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化学部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S-32 C1-35.5 Fe-56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L“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是新一代青年的榜样,也是遵义人民的骄傲。黄大发在修建水渠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炸药爆破 B.打木桩、定点 C.开展勘察、测绘 D.锄头、钢杆、二锤开凿
2.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是一种天然防龋药,具有抑菌的活性。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组成上看: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D.从构成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3.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NaOH固体
C.溶解固体 D.活性炭净水器净水
4.酸或碱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的主要原理与酸或碱的性质无关的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用稀盐酸“酸洗”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C.氢氧化铝作为某些胃药的主要成份
D.铵态氮肥应避免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
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合理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所以构成两种物质的微粒不同
B.溶液是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碳、氢元素
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薄铜片制成的容器安装在“轻质船体上”,用蜡烛对容器底部加热,喷蒸汽时,“蒸汽船”就向左行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铜制作装水的容器,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加热后,观察到铜制容器底部变黑,其黑色物质-一定是炭
C.将铜制容器内的水换成干冰,不加热,小船也会向左行驶
D.将铜制容器换成铝制容器,然后装入较浓的盐酸,不用加热小船也能向左行驶
7.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可在其表面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生成物中单质的化学式是O2 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8.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检验碳酸盐: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鉴别化肥KCl、(NH4)2SO4:取样配制溶液,分别滴入Ba(ON3)2,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H4)2SO4
C.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D.除去CO2中的HCI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9.甲烷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可将CuO还原成Cu,下图为探究其还原性并检验产物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I装置可除去甲烷中可能混有的C0,和H,0,防止干扰实验
B.Ⅲ中可装人无水疏酸铜,若变为蓝色,则证明有水生成
C,装置末端导管口的气体若能被点燃,则说明产物中有C0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直到Ⅱ装置冷却,再停止通甲烷
10.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四个实验对应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16题(4)、17题(3)12分,其他每空1分,共4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
11.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唐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记载到:茶有九难,一日造,二日别,三日器,四日火,五日水,六日炙,七日末,八日煮,九日饮。
(1)紫砂壶是泡茶中常见的一种茶具,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瓷工艺品,其中陶瓷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泡茶时,通过茶漏可以使茶水分离,此方法类似于实验室的 操作(填操作名称)。
(3)泡时会闻到茶叶的清香,其微观本质是 。
(4)泡茶时的水质硬度过高,煮沸后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食醋浸泡除去水垢(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溶于水后产生CH3COO-和H+),醋酸可以除去水垢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
(5)某矿物质水中各元素含量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矿物质水中至少含有 种非金属元素。
写出矿物质水中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符号: 。
写出该矿物质水中可能含有的两种盐的化学式: 。
12.钠在氯气中燃烧会发出黄色的火焰,形成少量的烟,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就是氯化钠。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食盐的主要成份。其形成过程如图:
(1)从结构上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相似之处是 。
(2)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钠与硫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也能燃烧,请参考氯化钠的形成分析钠与硫的反应,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
(4)从原子结构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是碳氧化物之一,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温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随着传统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引发温室效应,同时还威胁到地球生命的源头一一海洋。据专家研究,没有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的归宿主要是海洋。以目前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到21世纪末,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此时海洋对珊湖礁来说太酸,珊胡礁造钙的能力将于2065年前下降40%,未来几十年内,珊瑚难将可能灭绝。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造成严重威胁,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将改变。因此,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会破坏海洋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1)写出一种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 。
(2)二氧化碳增多使海水成酸性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何检验某溶液呈酸性: (写一种方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酸化后,最终会破坏海洋生物链
B.大量含碳化石燃料燃烧是引发温室效应、海水逐渐变酸的主要原因之一
C.二氧化碳对环境有破坏作用,因此人类应避免向自然界中排放二氧化碳
1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其验满的方法是 。
(3)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氨气,制取氨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填“b”或“c”)端进入。
(4)全班同学完成制取CO2的实验共产生1000g含HC1的废液(固体已除,大理石中杂质未参加反应),不能直接排放,为了处理废液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先测定废液中HC1的质量分数,再用熟石灰处理废液至中性。
【实验操作】
称量 NaOH固体,溶解,配制30g5%的NaOH溶液。
取100mL小烧杯,倒入20g废液样品,插入pH计测定溶液的pH,向废液样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处理剩余废液需要投人熟石灰 g。
15.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碳酸钠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其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xH2O。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2)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烧杯②中的晶体质量 7.3g(选填:“”或“=”);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3)30℃时,向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烧杯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水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 。
A.硝酸铵 B.碳酸钙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6.以某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O3,含少量MnCO3、SiO2)制取MgSO4·7H2O,流程如下: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速率,除了搅拌、提高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
(2)“转化”时主要反应是 ,锰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硫酸镁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浓缩结晶,可得到不同的晶体:
“操作1”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滤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现(此时MgSO4溶液已饱和)时,应控制温度
在 结晶,然后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②“操作1”所得滤液中能分离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 。
(4)下列哪些物质在常温下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
A.MnO2 B.MgO C.SiO2 D.MnCO3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图所示实验,为了探究常见酸碱中和反应。
(1)方案1:通过反应发生的直接现象,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探究一:向图中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滴加稀硫酸,振荡并观察现象。可以作为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方案2:通过间接现象,经推理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探究二:向图①稀硫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向图②稀硫酸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碳酸钠溶液如图③。图③中的现象是 ,结合图①和图③中的现象说明 。
(3)方案3:通过溶液中微观粒子变化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探究三:如图④所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振荡,并测量pH变化绘制曲线如图⑤。
i.图⑤曲线显示随着将40g稀硫酸溶液逐渐加入,试管内的溶液PH逐渐减少,请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本质: 。
ⅱ.图⑤冲c、d两点所对应溶液所含溶质Na2SO4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
ⅲ.向图⑤d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已知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则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结果可用比例式表示)。
A
B
C
D
图像
实验设计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取等质量的铁、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温度/℃
-3.9-1.8
1.8-48.1
48.1-67.5
67.5-200
析出晶体
MgSO4·12H2O
MgSO4·7H2O
MgSO4·6H2O
MgSO4·H2O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贵州省桐梓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docx、化学1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