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PPT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__方法技巧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__方法技巧课件,共37页。
例 下面语段中有些地方不简明,请找出需删去的词语。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是守法的,
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了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
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解析 “悬殊”就是相差很远的意思,应删去“很大”;“依法”意为按
照法律,故“依法”和“法律”应删去一个;“任其”就有“让”的意思,
与前面的“让”重复,可删去“任其”。
答案 很大、法律(或依法)、任其
方法2 语言表达连贯(一)语句复位六注意1.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
难易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
定的生活事理,而这个顺序或者事理恰恰就是语句复位题的突破口。2.话题是否统一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
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应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3.前后是否勾连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
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脉络清晰、层次井然。4.意境是否协调文段的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乐,或隐晦曲折)
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与景致高度契合统一,才
能感染读者。5.句式是否一致“一致”的内容比较多,像句子结构、关联词搭配等,重在找出照应点。
语段中的信息前后吻合,才能使表意完整。6.音节是否和谐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例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坦言,他一度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意思是
。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给予好评。于是他就改变了
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更加立体形象地看事
物,看人生。A.散文是自己最擅长的主要文学体裁,诗歌是自己的最爱B.诗歌是自己主要创作的文学体裁,散文也时有问世C.散文和诗歌是自己创作的两类文体,左右皆能开弓D.诗歌和散文是自己创作的两大领域,两者不可偏废
解析 本题属于定位选句题。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结合上文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可知应先谈诗,再谈散文;结合下文“于是他
就改变了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可知原来
余光中是注重诗而不注重散文的。答案 B
(二)语句排序三步骤1.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先观察四个选项,判断排在第一句的句子可能是哪几句;然后将横线前的
内容分别与这几句连起来读,确定联系紧密的一句为第一句。确定第一
句后一般可排除两个选项。2.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在题目给出的句子中,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然后从剩余的选项中找
出这两句排在一起的选项,该选项即为答案。如果有两个选项都将这两
个句子排在一起,可再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另外两个句子,即可得出答
案。
3.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如果经过上述两步还不能确定答案,再将剩余选项中排在最后的句子,分
别与横线后的内容连起来读。通过确定与横线后的内容语意衔接紧密
的句子来选定正确答案。大多数的语句排序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有的语句排序题,在观
察四个选项排列的句序后,仅使用第2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或仅
使用第3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5亿, 。
; 。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
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会跌倒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④知不知道怎样对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解析 第一步(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
句不是②就是⑤。将横线前的内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5亿”
分别与②⑤句连起来读,边读边分析,可发现联系紧密的句子是第②句—
—第②句中的“30%”“4 000多万”与横线前句子中的“1.5亿”形成
照应,由此可排除C、D。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对剩余的五
个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第⑤句中的“可能”与第⑥句中的“也可能”
形成照应,第①句中的“是”与第④句中的“则是”也形成照应,由此可
确定⑤与⑥、①与④必须紧紧相连。据此确定答案为B。答案 B
(三)语句补空三步骤1.通读文段,把握观点与层次语句补空题虽说考查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
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要
把握文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2.因文推导,注意逻辑与形式结合文意,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
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
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写后检查,保证连贯与简洁补写后要检查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
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力求补写的内容连贯、贴
切、严密。
例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字。著作等“身”,① ,具有可统计性,而著
作等“心”,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的驻扎,无法计算。“著作等身”一
般是对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赞颂,确实有许多著名学者以著书立说的丰
硕成果令人敬仰。但是,② ,而学问是
主宰著作的灵魂。因此,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声,③
。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文段大意和横线前后内容以及句中的标志
性词语。本段内容是讲学者研究的事情。第①处横线前所述的是学者
的著作数量的问题,由后面的“而著作等‘心’,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
的驻扎”可知,①处横线内容应与此对应,填“物质层面”的内容,由此可
得出答案。第②处横线前所述的是著作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由后面“而
学问是主宰著作的灵魂”的信息可知,这两句是在谈“学问”与“著
作”之间的关系,再由“灵魂”一词可知,这里可填“著作只是承载学问
的外壳”。第③处横线前的内容是“因此,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
声”,由“因此”可知这里要填总结句,而句中只给出了主语,要填写的是
谓语,结合前面的内容可知,强调的是“学术地位和名声不是靠著作等身
来衡量的”,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 ①是研究成果物质层面的度量 ②著作只是承载学问的外壳
③绝不是以著作等不等身来衡量的
方法3 语言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指说话要符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适合说话时的
环境氛围,符合表达时的文体特征。语言表达要“得体”,主要方法有:1.分清对象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
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例 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
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
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
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
谅!学生××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
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
回复我!学生××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
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
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
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址发给我。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
理解!学生××
解析 B.用词不当,“可能”说明有可能不“唐突”,“务必”带有命令
的语气;此外,“张教授”后应加“您好”等问候语。C.直呼张教授,语气
生硬,没有看准对象,用语缺乏分寸;另外,短信结尾处应署名。D.“让”
“尽快”“虽然……但……”语气强硬,用语不够礼貌,分寸掌握不好。答案 A
