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生:《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精卫填海)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女娃因在海里游玩而溺水之后的化身,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去感受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二、初读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2.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3.自读。自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问一问同桌或老师。三、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句。1.指导朗读,划出句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少:此处读 shào2.根据注释,理解词义。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少女:小女儿。曰:叫。意思: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3.归纳学习方法。朗读原文——了解字意——明确句意(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句。1.小组学习下面句子,在合适地方划上句读。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精卫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变成了鸟?3.抽小组展示学习成果。4.总结学习:解释文言文句子意思方法。(三)运用所学方法学习剩下的句子。(四)区别古今异义。1.炎帝之少女 少女 古义:小女儿。今义:年轻女孩。 2.故为精卫 故 古义:所以。今义:旧。 (五)抓关键句理解课文主旨。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看到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此时此刻你想到哪些词语? 2.历史上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有哪些?(六)背诵指导。四、拓展阅读《后羿射日》学习《精卫填海》这篇古文我们知道了学习古文的方法,现在让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再学习一下《后羿射日》。1.出示学习指导。朗读原文——了解字意——明确句意——理解主旨2.学生自由朗读。3.抽生回答。五、教师小结当我们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或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用来鼓励人们。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布置作业】阅读图书《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名字 女 娃精卫 原因 溺而不返 百折不挠 经过 衔木石 矢志不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3 精卫填海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预习课文,注意以下问题,教学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