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成套应用集训含解析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中古时期的世界_应用集训含解析
展开第八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中古时期的世界 【应用集训】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A.断代史整体史观B.编年史社会史观C.编年史文明史观D.国别史生态史观答案 C 2.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 )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答案 B 3.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的见证C.新罗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答案 B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联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布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这表明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 ( )A.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答案 B 5.两汉、魏晋时期的中国文献中常见对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类别文献及成书年代记载地理位置《史记》(西汉)条支(即后人所谓大秦)在安息西数千里……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抱朴子》(东晋)(大秦)地方三万里,最大国也风土人情《魏略》(三国魏)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后汉纪》(东晋)谷食常贱,国用富饶,王所治城,周环百余里《晋书》(唐)屋宇皆以珊瑚为棁栭,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政治概况《后汉纪》(东晋)王无常人,国中有灾异,风不时节,辄放去之,而更求贤人以为王,放者终无怨《太清金液神丹经》(东晋)此国不畜奴婢,虽天王、王妇犹躬耕籍田,亲自居桑织经;此国不用刑罚,人民温睦,皆多寿考;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人物形象《后汉纪》(东晋)人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无上秘要》(北周)有药名“大秦玄坚”,能使上飞轻举,超体霄真,此乃天仙之所服,飞神之所研《北堂书钞》(唐)昆仑之东十万里有大秦之国,人长三十丈,寿万八千岁,不知禾稼,但食沙石——根据庞乃明《亦真亦幻大秦国:古代中国的罗马帝国形象》整理辨析上述古籍记载,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合理的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探讨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认识。(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答案 示例:论题:古代中国人对古罗马帝国政治概况的认知,既有合理的成分,也存在与现实脱节的臆想。(2分)论证:东晋人对大秦国政治方面的记载中“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的记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说法则与事实不符。(2分)在古代雅典,由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需要,以及智者学派的影响,社会上辩论风气盛行。这种风气影响到后来的古罗马,导致罗马人也热衷“谈虚说妙,唇理绝殊”。另一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存在大量奴隶,罗马也有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足证“不畜奴婢”“不用刑罚”之说有误。(3分)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对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空间上的阻隔,古代中国人无法全面、真实地认识西方国家。另一方面,魏晋时期,有感于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宗主豪强控制庞大人口的现实,时人塑造出贤人为王、“人民温睦”“不畜奴婢”“不用刑罚”的大秦印象。这种印象失真却美好,为时人苦闷的内心带去一丝慰藉。(3分)结论:综上所述,由于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魏晋时期的中国人模糊地了解到古罗马帝国的政治状况。这种了解真假参半,有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现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中国人基于社会现实而形成的主观臆想。这种认识是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2分)[教师用书专用] 【应用集训】1.有史料指出,古埃及人主要向南与努比亚,向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发生联系。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地理位置的独立性 B.专制王朝的封闭性C.西亚大国的侵略性 D.王权观念的宗教性答案 A 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的传播,虽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点,但北边的地中海和东西两边的沙漠构成了河谷流域的天然屏障,使得其对外联系相对困难。这种地理位置上的相对独立,对古代埃及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古埃及专制王朝具有开放性的一面。C项不是促成材料现象的原因,故排除。王权观念具有宗教性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2.陈明远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一书中指出,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城市建设代表主要的物质财富,属于硬件;文字、文献代表主要的精神财富,属于软件。这表明 ( )A.城市建设与文字、文献相互影响B.两者的出现说明早期文明已产生C.城市建设是文明出现的重要前提D.早期文明产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答案 B 材料主要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两个判定标准,而这两个标准恰恰说明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两者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早期文明的产生,但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排除。3.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答案 B 依据材料“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可知,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各自独立,相对隔绝,B项正确。4.19世纪90年代初,研究远古时期文明的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说:“我对这地区(大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用皂石雕刻的大鸟后,他转变了腔调,“这样的艺术珍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绝不是非洲的!”本特的观点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他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C.他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人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答案 C 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本特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认识。起初他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后来在挖出皂石雕刻的大鸟后又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地中海文明。“绝不是非洲的”等信息体现了本特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故C项正确。A、B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排除。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人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但并非使人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