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
展开专题07 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全国·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制笔匠老牧
孙丹
相传两千多年前,秦国大将蒙恬被秦始皇遣往江南购置珍玩,他却私自将银两用于赈灾而不敢回朝,在湖州善琏镇永欣寺小住。一次打猎归途中,蒙恬发现山羊毛可供制笔,便将羊毛纳入竹管,制成了毛笔,并将这一技艺传授给善琏村民,他们制作的湖笔名扬天下,蒙恬也被尊为笔祖。
在老牧还是小牧时,就跟着来自善琏的师傅在村里笔厂当学徒,后来离开笔厂,自己办厂,和湖笔整整打了四十多年交道,在老家是位名头响当当的制笔匠。
制湖笔,原料讲究。竹是本地苦竹,竹节稀杆直,空隙小;羊毛得是山羊毛,最好是公羊。但小牧老家的山羊是放牧的,锋头被柴草树木摩擦掉了。北方因天冷,羊毛软,不能用。江西等地的,羊毛太粗太硬,没有锋头,也不能用。最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江苏南通、海门、宜兴,还有上虞的。羊毛要冬季的,过年宰杀时采集的最好。山羊产区有专门收购的人,把收集的羊毛进行挑选,分成几百个等级。领鬃毛最好,一只羊只有四两可采。正如诗人白居易说的:“千万中捡一毫。”选好羊毛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然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会把劣质毛裹在里面,以次充好。因此,每年一入冬,厂长亲自出门收羊毛。
制湖笔,工艺复杂。采竹、锯竹、挑杆、梳毛、扎笔、装套、镶嵌、择笔、刻字等三十多道工序,一道疏忽,前功尽弃。每道工序,需要长期操作才能得心应手。梳毛和择笔两道工序最不好干。
梳毛的每天要坐在水盆前十多小时,将羊毛放在一个水盆中,反复梳洗整理,用牛角骨梳把毛梳直,笃齐,剔去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把笔头的锋颖长短加以挑拨区分;择笔更考验功力,左手执笔,右手拿一把小刀,用刀修去笔头中的劣毛,留其精华,使锋颖圆润。刀虽小,拿起来却重似千斤。哪根毛留,哪根毛去,完全凭着经验和眼力。大拇指和刀片一起夹掉杂毛,右手拇指全是硬茧。要当好择笔工,非苦干十年不成。
厂里一般的制笔工,只学一两道工序,譬如做梳毛的只学梳毛,择笔的只学择笔。小牧好像天生是制笔全才,所有工序学得又精又好,哪里需要去哪里,深得老厂长器重,很快被任命为副厂长。
那年冬天,采购临行前几天老厂长病了,小牧受厂长委派,按着老厂长给的联系地址出门采购羊毛。几天后,采购回来,交给生产部门。
这天,梳毛工人跑到老厂长面前,说小牧采购回来的羊毛是次品,老是断毛。
老厂长赶过去,拿起毛一看,果然是次品。老厂长怒气冲天,“把小牧给我叫来!”
小牧听闻也赶来查看,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按老厂长联系的地方采购,自己亲自验收,咋会是次品呢?蹲在地上想了半天,小牧突然站起身来,找寻装毛的包。
在角落里,小牧找到包,里里外外,细细翻看,瞪大双眼,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包,款式颜色一模一样。
“被人调包了。”小牧绞尽脑汁回想,对,在火车上,自己太困,打了个盹,有人调了包。
“厂长,不管怎样,责任在我。我赔。”小牧说。
“你怎么赔?现在好羊毛都采购完了。”老厂长又急又气。
小牧赔出了自己积攒的钱,辞去副厂长一职,又辞职,到苏南闯荡了。
小牧开了爿制笔家庭作坊,自己是老板也是员工,采购、制笔、销售。老婆心疼他,抱着孩子过来帮他。小牧凭着高超手艺,乘着改革东风,吃苦耐劳,经过十多年发展,制笔厂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企业。小牧也变成老牧,五十多岁就两鬓斑白。
那年回乡祭祖,老牧了解到村里制笔厂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老牧找到老厂长,提出自己出资兼并村里笔厂。老厂长感动不已。
村制笔厂重新焕发生机,老厂长提着一瓶茅台,来到老牧家。
“小牧,不,老牧,牧总。”老厂长一激动,说话语无伦次。他颤抖着手,拧开茅台盖,说:“这酒我珍藏了十多年,舍不得喝,也不敢喝。”老厂长给老牧倒满酒,一饮而尽,“牧总,今天我给你赔罪啦!”说着,双膝跪下。老牧赶忙扶起他。
“咳!当年是我派人偷换了你的包。”喝得有点儿醉醺醺的老厂长贴着老牧的耳朵说,“有人送了我这瓶茅台,让我把你挤下去。”
“我早知道了。”老牧一脸平静,起身,拿出一支用了很久的湖笔,指着笔头说:“人生啊,就像这笔,笔头很尖,容易伤人,经历多了,就变得圆润起来。”老牧仰头,一口闷了茅台,“咔嚓”一声,折断了湖笔,“当时如果我承受不了,就像这笔一样断啰……”
“对,对。”老厂长伸出大拇指,不住点头。两人一醉方休。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用大量笔墨写湖笔的渊源、蒙恬的正直和湖笔的圆润,为后文写老牧宽容大度的高洁品格做铺垫。
B.小说叙述小牧闯荡以概述为主,开厂的艰辛、发展的过程虽然都一笔带过,却能从“两鬓斑白”这细节窥见一斑。
C.小说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梳毛和择笔的过程,以小见大地展现湖笔制作工序的繁杂与不易。
D.小说在老厂长伸出的大拇指里得到升华,他告诉小牧真相不仅出于感动与歉疚,还揭示出当年对小牧的考验。
2.小说主人公老牧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老厂长说明掉包计后老牧的一句“早知道了”,属于典型的“草蛇灰线”之法,这种技法是在故事情节之中和人物关系之间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
1.D
2.①聪明能干。制笔的每道工序都很难,一般人只学一两道,他却能将所有工序学得又精又好。②吃苦耐劳。自己辞职闯荡,把厂子办得远近闻名并收购了村里制笔厂。③顽强隐忍。明知道当年是被老厂长调包也没有点破,还原谅了老厂长。
3.①一直都是老厂长亲自出门采购,临行前几天老厂长突然病倒。②老厂长给的地址和联系的地方,小牧亲自验的货,货没有问题。③两个包一模一样,款式颜色都一样,连小牧都是仔细看才能发现,掉包人应该很熟悉小牧的包。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还揭示出当年对小牧的考验”说法错误,由原文“咳!当年是我派人偷换了你的包”“有人送了我这瓶茅台,让我把你挤下去”可知并不是考验。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制湖笔,工艺复杂。采竹、锯竹、挑杆、梳毛、扎笔、装套、镶嵌、择笔、刻字等三十多道工序,一道疏忽,前功尽弃。每道工序,需要长期操作才能得心应手”“厂里一般的制笔工,只学一两道工序,譬如做梳毛的只学梳毛,择笔的只学择笔。小牧好像天生是制笔全才,所有工序学得又精又好,哪里需要去哪里”可知老牧聪明能干。制笔的每道工序都很难,一般人只学一两道,他却能将所有工序学得又精又好。
由“小牧赔出了自己积攒的钱,辞去副厂长一职,又辞职,到苏南闯荡了。小牧开了爿制笔家庭作坊,自己是老板也是员工,采购、制笔、销售。……小牧凭着高超手艺,乘着改革东风,吃苦耐劳,经过十多年发展,制笔厂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企业”可知老牧自己辞职闯荡,把厂子办得远近闻名并收购了村里制笔厂,说明他吃苦耐劳。
由“我早知道了”“人生啊,就像这笔,笔头很尖,容易伤人,经历多了,就变得圆润起来”“当时如果我承受不了,就像这笔一样断啰……”可知老牧顽强隐忍。明知道当年是被老厂长调包也没有点破,还原谅了老厂长。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那年冬天,采购临行前几天老厂长病了”,一直都是老厂长亲自出门采购,临行前几天老厂长突然病倒,为后文故事发展埋下了灰线。
“小牧受厂长委派,按着老厂长给的联系地址出门采购羊毛”“小牧听闻也赶来查看,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按老厂长联系的地方采购,自己亲自验收,咋会是次品呢”,老厂长给的地址和联系的地方,小牧亲自验的货,货没有问题。暗示不是小牧的错。
“在角落里,小牧找到包,里里外外,细细翻看,瞪大双眼,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包,款式颜色一模一样”“被人调包了”,两个包一模一样,款式颜色都一样,连小牧都是仔细看才能发现,掉包人应该很熟悉小牧的包。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耗子
(埃及)马哈姆德·台木尔
她快满七岁了,谁见了她都以为她只有四岁。她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看见她的人不知那是她皮肤的本色还是附在上面的赃垢,蓬在她头上的浓黑的卷发更映衬出她皮肤的黑来。她肢体孱弱,肩头瘦削,身上一条条的肋骨在那被人们雅量地称作长衫的破布片后面显露出来。什么时候人们问她:“你爸爸是谁,小姑娘?”她的质朴而出于本能恐惧地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她被问起:“你妈妈是谁?”她就会用手指搓着破衫的一角,一对无神的眼睛茫然地望着大街,哝着:“我不知道。”
也许她的回答引起询问者的好奇,想继续和她交谈下去,于是问她:“你住在哪儿?”她就会用干瘦的手指着一所被挤压在毗连的楼房之间的陈旧屋子,用单调的声音说道:“在那儿。”是的,就在那所屋子的最底层,这个小姑娘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每晚栖息的固定住所……这是门后地下一个堆放垃圾的角落,只是在这里,她的身体才得到休息,才使自己孩童的想象力驰骋。
小姑娘只是在深夜,当她做完了女主人吩咐的一切活计后才能得到休息。她的女主人是个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太婆,真主没有给她好的品质,他性情乖戾,喜怒无常。
小姑娘叫她做舅妈,老太婆把小姑娘叫做小耗子!这个称呼以后便为左邻右舍所接受,于是小姑娘从此就这样被叫着,后来她也习惯于回答这种呼叫。很快,她原来的名字就随着她的过去一道从她的记忆中消失了。
她也像任何人一样有自己的过去吗?还是她生长在这里就像青苔生长在房子附近的脏水里一样?不过,所有这些和她有什么相干呢?她不是在那位老妪的庇护下得了糊口之食,不是也像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名字吗?这名字就是小耗子。为什么她的名字不叫小耗子呢?这名字为什么要使她恼怒呢?她并不讨厌这种动物,而且,自从她和一只与她共同居住在门后栖息地的小耗子建立了牢固的了解和感情之后,她还很同情它……任何感情都有缘由,任何了解都有开端。
每天小姑娘做完压在身上的一切家务事,照例饱尝了老妇人的耳光、脚踢和谩骂……一到晚上,她就撒腿跑向自己那门后的角落。她从衣服里掏出一小块食物,把它摊在小耗子出没的地方,躺在破席上,她没有合眼,心里惴惴不安,支撑着不睡,聚精会神地等着。
一会,一阵响声传到她耳里,她的心颤动了,那光滑的脑袋又显现在她面前,小心翼翼地嗅闻着,髭须来回摆动。不一会,小耗子就在它附近找到了食物,贪婪地啃啮着。小姑娘高兴地看着它,满怀兴奋和喜悦……
一天早晨,小姑娘照例守护在病人身旁,屋子里一阵嘈杂吵嚷,喊叫声、欢笑声传到她耳里,她仔细地观察和搜听着。小姑娘出于强烈的好奇,从楼梯口跑下来,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老太婆女主人的话听得很清楚,她在说:“你咬坏了我的所有衣服,偷吃了我的所有食物……今天你终于逃不掉了,该死的东西!”一阵吱吱声传到小姑娘耳里,这声音对她是那么熟悉。吱吱声被一阵欢笑和嘈杂所淹没……小姑娘一阵颤抖,她快步跑到楼梯的尽头。这时人群已离开屋子走出胡同,关上了门。小姑娘躲在门后,从缝隙中向外窥望。她把门打开走了出去,围着老太婆女主人的人群正好闪开一个缺口,小姑娘走进缺口,看到女主人手上拿着一个笼子,里面一个黑色的东西在不停窜动,被笼子的丝栏关着跑不出去。姑娘一阵心慌,好像有一只铁掌压在脖子上,使她喘不过气来,她赶忙引颈翘望,仔细地注视着笼子。以便把事情弄得更明白。她挤过人群,朝着老太婆女主人走去,迎面立即看到一个细小的脑袋,两只闪亮的眼睛和摆动着的髭须,脑袋上的毛发蓬松着,满是血痕,几乎分辨不出样子来……小姑娘的目光和小耗子的目光相遇了。小姑娘注意到,小耗子停止了在丝栏后面的窜动,走过来望着她,她听见它大声的吱吱求救声,她猛地向笼子扑去。但是人群围着老太婆女主人,笼子从小姑娘眼前消失了,吱吱的求救声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不断发出回响。
老太婆的声音在说:“拿汽油来,给这个下贱东西身上点上火,把它放在胡同里,这才好看哩,孩子们!”孩子们一阵欢叫声。小姑娘站在屋门旁,浑身发抖,泪水从眼角里涌流下来。老太婆手里拿着汽油瓶,把油一滴滴地浇在小耗子身上。她一边点燃火柴一边喊道:“把所有房门都关上,不要叫耗子跑进去了,否则要引起火灾!”
门都关上了……人群看见一个火球从笼子里跑出来,四顾仓皇。小姑娘站在门边看着火球,她的身体也像被火烧着一样,越烧越猛……小姑娘看见火球向房子跑来,她立即伸手推开房门,火球很快跑了进去,小姑娘随即跟了进去。老太婆女主人在大声地吼叫和咒骂,她跌跌撞撞地用尽力气推开门,她刚一进去,门就砰的一声锁上了。
人群中一片惊恐,团团围在门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舌头都僵在喉咙里说不出话来。人们异口同声地惊喊道:“大火烧着房子了!”
一个身穿长袍的女人走上前说道:“小心,不要靠近房子……这是只受了惊的老鼠,它着了魔!”人们惊恐地议论着,房子里火越烧越大,从里面发出了可怖的求救声,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走上前去。
大火在咆哮,噼啪声响彻天宇!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端写人们问小姑娘的爸爸妈妈是谁,住什么地方,既向读者介绍了小姑娘的凄苦处境,也为下文与小耗子建立感情奠定基础。
B.小姑娘叫作舅妈的女主人是一个性情乖戾、喜怒无常的人,她经常欺负小姑娘,让小姑娘每天不停地劳作,甚至谩骂、踢打她。
C.周围的人对小姑娘的冷漠,与小姑娘和小耗子的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小人物的命运,作者视角独特、别具匠心。
D.小姑娘的形象和《包身工》中芦柴棒的形象相似,她们饱受生活煎熬。两篇作品都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统治阶级的批判。
5.小老鼠被捉后,小姑娘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6.小说在繁笔与简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答案】
4.D
5.惊奇疑惑——惊慌紧张——惊恐痛苦
6.①小说开篇对小姑娘的介绍运用繁笔,充分表现了小姑娘悲惨的身世命运和怯弱的性格,为后文她与小老鼠相依为命和火中救助的情节做铺垫。②故事的结局运用简笔,以大火咆哮,响彻天宇的景象收束全文,极为简洁,震撼人心。③繁笔开篇,简笔收束,详略得当,疾徐有秩,体现作者艺术匠心。
【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两篇作品都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统治阶级的批判”说法错误。本文中的房东太太不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故选D。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小姑娘出于强烈的好奇”“一阵吱吱声传到小姑娘耳里,这声音对她是那么熟悉。吱吱声被一阵欢笑和嘈杂所淹没……小姑娘一阵颤抖,她快步跑到楼梯的尽头”可知一开始小姑娘的内心惊奇疑惑;
由“姑娘一阵心慌,好像有一只铁掌压在脖子上,使她喘不过气来,她赶忙引颈翘望,仔细地注视着笼子”可知小姑娘的内心惊慌紧张;
由“姑娘站在屋门旁,浑身发抖,泪水从眼角里涌流下来”“小姑娘站在门边看着火球,她的身体也像被火烧着一样,越烧越猛”可知小姑娘的内心惊恐痛苦。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她快满七岁了,谁见了她都以为她只有四岁。她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看见她的人不知那是她皮肤的本色还是附在上面的赃垢,蓬在她头上的浓黑的卷发更映衬出她皮肤的黑来。她肢体孱弱,肩头瘦削,身上一条条的肋骨在那被人们雅量地称作长衫的破布片后面显露出来”“小姑娘只是在深夜,当她做完了女主人吩咐的一切活计后才能得到休息。她的女主人是个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太婆,真主没有给她好的品质,他性情乖戾,喜怒无常”,小说开篇对小姑娘的介绍运用繁笔,充分表现了小姑娘悲惨的身世命运和怯弱的性格,为后文她与小老鼠相依为命和火中救助的情节做铺垫。
“大火在咆哮,噼啪声响彻天宇”,故事的结局运用简笔,以大火咆哮,响彻天宇的景象收束全文,极为简洁,震撼人心。
本文繁笔开篇,简笔收束,详略得当,疾徐有秩,开头的繁笔让人对小姑娘充满同情,最后的结局令人悲愤、扼腕,体现作者艺术匠心,控诉了人压迫人的罪恶,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021·四川雅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
两个钟头以后,夜幕沉沉的落下大地。负责掩护某集团军撤退的陈剑心团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之后,终于率领着伤亡过半的残余部队冲出重围,黄昏以后来到了小市镇上。他把临时团部设在那座驻扎过野战医院的,被轰炸得残破不堪的大庙里边,决定在这儿稍作休息。
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旁边有两个传令兵靠着墙坐在冷冰的砖地上,呼呼的扯着鼾声。
他不声不响的踱到另外的一间房间里。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①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从街上传来房屋燃烧的哔剥声,倒塌声,女人的细微哭声;从四围村落里传来不断的狗叫声,偶而还有步枪的声音划破长空。“警戒哨会不会睡觉呢?”他担心的在肚里问着,“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停了一会儿,他焦急的跑到二门口,对着火光望一下手表,对两个打瞌睡的勤务兵说:“李学贵,马国材,跟我到外边走走!”他们提着手枪,在小市镇周围很快的走了一圈,察看了街上的燃烧情形和附近几个重要地方的警戒哨,便走到竹林旁边。火势正从街上向竹林这方面延烧过来,小光明同母亲所住的房子已经开始从屋脊上冒起黑烟,吐着血红的火舌。②那火越烧越急,继而发出了沉闷的爆裂声。在竹林边他们发现了三个炸弹坑和一对老夫妇的残破尸首,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极其苦痛而衰弱的一声呻吟。陈团长立刻停住脚步,侧起耳朵听了起来。过了片刻,不曾再听到呻吟声音,于是他们又快步向大庙走去。但刚刚走过竹林,忽然从那座开始被燃烧的宅子的大门口,从木料、稻草和倾倒的墙壁下边,发出来一道嘶哑的,恐怖的,颤栗而无力的啼哭和呼唤:
“妈妈!妈妈!妈啊啊啊。”这凄惨的哭唤声像刀子刺进了陈团长的心,他顿时打个寒颤,起一身鸡皮疙瘩。“一个孩子的哭声!”他站住说:“好像刚才听到的呻吟声同他在一个地方!”“是的,小孩子的哭声!”两个勤务兵同时望着倒毁的大门那面说。“走,”团长挥一下手说,“我们去把他救出来!”
