,是忧伤之意;颈联“日月不知双鬓改”意思是不知不觉过了多少日月,自己已是银丝双鬓,垂垂老矣。表达了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②山川依旧、人事浮沉的愤懑(或建功被罢的愤懑)颔联“沧波浩荡浮轻舸”意思是轻舟浮沉于浩海之上,如人事浮沉身不由己。③复起乡关、以身许国的壮志(或建功报国的自我期许)。尾联“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青壮之时灭倭靖国的壮志复起,托那一片白云传情达意于朝廷,再欲杀敌报国,死而无怨。表现了诗人复起乡关、壮志未衰的英雄本色。
    16、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7、 C
    C(画线句共存在两处语病:一 是主语残缺;二是不合逻辑,“帝王将相”和“朝廷百官”并列不当。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只有C项对两处语病都进行了合理修改。)
    18、 B
    B(第一空,观赏:观看欣赏。观看:特意地看,参观,观察。从语境来看,选“观赏”更合适。第二空,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山水、花鸟”是绘画的内容,故应选“题材”。第三空,画外之意:画面之外的思想、情感。景外之景:画面之外的场景。根据语境,应选“画外之意”。第四空,品味:格调和趣味。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根据语境,应选“品味”。)
    19、 B
    B (括号前语句的陈述对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那么“其中”放在前面使得前后句关系更加紧密,排除C、D两项;A项的陈述对象是“张择端”,改换了陈述对象,使上下文不连贯,应排除。)
    20、 ①在生物学意义上
    ②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将其转化为有机质
    ①由下句“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可知,是在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何为鲸落”,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在生物学意义上”。
    ②由下句“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可知,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说明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由下句“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可知,说明细菌把硫化物转化为了“有机质”,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将其转化为有机质”。
    21、 鲸落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也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被人们赋予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由材料“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可概括“鲸落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由材料“在生物学意义上,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为‘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可概括“也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被人们赋予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
    ——(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日本)宫崎骏
    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 ——(中国)周国平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看法,或叙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做简单的富人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为了他的诗歌王国,抛别世俗的束缚,在走向远方的路途上以梦为马,一往无前。
    而我们,终究以何为追求?我,选择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简单的人是幸福的。他竭力去做一件简单的事,以使得精神世界富足。正如苏轼,当他放下外物的牵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拥有了一颗轻松豁达的心。喜爱拾荒的少年三毛是简单的,一截树枝,一个不完美的琉璃球,构成了三毛缤纷的童年。她对幸福的追求如此简单,又如此终身不渝。当住进撒哈拉沙漠,拾荒者依然在挖掘幸福。沙漠中不知何人丢弃的彩色地毯,半埋于黄沙的骆驼头骨……悉数被她收藏进家中,与她共度浪漫的生活。
    简单的人是富有的,因为他能看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能尊重水滴石穿的努力,也能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能欣赏单调简单的生活,也能在微小的事物中发现幸福的意义。至此,我们才晓得,原来富有不限于财产的多少,而是指精神的广阔。如此看来,追求简单,不正是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吗?不正是在追求幸福吗?
    聪明人把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
    简单,并不意味着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而是指身无物质的束缚和羁绊,拥有着生命的单纯。就像庄子,楚王欲以国事相累,庄子持竿不顾,他宁愿选择曳尾涂中,正因为生活的简单,生命的单纯,他活成了我们精神上的一轮明月。
    陶渊明是简单的,尽管“结庐在人境”,却有不为物所累的境界,东篱采菊,不经意间看见南山之上的一抹云霞,便快意于心了。木心是简单的,家徒四壁,一无所有,而片片页页的文字却彰显了他生命的从容之态,别人的万丈深渊是他的鹏程万里。梭罗追求追求简单化的物质生活,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把因物质生活简单化而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精神生活的丰富上。
    他们的生活一样的简单,但谁能说他们不富有?
