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四模)生物(word版 含答案、答题卡)
展开襄阳五中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四)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共24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湖龙井茶是我国著名茶叶,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成品茶纯净清澈、香味持久,其中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D进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茶叶中含有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C.茶树叶肉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
D.茶树细胞叶绿体含有的色素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高
2.胡辣汤是一道特色美食,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用骨头汤作底料,再加入胡椒和辣椒熬制,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喝不习惯的人觉得越喝越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胡辣汤中的水、脂肪、蛋白质等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B.早餐饱食后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均会下降
C.越喝热汤感觉越辣可能是因为热和辣激活了相同的受体
D.喝胡辣汤时出汗与剧烈运动时出汗的原理相同
3.研究发现施万细胞包裹在神经纤维上,其摄入血糖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实现的。该细胞内糖浓度随细胞外浓度变化而变化,当细胞外高糖环境形成后,导致细胞内线粒体正常氧化分解过程中断而产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变为活性氧自由基,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施万细胞比正常人的衰老得更快
B.施万细胞摄入血糖不依赖胰岛素的根本原因是缺失胰岛素受体基因
C.人体成熟红细胞凋亡机制与施万细胞不同
D.葡萄糖转运体的活性减弱或数量减少,可能会使胰岛B细胞缺乏营养而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人患糖尿病
4.蒜素具有抗菌、抗血栓等多种功效,蒜素由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但新鲜大蒜中蒜素的含量很低。这是因为在完整的细胞中,蒜氨酸酶储存在液泡中,蒜氨酸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对蒜氨酸酶的通透性较低,而对蒜氨酸的通透性较高
B.研磨生大蒜会破坏生物膜释放蒜氨酸酶,从而生成大量蒜素
C.在冰箱中保鲜的大蒜,取出后立即捣碎,能产生更多的蒜素
D.野生蒜类植物被天敌取食会产生蒜素,通过传递物理信息避免被采食
5.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有两层包衣,包括溶于水的糖衣和不溶于酸性溶液的丙烯酸树脂II。下列多酶片从内到外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树脂II→胰酶→包糖衣
B.胰酶→包丙烯酸树脂II→胃蛋白酶→包糖衣
C.胃蛋白酶→包糖衣→包丙烯酸树脂
D.胰酶→包糖衣→胃蛋白酶→包丙烯酸树脂II
6.我国科学家在对黑底型异色瓢虫的鞘翅色斑遗传方式进行研究时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遗传过程,请根据下列两组杂交实验过程,选出正确的实验推理( )
A.实验一、二的F2代均表现出1:2:1的性状分离比
B.以上决定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SA、SC、SE互为等位基因
C.实验二中的F1通过基因重组,在F2中再次出现亲本类型
D.色斑形成过程中,基因的显隐关系很可能表现为SC>SA>SE
7.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一些噬菌体等少数生物中发现了重叠基因,重叠基因具有独立性但共同使用部分核苷酸序列。X174噬菌体的单链环状DNA共有5387个核苷酸,其编码的11种蛋白质的总分子量为262000(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1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X174噬菌体DNA中存在重叠基因
B.X174噬菌体DNA中没有不转录的碱基序列
C.合成X174噬菌体蛋白的过程所需的ATP都来自细胞质基质
D.X174噬菌体单链环状DNA中4种碱基的数目可能各不相等
8.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类新型人类遗传病并命名为“卵子死亡”—患者的卵细胞离体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衰退凋亡,为常染色体上细胞连接蛋白PANX1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且其突变方向不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连接蛋白PANX1基因只在患者体内存在
B.男性体内不存在PANX1基因的显性突变基因
C.应建议带“卵子死亡”致病基因的女性生男孩
D.该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或自身突变
9.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10.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所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研究人员用含1mmol/L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12h后,结果发现呼吸链复合物的活性下降,呼吸链复合物Ⅰ位于线粒体内膜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二甲双胍(Met)的浓度
B.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由图2结果可推测二甲双胍(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G1期
D.由实验结果推测Met可通过减少ATP供应,抑制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11.茎尖超低温疗法是一种马铃薯脱毒方法。科学家以单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VS(马铃薯S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大小的茎尖超低温处理后,再生培养,选取培养18周的20棵植株进行检测以获得病毒保存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病毒感染类型 | 茎尖大小(mm) | 病毒保存率(%) |