他带着两个勤务兵回头又穿过竹林,跑到那座埋葬着眼泪与哭声的大门外边。但③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的头上飞着。勤务兵马国材向后边退了一步,害怕的说:
“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
“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团长,”马国材也跳了上去,“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叫着。“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
“团长你小心火!”马国材带着感动的颤声又叫。“沉住气,快扒!”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
四五分钟以后,他们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那位不幸的年轻母亲,已经尽了她对孩子所有的保护力量,在几分钟前呻吟了最后一声,痛苦的离开人间了。原来有一扇沉重的木门压在她的身上,她是被上边塌下来的木料砸伤而死的。小孩子蜷卧在她的身体同墙壁之间,上边有母亲的身体同木门遮着,没有受伤。当陈团长同弟兄们扒开了稻草同木料,又移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以后,他们看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地上侧卧着,脸朝向孩子方面。左手(虽然枪伤还没有十分痊愈)紧抓着孩子的一只胳膊,右手捺在地上,牙齿深深的咬进自己的下唇里边,从嘴里向外边流出来一股鲜血。分明从受伤一直到死,她都在不停的挣扎努力,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支起来沉重的木门,并且尽可能的支高一点,保护她的孩子不受伤害。
火势非常猛烈的向大门扑来,浓烟逼得人不能呼吸。陈团长把小孩子抢到怀里,吩咐弟兄们赶快把母亲的尸首拖离开大门。等两个弟兄照着他的吩咐把尸首拖到大门前的空场上以后,他们就急急的跑回团部。
刚刚从地上被救起的时候,小孩子曾经暂时的停止啼哭,茫然的任别人摆布。但一看见人们把母亲留在空场上,把他单独带走,他突然攥紧拳头又拼命的哭了起来: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
(选自姚雪垠《新芽》,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妈妈在死亡来临之际,拼命护住孩子,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废墟下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让人震撼。
B.本文在情节安排上讲究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连续战斗后短暂休息的宁静,也有火光冲天中救人的紧张。
C.本文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燃烧的市镇、倒塌的房屋、死在弹坑边的老夫妇的尸体都意在揭示出战争的残酷。
D.小说中战士马国材面对大火快要烧到大门,他“向后退了一步”表现出了内心的胆怯,而团长先跳到大门边展开救援,这一退一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团长形象更加鲜明。
8.有评论认为作者姚雪垠把一批“强人”形象送进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本文的“陈团长”进行赏析。
9.本文中“火”多次出现,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答案】
7.C
8.(1)陈团长的“强悍”主要表现在:
①身先士卒,作风刚强:陈团长不仅强忍睡意,让部下休息,自己亲自查哨,还一马当先冒火救人。②意志坚定,沉着勇敢:在大火延烧到大门时意志坚定,从容不迫,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救人过程中沉着勇敢,有着不怕牺牲的英勇品质。
(2)陈团长的“温柔”主要表现在:
善良友爱,内心温柔:陈团长关爱战友,帮他们盖被子,踮着脚尖走出房间,生怕惊醒战士们;看着天空想到战士们的辛苦,几乎落泪;都表现出“强人”背后温柔的内心。所以,陈团长是一个不屈于敌人和困难,对同志和弱者关心、关爱的“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
9.(1)渲染出沉郁悲壮的气氛,烘托出陈团长悲伤的心情。(2)不仅突出火势凶猛的特点,而且一个“急”字,暗示出房子中小光明处境危急,形势越来越严峻,为后文作铺垫,让读者为之紧张。(3)通过风急火大的描写,侧面烘托出陈团长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陈团长的敬佩之情。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错,属于侧面描写。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陈团长的“强悍”主要表现在:
身先士卒,作风刚强:“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你小心火”陈团长不仅强忍睡意,让部下休息,自己亲自查哨,还一马当先冒火救人。
意志坚定,沉着勇敢:“我们去把他救出来”“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来得及,快点动手”“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在大火延烧到大门时意志坚定,从容不迫,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救人过程中沉着勇敢,有着不怕牺牲的英勇品质。
(2)陈团长的“温柔”主要表现在:
善良友爱,内心温柔:“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陈团长关爱战友,帮他们盖被子,踮着脚尖走出房间,生怕惊醒战士们;“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看着天空想到战士们的辛苦,几乎落泪;都表现出“强人”背后温柔的内心。
所以,陈团长是一个不屈于敌人和困难,对同志和弱者关心、关爱的“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由“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可知渲染出沉郁悲壮的气氛,烘托出陈团长悲伤的心情。
“那火越烧越急”,不仅突出火势凶猛的特点,而且一个“急”字,暗示出房子中小光明处境危急,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为后文作铺垫,让读者为之紧张。
“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的头上飞着”,通过风急火大的描写,侧面烘托出陈团长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你小心火”,进一步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陈团长的敬佩之情。
(2021·吉林吉林·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受那场官司的影响,赵闵堂的诊所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这天,赵闵堂闲坐在诊室,实在无聊,就走出来散心。他发现不远处的一家包子铺外排着长队,就走过去问一个排队的男人:“先生,这包子铺的包子好吃?”那人说:“头回买,谁知道呢。说是一天就卖一百屉,尝尝呗。”
赵闵堂忽然有了灵感,立即来个依葫芦画瓢。他写了一张告示,说是本诊所每日挂号限量二十个,让徒弟小龙把告示贴在门外。但还是没人上门。他改成每日限量十五个号,门前仍是冷落。限量改为十个号,十全十美啊,情况照旧。赵闵堂咬牙把每日限量改成五个号。
一个中年女人走到门前问:“每天就挂五个号?”小龙忙笑脸相迎:“对呀,找赵大夫看病的人太多,所以每天只能看五个号。不多了,要看得赶紧。”
女人进诊所请赵闵堂切脉。她问:“大夫,我是今天第几个号啊?”赵闵堂专注切脉:“第四个。我忙得脚打后脑勺,刚想歇一会儿,你就来了。”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女人进来请赵闵堂切脉。她说:“听说一天只挂五个号,我赶紧跑来了。”赵闵堂头也不抬:“没办法,全是找我出诊的,一去就没时间回来了。”女人问:“我这是第几个号了?”赵闵堂答:“第三个。”
女人立即抽回手:“刚才我姐来了,她说她是第四个,我怎么是第三个了?我说大夫,你是骗人吧?我看你就是靠限号的把戏来招揽病人!心术不正,你这种大夫我可信不着!”
女人走了。赵闵堂赶紧让小龙把告示揭了。
赵闵堂正为自己诊所不景气的事犯愁,听说翁泉海诊所患者多得房门都快挤破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看病倒搭诊费,这便宜谁不占!赵闵堂十分不满,就跑到吴雪初那里说:“雪初兄,他姓翁的如此扰乱行规,有悖医德,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吴雪初不感兴趣,认为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是,赵闵堂的妻子不干:“因为那官司,咱的诊所一直不景气,都是那个姓翁的闹的,眼下,他又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法子,骑脖子上拉屎,这事不能完!”她要出头露脸,替丈夫出口恶气!
赵闵堂的妻子来到翁泉海诊所,看着翁泉海:“请问你是翁大夫吗?”翁泉海点头。赵妻冷笑:“看来没进错门,翁大夫,看病不要钱,还倒贴诊费,您真是菩萨转世啊!”
翁泉海奇怪地问:“谁说看病不要钱?”赵妻怪笑:“那门外不是有人给诊费吗?翁大夫,请问抓药花钱吗?”翁泉海皱眉:“当然谁用花谁的钱。”
赵妻捏着嗓子喊:“全是假的,我还以为碰上了真菩萨,原来是个满嘴溜滑的猪八戒,我呸!”她扭着屁股走了。
中午,翁泉海来到厨房,问正在炒菜的葆秀:“那些人都是你找来的吧?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是歪门邪道!是欺骗!是心术不正!有辱我孟河医名!”
葆秀不吭声,把菜倒进盘子里,端盘子走到正房堂屋门外。翁泉海拦住葆秀质问:“你跟我说清楚,你为什么这样做?”
葆秀看着翁泉海说:“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可看诊所里连个外来的脚印儿都没有,怕你心里难受。那天老沙大哥临走不是说过嘛,‘诊病不要钱,算是一条出路,也是积德’。我就这么做了。”翁泉海生气道:“你这样做,我更难受!你回孟河吧,孩子我自己能照看。”
葆秀欲绕开翁泉海,翁泉海一挥手,失手把盘子打落在地,两人都愣住了。晓嵘和晓杰听见动静跑了过来,晓嵘喊:“爸,您怎么了?秀姨忙里忙外,还给我们做好吃的,对我们可好了,您别气她!”晓杰尖着嗓子:“我们都喜欢秀姨,您别欺负她!”葆秀忙说:“没事,没事,菜我再去炒。”她从地上捡起盘子走进厨房切菜,随着切菜声,豆大的眼泪滴落下来。翁泉海不吭气,板着脸走进正房。
(节选自高满堂《老中医》)
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故事从赵氏诊所发展到翁氏诊所,展示了两家诊所状况的区别,但事实上两家诊所都受到了此前官司的影响。
B.赵闵堂受包子铺限量销售启发,给自己的诊所贴出了“挂号限量”的告示,结果还是没能改变诊所门可罗雀的窘状。
C.小说运用环境描写交代赵氏诊所患者少,突出了翁氏诊所人满为患,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D.小说中赵闵堂的妻子到了翁泉海诊所后的“冷笑”“怪笑”“捏着嗓子喊”之举,形象地刻画出她的阴阳怪气、咄咄逼人,着实“要出头露脸,替丈夫出口恶气!”。
11.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请结合翁泉海为了弄清楚“谁说看病不要钱?”的情节,分析翁泉海在一“问”一“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答案】
10.C
11.划线句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通过“捡盘子”“走进厨房”“切菜”几个动作,表现出了葆秀的贤惠能干;“豆大的眼泪滴落下来”,写出葆秀默默流泪的神态,表现出葆秀内心的委屈与隐忍。
12.“问”是质问,“拦”是为了追问,刻画出了翁泉海为人正直、医者仁心的形象。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以及环境描写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突出了翁氏诊所人满为患”错。文章开头有环境描写“受那场官司的影响,赵闵堂的诊所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此处运用环境描写交代了赵氏诊所患者少,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但并没有“突出翁氏诊所人满为患”。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划线句子为“她从地上捡起盘子走进厨房切菜,随着切菜声,豆大的眼泪滴落下来”。
划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捡盘子”“走进厨房”“切菜”几个动作描写,表现出了葆秀的贤惠能干;
划线句还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手法,“豆大的眼泪滴落下来”,写出葆秀在被对方责备之后默默流泪的神态,表现出葆秀内心的委屈与隐忍,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由此呼之欲出。
1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文章说“中午,翁泉海来到厨房,问正在炒菜的葆秀:‘这些人都是你找来的吧?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是歪门邪道!是欺骗!是心术不正!有辱我孟河医名’”,此处的“问”是质问,翁泉海对葆秀的连续发问,表现出翁泉海的正直磊落、爱惜名节、为人正直的形象特点。
文章说“翁泉海拦住葆秀质问”,此处的“拦”是为了追问,翁泉海拦住葆秀并再次质问,表现出他的执著、做事坚持原则以及医者仁心的形象。
(2021·河北唐山·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志
刘白羽
天是晴了。漳河暴涨的洪水,却并未因此落下去。波浪在阳光下一闪,便“哗”的一声抛掷过去了。特别是在山谷里,洪水发出吓人的“轰隆一轰隆”的声响。半夜,我的隔壁,有着关于这水吼的对话。起先,是一个浓鼻音的老人在说“……你听!蛟在叫呢……”
“哪里有什么蛟,这不过是水在打绞,打旋,就响起来了!”
可是不拘怎样,那岩脚下吼叫的怪声响,还是引起我无限的忧郁。因为我给暴涨的洪水钉在这荒村里,已经三天了。恰在这时,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
“老年人说……是凤凰下了蛋,打一次雷,下降三尺,降到山根,变成蛟,它一翻身,就发了洪水,要不,哪来这么大水呢?你听听这声音,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
“不,这是迷信。这完全是迷信……”下面,这响亮的喉咙也没说出涨水的来由。
我却信任了那浓鼻音的人。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因为我确定他是年纪大的人,一定是这河岸上的老住户,他的经验一定可靠。第二天天刚亮,一阵鸟声刚噪过去,窗户纸上灰色的黎明晃了一下眼。我跑到隔壁去,一推门,还早眠在门板上的苍蝇嗡的一声冲到我脸上,像落了阵把雨点。进去叫醒炕上的人,却只一个。他的眼光是那样警惕的制止着我前进的脚步。这人的眼睛在我脸、身、各处打了几个盘旋,然后刀子般疼痛地戳在我脸上,如像一种压力,让我的眼光只好被迫退下来。忽然,他用明朗而干燥的声音无意地扫了我一下:
“你来干什么?”
“我想找那个老大爷,问一问今天水可落得下去,可过得河。”
他一口回绝我,但也有点迟疑,而说出来的终是肯定的语气:“白想!”然后挥挥手,露出他心意的烦躁。
我的眼里到底露着怎样恳切的眼光啊!这使他很轻蔑地唾了口沫水,伸手去搔脚,我才发觉那只脚由厚厚白布包扎起来。我看他已经感觉到我的注意,他有点惶息。我急速地问他:“怎么,踩在犁刃上了?”
看他多么暖昧地点了点头,又赶紧机警地扯开去:
“枪……这半天不响了。……”
突然门外一阵气喘声,谁破门而入。是那浓鼻音的瘦小的老人,急急挥着手说:“躲一躲吧!从夏店来了鬼子兵,还有二十里!”
