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2122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2122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2122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类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4月阶段性考试 化学学科 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50分)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下列科技成果涉及的材料中,主要成分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选项ABCD 科技成果C919飞机外壳“蛟龙”号耐压球壳宇航服地铁列车车体成分铝锂合金钛合金聚酯纤维不锈钢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抗虐新药青蒿素(C15H22O5)),该成果获得 2015 年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A.无机物 B.有机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CO2 B. H2O2 C. Na2O D. Al2O3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 KOH B. H2S C. Cl2 D. MgO5.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A. Cl2 B.O2 C.SO2 D.NH3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类的是A.KOH B.MgCl2C.KNO3D.NaHCO3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B.KNO3的电离方程式:KNO3 == K+ + NO3−C.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D.H2还原CuO反应中电子的转移:8.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即氦核)轰击N,得到O,由此发现了质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O的中子数为9B.原子半径:O>NC.非金属性:O>ND.稳定性:H2O>NH39.在周期表中,下列各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H、O B.Mg、Al C.Si、P D.F、Cl 10.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20 s内,从2.0 mol/L变成了1.0 mol/L,则这20 s内B的反应速率为A.0.05 mol/(L·s) B.0.05 C.0.5 mol/(L·s) D.0.05 mol/L1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 H2XO3B.HXO3C.HXOD.H2XO4 12.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 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13.下列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A.11.2 L氢气 B.90 g水 C.2 mol Cl2 D.6.02×1023个氧分子14.实验室配制100 mL 1.0 mol·LNaCl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玻璃棒 C.容量瓶 D.集气瓶1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 + Y(g)2Z(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X、Y、Z的浓度相等 B.正反应速率等于零C.X、Y、Z在容器中共存 D.X、Y、Z的浓度均不再改变16.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SO2(g) + O2(g) 2SO3(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反应条件可以改变该反应的限度B.达到平衡后,SO3、SO2、O2在密闭容器中共存C.达到平衡后,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D.SO3、SO2、O2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8.人造地球卫星用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 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Ag2O是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19.关于反应CH4+2O2CO2+ 2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反应时,断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D.根据此反应设计的燃料电池,可提高甲烷的利用率2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2Fe3+ + Cu == 2Fe2+ + Cu2+B.打磨过的铝片遇NaOH溶液产生气泡: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C.常温下,新切开的钠表面很快变暗:2Na + O2 == Na2O2D.炽热的铁水不能注入未经干燥的模具,是为防止:3Fe + 4H2O(g) ==== Fe3O4 + 4H22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C向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铝元素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D把绿豆大的Na和K分别投入水中,K与水反应更剧烈金属性:Na<K 2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H+、SO42-、OH- B.H+、Fe2+、SO42-、NO3- C.Na+、H+、Cl-、 CO32- D.Na+、Cu2+、Cl-、SO42-23. 2016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Ts(中文名“”,tián),T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 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其核素符号是2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22g C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NAC.24 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25.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ABCD 实验 铜丝能导电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NaCl溶于水能导电熔融NaCl能导电结论铜是电解质NaCl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NaCl是电解质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① ~ 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1① 2 ②③④ 3⑤⑥⑦ ⑧ (1)在元素① ~ ⑧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2)画出元素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4)元素①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甲中含有 键(填“离子”或“共价”),请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甲的形成过程 。(5)为验证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资料: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大,I2溶于CCl4呈紫色。① 仪器A的名称是 ,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 为验证溴与碘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⑧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 。④ VII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7.(5分)某研究小组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1) 实验时除要保证甲中温度和浸入液面下金属板的表面积相同,稀硫酸足量外, 也应该相同。(2) 甲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的________(填“A”或“B”)表示。 A B(3)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t1~ t2 时间内速率逐渐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t2 ~ t3时间内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填字母)。A.温度 B.浓度 C.压强(4)已知甲中盛有20 mL 1 mol /L的稀硫酸(假设反应前后稀硫酸体积不变),当铝片插入溶液中2 min后,测得量筒内收集到的水折合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224 mL,则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υ(H2SO4)= __________ mol·L-1·min-1。 28.(6分)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1)原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右图所示的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片上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路中有1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为________L。(2)能否根据反应NaOH+HCl=NaCl+H2O 设计成原电池,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7分)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粗盐精制。过程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杂质时,粗盐溶解后加入沉淀剂:a.过量的Na2CO3溶液b.过量的BaCl2溶液c.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适量的盐酸。①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 abc B bac C cba②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2H++=H2O+CO2↑和______。(2)海水提镁。过程2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由无水熔融MgCl2分解获得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0.(6分)某同学用稀硝酸和铜反应制NO,发现化学反应速率较慢,因此改用浓硝酸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O。(1)浓硝酸一般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______。(2)Cu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其中硝酸体现酸性和______性。(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1.(5分)NH3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NH3。(1)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干燥NH3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填序号)。A.浓硫酸 B.碱石灰(3)图1中方框内收集NH3的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4)尾气处理装置中将直玻璃管换为倒置漏斗的目的是______。 32.(9分)某实验小组同学欲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并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实验装置(各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酸性:H2SO3>H2CO3。 (1)实验一 制备SO2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 研究SO2的性质:将A与B相连,待产生SO2后,可见B1中溴水逐渐褪色。① B1中溴水褪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已知试管B2中的溶液过量,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三 比较碳、硅的非金属性① C2中试剂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每题2分1-5 CBCCB 6-10 ADBDA 11-15 BDCDD 16-20 CABDC21-25 BDDBD二、非选择题26.(1)氟 --- 1分 (2) --- 1分 (3)HF --- 1分(4)共价 --- 1分 , --- 1分 (5)① 分液漏斗 --- 1分 , Cl2 + 2Br- = 2Cl- + Br2 --- 2分② Cl2 + 2OH- = Cl- + ClO- +H2O --- 2分③ CCl4层呈紫色 --- 1分④ 增大 --- 1分 (1)稀硫酸浓度 ---1分 (2)A --- 1分 (3) A---- 1分 , B ---- 1分(4) 0.25 ---1分 (1)化学能 ---1分 , 氧化 ---1分 , 2H+ + 2e- = H2↑ ----2分 11.2L ---1分 (2)否 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1)①BC ---2分 ② H+ + OH- = H2O ---2分(2)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1分 , ----1分(1)浓硝酸见光易分解 ---1分(2) ---2分,氧化性 ---1分(3) ---2分 (1) ----2分 (2)B ----1分(3)② ----1分(4)防止氨气溶于水导致的倒吸 ----1分 (1)① -----2分(2)① ----2分② -----2分(3)①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分 , 去除SO2 -----1分②C2中溶液未全部褪色,C3中溶液变浑浊。-------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南充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