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君华国际学校2022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2022年九年级中考模考(二)
温馨提示:
1.全卷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共18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 (14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迎亚运”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 )
第十九届亚运会会徽从画面上看,“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6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举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jiàn( ▲ ),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yùn( ▲ ),赛道代表体育 ▲ 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同时,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1)根据语境和注音,在文中括号中填入恰当的汉字。(2分)
印jiàn( ▲ ) 意yùn( ▲ )
(2) 结合语境,在 ▲ 上选择恰当的字。(1分)( ▲ )
赛道代表体育 ▲ 技 ( A.竞 B. 竟 )
(3)请给文中加点的“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契合 (A. qì B. qiè C. xiè )
(4)会徽“潮涌”的设计体现了以下什么特点?请结合上面的文字以及图示,选出恰当的一项( ▲ )(2分)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质。
②文化在交流中得以创新与融合。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小金想用古诗文来诠释志愿者精神的内涵。请在他绘制的表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8分)
关 键 词
古 诗 文 名 句
出 处
友 爱
海内存知己,(1)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奉 献
(2) ▲ , ▲ 。
李商隐《无题》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淡 泊
(4)非淡泊无以明志, ▲ 。
诸葛亮《诫子书》
(5) ▲
(6) ▲ , ▲ 。
(7) ▲
二、阅读 (47分)
(一)名著阅读
3.傅雷曾在给儿子的信中提到:希望孩子永远保持“赤子之心”。若有机会,你认为傅雷会从以下名著中推荐哪一部给傅聪,以鼓励他在人生之路上永葆“赤子之心”?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4分)
A. 《昆虫记》 B. 《红星照耀中国》 C.《名人传》
▲
4.运用矛盾冲突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品格,请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中矛盾冲突对刻画主人公的作用。(4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简·爱》
▲
(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盲 者
刘学林
①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她驾一辆奥迪徐徐东行,直到无路可行时才拐上田园路。刚进档加速,一个背着一把坠胡的盲老人迎面走来。也就一闪而过了。然而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她觉得这个盲老人有点面熟。她开始回忆。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那是四年前录在她记忆中的坠胡声。
②难道会是他吗?
③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了车头,超过了盲老人之后靠路边停住,钻出汽车,迎着盲老人站在车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过来。老人虽老,腰杆却直,满脸皱纹中有一种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她认定这一个瞎眼老人就是那一个盲老人。
④“老人家,您是在隆兴街自由市场——”她顿了一下,斟酌该怎样表达,“拉琴的吗?”
⑤盲老人站定,无语。
⑥“你还记得,四前,您让一个姑娘多拿几块钱的事情吗?”
⑦“姑娘,您认错人了。”
⑧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轻稳起步走。她有点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上路,车开得很慢,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⑨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时候她刚到这个大城市谋生,钱包被偷,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在隆兴街自由市场逛悠,油条的气味,卤面的气味,粉浆面条的气味,残忍无情地折磨着她的肠胃 。向大妈讨一碗粉浆面条喝喝吗?她鼓了几次勇气没有张开口。
⑩这时候她听到了盲老人的坠胡声,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条小巷的巷口操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种睁眼瞎,该长眼睛的部位陷进去两个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闹市就像坐在渺无人迹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铁盒子,圆形的破旧的铁皮盒子,盒子里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两角的,一元的,两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两张五元的,一张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随之慌慌跳起来。我只拿一张五元的,只拿一张五元的。可是怎么拿呢?人熙来攘往,看到我拿一个瞎眼老人的钱,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⑪(甲)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这样走了两趟,她终于想出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办法。当她再一次从老人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装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钱的盒子踩翻了。她说声“对不起”,连忙蹲下去给老人捡钱,借机把一张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乙)正在她准备起身走开的时候,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无喜无怒。