我站开一点,插手到口袋里去摸手枪。后有追兵,前有万恶洪水,这怎么办?经过一阵急促地摆布,老人示意只有我能帮助他搀扶他那病脚的儿子。对老人家这种信任,我真是衷心感谢,便伸手去搀扶那青年人。他却怀疑似的退缩一下说:“你不要跟着我们白跑路吧。”我真想捶他一拳,但我正需要这农民来掩护我自己,只好耐心扶他走……那样一溜一溜的……路上绊脚的石子咕噜咕噜响着,——我觉得这年轻农民真是讨厌 ,他总要摆脱我似的,仿佛他知道现在我需要他们掩护,他便故意和我作难了。有时,他把全身重量都倾注在那老人身上,让老人像掮一口袋沉重的粮食一样吃力,他自己还得重重地跳着那只独脚。不知他为什么对我那样坏,那样怀疑,这是一个农民和一个抗日军人的关系吗!我心里渐渐地也怀疑起来,我想他也许是对于我不利的坏分子吧。这警觉的触角的确触痛了我,这样,我几次去触摸我那光滑滑的手枪柄,准备他万一危害我,我就使用枪膛里的第一颗子弹,——不过 当远处沉闷的雷一样的炮声响一下,我从那青年的眼珠。上便看出一种异常的表情,——他仇恨、震怒,而不是普通农民的慌惧。我又觉得这是很熟悉的一种眼色。这时我们三个随着犬牙般嵯峨的白垩岩降下一条深谷,到一个路口,往里去是深深的灌木林,前面是漳河漂浮满白泡沫的河面。我们三个歇息在一块石头上。那老人担心地望着横搁在他膝头的伤脚,叹息地摸着什么,一面闪着泪水婆娑的小眼说:“这样三天两头躲来躲去,你的脚几时好呢?”一面把一个小白纸包递给年轻人。谁知道这护士一样的殷勤反而引起这伤者的暴怒,冷冷地把药合在两手心上,警惕地看了我一眼。
我摘下帽子,揩了把汗,预备离开他们。我问:“你们知道X支队往哪个方向去了?”他揩着汗,任何反应都没有。那老人答复我:“五天前渡河的。”
一阵风搜索似的掀着我的头发,突然,我藏在帽檐里的一只布片哗地一旋,落在年轻人那只好脚的跟前。
我急忙伸出一只手去捡,一只手去抓枪,一仰头,仿佛望见山崖上垂着的一朵野花,他从早晨时时刻刻对我很凶狠的样子,倏地,给那甜蜜蜜的微笑遮着了。这样,他和蔼地把那只大手抓着我:“你是同志……你是同志……”这时我羞涩地把枪抽回,将那写着“八路”的臂章舒展地铺在石头上,两手不自然地匀着它。我们两人互相看着,笑了出来。
老人说:“好!你们都是一家人……”
原来我赶大队伍不上,换了便衣躲避到这荒村里来,最怕有坏分子去报告,因为背后敌军正在追踪我们,便将臂章摘下来藏起了。
“我也是X支队的。”那响亮的声音如同吹响的银笛。
“你?……”我一下蹦起来,仿佛正欲坠下深阱,却给上头一只手拉着了。我在这瞬间一下获得了最需要的最崇高的热情。
“是啊!你不信!我是七连的通讯兵。夏店火线上挂了花,那天,大队伍过河,把我托给这个老大爷!”
我一扭身,激动得眼窝酸了一下,把脖颈伸到老人面前:“他不是你的儿子? ……”
老人伸手抓了几下胡须摇摇头,莫名其妙地指着搁在膝上的脚说:“上药吧!”
“哈——我来!”那个同志自己一面弯过身来解着白布带。忽然,我对他的反感一点没有了,还想为他做点什么才好。他却一面咬着牙忍耐疼痛,好笑似的说:“……我先前对你这陌生人总有点怀疑,我怕你跟来……你发现我,你会怀疑的,是吧,那我和这老大爷……”
“我也是这样推测你。”我在伸手替他往布上敷药。
一阵芳香的气息从泥土里吹过来,一簇簇星似的黄花在那儿绽嘴微笑。他舒适地倒在老人的怀里。老人眯了眼晴望着酱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也在队伍里,说当号兵,你们知道吗? ……”。
一九四一年(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漳河山洪声响的描写以及青年和老人有关水吼的对话的内容,表明了近期要渡过漳河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忧郁的主要原因。
B.老人家对“我”充满信任,但是那位脚负伤的青年则处处回绝“我”,是因为青年人“怕”我”对他产生怀疑,不希望“我”和他们一起走。
C.荒僻的山村面临日军侵袭,八路军被日军紧紧追赶,伤员还得依靠老乡保护等等,都说明了当时中国尚处在抗日战争难艰困苦的阶段。
D.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温馨的气氛,不仅暗示军民鱼水之间的深情,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瞅见天上一颗星,像一只火枚插到烟灰里般,一下又给阴云遮蔽起来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B.文章以“我”的视角具体描摹了三个人物的言语、行为以及笑貌,又用少量笔墨交代人物过去的经历,使主要人物具有了“圆形人物”的特征。
C.作者注重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如对“我”的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以及用其他人的行为来暗示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D.小说以“我”听到漳河山洪声响开篇,以漳河边“芳香的气息”“微笑的黄花”来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了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感情。
15.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
16.本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构思巧妙,请结合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案】
13.D
14.B
15.①老练果断。他随时关注鬼子的动向,一有紧急情况便带领伤员迅疾转移,表现出果敢决断。②爱兵如子(关爱子弟兵)。他操心伤员的安全,心疼伤员的伤情,毫不在意伤员对他的态度,都表现出他对八路军战士深切的关爱。③经验丰富。他根据水的声音,就知道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显出丰富的生活经验。
16.①线索巧妙。文章以“我”和青年在躲避中对待彼此的态度为主线来叙事(或:以“同志”这个称谓的解密为线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②以小见大,构思巧妙。选取抗战期间敌后斗争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我”在追赶大部队的过程中被洪水阻隔在一个荒僻山村里的遭遇),表现出“军民鱼水情深和同志之间的革命情意”的深刻主题。③层层蓄势,人物命运扣人心弦。开始没有交代各人的身份,使之相互猜疑,而后撤中一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故事如何发展,三人生命如何,时时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错误。本文的主旨是表现军民之间、同志之间的鱼水深情和革命情谊,选项中“更预示‘我’一定能找到部队,表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的“更”表明与前一句是递进关系,是文章强调的重点,而这偏离了本文想要表达的重点。
故选D。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具体描摹了三个人物的言语、行为以及笑貌”错误。文章是通过“我”的视角即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这能够表现出老人与伤员的言行笑貌,但不能表现出“我”自己的笑貌。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当他听到鬼子的枪半天不响了,并且知道从夏店来了鬼子兵,还有二十里,从而可以看出他随时关注鬼子的动向,于是急忙挥着手说躲一躲,带着伤员迅速转移,从而表现出老人老练果断。
当三个人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时,老人担心地望着横搁在他膝头的伤脚,叹息地摸着什么,一面闪着泪水婆娑的小眼说这样三天两头躲来躲去,你的脚几时好呢?一面把一个小白纸包递给年轻人。谁知道这护士一样的殷勤反而引起这伤者的暴怒,冷冷地把药合在两手心上,从而表现出他对八路军战士深切的关爱。
半夜老人和年轻伤员的对话中说到听水吼的声音,认为是蛟在叫,并且听水的声音就知道水一时半会退不下去,从而显出丰富的生活经验。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构思的把握能力。
本文的题目是“同志”,而文中的三个人身份并不明朗,在转移的过程中,青年似乎总要摆脱我,故意和我作难,对“我”非常的坏和怀疑,而我的心里也渐渐地怀疑起来,认为他也许是对于我不利的坏分子,并且几次去触摸我那光滑滑的手枪柄,最终当自己那写着“八路”的臂章落在年轻人脚下时,才揭示出二人的身份,所以文章以“我”和青年在躲避中对待彼此的态度为主线来叙事,线索巧妙,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并没有写轰轰烈烈的抗日场面,而是通过抗日战争期间,老人带着伤员转移,而我因为被洪水困在山村里也跟着转移的故事,来表现老人对八路军战士深切的关爱,从而以小见大,构思巧妙,表现出“军民鱼水情深和同志之间的革命情意”的深刻主题。
文章开始并没有交代三人的身份,甚至“我”认为年轻人是老人的儿子,在转移的过程中,“我”和年轻人互相的猜疑和试探,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三个人的人物命运深深吸引读者,紧扣心弦,所以结构巧妙还表现在层层蓄势,人物命运扣人心弦。
(2021·北京昌平·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多是人间有情物
我最早识得一种草药时,大约四五岁。外公牵着我的手去田间溜达。小径上野花野草蓬勃生长。
外公俯身拾起一棵草,又接连拔起这同一种草。这种草叶子像一柄柄摊开的调羹似的贴着地皮长,中间竖着一茎,地上到处见。我问外公这是什么呀?外公告诉我,此地称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派用场。
外公说不要小看这些野草野花啊,虽说长得赖贱,常常让走路人脚底踏来踏去,但它们大多是药草,各有各的用场啊。外公又说,这就跟人一样,看看周围那些平平常常的木匠、铁匠、鞋匠,还有箍桶的、修伞的、弹棉花的,他们都各有各的本事呢。
终于有一回,我见识到了一种药草的本事。我们村上有个童养媳出身的儿媳,有一天午后慢吞吞来到我家,向外公诉说,说她昨天不知被什么虫叮咬了,脚背肿起一大块,上午公社田里收工到家,又去自家田里除草,除完草脚痛得路也走不动了。外公看了看她肿起的脚背立马走出屋外,回转时手上捧了一大把蒲公英。外公把几颗蒲公英捣烂成一团菜泥样,再往里面掺了一点陈醋,然后就把这团草泥敷在她脚背上,用一块布裹住,余下的蒲公英让她带回去煎汤喝。第二天这位妇人又上门来,这回眉眼舒展开来了,她是来向外公道谢的,我们看到了她脚背上的肿已消退了下去。
外公在我们村里很有点名望,因为他有文化,懂中医,会研制一些方药,无偿供乡人用。那时我们周围少医院,村上大多是农户,大家有了小毛病一般都不去医院,扛不住了就弄几副草药吃吃,因此常有村人来我们家讨药,也有外村陌生人上门来问医求药。
家里有许多瓶瓶罐罐和大大小小的甏,里面都盛放着外公收集的药材及研制好的一些成药。母亲告诉我,做药是非常辛苦的,每一味药材的收集清洗晾晒炮制,一道道工序非常麻烦,要花大功夫,有的几蒸几晒磨成粉后还要和上蜜封上蜡,所以这些药都是外公体力还吃得消时做成的,放在密封罐和石灰甏里是能保存好多年不坏的。
我懂事时,外公已是八旬老人了,自然是不再这么辛苦劳作了,但我家屋子廊檐下,一排排的竹钩上总晾着一些等着晒干或阴干的药草。这些药草都是乡间田野里常见的,外公常要收集一些,有些药草要等干透了以后用上疗效才大。
我认了一些字后,看到外公房里很多的医药书,有时候忍不住好奇心,也会翻开来左看看右看看。有一次我问外公,“贝母”是不是宝贝妈妈呀?外公笑了起来,告诉我这是一味中药,他说有些中药的名称是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的,比如说“牛膝”这味药,也并不是牛的膝盖。记得外公还跟我讲过“看麦娘”等草药的故事。看麦娘长在麦田里,样子和麦苗差不多,能治疗水痘、肝炎等病,它还有攻毒的作用,所以麦田里有看麦娘,麦苗不容易患虫害。但是农人除草时,都把它当害草除掉,认为它夹杂在麦苗里长,容易影响麦苗的长势。外公说其实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窜高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下去,把阳光雨露尽可能留给了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还是有仁义的呢。
我识了几种药草后,有一次在外面玩,就把看到的一种药草拔下来,塞了两口袋,到家掏出来交给外公。外公捋了捋山羊胡子笑着说,你也懂得帮外公做事啦,接着他就说,这些草你以后不要去拔了,外公去年晒干的还有不少呢,让这些草留在地里活过一秋也是好的。外公还教诲我说:天上地下的许多东西都给人带来了用场,它们对人是有情义的,我们要懂得爱惜它们,用它们时要有分寸,不能浪费糟蹋啊。
我八岁时外公去世了,如果从我懂事有记忆算起,他老人家也只陪了我三四年光景,但童年时的这段成长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我小时很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像外公一样有本事的人,最好是当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然而命运之神往往会把愿意踏进这扇门的人抛向另一间屋,我年少时的志向终究是落空了。但是几十年来,我对中医的亲近感,却一直葆有。
前几日,我去探望老妈,老妈边看电视边与我聊天,突然想起了什么,她告诉我说,外公在时,有一年村里闹鸡瘟,一家一家传过来,很快传到隔壁了,外公知道了,赶紧弄了草药拌在鸡食里喂鸡,结果我们家的鸡一只都没死。我问老妈,那是啥药草呢?老妈说,也许是打官司草吧?还是其他什么草?她记不大清楚了……
(取材于徐慧芬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说长得赖贱 赖贱:不易引人重视
B.一道道工序非常麻烦 麻烦: 繁琐,费力
C.外公还教诲我说 教诲:教导批评
D.却一直葆有 葆有:保持着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公把药草和木匠、铁匠、鞋匠等人作类比说明平凡普通的药草也有自己的功效和作用。
B.外公因为有名望所以经常利用药草研制方药,提供给缺医少药的乡人,供他们无偿使用。
C.中药名称只从字面上理解有可能是错误的,但“看麦娘”草从字面理解却有一定的道理。
D.长大后我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但与外公一起的生活经历,使我对中医一直有亲切感。
19.文章结尾再次提到“打官司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文章题目“多是人间有情物”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请你分析题目的内涵,并谈谈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7.C
18.B
19.呼应了前文外公将打官司草采回去派用场的内容。打官司草外形普通,随处可见,但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药草太过普通,容易被人忽略,以引起人们对平凡药草态度的反思。
20.平凡的药草给人解除病痛;看麦娘草自我奉献的仁义情怀;外公对乡人的无偿帮助,医者仁心的无私;我对外公的怀念对中医的亲近。
表达效果:新颖别致,激发读者兴趣;凸显主题,是对药草及人间真情的赞美。
【分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C. “教诲:教导批评”错误。教诲:教导。根据后文来看在,这是外公教导“我”一些关于珍惜自然草木的知识道理,不含批评之意。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章的能力。
B.“外公因为有名望所以经常利用药草研制方药,提供给缺医少药的乡人,供他们无偿使用”错误。颠倒因果,原文说 “外公在我们村里很有点名望,因为他有文化,懂中医,会研制一些方药,无偿供乡人用”,应该是“因为他会研制一些方药,无偿供乡人用”,才“有名望”。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物象作用的能力。
“打官司草”第一次出现在文章第二段“外公告诉我,此地称打官司草,但它正式的名字叫车前草,可以当药用,他要采回去派用场”,在结尾再次出现,且母亲说大概用这草治好了鸡瘟,结构上前后呼应。
从内容上看,作者两次提到打官司草,这草“地上到处见”,是不起眼的草药的代表,“长得赖贱,常常让走路人脚底踏来踏去”,但它却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起到很大的作用,提示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对待这些平凡药草的态度,重视平凡的草药。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有情物”在文中首先指的显然是药草,文中写了几种药草,都是平凡而随处可见的药物,如车前草、蒲公英、看麦娘草等,它们尽管不被人重视,甚至被忽略,但外公用蒲公英治好了妇女的肿痛的脚背,用车前草治好了鸡瘟,它们尽管平凡,却能解除人们的病痛,是“有情”的;“叫它看麦娘是有道理的,它在麦田里伴着麦苗长,等到麦苗一点点往上窜高时,看麦娘就不长了,慢慢萎缩下去,把阳光雨露尽可能留给了麦苗,就像麦苗的奶娘一样,还是有仁义的呢”,则进一步看出,草木还有自我牺牲、奉献的仁义精神。
其次,要看到文中主要人物;如外公,他“他有文化,懂中医,会研制一些方药,无偿供乡人用”,这是对病人无私的仁心;“我”,因为对外公十分亲近,所以“对中医的亲近感,却一直葆有”,表达了“我”对外公无比怀念的“有情”。
表达效果上来说,标题含蓄委婉而别致新颖,说“多是人间有情物”,能激发读者的兴趣,想知道这些有情物是什么;同时,“多”与“有情”二字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指出“真情”存在范围之广,赞美药草和人们之间真情的可贵。
(2021·山西太原·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另一个人
[阿根廷]博尔赫斯
事情发生在1969年2月,地点是波士顿北面的剑桥。
那是上午十点钟光景。我坐在查尔斯河边的一条长椅上。灰色的河水夹带着长长的冰凌。河流不可避免地使我想到时间的流逝。
我的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
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难堪。另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吹起了口哨。
乐曲的调子把我带到一个已经消失的院落,想起了多年前去世的阿尔瓦罗·拄菲努尔。接着他念起词句来,那是开头一节十行诗的词句。声音不是拉菲努尔的,但是学拉菲努尔。我惊骇地辨出了相似之处。
我凑近对他说:“先生,您是乌拉圭人还是阿根廷人?”
“阿根廷人,不过从1914年起我一直住在日内瓦。”他回答道。
静默了好久。
我又问他:“住在马拉纽街十七号,俄国教堂对面?”