PLRV | 0. 5 | 0(0/20) |
1. 5 | 35(7/20) | |
PVS | 0. 5 | 100(20/20) |
1. 5 | 100(20/20) |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检测阳性样本量/检测总样本量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超低温处理后的再生培养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马铃薯植株中的病毒保存率
C.1. 5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0. 5mm的茎尖
D.应设置一组未受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作对照组
12.水稻的雄性不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MsA、MsN和Msch控制,其中MA和Msch控制可育,MsN控制不育。现有雄性不育植株甲和基因型为MsAMsA的植株乙杂交,F1植株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MsNMsN,F1植株均为杂合子
B.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MsA>Msch>MsN
C.F1自交后代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D.若让F1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则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4
13.2022 年 1 月,Nature 期刊发表了衰老与核糖体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随年龄的增长,核糖体“暂停”的增加导致 RQC 机制超负荷(RQC 是指为防止错误折叠的多肽链持续积累,细胞激活特有的监控机制,降解 mRNA 以及异常的多肽)。研究发现新生肽链的折叠在合成早期即开始,随肽链的延伸同时进行折叠。科学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细胞研究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按照 mRNA 的指令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
B.衰老的酵母模型表现出 RQC 机制超负荷,多肽聚集增加
C.衰老的酵母细胞能通过负反馈调节 RQC 保护机制
D.新生肽链的折叠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密切相关
14.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ATP的合成是由叶绿体类囊体内外H+浓度差引起的。1963年,贾格道夫通过巧妙实验为ATP合成的化学渗透机制提供了早期证据。假说内容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囊体中的H+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运至类囊体外侧
B.第三步将类囊体置于pH=8的缓冲介质中是为了类囊体膜内外形成H+浓度梯度
C.第四步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避免光照产生O2
D.该实验可证明ATP合成的直接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
15.人类脱发中占比最高的雄激素性脱发,也被称为遗传性脱发。目前的研究表明,雄源遗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原理是睾酮(雄激素)遇上5α还原酶后催生出二氢睾酮(DHT),作用于毛囊,导致脱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雄源遗传性脱发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但无家族聚集现象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雄源性脱发性状
C.DHT在靶细胞内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并影响基因表达
D.DHT在靶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后可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脱发
16.剂量效应指化学(或物理、生物因素)作用于生物体时的剂量与个体出现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情况。生态学家对某地区红松鸡的种群数量波动进行了长期调查(图中的对照),发现红松鸡体内的线虫可引起红松鸡产卵量下降;用不同浓度(5%、10%和20%)的驱虫药处理红松鸡,并观察各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图中0为药剂处理起始年)。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到( )
A.野生红松鸡种群有明显的周期性数量波动,该地区的野生红松鸡种群K值约为80只
B.线虫对红松鸡产卵量的影响表明线虫与红松鸡之间为寄生关系
C.驱虫药对线虫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长期使用驱虫药可能会使线虫产生抗药性
D.线虫过多会导致红松鸡种群死亡率升高,进而引起红松鸡种群增长率变低
17.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对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度高和高度耐盐化等特性。菌株可在血琼脂平板(完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并能产生溶血毒素(可使红细胞完全溶解)、血浆凝固酶(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等物质。研究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ecA基因可编码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该蛋白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亲和力低,继而对青霉素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过程中,须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10%-15%的NaCl、青霉素
B.培养在血琼脂平板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的溶血圈
C.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后,其产生的血浆凝固酶会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或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从而检测筛选出MRSA
