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 因字的用法 讲义— 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13 因字的用法 讲义— 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3 因字的用法 讲义— 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专题复习

    展开

    因字的用法字在古文中出现频率不高,典型用法也不多,易于掌握。1.连词,于是(古汉标为副词,现汉标为连词),表示前后事情的承接。所谓承接就是两事自然相继发生,前后未必有原因条件等逻辑关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中的字即为于是。在王授璧后,蔺相如持譬却立,倚柱,前后相承。字的这一用法在教材中较为普遍,大家可关注。2.介词,依照,依靠,根据,通过,趁着。如成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中的就是根据。成语因人成事中的依靠。如《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中的可以理解为根据,此句译为借助外物寄寓自己的情怀。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的可译作通过,与依靠的意思稍有不同,本质上一致。3.副词,趁机。如《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解释为连词,于是是可以的,但根据语境,解释为介词,趁机比较贴切。教材中出现的多为以上三类,且大部分源于《史记》。4.连词,因为,由于,表原因。如成语中因祸得福因人废言中的均为因为。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是也。如《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中的是也。5.动词,沿袭。成语中因循守旧即是。 练一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义1.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2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曰 5.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6.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 7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以沛公言报项王,言曰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 10.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11.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杀之 1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13.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初中教材中出现的14.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15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16.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之以成帝业17.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18.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练一练答案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义1.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连词,因为2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介词,依靠、凭借3.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连词,因为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曰 连词,于是,就5.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副词,趁机6.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 连词,于是,就;副词,趁机亦可7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通过、凭借8.以沛公言报项王,言曰 连词,于是,就;或副词,趁机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 副词,趁机10.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连词,于是,就。有的译为趁机11.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杀之 副词,趁机1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副词,趁机13.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连词,就? 初中教材中出现的14.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介词,依据、根据15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连词,于是,就16.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之以成帝业 介词,依靠17.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连词,于是,就18.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焉 连词,于是,就;或解作因而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