他回说不错。“那么说,”我蛮有把握地说,“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们目前是1969年,在剑桥市。”
“不对,”他用我的声音回答,声音显得有些遥远。过了片刻,他坚持说:“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奇怪的是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
我回说:“我可以向你证明我不是瞎说。我可以告诉你陌生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那幢房子里有一个银制的马黛茶罐,底部是盘蛇装饰,是我们的曾祖父从秘鲁带回来的。鞍架上还挂着一个银脸盆。你房间里的柜子摆了两排书。”
他回道:“这些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我在做梦的话,你当然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
他反驳得有道理。
为了让他和让我自己安心,我装出绝不存在的镇静。我对他说:“我的梦已经持续了七十年。说到头,苏醒时每人都会发现自我。我们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是两个人罢了。你想不想稍稍了解一下我的过去,也就是等待着你的未来?”
他不做声,但是点头同意了。我接着说:“我不知道你写了多少本书,只知道数目太多。你写的诗只讨你自己喜欢,写的短篇小说又太离奇。”
我发现他根本不注意听我讲话。我见他手里捏着一本书。我问他是什么书。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邪恶的人》,这位俄罗斯大师,比谁都更了解斯拉夫民族灵魂的迷宫。”他不无卖弄地回答。
我问他在写什么,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或者《红色的旋律》。解释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
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比如说,对所有的邮递员,所有的潜水员,所有无家可归的人等等。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
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我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人的衰老和太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
我回想起先前他曾热切地重复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首短诗,惠特曼在其中回忆了他与人同享的、感到真正幸福的海滩上的一个夜晚。
“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此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
他朝我干瞪眼。“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
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们两人兴趣各异,读过的书又不相同,通过我们的谈话,我明白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因此对话相当困难。每一个人都是对方漫画式的仿制品。情况很不正常,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说服和争论都是白费力气,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我要成为我自己。
我提出第二天再见面,在两个时代、两个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碰头。他立即答应了,他没有看表,却说他已经耽误了时间。我们两人都没有说真话,每人都知道对方在撒谎。我对他说有人要找我。
我们没有握手便告了别。
第二天,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不会去。
(有删改)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具体时空和场景,并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给人以真实感。
B.“我”和“他”邂逅在河边的一条长椅上,“我”在剑桥的查尔斯河边,“他”在日内瓦的罗丹诺河边。河流隐喻着时间的流逝,打通了两个不同的时空。
C.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我”与“他”相遇后的对话来传达作者对于人生的一些感悟。
D.“我”和“他”约好第二天再见面,但我们都不会去,作者意在告诉读者:“我”和“他”身处两个时代、两个地点,再次相遇已无可能。
22.两人在长椅上的对话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请结合这些对话分析“我”与“他”有何不同?
23.小说就是通过叙述虚构的世界与人生,抵达必然和应然的真实。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小说“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
【答案】
21.D
22.①“他”年轻、富有同情心:“我”年老、更加理性。
②“他”富有创新精神,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更传统,喜欢人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
③“他”认为“(诗人)不能说假话”,强调写实;“我”认为艺术能超越生活的真实。
23.①老年的博尔赫斯和年轻的博尔赫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邂逅,通过对话发现彼此是有很多不同的“另一个人”,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人生感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思想和认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感悟是真实的具有哲理性的。
③“真实”是“虚构”的基础、源泉;用“虚构”的故事传达“真实”的人生感悟,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使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作者意在告诉读者:‘我’和‘他’身处两个时代、两个地点,再次相遇已无可能”错误,作者意在告诉读者: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年轻到年老,思想和认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彼此可能无法理解。
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从“我们两个相像,不过您年纪比我大得多,头发也灰白了”可见,“他”更年轻,而“我”更年老。
从“他说他正在写一本诗,书名打算用《红色的颂歌》或者《红色的旋律》。解释说他的诗集要歌颂全人类的博爱”“他对我说他的集子谈的是被压迫、被遗弃的广大群众”“我陷入沉思,接着问他是不是真的对所有的人有兄弟之情”可见,“他”富有同情心,而“我”则有着更理性的思考。
从“我们不可避免地谈起了文学,不过我谈的无非是常向新闻记者们谈的话题。我的另一个我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喜欢的却是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可见,“他”富有创新精神,喜欢发明或发现新的隐喻;“我”更传统,喜欢人们的想象力已经接受的隐喻。
从“‘如果惠特曼歌唱了那个夜晚,’我评论说,‘是因为他有此向往,事实上却没有实现。假如我们看出一首诗表达了某种渴望,而不是叙述一件事实,那首诗就是成功之作’”和“‘您不了解,’他失声喊道,‘惠特曼不能说假话’”可见,“我”认为诗歌可以是虚构的,用以表达某种渴望,超越现实生活;而“他”认为惠特曼不能说假话,诗歌必须是真实的。
23.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本文中,“您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也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们目前是1969年,在剑桥市”“我现在在日内瓦,坐在罗丹诺河边的一条长椅上”可见,“我”与过去的“我”竟然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条长椅上见面并对谈,且过去的“我”不能理解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也并不能完全理解过去的“我”,简直就像是两个陌生人,这种情节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故而这是虚构的。
但文中作者想表达的道理却是真实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年龄差异”,我们的思想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现在的“我”更理性,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是艺术超越现实;而“他”则更感性,同情弱势群体,并认为诗人不能是“假话”等,这就表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年轻时与年老时的思想认识会有巨大差异,这是因为年龄增长、经验增长而发生了变化,这种感悟是真实的。
文中用虚构的故事,过去与未来的自己对话,来传达出真实的感受,看似荒诞无稽,却能够启发人进行深刻的思考,让小说内涵更深刻。
(2021·安徽六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鸟人范
张建春
把范万顺称为鸟人,没有贬低的成分。
“鸟人”在小城不是个好词,鸟在天上飞,落在人的身上,就和下三路有关了。有几年,评书《水浒》很流行,上上下下都记住了李逵的台词: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加重了对鸟的轻蔑,喊某人为鸟人,断然是蔑视之举。
鸟人范不一样,这名号来得早,评书《水浒》开播时,鸟人范这仨字已经在小城人耳朵里磨成老茧。
鸟人范有饭碗,在葛大巷开理发店,手艺不错,方圆三五里的男男女女都找他剃头。头上功夫的事马虎不得,鸟人范做得极其认真,可惜还是没赢得剃头范的称谓。
范万顺的手艺,被鸟事遮挡住了。
鸟人范玩鸟、养鸟、驯鸟、护鸟,把有关鸟的事做到了极处。葛大巷是古巷,小城有多久它就有多久,鸟人范的理发店是祖传的,剃头的手艺也是祖上留下的,只是到了鸟人范这一代萎顿了。
鸟人范把原本三间的门面一剖为二,一半交给了鸟们,剃头场子自然变小了。葛大巷住户多是前店后院,鸟人范的理发店也是。和别人家不同,剃头铺的院子仅有树,且是独树,常青的老柏,向上举着九条枝丫。
院子方正,独树一放,就成了个“困”字,小城人看了摇头,齐说,不吉。鸟人范不以为然,树上有鸟,树下落阴,有何不好的。鸟人范还有高处,在老柏的枝丫间搭建了木屋,不透风进雨,让鸟们在中歇息、过日子。
鸟们齐齐地向鸟人范家涌,先是占树,之后向交给鸟事的一间半的房子挤,有吃、有喝,鸟们爽得很。
鸟人范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剃头不超过十五个,剩下的时间,关门,和鸟们打交道。
院子里的鸟他要关照,送水、撒食,还要进一间半的房子里,调解鸟们的纠纷。鸟们见到鸟人范不惊,估计是把他当成了不长翅膀的鸟儿了。
通常鸟人范早晨天麻麻亮时分出门,风雨无阻,直奔小城边的荒凉地西凉城。鸟人范出行有气势,身后跟着群鸟,以灰喜鹊打头阵,随后麻雀、白头翁、斑鸠、乌鸫、八哥等数不清品种的鸟们,不紧不慢地跟着,各色叫声好听。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人范遛鸟呢。
不过鸟人范不仅是遛鸟,他要做的事讲究,一夜间西凉城总要发生些纠缠,一些鸟受伤或者生病,鸟人范便收集了,带回家中,救治疗病,当然是在院中,之后放进一间半房中,慢慢调理。
鸟人范本有老婆,但心散在鸟的身上,老婆过不下去,恨恨地跟了人跑了,临走时,大骂范万顺为鸟人,头也不回,翻过西凉城去了别处。鸟人范委屈了几天,有鸟做伴,也将独身的日子过了下来。鸟人范不寂寞,有鸟呢。和鸟过一辈子,和鸟爱着,有意思。古人就有梅妻鹤子,小城人见怪不怪。
鸟们对鸟人范有感情,反过来,也护着鸟人范。有次几个青皮,要鸟人范为他们剃个怪里怪气的头,鸟人范不干,给再多的钱也不干。青皮们不饶,竟把鸟人范从理发店拽了出来,拳打脚踢,围观的人不敢上手。鸟们怒了,成群的灰喜鹊、八哥、白劳冲扑了过来,对着青皮们又是啄又是咬,粪便冲天而下直浇青皮们。青皮们抱头逃窜,鸟们仍不罢休,尤其是白劳,追着、撵着,而更奇特的是西凉城的鸟们也飞着赶来,黑压压的一片,盘旋在葛大巷上空,久久不愿离去。
那天小城人过足了眼瘾,小城的周边还有这么多的鸟,想也不敢想。也有老人叹息,人心不古,人不如鸟。晚上,小城的板车李、一帖胡、画匠柳等请鸟人范喝酒,都十成的醉,一齐叫着鸟人范,泪眼麻花的。
就有人来打鸟人范鸟的主意,要买下理发店和驻扎的鸟,出价高,五百万。鸟人范旁敲侧击,问出了头绪。买家想用鸟人范的理发店,开个酒家,专营鸟味。
鸟人范气得翘胡子,嗓子就直了,猛猛地吼叫,引得众鸟盘旋,呼呼地向下扑。来人感到架式不对,当了缩头乌龟,直到天黑透了,才敢迈出理发店,自此买店的事再不敢提。
鸟人范八十岁时放下了剃头刀,整天和鸟们混在一起,但也愁,以后的日子鸟们怎么办?
正愁着时有了转机,省城农业大学王教授来找了他。王教授不老,四十多岁,一来就住进了鸟人范家,说家,不如说是大鸟巢。一住就是大半年,如父子。
王教授走后,鸟人范立了遗嘱,死后将理发店和鸟赠王教授。
日子又过了四年,鸟人范死了。葬礼简单,骨灰埋在西凉城。那几天群鸟噤声,只是落土时,王教授提议奏《百鸟朝凤》,群鸟和了,但也乱得凄凉。
随后两件事值得一说。一是理发店门口挂了“鸟人范鸟类保护中心”的牌子,落款为省农业大学。再一是王教授说了件事,困难年间,鸟人范窝在西凉城,吃了半个月的鸟蛋、鸟肉。
鸟人范,就此从小城消失,说到他,称为范万顺了。鸟人终不好听。
(选自《安徽文学》2019年第7期)
2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万顺的手艺,被鸟事遮挡住了”,这一句单独成段,既概括介绍范万顺的职业,也引出下文他与鸟之间的故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小说插叙有关范万顺老婆的相关情节,既拓展了小说内容,从侧面突出鸟人范对于爱鸟的执着,又批判了范万顺老婆不讲道德的行为。
C.小说语言俏皮、幽默,如“有吃、有喝,鸟们爽得很”写出了鸟们的惬意;“把他当成了不长翅膀的鸟儿了”写出了鸟儿与人的亲密之感。
D.鸟们护着鸟人范,众人喝酒,“泪眼麻花”;“鸟人范”去世,又被“称为范万顺”:小说通过描写他人态度,表现了人们对鸟人范的敬重。
25.“鸟人范”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6.小说结尾补叙了“值得一说的两件事”, 这样的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24.B
25.示例:
①工作极其认真。鸟人范在葛大巷开理发店,做得极其认真,许多人都找他剃头。
②把爱鸟、护鸟作为职责。鸟人范玩鸟、养鸟、驯鸟、护鸟,把护鸟的事做到了极处。
③不慕名利,鸟人范没有卖掉人家出价五百万的理发店和鸟。
④知错就改。鸟人范终身养鸟、护鸟,改正以前吃鸟蛋、鸟肉的错误行为。
26.示例:
①两件事交代鸟人范理发店的归宿和鸟人范护鸟的缘由,使得小说情节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显得完整流畅;
②鸟人范以下半生的护鸟为自己在困难年间的吃鸟行为忏悔、改错,补叙内容有助于鸟人范人物形象的塑造;
③设立“鸟人范鸟类保护中心”,让保护鸟类的观念深入人心,补叙内容有助于小说主题的揭示。
【分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批判了范万顺老婆不讲道德的行为”错误。从“心散在鸟的身上,老婆过不下去”句可以看出,是生活所迫,老婆才离开了范万顺,并非范万顺老婆不讲道德。
故选B。
2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完成该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结合作品进行分析“‘鸟人范’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的要求,知晓答题方向。
其次,阅读全文,感知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内容,重点把握描写“鸟人范”言行的语句,在此基础上概括“鸟人范”的形象特征。
从文中来看,可以通过“鸟人范”的职业以及他对鸟的态度来概括他的特点。
如作为理发师,“鸟人范有饭碗,在葛大巷开理发店,手艺不错,方圆三五里的男男女女都找他剃头。头上功夫的事马虎不得,鸟人范做得极其认真,可惜还是没赢得剃头范的称谓”,从他对理发工作的态度,可以概括出他工作极其认真。
如作为爱鸟人士,“鸟人范玩鸟、养鸟、驯鸟、护鸟,把有关鸟的事做到了极处”“鸟人范把原本三间的门面一剖为二,一半交给了鸟们,剃头场子自然变小了。葛大巷住户多是前店后院,鸟人范的理发店也是。和别人家不同,剃头铺的院子仅有树,且是独树,常青的老柏,向上举着九条枝丫”“院子方正,独树一放,就成了个‘困’字,小城人看了摇头,齐说,不吉。鸟人范不以为然,树上有鸟,树下落阴,有何不好的。鸟人范还有高处,在老柏的枝丫间搭建了木屋,不透风进雨,让鸟们在中歇息、过日子”,从他与鸟儿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出他把保护鸟儿作为职责;
从他不卖理发店和鸟来看,“就有人来打鸟人范鸟的主意,要买下理发店和驻扎的鸟,出价高,五百万。鸟人范旁敲侧击,问出了头绪。买家想用鸟人范的理发店,开个酒家,专营鸟味”“鸟人范气得翘胡子,嗓子就直了,猛猛地吼叫”,可以看出他不慕名利;
从他终身养鸟、护鸟的缘由,“困难年间,鸟人范窝在西凉城,吃了半个月的鸟蛋、鸟肉”,可以概括出他知错就改。
2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完成该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结合作品分析“小说结尾补叙了‘值得一说的两件事’,这样的安排有何作用”的要求,知晓答题方向。
其次,阅读全文,感知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等内容,重点把握“值得一说的两件事”,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和读者方面去思考其作用。
“值得一说的两件事”是“一是理发店门口挂了‘鸟人范鸟类保护中心’的牌子,落款为省农业大学。再一是王教授说了件事,困难年间,鸟人范窝在西凉城,吃了半个月的鸟蛋、鸟肉”,这两件事交代鸟人范理发店的归宿和鸟人范护鸟的缘由。
从情节安排看,上文写鸟人范爱鸟,甚至为了鸟不卖房子,结尾部分让上文的情节落到实地,让读者明白了鸟人范行为的原因,同时上文鸟人范爱鸟的种种表现和补写的理发店的最终归宿形成照应,这就使得小说情节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从形象角度来看,上文写鸟人范爱鸟、护鸟,补写的事情让读者知道鸟人范是以下半生的护鸟为自己在困难年间的吃鸟行为忏悔,补叙内容有助于鸟人范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主题角度来看,补叙的设立“鸟人范鸟类保护中心”这一事件,有助于揭示小说爱护环境这一主题。
(2021·河南郑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挂在故乡的钥匙
欧阳明
吃过早饭,老栓取下挂在床头墙上的那串钥匙,就出门了。
钥匙总数26把,老栓早已牢记于心。钥匙是湾里26户人家委托给他的。
湾里一共27户人家,现在家里还住着人的,就老栓一家了。说是一家,其实就老栓一个人。老伴前两年患肝癌走了。老栓想不通,农村山清水秀的,吃的菜和粮食,从没打过农药,咋也会像城里人一样,害个病就是癌症。
老伴走后,儿子和女儿劝老栓进城去一起住。老栓想去,毕竟一个人待在偌大一个湾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太闷。但他走不了,那串钥匙拴着他。
老栓觉得,做人,必须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哪怕是磨眼儿,也得穿过去。就对儿子说,等哪天大家把钥匙都拿回去了,我就进城。
26户人家,最初是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后来挣钱了,在城里买了房,就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接走了,每年清明和春节才回来。26户的房子都是砖房,有的才建成几年,最少的花了七八万,最多的花了几百万。人走了,房子却搬不走,里面的家具,样式老旧,搬进城也没地方放,送人吧,没人要,烧了又太可惜,毕竟是钱买的哩。最好是留在老家,请个人看着。找谁呢?只有老栓。那时老栓老伴还在,两口子都不想进城,说城里喝口水都要钱,空气也没乡下好。
最初给老栓钥匙的不多,就几户人家,后来越来越多,不得不用一根长长的铁丝串起来。
每天,老栓都要把那些房子巡查一遍。
大家觉得给老栓添了麻烦,说每年给他点钱。老栓不收,说,钱,我不缺。
老栓说的是实话。儿子女儿给他的钱,都不知道干啥用。
大家过意不去,就送他烟酒。老栓还是拒绝。说,医生说我不能再抽再喝了。叫他拿去送人。说,送谁呀?我又不求人办事。
你这样我们过意不去何。大家说。
一点小事,有什么过意不去的?放心,房子我会给你们看好的!