2.分清场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
的话。一般来说,在庄重场合,要求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话题集中,语气庄
重,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在其他场合,则使用口语多一些,如在公园
里,说话就可随意、自然一些,话题分散一点儿;在与人促膝谈心时,不宜
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在娱乐场合,用语要有趣、生动。
例 下列场合的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她的作品研讨会,她谢绝]杨绛说:“我只是一
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B.[刘某买了戏票请张某一起去看戏]张某说:“我是喜欢评弹的,您既然
赏光,我就只好去了。”C.[王医生送病人小张出院,告别时]王医生说:“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
很高兴,以后欢迎你常来。”D.[某广播电台的广告]戴××牌领带,使您的仪容更潇洒。
解析 A.用一个比喻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显示出杨绛的谦虚。用语
得体。B.“赏光”用于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此处说反了。C.“欢
迎你常来”不妥。D.广播播音中,“仪容”与“遗容”同音,不合适。答案 A
3.分清语体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来适应不同的语境。比如,文言词
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中经常使用;方言词
语、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语体或书面语体中的文艺语体中经
常使用。又如,书面语体中的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
句、完全句等,而口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
等。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硬要掺杂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对方的
理解,如果在书面性较强的语体中硬要掺杂某些口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
的准确性。
例 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请根据你所掌
握的得体知识,回答问题。(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
会”。(乙)您是著名的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
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
请届时光临。A.(甲) B.(乙) C.(丙) D.(丁)(2)午宴上,某中学生被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解析 (1)“莅临会议”搭配不当;“做出认真的指导”用语不得体,不宜
对邀请的对象提出这样的要求。(2)A、C两项用语生硬,没有礼貌,不是
对长辈该有的态度。B项中“足下”“家父”属于书面语,不宜在饭桌上
使用。答案 (1)C (2)D
4.分清谦敬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己方。谦敬辞可
归纳为一句话——“家大舍小令他人”,即对别人称自家的长辈和年长
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
称自家比自己小的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
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
“家”“舍”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
(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等。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己方。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
笑话。常见的敬辞还有“贵”(如“贵庚”,多用于问别人的年龄)、
“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
“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
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
事)、“赐”(如“赐教”,请对方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请对方
指教)、“惠”(如“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鼎”(如“鼎力”,称
对方对自己的帮助)等。
例 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
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做报告。前几天,我们
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呈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
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答案 ①将“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两人”“两个”。②
“他”改为“杨先生”。③“拜读”改为“看”。④“大作”改为
“作品”。
5.分清目的由于交际目的不同,我们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也应有
所不同。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给听众(或读者)的感受也
会不一样。我们说话或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表达目的,尽可能选择对方
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
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学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售货员:①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学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售货员:②什么意思嘛!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学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
B铅笔)经理:③ (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
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第①句改为: 第②句改为: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 答案 (示例)①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②请您放心,我们店是“信得过商店”。③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
6.分清转陈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时,要根
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一些。请人代转,涉
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代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
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种因素,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恰当
表述。
例 树人中学文学社准备请校友、著名作家刘枫先生来学校做一次写
作讲座。为此,文学社让小张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刘先生不在家,开
门的是他儿子。于是小张对他说:“①
”刘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小张的来意:“②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小张和刘先生的儿子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
得体,每人说的话不超过60字。
答案 (示例)①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
文学社做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②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想请您去给文学社做一次写作
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
方法4 语言表达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文段的关键信息、
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完
全符合表达的需要。“准确”在各种语言运用题型中均有考查,一般结
合正确使用词语(考查范围涉及用词准确,搭配准确,准确表达褒贬感情,
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
小、程度深浅,等等)、辨析并修改病句、图文转换、压缩语段、语言表
达连贯等进行综合考查。2017年课标全国卷在语言表达题里单独考查
了逻辑推断题,其实这是对语言准确的考查,逻辑推断题答题一般有以下
四个步骤:
例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
题。一波又一波的地产热潮,使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而我们千
呼万唤的房产税,却是一再难产。如果有了房产税,就能使房价降低,而房
价一旦真的降下来,我国的经济就能有很大的发展。房价下降了,老百姓
的生活水平也就会提高了。①有了房产税,也不一定能使房价降低。② 。③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语言表达简明,语言表达连贯,语言表达得体,综合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__知识清单课件,共13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课件80张,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