⑫老人说:“姑娘,多拿几元吧。”
⑬她把汽车锁进车库,上四楼回到自己的家。所谓家,其实只是一套四室一厅的豪华住宅而已,她还没有成家。
⑭经历了那一段穷苦磨难之后,她脚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于经商的天赋,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经理。两之后,她已经是这个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⑮她吃了两块“消闲派”,喝了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如果说她在路上拦住那位老人只是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那么,这时候她要报答盲老人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强烈和急切。
⑯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务,就直接去了隆兴街自由市场,可是她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⑰第三天,她仍然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⑱一连四天她都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问旁边卖粉浆面条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说她也好几天没有听到盲老人的胡琴声了,对盲老人的其他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⑲她决定每天傍晚到田园路上去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拦住他。
⑳盲老人漠然无语。
㉑“这是一万元钱,您先用着。请您告诉我您的地址,我会定期给您送去生活费的。”
㉒“这是从何说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径直走去。
㉓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对我有恩,虽然只是几块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您能成全我。”
㉔“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
㉕盲老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回头。
5.寻乐音·遇“盲”(4分)
文章中出现四次坠胡声,请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和同学的对话。
第二次: (1)▲
第一次: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
第四次: (3)▲
第三次: (2)▲
小金:四次坠胡声的描写,串联起全文,使得行文回忆与现实交替,作用不小。
小东:没错,例如,第 (4)▲ 次坠胡声响起,它的作用就是 (4)▲
6.品细节·辨“盲”(4分)
请参与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沙龙会”。
小金: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富有深意,特别是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其中,“她”的形象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在甲处,她走来走去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小东:她可能在想: (1) ▲
(补充人物心理活动,字数40字左右。)(2分)
小语:没错,不光是“她”,作者对于老人形象的刻画也十分精彩。例如,第⑪段乙处,
(2) ▲ (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小金:是的,这不禁让人思考,到底是谁盲了?哪儿盲了?
7.析语言·识“盲”(3分)
小金:文章结尾的时候盲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如何理解这个“污人清白”呢?
小东:我们可以从盲老人与姑娘的两次相遇以及老人不同的态度来分析。
▲
8.究主题·思“盲”(4分)
小金:原来如此。听完你的分析,我对标题“盲者”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思考。 ▲
(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0分)
【材料一】山东潍坊一所学校在新生开学日时对新生开展了军训,那时的天气不算炎热,结果军训刚刚才15分钟,学生就一个接一个的晕倒,无论是老师还是军训的教官都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感到担忧。
许多家长们对此事感到惊讶,认为这些孩子们真的是太娇惯了,真的该好好锻炼锻炼了。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家长直言,学校应当减轻一些军训的强度,少让孩子受罪。
对于学生而言,军训生活是他们的人生当中最有回忆的一件事情,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也能够让学生之间增进感情,教官们和学生们也能够打成一片,这才是真正的青春,这才是学生心目当中的学生时代。
我们不否认教育已经成了重中之重,学生们的压力也开始逐渐变大,将每天的时间大多都用在学习上,而不放在锻炼身体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却并不是学生逃避军训,让自己的体质机能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希望学生们能够将重点放在自己的身体健康方面。
——腾讯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新华体育11月13日播发的《追光|这所大学忒严!体测挂科,将拿不到毕业证》引发热议,文章讲述云南大学出台了“最严体育校规”——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始,要是哪个学年体质测试不及格的话,将拿不到毕业证。
针对各种关切,新华体育采访了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详细回答大家的疑问。
问题1:这个校规是“一刀切”吗?特殊学生群体怎么办?
答:这并非“一刀切”,因病或残疾学生有绿色通道,可以免测。健康的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课后再适当锻炼,可以说达到及格难度不大。
问题2:体测的及格线要求高不高?
答:体测都是国家标准,国标考虑到各地区、各民族、城乡间的各种差异,已是最低标准。
问题3:体测挂科,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合理不?
答:体测,其实是“国测”,是国家要求的测试,是国家要求“合格”才能毕业。体测纳入体育课,是全国高校的常规做法。体育课跟其他课一样,比如,若大学期间高等数学挂科,补考不及格,同样拿不到毕业证。认可“体育好”,也是一种能力。
问题4:这个校规的设计初衷是什么?