昨晚下了点雨,路很湿滑,老栓走得左摇右晃的。他从邻居老杨头家开始查看。先看大门上的锁有没有动过的痕迹,然后再开门进去,每间房每间房地看掉没掉什么东西。
一连看了25户,都没异样,老栓心里踏实多了。但他还不敢彻底放心,还有最后一家。
最后一家的房子三楼一底,有车库,花园,比城里有些别墅还豪华气派。
房子是江娃子的。为了回家方便,江娃子花两百多万,把进村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天晴落雨,都能过车,大家都说他好。江家最值钱的还不是房子,是房子里的那些家具,据说全是红木的,一把椅子就几十万,每次查看,老栓都丝毫不敢大意。
江娃子从小调皮捣蛋。八岁那年,他和生产队长儿子打架,输了,居然一把火把队长家的房子烧去了一大半,把爹给活活气死了。初中还没毕业,他便出去了,从此生死不知,直到三十年后才回来,回来已是省城什么公司的大老板,屁股后面跟了一大群人,里面居然还有本县的县长。
江娃子家除了院门和大门,屋里每间房也装了门,共十道,全是防盗的,都得用钥匙开。每次查看都得花上半个多小时。
老栓每把锁每把锁看了,无异样,再每间屋每间屋看了,也无并样,心才彻成安稳。
从江娃子家里出来,已进中午,老栓开始回家,手上的钥匙,一路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你佛在和他说着什么。
以前,出去的人清明和春节都会回来,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有些不回来了,连过年都不回来,有几把钥匙,几年都没拿去用过了。怕钥匙生锈,老栓每月都要用猪油擦一次。
江娃子自从修了房子后,年年清明和春节都要回来。每次回来,天天都要请老栓过去吃饭,每顿都安排他坐上位。老栓先是推辞。江娃子不依,说,您年纪最大,辈分最高,您不坐谁敢坐呀?
都说从小偷油,长大偷牛,人,从小就能看到大。可老拴做梦都没想到,江娃子居然会比自己上过大学的儿女还有出息,老栓党得自己的确是看走眼了。
转眼就到了四月。一天,老栓查看完房子,前脚刚进院坝,后面就来辆小车。
小车里下来的,居然是江娃子。
栓叔,我来拿钥匙,江娃子说。
你怎么回来了?还不到清明呀!老栓有些奇怪。
回来办点事。江娃子说。
江娃子回了趟家就走了。走时居然没把钥匙送回来。老栓很纳闷。
两天后,江娃子又回来了。
见面,老栓就问他,你是不放心我给你看屋子了么?
江娃子呵呵一笑,说,栓叔,您误会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为啥?老栓很惊讶。
春节吃饭时,您不是说,湾里的那些地都撂荒了,太可惜,要是有人来承包就好了吗?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搞个农业开发公司,把地全租下来,让大家回来一起挣钱。
真的?
现在国家不是要振兴乡村嘛,这两天,我找了县长,说有政策支持的。
你娃做了件好事啊!老栓笑着跷起了大拇指,抬头朝田野望去,仿佛看见漫山遍野的杂草,一下子卖成了绿油油的庄稼。再回头看了看手中的那串钥匙,心里嘀咕道,你们啦,很快就可以物归原主了。
(有测改)
2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老栓带着钥匙巡查房子为主要情节,穿插了钥匙的来由、村民的感谢和江娃子的过往,现实与过去交织,有助于丰富主题。
B.小说写老栓巡查房子的过程时,详写江娃子家而略写其他家,这是为了突出江娃子家的富裕,为下文写江娃子回村办公司埋伏笔。
C.小说中“咋”“害个病”“磨眼儿”“撂荒”“你娃”等词语口语化特征鲜明,它们在文中的出现使小说更有乡村生活的气息。
D.小说结尾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了主题,又借老栓的想象和低头看钥匙时“嘀咕”的话语,预示了乡村的未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28.小说中的老栓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作品对老栓言行和心理的描写简要分析。
29.小说通过一些具体的人与事,反映了我国农村当今的变化。请结合作品,从社会状况和村民的情感观念两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
27.B
28.①热爱农村,不离不弃。老栓觉得农村山清水秀生态好,/对于江娃子回乡搞农业充满了喜悦,这些心理描写展现了老栓热爱农村、不离不弃的形象。②善良热心,不求回报。老栓不辞辛苦帮大家照看房子,/乡亲们要给他钱物表示感谢,他予以拒绝,这些言行展现了他善良热心、不求回报的形象。③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老栓照看房子,每天要把所有房子巡查一遍,每间房每把锁地看,/怕钥匙生锈每月用猪油擦一次,这些行为描写展现了老栓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形象。④讲究信用,力践诺言。老栓觉得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都得做到,因此要等大家都把钥匙拿回去了再进城,这些心理和行为描写展现了老栓讲究信用、力践诺言的形象。
29.(1)社会状况:①老栓所保管的一串钥匙的由来与未来去向,反映了农村逐渐“空心化”、再由“空心化”到乡村振兴的变化:②湾里26户人家房子的建设情况,反映了农村经济水平的变化。
(2)情感观念:①每逢清明、春节,外出的村民从都会回来到有些不再回来,反映了村民对乡村由依恋到疏离的情感变化;②江娃子的人生轨迹,反映了农村人从入城发展到回村发展的观念变化。
【分析】
2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这是为了突出江娃子家的富裕,为下文写江娃子回村办公司埋伏笔”错误,不只是“为了突出江娃子家的富裕,为下文江娃子回村办公司埋伏笔”,还为了“表现老栓的善良热心”。
故选B。
2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要求抓住言行和心理分析,从“湾里一共27户人家,现在家里还住着人的,就老栓一家了。说是一家,其实就老栓一个人。老伴前两年患肝癌走了。老栓想不通,农村山清水秀的,吃的菜和粮食,从没打过农药”“老栓老伴还在,两口子都不想进城,说城里喝口水都要钱,空气也没乡下好”可见,他热爱农村,认为农村山清水秀生态好,整个湾里只剩他一个,他也依然不走。当听到江娃子说“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搞个农业开发公司,把地全租下来,让大家回来一起挣钱”,老栓“你娃做了件好事啊!老栓笑着跷起了大拇指”,对于江娃子回乡搞农业充满了喜悦,可见老栓热爱农村、不离不弃。
从“每天,老栓都要把那些房子巡查一遍”“大家觉得给老栓添了麻烦,说每年给他点钱。老栓不收,说,钱,我不缺”“家过意不去,就送他烟酒。老栓还是拒绝”可见,善良热心,帮大伙儿照看房子,每天巡视,勤勤恳恳,还拒绝大伙儿的金钱回报。
“每天,老栓都要把那些房子巡查一遍”“老栓每把锁每把锁看了,无异样,再每间屋每间屋看了,也无并样,心才彻成安稳”“怕钥匙生锈,老栓每月都要用猪油擦一次”可见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钥匙是湾里26户人家委托给他的”“他走不了,那串钥匙拴着他”“等哪天大家把钥匙都拿回去了,我就进城”可见,他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照看房子,觉得别人没拿回钥匙,他就不进城。
29.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创作意图及分析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状况:文中一开始就是老栓保管着已经进城的25户人家的钥匙,每天给他们巡查看房,而整个村庄只剩下老栓一个人居住,反映出农村“空心化”的情况;而结尾时,江娃子打算“搞个农业开发公司,把地全租下来,让大家回来一起挣钱”“老栓笑着跷起了大拇指,抬头朝田野望去,仿佛看见漫山遍野的杂草,一下子卖成了绿油油的庄稼。再回头看了看手中的那串钥匙,心里嘀咕道,你们啦,很快就可以物归原主了”,反映出国家“振兴乡村”的政策。
从“26户的房子都是砖房,有的才建成几年,最少的花了七八万,最多的花了几百万”“最后一家的房子三楼一底,有车库,花园,比城里有些别墅还豪华气派”可见,村民们的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情感观念:从“最初是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后来挣钱了,在城里买了房,就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接走了,每年清明和春节才回来”到“以前,出去的人清明和春节都会回来,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有些不回来了,连过年都不回来,有几把钥匙,几年都没拿去用过了”可见,有些村民对家乡的情感观念淡漠了,从一开始年年都回来,到后来连过年也不回来。而“江娃子”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小时候调皮捣蛋,“他和生产队长儿子打架,输了,居然一把火把队长家的房子烧去了一大半,把爹给活活气死了。初中还没毕业,他便出去了,从此生死不知,直到三十年后才回来,回来已是省城什么公司的大老板”“自从修了房子后,年年清明和春节都要回来”,外出闯荡发展,成为大老板,常年在城里居住,最终却决定“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搞个农业开发公司,把地全租下来,让大家回来一起挣钱”,反映了农村人从入城发展到回村发展的观念变化。
(2021·河北邯郸·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人
(新加坡)艾禺
他又出现了,躲在柱子后,鬼鬼祟祟地朝我们这里张望。
注意很多天了。
开始第一晚,大家都在忙着。亲戚们陆续来到,虽然人数不多但还是把活动亭的每个角落都坐满了。过了晚上11点,人才慢慢散去。我忙着收拾桌上的残局。偶一抬头,突然发现对面祖屋的楼下孤零零站着一个人,眼光直朝我的方向望来。
我当时吓了一跳,以为见鬼了,感觉对面站着的就是爷爷。“爷爷”还在看我,心底寒。我连杯子都不收即刻回身走开。来到灵堂前,照片里的爷爷对着我笑,好像笑我胆小鬼,来找你也怕,我更鸡皮疙瘩了。爷爷,你平时也没有很疼我这个孙子,不用在我面前显灵吧!
禁不住好奇,目光又溜了过去,想看看自己是否眼花,刚才只是看错了,果然一个人影也没有,正舒了口气,冷不防背后又重重被人拍了一下,让我跳起来。
“拍一下肩膀也怕成这样。你不是吧?”老爸不屑地看着我。
“我……我……刚才好像看到……爷爷!”我嗫嚅着,朝对面指了指。
其他人都好奇地围了过来追问。
“所以说丧事一定要办得像样点,你们看,老爸马上回来看了。”二伯拍拍胸口说。
“幸好没有讲他的坏话。”三伯一副庆幸的表情。
“他有坏话可以讲咩,你们不要乱说话!”大伯摆起了老大的威严,大家即刻都噤了声。
爷爷有坏话可讲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爷爷总是说,要给人家机会,不要把人逼到死路。
第二天晚上,“鬼魂”又来了,又是出现在来吊丧的人走得七七八八的时候。隐在不远的柱子后,这里显灵一下,又换个别的地方飘出来。
有了前一晚的经验,我壮了胆,尤其是因为听了妈妈的一番话:爷爷会在你面前出现,可见他在意你啊,说不定他有什么话只想跟你一个人说,你怕他干什么,就算是鬼,也是你爷爷。
听起来也很有道理,我开始偷窥对方,虽然站的有点距离,也看不清脸的模样,不过那身材样子就像爷爷,要不前一晚我也不会儿乎吓破胆。
他忧郁地站在那里,头低垂着,好像不断地在默哀。死去的人为自己默哀到底是种什么感觉,或许只有死人自己知道。
这回不单我注意到,连五叔也被开了天眼,看到了。他毕竟胆大,立马冲了过去。爷爷也有悄悄话要跟他说吗?他过去我就没机会听了,我有点迟疑,但脚步还是抬不起来。
没一阵子五叔回来了,“放心,人啦!脚有点跛。走路不稳,看我追他,拼命要走,差点就跌倒。我不敢再追上去,就让他走了。不过……”“不过什么?”有人追问。
“没有啦没有啦,不是鬼就是了。”五叔好像也不愿多想。
大家没再问下去,不是鬼的答案叫大家松了口气,原来大家都还是会害怕的。只是这人干嘛要站在远处观望灵堂这里的情景?大伯母说八成是流浪汉,等着我们半夜走开就过来觅食,灵堂前的桌子上每晚都摆满佳肴,有些还是跑去米其林餐厅买回来的。
接下来的几晚他依然准时报到。
灵堂上继续来人,很多都是爷爷以前住在甘榜的老邻居,年纪老迈,操着浓浓的乡音,说着从前发生在村里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场黑社会的内部起哄,连累了村里的人,肇事者因为当时身上还带毒,后来被抓了,爷爷因为这件事背负着责难,因为惹起事端的就是他的儿子。
为什么从来没听过家里人提起这件事?儿子,是谁?三个大伯和小叔看起来都不像黑社会,我阿爸更不可能,他连打只壁虎都要老妈相助。
家丑被密密地封着。如果不是爷爷驾鹤西归,人家也不会抖出来吧!