18.影印平板培养法,是使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某学者利用此方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接种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接种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过程中,所用的实验器具和试剂都要高压蒸汽灭菌
B.11号培养基中观察到的菌落数一定等于初始时接种到该培养基上的菌体数
C.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链霉素的选择作用引起的
19.人体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长爪沙鼠开展实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体温偏高过程中肠道菌群的作用进行研究,主要流程(见下图1)及结果(见下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亢动物甲状腺激素浓度一般高于正常值,导致安静状态下的代谢速率偏高,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图1中Ⅰ、Ⅱ处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处理分别为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不移植菌群
C.实验结果显示第0周,B组鼠安静状态下的代谢速率显著高于A组;第1~6周,B2组安静状态下的代谢速率低于B1组,可推测甲状腺激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提高代谢水平
D.肠道菌群数量或数量不能作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的检测指标
20.在体细胞克隆猴培育过程中,为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研究人员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具体培育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核时使用差速离心、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都没有穿透卵母细胞的透明带
B.卵母细胞在去核环节实际操作中被去除的不是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C.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的表观遗传修饰都不利于重构胚的分裂和发育
D.为得到遗传背景相同的克隆猴用于科研,可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随机切割成2份或4份后再进行胚胎移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番茄果实的成熟会经历由绿变红的过程。为研究SP1蛋白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1)SP1蛋白与叶绿体外膜相关蛋白的降解有关,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研究人员构建了SP1低表达和SP1过表达植株,并对番茄果实的颜色转变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
(2)番茄果实由绿变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细胞中的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变。为了解SP1是否与该过程有关,研究者对番茄果实的叶绿体结构进行了观察。图2中颜色转变第1天可见三组叶绿体内部有许多由_________堆叠而成的基粒。综合图1和图2可推断SP1蛋白对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变有_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_(时期)的细胞图可以为此提供关键证据。
(3)为了进一步了解SP1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对特定时期叶绿体中4种蛋白(均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3。
研究人员推测,SP1蛋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了某种蛋白质向叶绿体的运输,促进了果实成熟期间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变。做出此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野生稻(Y)是栽培水稻(T)的近缘祖先种,因为具备较多的优良抗逆性状而成为水稻育种中的重要材料,但其结实率(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较低,为了研究野生稻的结实率,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工作。
将 Y与 T进行杂交得到F1,发现F1结实率降低,再将F1作为母本与 T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筛选出结实率为0.5 的个体作为母本再与T杂交,连续多次后得到结实率为0.5的个体记为N,用T、N进行如下实验∶
T | N | |
T | 1(甲组) | 1(乙组) |
N | 0.5(丙组) | 0.5(丁组) |
(1)甲组和乙组相比,雌配子来源相同,而雄配子来源不同,可见 N 和 T相比,雄配子的育性___________(填“正常”或“减半”)。
(2)甲组和丙组相比,雌配子来源不同,而雄配子来源相同,可见 N 和 T相比,雌配子的育性___________(填“正常”或“减半”)。
(3)经大量实验发现,N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但其自交结实率均0.5。由此,推测子代结实率低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填“亲本体细胞基因型决定的”或“亲本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决定的”)。
(4)科研人员发现野生稻D基因与其育性相关,为进一步研究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一段 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编号 | 亲本组合 | 结实率 |
① | ♀DD×♂dd | 0.1 |
② | ♀dd×♂DD | 0.5 |
③ | ♀DD×♂DD | 0.5 |
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后使雄配子育性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现让杂交①的 F1给杂交②的 F1授粉,获得了 F2植株,为验证 F2植株的基因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 的序列设计了3 种引物,如图所示∶