答:多年来,大学生体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云大下决心、下力气推动体测不及格不发毕业证,就是想发挥考试的正向指挥棒作用,让大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这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希望他们通过锻炼都有健康体魄。
——新华社体育(有删改)
【材料三】 最近,刘畊宏有氧健身操频频登上热搜。中新文娱连麦刘畊宏,听他分享健身秘籍、运动理念。
以下为刘畊宏的采访记录:
中新文娱:最近您的跳操直播有近10万人同时观看,是怎么想到直播健身的呢?
刘畊宏:我觉得直播可以分享我的健身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能把“健身改变人生”的观念传递给大家。
中新文娱:“健身就能改变人生”让您触动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刘畊宏:应该是我帮助我的朋友从100多公斤减重到70多公斤。在这个过程,他重新建立起信心,他的人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这让我觉得健身不只是让我自己的外貌外形发生改变,还可以让我去帮助他人改变他们的人生。
中新文娱:很多网友表示运动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能让自己坚持运动的动力该是什么?
刘畊宏: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运动中没有感到乐趣,更没有收获成就感。所以,首先你得思考运动的动机,再践行正确的方法。比如说有些人健身是为了让身材变好,但那只是附加价值,因为通过健身你会发现,不仅你的体力更旺盛了,而且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好了,你会有更多的专注力投入到家庭和工作,发挥出你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运动的观念很重要,如果只是追求一个好身材,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你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如果你认为健身可以改变人生,你就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收获很多。
——中新文娱(有删改)
9.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体育运动”的相关资讯,项目组准备将上面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推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总标题已经拟定为“体育运动,各行各业有话说”,请你再给这四则材料各拟写一个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不超过20个字,字数相同。(3分)
小标题① ▲
小标题② ▲
小标题③ ▲
体育运动,各行各业有话说
10.为了正确宣传体育相关知识,请从下列句子中与上述材料信息最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A. 军训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家长意见很大,应该取消。
B. 王宗平教授认为制定严格的体育校规能让大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是一种“善意的强制”。
C. 刘畊宏的健身理念是追求好身材。
D. 云南大学出台的“最严体育校规”要求每个人参加体测。
11.本次微信公众号推文有一个建议征集活动,请你根据上述材料,针对如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4分)
▲
(四)古诗文阅读
[乙]《溪居》
门径俯清溪,
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
时有水禽啼。
[甲]《溪居》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④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③榜:行船。④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12.两首诗题目均为《溪居》,请根据你对柳宗元的了解,推断哪一首是柳宗元所写,并结合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本诗简析理由。(4分)
(温馨提示:《溪居》《小石潭记》同为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
▲
李建勋东山遇奇叟
[宋]文莹
李建勋罢相江南,出镇豫章。一日,与宾僚游东山,各事宽履轻衫,携酒肴,引步于渔溪樵坞间,遇佳处则饮。
忽平田间一茅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趋谢,而翔雅①有体,气调潇洒。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
李以晚渴,,连食数梨。宾僚有曰:“此不宜多食,号为五脏刀斧。”叟窃笑。丞相曰“先生之哂,必有异闻。”叟谢曰:“小子愚贱,偶失容于钧重②,然实无所闻。”李坚质之,仍胁以巨觥③,曰:“无说则沃之。”叟不得已,问说者曰:“敢问‘刀斧'之说有稽④乎?”曰:“举世尽云,必有其稽。”叟曰:“见《鹃冠子》。所谓五脏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离别之‘离’尔。盖言人之别离,我伐胸怀,甚若刀斧。”遂就架取一小策,振拂以呈丞相,乃《鹃冠子》也。检之,如其说,李特加重。