丧礼的最后一晚,大伯请了和尚来为爷爷做最后的一次超度,和尚要求家属们列队,随他绕着棺木念起“往生咒”。
突然列队中插进了一对高低不平的脚步,大家先是一愣,大伯只是轻轻地和对方有一个眼神交流,即刻激动地点起头来。脚步没有停顿,大家没有说话,动作持续着,经文喃喃着,我看见插队的人不时抬头朝棺木里的爷爷张望,那个被爷爷发誓断绝父子关系的儿子,在大家都以为他在人间永远蒸发后悄然出现。爷爷说的“要给人家机会,不要把人逼到死路”,是不是就是为这个儿子说的呢?我不知道,只知道仪式完后兄弟们的拥抱,一向板着脸的大伯哭得最大声。
这个“大大伯”一直担心着别人不能接受他而不敢踏入灵堂,最后还是忍不住走进来了,正如他说,再不过来就没办法尽做儿子的最后一份孝心了。
灵堂前,照片里的爷爷在笑,原来他早知道儿子回来了。
(选自《小说选刊》2020年第3期)
3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大伯因为一直担心着别人不能接受他而不敢踏入灵堂,所以就多次鬼鬼祟祟地躲在爷爷灵前的柱子后面,以尽孝心。
B.文章两次写照片里的爷爷对着“我”笑,第一次是突出“我”的害怕,第二次是表现家人对大大伯能回来而感到高兴。
C.“他忧郁地站在那里,头低垂着,好像不断地在默哀”一句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大大伯的悲痛和懊悔之情。
D.大大伯不敢面对家人是有难以言说的原因的,这一原因只有“爷爷”知道,“爷爷”一直守口如瓶,直到去世也没告诉别人
3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神秘人躲在柱子后,鬼鬼祟祟地朝我们这里张望,设置悬念,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下文的情节。
B.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大大伯离家多年,不能给爷爷尽孝心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
C.小说构思巧妙,虚实结合,层层铺垫,水到渠成,结尾揭开神秘人的面纱,出人意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
D.小说运用反复手法来表现人物,如“要给人家机会,不要把人逼到死路”,反复写这句话强化了爷爷对大大伯的想念。
32.看到“神秘人”时,五叔没有穷追不舍且当别人问起原因时不愿多说。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心理。
33.“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30.D
31.C
32.①因为五叔根据这个人“脚有点跛,走路不稳”的特点断定是大大伯;②五叔知道“神秘人”是来尽孝心的;③五叔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大大伯当年事,以免当场说破,彼此尴尬,不好收场;④五叔听从爷爷的话,“要给人家机会,不要把人逼到死路”。
33.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串起小说内容。②“我”的心理变化,吸引读者并推动情节发展。③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分析】
3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D.“这一原因只有‘爷爷’知道”于文无据,从文章后半段来看“爷爷因为这件事背负着责难,因为惹起事端的就是他的儿子”“家丑被密密地封着。如果不是爷爷驾鹤西归,人家也不会抖出来吧”可见,至少抖出来的人知道。
故选D。
3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鉴赏文本艺术特点的能力。
C.“结尾揭开神秘人的面纱,出人意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理解错误,文章结尾“水到渠成”揭示神秘人的身份,没有出人意料,也不是欧•亨利式结尾。
故选C。
3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由于前一晚“我”已经看到过这个人,并且说像是“看到了爷爷”,所以兄弟们心中已经有所推测,五叔看到那个人“毕竟胆大,立马冲了过去”,可见,他并不害怕那人是“鬼”,从后文“没一阵子五叔回来了”“放心,人啦”““脚有点跛。走路不稳””可见,他其实已经推测到那个人是大大伯。
从“他忧郁地站在那里,头低垂着,好像不断地在默哀”的情形被五叔注意到,可知五叔猜到他是来尽孝心的,只是因为当年事情怕人们不接受他,所以没有前来,他也因此没有逼迫。
“看我追他,拼命要走,差点就跌倒。我不敢再追上去,就让他走了”可见,五叔是担心再穷追不舍会导致那个人受伤,所以没有追上去,这也是恪守爷爷说的“要给人家机会,不要把人逼到死路”。
从别人追问“不过什么”时,五叔回答“没有啦没有啦,不是鬼就是了”“好像也不愿多想”,其实是不愿透露大大伯当年的事,免得尴尬,所以不愿多说。
3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我”在文中有线索作用,是“我”先发现酷似爷爷的人在灵堂远处遥望,从而引起叔伯们的注意,又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整个故事。“我”是第一人称,有增强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我”一开始害怕“爷爷”的鬼魂,到听了妈妈的话打算仔细观察和思考“鬼魂”的心情,见五叔追上去带回来“不是鬼”的消息而松了口气,最后才知道真相,原来是早年与爷爷断绝父子关系的大大伯回来尽孝心,“我”的心理变化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继续阅读,并因为“我”的注意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2021·陕西长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暮 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3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她是个害怕老去的女人,这一点从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的行为以及“保持整体的青春感”的心理可见。
B.小说标题“暮鼓”既指暮色中的鼓声,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又象征着打工母亲,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
C.小说语言凝练,一句“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就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和境遇。
D.小说善用比喻塑造人物,“木刻一般”的脸,“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般的咳痰,形象地写出她对老人的厌恶。
35.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一形象的作用。
36.有人评价铁凝的小说多用“出其不意”显示她非同一般的胆识和才情,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答案】
34.D
35.①小说始终以第三人称“她”的视角行文,客观描述“她”的所见所感,推进情节发展,真实客观。
②“她”这一形象跟主人公“打工母亲”形成对比,反衬了主人公的生活艰辛不易,却坚强乐观,毫不抱怨的特点。
③小说的主旨是通过“她”来深化的,鼓声和打工母亲让“她”体会到生命即使经历挫折,也要保持内心的乐观善良、坚强包容。
36.①通过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打工母亲从我眼中的老头变为“妈”,情节发生了出其不意的逆转。
②打工母亲一开始的“没有表情”“木刻一般”咳痰的缺乏生气的形象和后来与儿子一起进餐时的“安静、从容”掏出两只胡萝卜脆生生的嚼起来,对儿子充满爱意温情,人物形象发生了出其不意的变化。
③“她”在看到母子俩一起进餐前后,情绪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些许不满、漠然转而为关注;听到鼓声后,情绪再次受到感染和鼓舞,小说主旨的表达出其不意中又合乎情理。
【解析】
34.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D.“形象地写出我对老人的厌恶”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是“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可见只是客观的感受,或许读者会有反感,但作者写来并没有明显的厌恶感觉。
故选D。
3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她”是小说的行文视角,通过客观描述“她”的所见所感来推进情节的发展,以“她”的视角反映客观世界。
从人物形象地塑造来看,“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反衬了主人公的生活艰辛不易,却坚强乐观,毫不抱怨的特点。
从主旨的表达来看,小说的主旨通过“她”来深化:“暮鼓”,“暮”说明临近结束,而“鼓”又给人坚强有力的感觉,催人奋进;从“她”身上,我们看到“她”从农民工母亲的身上、从会所传出的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态度,即使经历挫折,也要保持内心的乐观善良、坚强包容。
36.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从设置悬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
情节出其不意。“她”开始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认为是一位老头,“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当年轻人喊“妈”时,她误以为是喊自己,认为年轻人认错人,等到看到年轻人走到“老头”面前时,她才知道“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他”变成了“她”,老头变成了“妈”,情节发生了出其不意的逆转。
人物形象变化出其不意。
起初“她”眼里的打工母亲“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没有表情”“木刻一般”“犹如老旧的轮胎”母亲缺少生气,给人以迟暮之感;但和儿子一起用餐时“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对儿子充满了温情的爱意,人物形象发生了出其不意的变化。
主旨表达出其不意。
小说中,“她”对“母亲”的态度前后是不同的,因为“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而“心里有点抱怨”;但是当“她”看到母子俩一起进餐时的温情后,态度发生了转变,由之前的些许不满、漠然转而为关注;听到鼓声后“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情绪再次受到感染和鼓舞,小说主旨的表达出其不意中又合乎情理。
(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忠实改稿
韩小蕙
①我始终忘不了陈忠实老师的一件小事。
②2012年,电影《白鹿原》制作完成,但还未最后“定稿”,我有幸先睹为快,陈忠实老师亦在场。我被其中“老腔”那一段戏震撼得目瞪口呆,乡野艺术家们那种呼天抢地的表达,哪儿是在表演,分明是把自己的性命都押上去了!一连多日,那几位农民艺术家的喷血似的啸喊,一直在我心头激荡着,让我反复品咂着秦陕农民深重的内心。
③我就求忠实老师了:给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写一篇老腔吧?多长、多短都行,您写多少,我们发多少。我绝不催您,何时写来何时发,保证给以最壮美的版面。忠实老师略一沉吟,答应了。
④君子一诺。稿子很快就写来了。忠实老师不用电脑,是用钢笔写在18页白纸上的。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间,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忠实老师的这篇文章,题目干脆利落,就叫“我看老腔”,5800多字,叙述了他从3年前初识华阴老腔,受到震撼后,不断地把这关中珍宝介绍到北京人艺等大雅之堂,又每演一场都收获到爆炸性欢迎的故事。文章写得非常非常好,不仅下大功夫去落实了关中地方戏的有关资料,具有学术的权威性;而且是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的,流畅圆润,生动好读,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使我这个职业编辑的阅读过程中,也几度怦怦心跳,思潮起伏。
⑤然而,在准备刊发的时候,我竞有些踟蹰了:说实在的,我很想请忠实老师再增添一部分内容,即在那苍凉的黄土原野、乡间最简陋的舞台下面,他自己作为一个乡党一个普通观众,看着农民艺术家们充满泥土本色的表演,他的现场感受是什么?
⑥但我真的很迟疑,不太敢说出口。这真是有点非分的要求了-你想,陈忠实老师何许人也?乃中国文坛巨学,已然这么呕心沥血地给你写了,你若再提要求,不是冒犯吗?
⑦一连好几天,我纠结!作为一个职业编辑,我是属于呕心沥血编副刊的那种愚人,虽然在别人眼中,这些不当吃、不当喝、不当升官发财的报纸版面没什么用,简直就是太无足轻重了;可我这种但求百分之百而不放过的完美主义性格,也确实屡屡害苦了我,并让这件事成为我心中过不去的坎儿。
⑧最终,导致我下决心拿起电话的是我想起了一件事:20世纪90年代《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老师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2万元,为改善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力,当时的2万元可是一笔极大的数目,相当于今天的十万、二十万啦!后来到了2012年5月,他又主动与《白鹿原》的三位责编之一、《当代》原主编何启治先生商量设立“文学编辑奖”之事。面对陈忠实个人将要拿出高达几十万元的偌大数目,何启治建议将该奖项命名为“陈忠实当代文学编辑奖”,但忠实老师坚决不同意,执意定为“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⑨与我想象的完全一样,忠实老师在平静地接听完我的电话之后,用他那高尚人格所凝练出来的高贵,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好,那我就再给你补充上这么一段。”
⑩我当时鼻子都酸了,一如我现在写下这一段回忆文字,鼻子又发酸、眼睛又潮热了一样。
⑪几天后,和上次一样,我再次收到了忠实老师的快件。里面又是那薄薄的白纸,2页,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问,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涉及忠实老师补充他现场感受的那一段是:“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每每感慨托尔斯泰的那段名言:“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在文坛、在作家群、在读者的汪洋大海中,为什么陈忠实的名字是一座大山?不朽的《白鹿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忠实老师“高者出苍天”的人品。他真诚地体悟每一个个体生命,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老农和他们的婆姨。他知晓生命的意义,真正领悟了“人”字后面所深蕴的无垠与无限。他的写作,就是要把这“人”字大写出来,写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悸动,写出人类内心最本质的跳动。
犹记得当初打电话给忠实老师时,我叫了一声“忠实老师”。他迟疑了一下,用他那浓重的陕西腔反问:“小蕙,你叫我啥?”我以为自己说错什么话了,期期艾艾地说:“忠实老师,怎么了?”这回他听清了,马上说:“呀,你咋能这样叫,可不敢呢!”大哉陈忠实老师,原来他在自己的心目中,就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
我不知说什么好。想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自己刚步入文学之路时,前辈们曾一再地教诲“作文先做人”。现在,却很少有人再提到这句话了,也许是怕被年轻人嘲讽为“过时”?然而,真理就是真理,经典就是经典,楷模就是楷模。人间大美,天地同辉,作家当如陈忠实!做人当如陈忠实!
3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擅长细节描写,譬如“平静地接听”“迟疑了一下”等,通过对动作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顺叙——“索稿一收稿一改稿”,行文思路清晰,同时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形象。
C.文中第11段援引对“老腔”描写的文字,运用了联想、比喻、排比等手法,表现了陈忠实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D.本文卒章显志,通过对文坛前辈教诲的思考,既是对陈忠实为人的称赞,也意在引起人们对当下为人处世的反思。
38.文中多次写到“老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39.文中说到“作文先做人”。结合文本简析:陈忠实“做人”的品质与“作文”的成就。
【答案】
37.A
38.①从结构看,有机地将相关事件串联在一起,结构紧凑。
②从内容看,交代索稿和改稿的缘由。
③从主旨看,突出陈忠实先生的文学成就,诠释了他“高者出苍天”的人格魅力。
39.从“做人”来看:①对“我”起初邀稿,再要求改稿,他都是欣然答应,并很快高质量地交稿,突出了他为人的谦逊、敬业;②文中两次写他不用电脑,是用钢笔整整齐齐地写在白纸上,彰显了他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③他出资改善出版社的工作条件,显出他的热心仗义;④他出资设立“文学编辑奖”,坚持不挂名,突出他的低调平和。从“作文”来看:他是“中国文坛巨擘”,有《白鹿原》等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
【分析】
3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A.“譬如……‘迟疑了一下’等,通过对动作的细腻刻画……”错误。“迟疑了一下”是神态描写,而非动作描写。
故选A。
3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从内容、结构、思想主旨三方面考虑。
从内容上看,文章第二段写“我被其中‘老腔’那一段戏震撼得目瞪口呆”,才有了第三段“我就求忠实老师了:给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写一篇老腔吧”,交代索稿的缘由;下文写稿子很快就来了,“忠实老师的这篇文章,题目干脆利落,就叫‘我看老腔’,5800多字,叙述了他从3年前初识华阴老腔……”“然而,在准备刊发的时候,我竞有些踟蹰了:说实在的,我很想请忠实老师再增添一部分内容,……”,交代了改稿的缘由。
从结构上看,作者有机地将相关事件串联在一起,由文章开头的被“老腔”震撼,到向陈忠实老师索要有关“老腔”的稿件,再到修改稿件,然后引发感慨,“老腔”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集中。
从主旨上看,引出后文关于“不朽的《白鹿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忠实老师‘高者出苍天’的人品”“他真诚地体悟每一个个体生命,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老农和他们的婆姨。他知晓生命的意义,真正领悟了‘人’字后面所深蕴的无垠与无限。他的写作,就是要把这‘人’字大写出来,写出人内心最深处的悸动,写出人类内心最本质的跳动”等议论,突出了陈忠实先生的文学成就,诠释了他“高者出苍天”的人格魅力,倡导大家向陈忠实先生学习。
3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做人”的品质:
要求写稿时,“忠实老师略一沉吟,答应了”;要求改稿时,“与我想象的完全一样,忠实老师在平静地接听完我的电话之后,用他那高尚人格所凝练出来的高贵,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好,那我就再给你补充上这么一段’”,“几天后,和上次一样,我再次收到了忠实老师的快件”,陈忠实老师对“我”起初邀稿,再要求改稿,他都是欣然答应,并很快高质量地交稿,突出了他为人的谦逊、敬业。
第一次交付稿件,“忠实老师不用电脑,是用钢笔写在18页白纸上的。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间,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第二次交付稿件,“几天后,和上次一样,我再次收到了忠实老师的快件。里面又是那薄薄的白纸,2页,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字里行问,显示出大作家陈忠实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文中两次写他不用电脑,是用钢笔整整齐齐地写在白纸上,彰显了他对文字的尊崇与珍重。
“20世纪90年代《白鹿原》出版后,陈忠实老师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2万元,为改善编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力”,他出资改善出版社的工作条件,显出他的热心仗义。
“后来到了2012年5月,他又主动与《白鹿原》的三位责编之一、《当代》原主编何启治先生商量设立‘文学编辑奖’之事。面对陈忠实个人将要拿出高达几十万元的偌大数目,何启治建议将该奖项命名为‘陈忠实当代文学编辑奖’,但忠实老师坚决不同意,执意定为‘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他出资设立“文学编辑奖”,坚持不挂名,突出他的低调平和。
“作文”成就:
“在文坛、在作家群、在读者的汪洋大海中,为什么陈忠实的名字是一座大山?不朽的《白鹿原》是一方面”,陈忠实老师是“中国文坛巨擘”,有《白鹿原》等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
(2021·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梅
(日)川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棵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了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我是拿回来了嘛——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这也是啊。”
女儿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过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对嘛!”
“有绿豆馅点心,铜锣形馅点心,还有许多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呐。”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是啊。”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对啊,是给人家了。”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是不是送给了房枝呢?”
“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
“是啊,是房枝?”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也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了铁壶的响声。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板上。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父亲说。
“听见了。”
“你妈糊里糊涂,真让人头疼。而且还越来越固执了。好了,平时帮着你妈记着点,好吗?”
“究竟谁糊涂?你爸爸也——今天的风月堂话题,我认输了。不过——”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轻度脑溢血症后,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节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有删改)
4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父母最初的争执,女儿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在厨房中的神态,但她并不想阐明事端真相,而只是倾听,感受父母间短暂的温情时刻。
B.父母在沉默持续了一阵子后,争执出现转机,母亲突然想起往事。通过一系列关于糕点细节的列举,母亲证实了关于点心回忆的真实性。
C.小说结尾“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一句,表明整个故事是女儿回忆的内容。倒叙与插叙手法的运用构成了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
D.这篇小说在结尾处没有明确地交代结局。但女儿的欲言又止,“你爸爸也——”“我认输了。不过——”等,是一种匠心独运的留白妙法。
41.“有”和“无”的交织与变换是川端康成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请据此梳理父母关于“点心”争辩的情节。
42.诺贝尔文学奖评价川端康成时说,“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本小说中“红梅”正是这样的一种意象。请据此赏析说明红梅在小说中的效果与意蕴。
【答案】
40.C
41.①父亲谈到正月间自己去风月堂买的糕点,并列举事实坚持认为自己买点心一事真实存在,“点心”的存在趋向于“有”。
②在意见分歧之后,两人对往事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引起话题的父亲对自我产生怀疑,买点心一事由“有”趋向于“无”。
③母亲突然记起往事,证实父亲的确去风月堂买了点心,并将点心送给女佣。父亲对此表示认同,父母两人达成一致,“点心”最终归结于“有”。
42.第一问:开篇父母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因眼前的古树梅花引出对父母间争论的回忆。
第二问:①父母争论时,母亲无心关注红梅之美,暗含母亲抱怨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将人的一生短暂,同红梅的生命长久做对比,写出父亲内心的失落。
②父亲去世后,红梅依旧旺盛地开花,与前文父亲对人生短暂、花开常在的感慨形成照应。人物的哀伤和红梅的美相融合,加重文章的悲伤色彩。
【分析】
40.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倒叙与插叙手法的运用”中的“倒叙”错误,小说先写母亲错漏的记忆,再想起事实,记忆却再次扭曲。女儿知道内情,最后也没有告诉母亲。小说结尾交代“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整个表明整个故事是女儿回忆的,但文章使用的并非“倒叙”手法。
故选C。
4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重要情节的能力。
结合“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等分析,父亲表明正月间自己去风月堂买糕点的,并列举过年时候吃的事实,还坚信司机不会拿走的,母亲列举点心类型时父亲表示肯定等,父亲坚持认为自己买点心一事,“点心”的存在趋向于“有”。
结合“咦?难道是我——”“我是拿回来了嘛——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等分析,一系列的问句,表达了父母对自己的质疑,在到底有没有买风月堂糕点的问题上,父亲对自我产生怀疑,买点心一事由“有”趋向于“无”。
结合“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等分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突然记起往事,证实父亲的确去风月堂买了点心,并将点心送给女佣。两人达成一致,“点心”最终归结于“有”。
4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作用和意蕴的能力。
结合“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分析,开篇父母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引出后文对父母间争论的回忆。
结合“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分析,母亲无心关注红梅之美,暗含母亲抱怨自己对家庭的付出。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由此可知,父亲将人生与以红梅为代表的长久的自然进行对比,引发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写出父亲内心的失落。
第二次出现在文中末尾,“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 由此可知,此时的父亲已经离世,故再次看到红梅,引发了女儿物是人非的伤感。开头回忆中父亲还健在,而结尾父亲却离世,从而将红梅的美同哀伤情感相融合。文章开头父母温馨的讨论与美好艳丽的红梅相互映衬,这也引发“女儿”的感悟,时间在流逝,但是曾经的美好回忆永存。加重文章的悲伤色彩。
(2021·甘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满一打
[英]毛姆
没什么事可做,我就眺望一个从远处朝我走来的人。等他走近,我才看出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个子。他走过几步,犹豫一下,转过身来,走近我坐的那条长凳,伸出一只手轻触帽檐向我致意。我注意到他戴着两只破旧的黑手套,猜想他大概是个困窘的鰥夫。
“对不起,先生。”他说,“能给我根火柴吗?”
