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14 于字的用法 讲义— 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展开“于”的三种用法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根据语意,有的可以不译,但其作用仍是引出,其后跟的是地点、方位、时间、对象名词。如“以勇气闻于诸候”,解释为“凭借勇气在诸候国中闻名”,这句需要翻译为“在”,其作用是引出处所。又如“归璧于赵”,翻译成“把和氏璧完整地送回到赵国”,在这一句中,“于”是引出地点,可以译成“到”,也可不译,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表述中,“送回赵国”与“送回到赵国”都是可以的。再如“然微自文于君亲”,翻译成“但是没有什么话来在君亲面前为自己的过错掩饰”,此中的“于”是引出对象,可以解释为“在”。再如“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翻译成“吴郡的贤明士大夫向当朝请求”,此“于”引出对象,根据语意翻译成“向”。2. 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示比较时,必须要翻译出来,否则比较的意思就无法成立。3. 介词,被动句中表被动,译为“被”。如“而君幸于赵王”,表示被动时,被字需要翻译出来。 练一练: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寡人之于国也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0.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1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1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13.予之及于死者1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15.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17.不能容于远近1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9.以其无礼于晋2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21.故燕王欲结于君22.臣诚恐见欺于王2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练一练答案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前:不译;后:介词,对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前:介,从;后:介,在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介,不译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在5.寡人之于国也 介,对于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介,到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表比较,比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在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介,与10.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介:在1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介,在12.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介,在13.予之及于死者 介,不译14.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介,在15.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介,在1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介,不译17.不能容于远近 介,表被动18.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介,对19.以其无礼于晋 介,对2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对21.故燕王欲结于君 介,和22.臣诚恐见欺于王 介,“见…于”表被动,2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见…于”表被动2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介,表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