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8668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866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866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河南省长垣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长垣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有答案),文件包含河南省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docx、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 四个大题, 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语中,一定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刻舟求剑 C.钻木取火 D.掩耳盗铃 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侯德榜 C.袁隆平 D. 屠呦呦 3.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最大限度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从而减少CO₂的排放。这样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雾霾 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构成下列各组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类型相同的是 【 】A.铁、氢气 B.氧化钠、硫酸铜 C.氨、金刚石 D.干冰、氮气 5.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熟石灰、Ca(OH)2、氧化物 B.纯碱、Na₂CO3、碱 C.酒精、C₂H5OH、化合物 D.干冰、CO2、有机物 6.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的 pH D.验满二氧化碳 7.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 【 】A.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获得纯水 D.电解水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88.如图是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的值为18,y的数值为30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C.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锌属于人体必需常量元素9.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都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但二者不可混用,原因是2KMnO4+H₂0₂=2KOH+2O₂↑+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MnO₂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D.参加反应的H₂0₂与生成的KOH 的质量比为17:28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稀盐酸和浓盐酸:打开瓶塞观察 C.蚕丝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D.氯化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则所有物质着火都可用水浇灭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常温下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的pH一定大于7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2.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1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6g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若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应取出部分氯化钠至天平平衡13.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C.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人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14.Cu、CuO、Cu(OH)₂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0g,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将其与73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金属Cu的质量是【】A.1.6 g B.4.6 g C.6.4g D.7.1 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红烧黄河大鲤鱼是一道极具河南地方特色的美食,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16.如图是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一段时间后,A 中铁钉锈蚀,B、C中铁钉没有锈蚀。实验A、B进行对照,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 ;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 7.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1)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天然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 。(2) 氢气作为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1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30℃时,将60gA的饱和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的质量为 ; 将2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19.葡萄糖酸钙[(C6H11O7)₂Ca]主要用作食品的营养增补剂、缓冲剂等。青少年缺钙会患 和发育不良。现有葡萄糖(C6H12O6)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该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20.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A常用作建筑材料, B可用于灭火,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C的化学式为 ; D的一种用途是 ; B→A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成的单质和氧化物的质量比为多少?(写最简比) (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向一定量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滴加一定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3分)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实验室利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①通过加热粗铜丝引燃试管内的白磷, 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②待白磷熄灭, 装置冷却到室温, 打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4.(3)为除去粗盐样品中的MgSO4和CaCl2杂质,获得氯化钠溶液,设计了如图示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 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请写出加入的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3)写出加人稀盐酸时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其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称为 。(2)医疗上可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中的原理: 。(3)侯氏制碱法也称联合制碱法,其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人足量氨气(NH3)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2,除生成碳酸氢钠(此时难溶)外,还生成一种铵态氮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产生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金属的冶炼。①B装置能干燥二氧化碳,利用浓硫酸的 性;②写出C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D装置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④请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反应后E装置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⑤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倒出D装置玻璃管内的固体,称得其质量为11.2g。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已知:氧化铁已反应完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水是生命之源,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各组物质能形成溶液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