“当然可以。'
他便在我身旁坐下来。我在摸寻兜里的火柴,他从口袋里掏摸出一包金光牌香烟,可是面色沉了下来。
“糟糕透啦!连一根烟卷也没剩下。”
“我敬你一支吧。”我微笑地答道。我取出自己的烟盒,他拿了一支。
“纯金的吗?”他问道。我把烟盒关上,他顺手在。上面嗒地轻弹一下:“这种玩艺儿我从来也留不住。过去我有三个,全给人偷啦。”
他是个干瘪的小老头,两只暗淡的蓝眼珠,满脸皱纹。我说不上他多大岁数;可能三十五,也可能六十。
“您这是头一次来爱尔松吗,先生?”他问我。
“过去也来过。”
“我敢斗胆说一句,我还从来没到过的海滨休养地不多哩,爱尔松数第一。爱尔松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先生。我曾在圣马丁教堂举行过婚礼哪。”
“真的吗?”我轻声说。
“一场十分幸福的婚姻,先生。”
“很高兴听到这件事。”
“那次婚姻维持了九个月。”他若有所思地说。
这句话倒还新鲜,很显然,他要大谈其婚姻史了。谁知他什么也没说,微微叹口气。最后还是我打破这阵沉默。
“看来这儿没有多少游客。你不觉得这有点凄凉吗?”我说。
他转身冲着我,把一只戴黑手套的手往我的胳臂上一搭。
“是凄凉。可就因为凄凉,一线阳光才特别受欢迎。”他把手放回去,站起身来,说:“好了,我不再耽误您的时间,先生。很高兴跟您相识。”
他很有礼貌地摘下那顶脏帽子行个礼,就信步走去。
次日下午,我正坐在海边,他迈着蹒跚的小步子朝我走来。这次,他没有犹豫就直截了当坐在我旁边了。
“咱们又见面啦,先生,世界可真小。如果不打扰您,请允许我在这儿歇个腿儿。”
我没等他要火柴,立刻敬了他一支烟。
“我想您大概没认出我来吧。”
“我好像没见过你。”
“我敢说我变样儿了。”他感叹道,“有一个时期,联合王国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我的照片。”
“说老实话,真不知尊姓大名。”
他好像斟酌了一下,把手指上的黑手套捋捋平整,瞧瞧其中一个窟窿,然后并非很坦然地转向我。
“我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莫蒂麦·埃利斯。”他说。
“哦?”
他停顿一下,卖个关子,好让自己的身份一经披露更见效果。
“我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重婚犯。”
老实说我自认为自已在跟人顶嘴时,嘴挺伶俐,可现在我却无言答对了。
“我娶过十一个老婆,先生。”他接着说,“大多数人认为,娶一个就够对付的了。”
“那你为什么只到十一个就为止了呢?”
‘您知道,先生,就是这事整天搅得我心烦意乱。‘十一’确实像个可笑的数字,对不?三个嘛,谁都可能碰上,七个也还可以,九是个吉祥数,十个也没什么不好,可是十一个!这是我深以为憾的一件事。如果能把这个数凑满一打,我倒也无所谓。’
他解开大衣钮扣,从里兜掏出一个油渍渍的皮夹子,从中取出一大卷剪报。那些纸片又皱又脏。他铺开两三张。
我朝手中那篇报道扫了一眼。
“判了你五年徒刑。”
“我认为这太卑鄙了。”这位重婚犯气得满面通红。
“我能看看这些剪报吗?”我问他。
“我给您就是让您看的。您要是看完之后,不认为我遭人诬陷,那就算我把您看走了眼。”我把那些剪报粗粗看了一遍,明白了莫蒂麦·埃利斯为什么那么熟悉英国各个海滨休养地。那些地方都是他的猎获场所。他的办法是,等旺季过后才到那里去,租一套空房。显然,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结识一个单身女人。她们在证人席上都声明是在海边跟他头一次见面的。一般是在半个月之内向她们浪漫求婚,随后不久就结婚。他耍弄花招劝诱她们把自已的积蓄交给他来保管;几个月后,他借口得去伦敦办点公事,就这样一去不复返。她们都是一些体面的寂窦女人,资产总数为五百到一千镑不等。反正,不管数量多寡,受骗的妇女个个都给剥得一个子儿也不剩。
我还回他的剪报。他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折好,又放进他那个油渍渍的皮夹子。
“您知道,先生,我一直认为我被人误判了。瞧瞧他们都说了我什么?‘社会上的害人虫’‘不讲道德的坏蛋’。现在,您瞧瞧我。我倒要问问您,我像他们所说的那种人吗?"
“我跟你相识尚浅。”我用自认为相当圆滑的口气答道。
“我怀疑那位法官,怀疑那个陪审团,怀疑社会公众有没有从我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他们这些人有谁想到过我待这些女人的好处?”
“你拿走了她们的钱。”
“我当然得拿走她们的钱。可您知道我为了换取她们的钱,付出什么代价吗?”
尽管他瞧着我,好像期待我答复,可我一声没吭。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他提高嗓门,加重语气地说下去。
“您错了,我是一位慈善家。五年徒刑,他们判了我。他们应该给我颁发皇家慈善协会奖章才对。”
他拿出他那包空了的金光牌纸烟盒,瞧着它,沉郁地摇摇头。我递给他我的烟盒,他谢都没谢一声就取了一支。我观望着一个“好人”同自己的情感在作搏斗的景象。
(屠珍译,有删改)
4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眺望”“看出”“注意到”等词语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叙事写人,使叙述语调既冷静又客观。
B.小说描写主人公与“我”见面之初轻触帽檐致意,分别之时又摘下脏帽子行礼。由此可见,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对“我”的敬意逐渐增强。
C.听到莫蒂麦·埃利斯的身份是重婚犯后,平日与人顶嘴伶俐的“我”此时“却无言答对了”,这种不同寻常的反应,说明当时“我”异常吃惊。
D.小说叙写人物间的对话简洁真实,笔触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深刻冷峻暗藏锋芒。故事终了,人性的丑恶坦露无遗,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深思。
44.重婚犯莫蒂麦·埃利斯的丑恶人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5.“故事性强,结构紧凑”是毛姆短篇小说的显著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答案】
43.B
44.(1)虚伪阴险。靠行骗抽烟,还谎称拥有过三个纯金烟盒,以显示曾经富有,并借此进一步接近“我”。(2)狡诈贪婪。屡屡诱骗猎获单身女人,耍弄花招侵吞她们所有的积蓄。(3)内心扭曲。靠重婚扬名,并深感自豪;为没娶上十二位老婆凑够一打,而深感遗憾;重婚多次,被判五年,却认为是遭人诬陷。
45.(1)利用剪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剪报,将重婚犯的罪行迅速披露。(2)利用细节进行前后勾连。破旧的黑手套、空了的纸烟盒等细节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3)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爱尔松海滨修养地。
【解析】
43.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主人公对‘我’的敬意逐渐增强”错,“摘下脏帽子行礼”是骗子把自己伪装成绅士形象,想进一步接近“我”,体现骗子的虚伪狡诈的一面。
故选B。
4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结合“他从口袋里掏摸出一包金光牌香烟,可是面色沉了下来。‘糟糕透啦!连一根烟卷也没剩下。’”“这种玩艺儿我从来也留不住。过去我有三个,全给人偷啦。””“我还从来没到过的海滨休养地不多哩……先生。我曾在圣马丁教堂举行过婚礼哪”可知,他靠行骗抽烟,撒谎显示自己多么富有,是一个虚伪阴险的人。
结合“他的办法是,等旺季过后才到那里去,租一套空房……。反正,不管数量多寡,受骗的妇女个个都给剥得一个子儿也不剩”可知,他诱骗单身女人,侵吞她们所有的积蓄,是一个狡诈贪婪的人。
结合“有一个时期,联合王国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我的照片”“我娶过十一个老婆,先生”“这是我深以为憾的一件事。如果能把这个数凑满一打,我倒也无所谓”“我给您就是让您看的。您要是看完之后,不认为我遭人诬陷”“您错了,我是一位慈善家。五年徒刑,他们判了我。他们应该给我颁发皇家慈善协会奖章才对”可知,他靠重婚扬名,重婚多次,被判五年,却认为是遭人诬陷,是一个内心扭曲的人。
4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从中取出一大卷剪报。那些纸片又皱又脏。他铺开两三张”“我把那些剪报粗粗看了一遍,明白了莫蒂麦·埃利斯为什么那么熟悉英国各个海滨休养地。那些地方都是他的猎获场所”可知,小说借助剪报的情节披露重婚犯的磊磊罪行,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
结合小说的细节描写“我注意到他戴着两只破旧的黑手套”“他从口袋里掏摸出一包金光牌香烟”“把一只戴黑手套的手往我的胳臂上一搭”“把手指上的黑手套捋捋平整”“他拿出他那包空了的金光牌纸烟盒”可知,小说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反复重现形成前后呼应,使情节结构完整连贯紧凑;
结合“他便在我身旁坐下来”“爱尔松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次日下午,我正坐在海边,他迈着蹒跚的小步子朝我走来。这次,他没有犹豫就直截了当坐在我旁边了”可知,小说围绕主人公与“我”的相遇,两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展开都选择在爱尔松海滨浴场,这样使场景相对集中,体现了小说结构的紧凑。
(2021·安徽黄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杏树下
路 遥
他立在这杏树下。故乡山野的风带着春天的温暖,轻轻抚摸他夹杂着几根白发的头,抚摸他的脸颊,抚摸他的心。
杏树,你应该认识我。尽管我们分别有许多岁月,但我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你。当我想起了你时,也想起了她,小萍;想起了我们小时候……
他那时在村里上三年级。她也只念四年级。一家在村东,一家在村西,平时谁也不见谁。就是上了学,两个年级不说,在这种年龄,男孩和女孩的界限是很严格的,他们往往都生活在各自的天地里,互不交往,互不侵犯。
但是,我敢肯定地说,和小萍这样生疏,还不仅仅是这些原因。那时,学校也有一些集体活动和游戏,不分年级,不分大小,不分男女……我和她的这种生疏是由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所决定的。那时我是这学校穿戴最破烂的学生。可小萍呢?虽说她母亲也在农村,可她父亲是县城里的医生。她经常穿戴得像一位小公主,无疑是学校最尊贵的学生。
他当时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已经懂得为自己的寒酸而害臊了。因此专意躲避那些穿戴体面的同学,尤其是躲避小萍。在他看来,她大概时刻都在笑话他。别人也躲避他,就是那些家境不怎好的同学也尽量不和他为伍,以便证明比他高一等。他常常孤孤单单一个人……
可是,就在那天,就在这棵杏树下,发生了那样的事……
你记得,那是四月的一天。你靠在这棵杏树干上,看同学们玩得多快乐呀,可是当时你脊背靠在这树干上动也不敢动。谁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去玩。你也无法说出不去玩的原因。
一直到大家都回学校了,我仍然没动。杏树下,只剩下我和她。
“你怎啦?”她问。
我不敢看她,也不回答。
她走近我,大胆地用手在我汗淋淋的额头上摸了摸,大概是看我发不发烧。
我感到额头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
我扭过头,不看她,说:“我没病。”
“那怎啦?有什么你给我说,好吗?”她的口气像大姐姐一样。
我犹豫了一下说:“那你不能给别人说。”
“我肯定不说。”
“……我的裤子……破了。”
“哪儿破了?”
“在后边……”
“唉,倒说你不玩呢!让我看看。”
“不。”
“怕什么哩!我带着针线。我给你缝。”
她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荷包,开始笨拙地往针眼里穿线。鼓弄了很长时间,她才说她缝完了。我用手在后面摸了摸,已经不露肉。
她像没事似的抬头望了望树上的青杏说:“毛杏子最好吃了,酸酸的……现在咱们回吧?”她对我说。
“我先不回去,你走……”
她冲我笑了笑,就走了,消失在山下的小土路上。
我抬起头,望了望绿叶间那颗颗毛茸茸的青杏子。尽管我不太会上树,但我还是挣扎着往这棵杏树上爬去。刚摘了一颗杏子,由于没站稳,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了。跌倒在地上时,我听见“嘶”的一声。天啊,刚刚缝住的裤子又一次破了!
泪水顿时盈满了我的双眼。这使我伤心的是无法把手中的杏子送到小萍手里了。正是为了报答她,我才冒险上树的。在地上呆呆地坐了一会,我决定非把杏子送给她不可,于是硬着头皮从山里下来,磨蹭着来到学校下边的小河边。我看见同学们正在院子里大扫除却不敢上去。突然,我看见小萍到院畔上来倒垃圾。
她也看见了我,喊:“你快回来!”
我没动。
她站了一会,看我这样子,就从小路上转下来了。站在我面前,问:“你怎不回去?”
“给!”我把杏子递到她面前。尽管这杏子已被我的汗手弄得又脏又黑,小萍还是惊喜地一把夺过去,扔在自己的嘴巴里。她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酸酸的……咱们回……”
“我回家呀……”
“现在还没放学呢!”