随机选取 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 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十Ⅲ”组合进行 PCR,检测是否能扩增(完整的 T-DNA过大,不能完成 PCR扩增)。
如果引物“Ⅰ+Ⅲ”组及“Ⅱ+Ⅲ”组进行 PCR 均可完成扩增,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23.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针灸的现代化模式——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在细菌多糖(L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发挥抗炎作用,其神经生理学机制如下。
(1)低强度电针刺ST36通过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可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
(2)研究发现针刺小鼠腹部天枢穴不能发挥抗炎作用,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利用敲除PROKR2感觉神经元的小鼠进行研究,确定PROKR2神经元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的关键神经元,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针刺敲除PROKR2神经元小鼠的ST36__________(能/不能)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
(3)为进一步验证针刺ST36的抗炎机制,科研人员通过遗传学手段获得在PROKR2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光敏蛋白C的小鼠,通过蓝光光纤激活该神经元,检测相关指标如下图1图2。
①光敏蛋白C为光敏感离子通道蛋白,蓝光激活后阳离子_________,PROKR2神经元产生兴奋,使肾上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等物质、激活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②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A)、促炎症因子ⅠL—6的含量,结果如图2,请简述针刺ST36发生抗LPS诱发的炎症反应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上所述,电针刺ST36抑制LPS诱发的炎症反应的结构路径是:
电针刺ST36→_________→脊髓→__________________→迷走神经→肾上腺
(4)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针刺小鼠腹部天枢穴不能激活该通路进行抗炎反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科研人员对喜马拉雅地区具有紫色花蜜的植物——米团花的传粉开展了深入研究。
(1)植物的花蜜是提供给传粉动物的主要回报之一,米团花花蜜的颜色可作为一种_________信息吸引它的传粉者——蓝翅希鹛。
(2)米团花的开花过程经历4个阶段,具体情况如表1。
开花后的时间和阶段 | ||||
花的特点 | 花冠筒打开 | 雄蕊出现花药关闭 | 雄蕊变长 花药开放 花粉释放 | 花冠和雄蕊枯萎 |
每朵花平均花蜜含量 | 0.75μL | 2.46μL | 12.34μL | 5.41μL |
花蜜颜色 | —— | 浅紫色 | 深紫色 | —— |
数据显示,每朵花平均花蜜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蓝翅希鹛偏好取食米团花阶段3的花蜜,而在取食阶段1.2的花蜜后会表现出“摇头”或“擦拭喙部”等厌恶行为。为进一步探明蓝翅希鹛的采食偏好,用模型花进行实验。
实验一:2个模型花为一组,分别装入不同体积的第_________阶段花蜜,共设置了5组不同的体积组合。统计蓝翅希鹏第一次到访模型花的情况,结果见图2。
实验二:2个模型花为一组,其中一个全部涂成白色,另一个底部涂成黑色而其余部分为白色,均装入等量糖溶液。统计蓝翅希鹛第一次到访模型花的情况,结果见图3。模型花中装入糖溶液而非花蜜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实验结果表明,蓝翅希鹛的采食偏好是__________。
(4)米团花在不同阶段花蜜状态不同,造成蓝翅希鹛偏好取食阶段3的花蜜,而厌恶取食阶段1、2的花蜜。综合上述内容分析这种偏好对于米团花生存的意义。
适应性考试(四)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5 DCBBB 6-10 BBDDA 11-15 CDCCC 16-20 BDCCB
21.
(1) 氨基酸
(2) 类囊体 促进(颜色转变) 第8天
(3) 与野生型相比,SP1低表达番茄的Toc75和PsaD的含量均高于野生型,说明SP1导致Toc75和PsaD的含量降低,推测SP1通过降解Toc75减少PsaD 输入叶绿体,促进了果实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变。
22.
(1) 正常
(2) 减半
(3) 亲本体细胞基因型决定的
(4) Dd
仅引物“Ⅰ+Ⅲ”组进行 PCR能完成扩增,而“Ⅱ+Ⅲ”组不能完成扩增 dd
仅引物“Ⅱ+Ⅲ”组进行 PCR 能完成扩增,而“Ⅰ+Ⅲ”组不能完成扩增 DD
23.
(1) 传出
(2) 不能
(3) 内流 针刺ST36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后,促进NA的释放,降低IL-6的含量来发挥抗炎作用 PROKR2神经元 脑干
(4)腹部天枢穴中PROKR2神经元分布较少,或不受PROKR2神经纤维支配
24.
(1) 物理
(2) 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花蜜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
(3) 3 花蜜中其他成分或气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偏好深色(紫色)和体积更大的花蜜
(4) 蓝翅希鹛主要在阶段3取食花蜜。此时米团花花药开放、花粉释放,采蜜可沾上更多的花粉,提高米团花的传粉成功成功率,避免蓝翅希鹛在阶段1和阶段2取食,可以防止米团花未成熟的花朵因过早被取食而受到破坏,降低花成熟后的传粉成功率。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答题卡: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答题卡,文件包含襄阳四中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pdf、襄阳四中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答题卡pdf、襄阳四中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适应性考试(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卷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卷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生物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