(选自《湘山野录》)
【注释】①翔雅:安详高雅。②钧重: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③觥:( gāng)古代用曾角做的饮酒器具。④稽:核查。⑤《鹖冠子》:鹖,hé,楚国隐上鹦冠子所作。⑥戕伐:伤害。
13.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连食数梨 食之不以其道
B.改容趋谢 叟谢曰
C.遂就架取一小策 策之不以其道
D.各事宽履轻衫 斗折蛇行
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
15.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分析“振拂”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遂就架取一小策,振拂以呈丞相,乃《鹛冠子》也。
《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
●振
●拂
①挥动,抖动:~臂
②奋起,兴起:~~有辞。
③古同“赈”,救济。
①违背,不顺:忠言~耳。
②拭,掸去:~尘。
③通“弼”,辅佐:法家~士
▲
16.老叟与宾僚的对话蕴含着生活的道理,这与下面哪则故事讲述的道理有相似之处?请加以分析。(3分)
A.《穿井得一人》 B.《河中石兽》
▲
三、写作(55分)
17.育才中学将在阶梯教室(如下图)举行校第三届辩论赛。作为辩论社社长的你,将如何布置本次辩论赛的场地呢?请向参与布置的社员说明你的安排。要求场地布置得体,语言表达准确、有条理,120字以内。(5分)
特别说明:阶梯教室有电子屏,有舞台。
▲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超乎自己的想象。 ——莫泊桑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据此叙写经历、发表见解、讲述故事;(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君华模考卷答案(2022.5.17)
一、积累(14分)
1.(4分)(1)鉴 蕴 (2)竞 (3)A. (4)B
2.(1)天涯若比邻(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非宁静无以致远
(5)例如:好客、进步等。
二、阅读
(一)3.略(4分)
4.(4分)示例: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自杀能终结他的痛苦,但是忠诚于革命事业的他要成为生活的强者,从中可以发现保尔心中坚强的自我和软弱的自我的冲突。我们可以读出英雄也有着普通人的软弱和痛苦,但是他能战胜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因而成为战胜自己的英雄。
(二)
5.(4分)(4分)
(1)“那淡远空明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或“坠胡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2)“那琴声淡若流云,轻如溪水”
(3)“那辽远坠胡声又在她耳边悠悠响起”
(4)第一次,作用:唤起回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后文询问。
第二次,作用:引出对四年前情景的回忆与描述。
第三次,作用:突出盲老人淡远明静的心灵。
第四次,作用:表明姑娘报达老人愿望的强烈和迫切。
(答题要点:围绕着题干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者“塑造人物形象”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一点一分)
6.(1)(2分)我要不要去拿这位盲老人的钱呢?这样是不是不好?可是我也实在是没办法了。万一拿的时候被他发现了怎么办?(答题要点:心理活动要能够体现出“她”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
(2)(2分)语言描写。盲老人眼瞎心不盲,他发现了姑娘的窘境,主动开口予以帮助,十分朴实善良。
7.(3分)姑娘与盲老人相遇之时正是她人生最艰难最迷茫的时期,甚至做出了偷拿盲老人钱的事情。彼时的盲老人不但没有计较,还让她多拿点。说明盲老人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多年以后姑娘事业成功想要报答,盲老人直接拒绝甚至说“您认错人了”。这再次说明他的出手相助是出于内心纯粹的善良,是不求回报的,只不过图一个心安。而姑娘的坚持报恩反而让他成为了图利之人。因此他说了“不要污人清白”这句话,看似狠绝,实际上是对姑娘金钱报恩做法的拒绝,也是对自己内心纯正善良的坚守。
(答题要点:能够按照对话提示答出二人的两次相遇得两分,能够正确分析老人不求图利只求心安的人物形象得两分。其他酌情给分。)
8.(4分)盲者一语双关。表面指的是这位盲老人,他虽然眼盲,但是心不盲。他坚持自立,靠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他朴实善良,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却不求回报。而女主人公却和他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她拥有双眼,但在受挫时却拿了盲老人的钱为自己解困,这说明她的心盲了。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赞扬了盲老人这类心存慈悲,洞明世事,助人为乐却不求回报、心地善良之人,同时也批判了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眼明心盲、为一时小利而忘记人生大义的人。这让我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难也应该坚守人生的道义,不能因小失大,要做一个问心无愧之人。