    周国平先生说:“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做一个生活简单,精神富有的人吧,勇敢地挣脱物质的牵绊,简单地生活,以一颗纯粹的心去拥抱精神的丰盈和浪漫,这才是一种无量的幸福。
    【解析】
    【以议论文为例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题目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读懂材料,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
    【对主题的理解】
    本题通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
    本题共有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是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话“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的意义”,不断地追求新鲜与刺激,并不会使一个人拥有得更多;单调与重复也未必可怕;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从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最小的事都有着不凡的意义,生活应当简单。
    第二则材料,“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说明小时候要求简单,很容易感受到幸福。“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说明长大后经历和思考变得复杂,要求太多,欲望太多,不容易感受到幸福。“人越往上走,心应该越能往下沉”,心里踏实了,脚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稳。向往富足是好的,但在通往富足的路上,别忘了带上知足的心。我们都要知道,什么是知足常乐。
    第三则材料“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从幸福的具体做法对幸福进行鉴定,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具备这两种品质,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上评价你就是幸福的。
    三则材料,实质上说的就是“简单与幸福”,这文题破解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什么是幸福”。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你感到幸福,生活便幸福无比;你感到痛苦,生活便痛苦不堪。其实,每个人不论在任何处境下,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学会把握、学会满足学会感恩、学会宽容,生活就会幸福,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其实很简单。同时,幸福不是可以用你能得到多少财物、拥有多少名誉来衡量的,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才会让人感到真正幸福。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往往对幸福熟视无睹。幸福其实是很简单,很平凡的,甚至不被人注意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个脚印里,要靠我们慢慢去品味,细细去咀嚼,用心去欣赏。这样,你才会发现,原来幸福很简单。
    要求写议论文,注意语言的严谨,论据要典型,论证要充分。
    【参考立意】
    1.生活因简单而幸福;
    2.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3.知足常乐;
    4.幸福来自我们内心,而不是外界;
    5.拥抱近在咫尺的幸福;
    6.控制欲望,追求幸福。
    【评分标准】
    打分等级参照:
    52-60:结合材料,紧扣“简单与幸福”,对简单与幸福的理解准确深刻,做简单的幸福青年的追求明确;传统精神与现实幸福,两者关系密切,浑然一体。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文章有亮点。
    48-52:结合材料,论述幸福准确,明确表明了对做幸福青年的追求,但是内容偏指一方,逻辑关系不够紧密。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无亮点。
    45-47:结合材料,仅详尽简单之乐,但对做幸福青年一笔带过、缺乏分析。或者对幸福一笔带过、缺乏分析,仅对做简单青年详细分析。“幸福”与“简单”二者之间简单拼接、缺乏内在的联系。
    40-44:结合了材料,抓住了“幸福”,但通篇不提“简单”,而用“执着的追求”“坚持”等词代替,与“幸福”若即若离。
    36-39:对“幸福”一提而过,或对“幸福”的理解不准确;也没有做幸福青年的追求。
    35及以下:不结合材料,另起炉灶,品评别的精神品格,也没有对做幸福青年的追求。以及其他偏离题意的。
    关于等级打分:
    (一)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两项,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20分):重点是题意、内容。
    表达(20分):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
    (注意: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1.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不跨等给分。
    2. 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 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1. 错别字,1个扣1分,重复不计;
    2. 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3. 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
    1.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2.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 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 完全空白的,评0分。
    【素材】1.幸福是什么?我们迷失了,各种幸福指数把我们引向了痛苦,我们过于关注各项指标、各种数据,却忽略了幸福本身的含义,所以,不知何去何从甚至在不经意间迷失了幸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狼狈,认真思考不难发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过分地盲从跟风,用别人的指数衡量自己的幸福,丢掉了幸福;第二,沉浸在追求物质的泥淖中忽略了幸福;第三,我们不停地寻找幸福,常常视而不见身边的拥有。
    2. 屠格涅夫说过:“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当我们拥有了亲情的呵护、友情的陪伴,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和知足。当然,幸福美满的生活必须要付出汗水和劳动,一个不懂知足、不知感恩,不愿付出、不肯劳动的人,最终将会一无所有。有时候,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简单就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幸福。
    3. 巴尔德斯说,“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幸福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和珍惜现在的“你”。徐特立曾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为了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就是幸福,“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与其用泪水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别人给予的,幸福就是心情舒畅,甜蜜快乐。其实幸福很简单、和亲人享受天伦之乐,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相关试卷

    2023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南昌十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答题纸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南昌十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南昌十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语文doc、南昌十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1次月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