“我的裤子又扯烂了!”我说完,掉转头就跑,并且没忘了用一只手过去遮住……
从那以后,我和小萍之间就渐渐产生了一种不协调的友谊——一个富足人家的女儿和一个穷人家孩子的友谊。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这一切,只是感动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宝贵。
一年以后,小萍一家离开了村子。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她。后来听说她考上了医学院。再后来,我也考上了农林学院,毕业留了校,又当上了副教授……
副教授立在这杏树下,望着绿叶间那毛茸茸的青杏,两颗泪珠不知不觉从眼角里滑了出来。为了那逝去的愉快和忧伤,为了那又酸又甜的回忆,他微笑着哭了……
(有删改)
4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时贫寒的家庭状况,不仅给“我”带来孤孤单单的人生境遇,而且也造成“我”自卑而敏感的心理。
B.为了赢得小萍的青睐,“我”虽不太会爬树,却奋不顾身地摘下青杏子送给她,这确立了两人之间的友谊。
C.小说构思精巧,首尾描写既相互照应,又极具镜头感,使文本结构完整,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有渐趋清晰之感。
D.小说以质朴的文字,深情的笔触,叙述了“我”少年时期的一段往事,传达了对纯真美好情感的感动和珍视。
47.请结合文本,谈谈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小萍这一人物形象的。
48.小说以副教授的视角回忆往事,但文中却交互使用了“他”“你”“我”三个人称来叙述。请结合作品,从叙事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46.B
47.①动作(细节)描写。如为“我”缝补裤子等细节动作,凸显了小萍的主动热情并细心能干的个性特点;
②语言(对话)描写。如主动与“我”交谈,打消“我”的顾虑和尴尬等,显现了小萍的善良纯朴的品性;
③场景烘托。如杏树下的游戏活动及看杏树摘杏果等场景,烘托出少年小萍天真活泼的年龄段特有的状态;
④对比手法。通过与有严格男女界限的同龄人群体及感觉尴尬的“我”的对比,衬托出小萍的开朗大方。
48.(1)叙事内容更加丰富。以“他”“你”为人称叙述“我”的现在变化和当年的遭遇等情节,对以“我”为人称叙述的回忆情节作了补充交代。
(2)叙事结构更具层次。小说以回忆往事为主体叙事,以“他”引起往事,以“你”进入往事,以“我”讲述往事,最后又以“他”结束叙事。使用人称转换,打破单一人称叙述的结构。
(3)叙事方式更加灵活。叙述往事的前因后果时,选择更加客观冷静的“他”;叙述一往情深的往事时,选择更加真实感性的“你”和“我”。根据叙事的需要,灵活地为副教授选择不同人称。
(4)叙事效果更加明显。通过人称的变化,带领读者进到不同的场景之中,尤其是以“我”来展开与小萍的对话,使读者具有了现场感,情感的真实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分析】
4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 原文有“正是为了报答她,我才冒险上树的”的表述,可见“为了赢得小萍的青睐”的表述有误;另外,依据文中“从那以后,我和小萍之间就渐渐产生了一种不协调的友谊”的表述,可知“我”和小萍的友谊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因为摘杏子这件事。
故选B。
4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人物描写手法通常有正面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等;有侧面烘托,即用其他人的言行评价等来表现人物;还有用环境衬托及运用对比手法等。
本文塑造小萍有动作描写,如她为我缝裤子,“她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荷包,开始笨拙地往针眼里穿线。鼓弄了很长时间,她才说她缝完了”,小萍能够发现“我”一直靠着树不动,并主动询问,还为“我”缝上了破洞,凸显了小萍的主动热情并细心能干的个性特点;
还有语言描写,看到“我”靠着树不去做游戏,她主动问“你怎啦?”,当发现“我”没病的时候又问“那怎啦?有什么你给我说,好吗?”,知道“我”的裤子破了后她说“怕什么哩!我带着针线。我给你缝”。她主动与“我”交谈,打消“我”的顾虑和尴尬等,显现了小萍的善良纯朴的品性;
文中还有场景和环境描写,如“你靠在这棵杏树干上,看同学们玩得多快乐呀”,“她像没事似的抬头望了望树上的青杏说:‘毛杏子最好吃了,酸酸的……’”,同学们做游戏的欢乐,及小萍对青杏的向往,还有“绿叶间那颗颗毛茸茸的青杏子”的描写,烘托出少年小萍天真活泼的年龄段特有的状态;
另外文中也有很多对比,如“在这种年龄,男孩和女孩的界限是很严格的,他们往往都生活在各自的天地里,互不交往,互不侵犯”“他当时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已经懂得为自己的寒酸而害臊了。因此专意躲避那些穿戴体面的同学,尤其是躲避小萍。在他看来,她大概时刻都在笑话他”,男女之间互不交往以及“我”与小萍的差距,都好像一条鸿沟一样不可逾越,然而小萍却不在意这些,主动询问“我”,关心“我”,通过与有严格男女界限的同龄人群体及感觉尴尬的“我”的对比,衬托出小萍的开朗大方。
4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叙述手法的能力。
“他立在这杏树下。故乡山野的风带着春天的温暖,轻轻抚摸他夹杂着几根白发的头,抚摸他的脸颊,抚摸他的心”,这是用第三人称写“我”的现在;“你记得,那是四月的一天。你靠在这棵杏树干上,看同学们玩得多快乐呀,可是当时你脊背靠在这树干上动也不敢动”,这是用第二人称回忆自己当年的尴尬。这样的人称变换使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对以“我”为人称叙述的回忆情节作了补充交代。
小说开头用“他”来引起往事,“他立在这杏树下。故乡山野的风带着春天的温暖,轻轻抚摸他夹杂着几根白发的头,抚摸他的脸颊,抚摸他的心”;然后用“你”进入往事,“你记得,那是四月的一天。你靠在这棵杏树干上,看同学们玩得多快乐呀,可是当时你脊背靠在这树干上动也不敢动”;接着再以“我”讲述往事,“我不敢看她,也不回答……”;最后又以“他”结束叙事,“副教授立在这杏树下,望着绿叶间那毛茸茸的青杏,两颗泪珠不知不觉从眼角里滑了出来。为了那逝去的愉快和忧伤,为了那又酸又甜的回忆,他微笑着哭了”。这样写打破单一人称叙述的结构,使叙事结构更具层次。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是写“现在”,用比较客观的第三人称“他”来叙事;回忆的过程中用“你”和“我”来叙事,“你”更具抒情色彩,“我”显得更真实。根据叙事的需要,灵活地为副教授选择不同人称,这样写显得叙事方式更加灵活。
用“他”来写“现在”,让读者跟随“他”一起陷入回忆;在回忆中用“你”展现一幅少年靠着大树的画面,然后用“我”来与小萍对话,使读者更有画面感和现场感,情感的真实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叙事效果更加明显。
(2021·全国·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拯救
李睿
小哲坐在球场边,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脱球袜和球鞋。他穿的是阿迪达斯“猎鹰”,是去年比赛上演“帽子戏法”后爸爸给他的奖品。踢了一年,鞋子都旧了,尤其是左脚,红颜色的鞋面黯淡无光。
踢完球,人也放松下来,小哲还在想刚刚结束的球赛。疫情让他在家整整待了三个月,没有球踢的日子太难熬了。城市的病例终于清零了,球队的训练、比赛恢复正常。小哲上场前,弯下腰,摸了摸草皮,像是和久违的朋友打招呼。跑着跑着状态就有了,他一个人进了三个球,还给同伴喂了“两个饼”。和队友击掌、拥抱,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当然,小哲还是有遗憾的。伤停补时阶段,他一点劲都没有了,不然那个单刀球肯定能进,他错过了自己第一个“大四喜”之前,小哲和爸爸说过,想要一双新球鞋。爸爸说,可以,但你必须超越自己!
小哲忽然觉得身边无比安静,听不见队友的喧哗,听不见教练的嚷嚷,连爸爸的催促声也没有。爸爸是个外科医生,平时风风火火,他只要看见小哲慢吞吞的样子就着急,还要加上一句,你这性格一点都不像我,真是你妈的好儿子!
球场空空荡荡,而附近停车场却是另一番景象。群人围在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他们的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还有人拿着手机,站在路边,焦急地向远处张望。
小哲还是慢吞吞地往球场外面走,等他快透到停车场的时候,人群散开了,一辆救护车刚刚驶过来,顶棚上的灯放射着幽幽的蓝光。一个男人刚刚戴上口罩,向救护者叮嘱着什么。救护者用担架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抬上了车,砰的一声,车门关上,蓝光渐行渐远。旁边的人再次围拢过来,正中间的男人高大、瘦削,他看见了小哲,向着他招了招手,是爸爸。围观的人愣在那,但很快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突如其来的掌声让小哲和爸爸都有些不知所措。
爸爸搂着小哲,朝车子走去,爸爸的手在抖。
“还有水吗,儿子?”
“没了,都喝没了。”
“你去对面的便利店,给我买瓶可乐,要冰镇的,快!”
小哲回到车上,里面弥漫着酒精消毒液的气味,爸爸摘下口罩,抓过可乐,一口气灌下半瓶,然后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很心满意足的样子。
“爸,刚才怎么了?”
“啊,没怎么,有个人在路边昏倒了,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没事了,活过来了。”
“我怎么不知道?”
“你,慢慢腾腾地,我要是像你那么磨蹭,那个人早不行了。我先把你送回家,然后回医院。”
“晚上要和妈妈一起吃饭吗?”
“再说吧。”
小哲回到家,姥姥正拿着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唠叨:“今天那个年轻人命真大,要不是遇上欣力就完了。”储欣力,是爸爸的名字!“小哲快来,朋友圈都是你爸爸。”
图像一直晃动,地上躺着一个人,年纪不大,脸色正由紫变黑。爸爸先是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又用双手按住他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他一把扯下了口罩,眼镜也甩了出去。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视频的时长只有短短几十秒,但小哲却觉得无比漫长。
妈妈给姥姥打了一个电话,说不用给她留饭,她要去医院采访,采访储欣力。姥姥还特意叮嘱你和欣力好好唠唠,两口子有啥话不能说的,你俩就是犟驴。
晚上,妈妈的新闻栏目播出了对爸爸的专访,镜头前的男人让小哲有点恍惚。他从没见过爸爸正襟危坐的样子,电视中的男人说话不紧不慢,但语气却很镇定,他说根本没考虑疫情,自己是个医生,给病人做人工呼吸是常规操作,救死扶伤更是天职!
这件事动静不小,就连央视的记者也来采访了。在央视微博的评论区里,网友更是开了锅,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反正都是正能量的硬词。
爸爸发了一条朋友圈,除了对亲友的关注表示感谢之外,还在央视的话题“医生路边救人连眼镜都甩飞了”旁边加了一个捂脸的表情。
没多久,小哲换了一双新球鞋,梅西同款2020猎鹰,是他和爸爸、妈妈一起买的。
注:小说取材于发生在哈尔滨的真实故事。
4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标题为“拯救”,含义丰富,既指医生爸爸对病人生命的拯救,也暗指这件事的发生是对医生家庭的拯救。
B.全文采用多种手法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比如运用了细节、动作、对话等描写手法,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儿子问起救人之事,爸爸只是轻描淡写,但当时的救人过程应该很是紧张,这从事后“爸爸的秀手在抖”可以看出来。
D.小说中也塑造了生活中父亲的形象,他对儿子表面冷,内心关心,结尾时捂脸的表情表现了他柔和的一面。
50.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爸爸在救人过程中表现出的形象特点。
51.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来呈现这个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
49.B
50.形象特点:
(1)做事果断。对突发事件,应对果断。
(2)履职尽责。抢救陌生人,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
(3)无私无畏。事情发生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进行人工呼吸。
51.好处:
(1)多人物、多角度呈现故事,能全方位展现救人事件,使小说内容更丰富。如:爸爸是事件的亲历者,爸爸描述事件轻描淡写,造成悬念:小哲、姥姥、妈妈、现场围观者及网友是旁观者,小哲见证故事,姥姥还原故事现场,妈妈、现场围观者和网发传播故事。把个体救人的故事,变成了全社会参与的故事。
(2)使人物形象更多维、立体。医生对病人的无私尽责,爸爸对儿子的外冷内热,姥姥口中传达出的夫妻的日常矛盾(最后化解矛盾),网友口中的“医者仁心”以及结尾医生在央视话题下的“捂脸的表情”,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丰满,立体。
(3)从不同角度展现“人间温情”的生题。医生救人,社会传播正能量。好人好事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宣扬,主题深化。
【分析】
49.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错误。“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B。
50.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结合“爸爸先是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又用双手按住他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他一把扯下了口罩,眼镜也甩了出去”分析,爸爸看见有个人在路边昏倒了,给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丝毫没顾忌疫情,“医生路边救人连眼镜都甩飞了”,可见爸爸对突发事件,应对果断。
(2)由“他说根本没考虑疫情,自己是个医生,给病人做人工呼吸是常规操作,救死扶伤更是天职”可见,爸爸抢救陌生人,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履职尽责。
(3)由“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他说根本没考虑疫情”可见,爸爸事情发生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进行人工呼吸,无私无畏。
51.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1)从叙事角度看,多人物、多角度呈现故事,能全方位展现救人事件,丰富小说内容。“啊,没怎么,有个人在路边昏倒了,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没事了,活过来了”,爸爸是事件的亲历者,爸爸描述事件轻描淡写,造成悬念;小哲、姥姥、妈妈、现场围观者及网友是旁观者,“围观的人愣在那,但很快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突如其来的掌声让小哲和爸爸都有些不知所措。爸爸搂着小哲,朝车子走去,爸爸的手在抖”,小哲见证故事;“今天那个年轻人命真大,要不是遇上欣力就完了。”姥姥还原故事现场,“图像一直晃动,地上躺着一个人,年纪不大,脸色正由紫变黑。爸爸先是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又用双手按住他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他一把扯下了口罩,眼镜也甩了出去。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妈妈、现场围观者和网发传播故事。把个体救人的故事,变成了全社会参与的故事。
(2)从人物塑造角度看,使人物形象更多维、立体。“救死扶伤更是天职”,医生对病人的无私尽责;“你,慢慢腾腾地,我要是像你那么磨蹭,那个人早不行了。我先把你送回家,然后回医院”,爸爸对儿子的外冷内热;“姥姥还特意叮嘱你和欣力好好唠唠,两口子有啥话不能说的,你俩就是犟驴”,姥姥口中传达出的夫妻的日常矛盾(最后化解矛盾);网友口中的“医者仁心”以及结尾医生在央视话题下的“捂脸的表情”,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丰满,立体。
(3)从不同角度展现“人间温情”的主题。从医生救人的角度,可以表现社会传播正能量。好人好事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宣扬,主题深化。
(2021·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子
(日)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将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履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站台的廊柱一根根地从眼前掠过,送水车仿佛被遗忘在那里似的,戴红帽子的搬运工正向车厢里给他小费的什么人致谢——这一切都在往车窗上刮来的煤烟之中依依不舍地向后倒去。我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牵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这时,从窗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突然由电灯光代替了,印刷质量不高的几栏铅字格外明显地映入眼帘。不用说,火车现在已经驶进横须贺线上很多隧道中的第一个隧道。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都解不了闷儿——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我一动不动地将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履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了。暮色苍茫之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此刻直逼到窗前,可见火车就要开到隧道口了。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砰地一声落了下来。一股浓黑的空气,好像把煤烟融化了似的,忽然间变成令人窒息的烟屑,从方形的窗洞滚滚地涌进车厢。我简直来不及用手绢蒙住脸,本来就在闹嗓子,这时喷了一脸的烟,咳嗽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姑娘却对我毫不介意,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
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
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的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52.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六次写到晚报,晚报看了又放,放了又看,最终被撇在一边,暗指令人烦闷的庸碌无为的人生即将发生改变。
B.“我”不明白姑娘特地打开车窗的原因,姑娘开窗后浓重的烟气让我窒息咳嗽,“我”出于绅士风度选择默默忍受。
C.阴郁把天空笼罩,“我”心中的灰色被橘子的鲜艳和姐弟之间的亲情和爱意所冲破,阴霾的天空中露出了曙光。
D.姑娘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是小说的重要情节,姑娘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散发出精神的光芒。
53.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火车鸣笛发动,“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休息之时,姑娘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出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B.文中“姑娘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一句表达了“我”对姑娘的不满,认为姑娘是现实社会的具体化,是卑俗现实的化身。
C.姑娘出场时的外貌描写突显出姑娘的家境贫寒,为后文“我”有感于姑娘打开窗户扔橘子的意外之举做铺垫,体现了普通人的温暖与爱。
D.这篇小说人物描写先抑后扬,“我”对姑娘的看法由厌恶到欣赏,小说的结尾清晰地表明“我”已看到希望之光,人生已发生改变。
54.文章开头写自己在车站发车时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55.这篇小说是采用哪种叙述视角叙事的?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52.B
53.D
54.①开头部分的场景描写,勾勒了灰暗压抑的环境,渲染了冬日寒夜的冷寂。
②刻画了车厢里孤独的“我”的形象,表现了“我”的疲劳倦怠的冷漠情绪。
③表现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为后文写姑娘抛橘子的细节能让我的心情云开雾散作了铺垫。
55.(1)有限视角(限知视角)。
(2)好处:①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②便于抒发情感,使文末“我”的情感转折更加合情合理。
③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分析】
5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赏析评价能力。
B.“出于绅士风度选择默默忍受”错误,“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可见并没有表现出是出于绅士风度选择默默忍受,而是后来“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让“我”又止住了咳嗽,所以没有咒骂。
故选B。
5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小说的结尾清晰地表明‘我’已看到希望之光,人生已发生改变”错误,原文结尾段信息是“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可见是朦胧而含蓄地表达感情,而且只是暂时忘却,并没有表现为看到希望之光,人生已经发生改变更是无中生有。
故选D。
5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分两步回答:首先要分析景色描写的作用,这要从渲染氛围,烘托人物,表现主题方面答题。此外,还要注意景色描写所在的位置是在文章第①段,即要回答开头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找到相关文字信息,从内容上看是写景的文字,“天色阴沉”“昏暗的站台”“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渲染了阴沉孤寂气氛,影射卑俗的社会现实。
“我”“呆呆地”“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烘托作者烦闷阴郁的心境。
结构上则要考虑到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营造阴沉孤寂的氛围,影射卑俗的社会现实,烘托作者烦闷阴郁的心境。为后文写姑娘抛橘子的细节以及结尾段“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能让我的心情云开雾散作了铺垫。
5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体特色(叙述视角)并评价其作用的能力
这篇小说是采用第一人称“我”来作为叙述视角叙事,属于有限视角(限知视角),即只能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写见闻以及心理活动,角度受限。但也有第二、三人称所不具备的好处,比如:
结合“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我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分析,可见①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结合“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分析,可见答案②便于抒发情感,使文末“我”的情感转折更加合情合理。
结合“我一动不动地将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履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分析,可见答案③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点睛】
第一人称常见作用有: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文件包含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解析版docx、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文件包含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解析版docx、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22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考点及类型专项训练,文件包含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解析版docx、专题05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设考点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