(答题要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人与姑娘的盲与不盲得两分,主题分析得两分,联系现实得一分。)
(三)(10分)9.(3分)
例:①军训15分钟晕倒一片,学生们身体素质堪忧。②最严体育校规上热搜,体育学院院长有话说。③有氧健身操网络爆火,刘畊宏分享运动理念。
10.(3分)B
11.(4分)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提出两条。如:①家长不应该溺爱孩子,要支持学校举行军训等体育活动,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或是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军训活动,不打退堂鼓,提高身体素质)。②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体测试活动,转变观念,将学校严格的体育规则作为提高身体素质的鞭策。(或是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校规的指导,积极鞭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强身体素质)③我们应该坚持锻炼,提高运动意识,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④学校可以引进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不仅仅拘泥于跑步,可以增设有氧健身操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情。
(四)
12.我认为是甲诗。《小石潭记》一文中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凄凉、伤感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而甲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如开头二句,诗意突兀,耐人寻味。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落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相对,也有强调闲适的意味,“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 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 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而乙诗描写居住环境优雅清净,表达出的是诗人对官场厌恶之情。
【评分标准:满分4分。能联系诗句和《小石潭记》的内容阐述,并互为印证的各2分(处境、心境均是相同点)。】
(四)
13.(2分)B
14.(3分)丞相爱之/遂觞于其庐/置之客右/叟亦不敢辄谈。
15.(3分)振拂是挥动衣袖,掸去灰尘的意思,这一细节描写既写出了老人将书呈现给李丞相的恭敬有礼,表现了他高雅的风度;又可见老人平时不常看这本书(积满灰尘),却熟记于心,说明他博闻强识(有非凡的学识)。
16.(3分)示例一:我认为与《穿井得一人》一致:老叟有理有据指出“离”才是五脏刀斧,告诉我们凡事要核查出处,辨明真相,不可人云亦云,轻信传言;《穿井得一人》以讹传讹,闹出挖井得人的笑话,告诉我们耳听为虚,如果道听途说,会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示例二:我认为与《河中石兽》一致:老叟有理有据指出“离”才是五脏刀斧,告诉我们凡事要核查出处,辨明真相,不可人云亦云,轻信传言;《河中石兽》中老兵探究事理,找到石兽,告诉我们天下的事,不可只知其一,凭个人的主观经验去判断是非,往往会出错。(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李建勋在南唐被剥脱宰相之位后,被命令镇守豫章。有一天,和宾客同僚去东山游览,各自都穿着宽松的鞋子,轻便的衣衫,带上酒菜,在山溪丛林船坞之间游玩,遇见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坐下饮酒。忽然看见平整的田野间有一座茅屋,里面传出来儿童的读书声。于是和大家拿出书本一起走近,看见原来是一个老头在教几个村里的孩子。老头很吃惊的离开席位,改变了表情前来道歉,但是他举止文雅得体,气度潇洒不凡。李建勋很喜欢,就在茅屋里喝酒,把老头安排在客人的右边,老头也不敢随便开言。李建勋因为后来有点渴,连着吃了几个梨子。宾客同僚里有人说:“这个东西不适合多吃,有外号叫做‘五脏刀斧’”。老头偷偷在笑。李建勋说:“先生的笑,肯定有不同的说法。”老头道歉说:"小人蠢笨而且低下,偶然在您面前失礼,但是确实没有什么意思"。李建勋坚持询问,同时用大杯酒来威胁他,说“不说就要灌你。”老头不得已,就问开始说话那人:“敢问‘刀斧’这个说法有典故吗?”那人回答说:“全世界都这么说,肯定有典故。”老头说:“出自《鹖冠子》。 所谓五脏刀斧的说法,不是吃的梨,而是离别的“离”啊。这是说人们在离别时,心里受到刺激,比受刀斧还要疼痛。”于是咋书架上取来一小本书,弹拭掉灰尘上呈给李建勋,正是《鹖冠子》。 大家检视看,跟他说的一样。李建勋因此很看重他。
五、写作(55分)
17.略
18略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实验校中考语文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实验校中考语文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子说,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诗歌鉴赏,句子默写,语言表达,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六校联谊九年级下学期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