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成套模拟检测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_模拟检测含解析
展开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5年高考】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2020山东,1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答案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2.(2018海南单科,6,2分)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
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 A
3.(2020浙江1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4分)
答案 (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
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
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考点三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4.(2016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
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
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
大洋洲
人口迁
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到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共17分)
考点四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5.(2017浙江4月选考,5,2分)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答案 D
6.(2019海南单科,3,2分)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答案 A
7.(2017上海单科,5,2分)“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答案 C
8.(2016天津文综,4,4分)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答案 B
9.(2017北京文综,41,6分)(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答案 (2)参考答案要点:
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考点五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0.(2018海南单科,16,2分)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 B
[教师专用题组]
【5年高考】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2014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草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提炼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角度一定要全面,如政府的政策、移民的来源和规模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总结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政治方面要联系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抵御外来侵略,经济方面要联系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当地开发以及缓解人口压力,文化方面要联系移民对促进关内、关外文化技术交流的作用。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考点三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考点四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2016海南单科,1,2分)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 D 铜镜的制作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色。图中镜中的装饰物为葡萄,这种形状的葡萄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代达到繁荣,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空上不符,唐代铜镜装饰中有葡萄海兽,D项符合题意。
2.(2015课标Ⅱ,27,4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项错误;迁都并没有改变南方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D项错误。
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考生须明白,明太祖时期统一了全国,明成祖朱棣是在“靖难”成功后才将都城迁到北京的。考生需熟悉通史知识方能得心应手。
3.(2013课标Ⅱ,26,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
4.(2014海南单科,7,2分)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答案 A 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出现了许多介绍商路和商业信息的书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新的知识结构出现,故A项正确。
5.(2012北京文综,12,4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答案 A 本题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在统治阶层眼中,商人不从事生产劳动,无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对维护统治不利,这是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
知识拓展 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时,抑制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严格限制私人商业;中唐以来,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抑商政策松动;明清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2012福建文综,15,4分)《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从材料看,司马光认为农、工、商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认为商业流通是促进农、工、商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实质上主张在经济政策上应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在材料中未反映;C项在材料中得不到证明;D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五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3年模拟】
时间:35分钟 分值:57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0山东济宁质检)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常作为西域或者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生动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 ( )
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
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陆上丝路商贸的不断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继续深入
答案 C
2.(2019湖北武汉新洲区10月联考,6)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 ( )
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茶马古道促进人口迁移
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 C
3.(2021届山东潍坊模拟,12)加勒比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山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这表明 ( )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答案 B
4.(2019山东济南期末,19)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尔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 )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答案 D
5.(2020山东日照4月模拟,12)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 )
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答案 C
6.(2020山东潍坊质检)1774年在一次会议上,英国人建议印第安人把子女送到威廉斯堡接受欧洲型教育,但是遭到印第安人反对,他们甚至提出了相反的建议:要求英国绅士送一二百名孩子到印第安人那里接受教育,并且相信印第安人会把他们教育成懂礼貌的人。材料反映了 ( )
A.殖民者的文化殖民
B.印第安人盲目文化自信
C.文化的交流与隔阂
D.松散的体制缺乏权威性
答案 C
7.(2019山东师大附中四模,22)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 C
8.(2020山东济宁线上测试,5)下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
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
C.1700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
答案 B
9.(2021届山东烟台期末,10)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国家或地区
时间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缘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缘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B
10.(2020山东日照校际联考,14)据统计,印度原棉的出口价值从1849年的1000万卢比上升到1913年的4.1亿卢比;黄麻的出口量由1830年的500吨上升至1909年的76.5万吨;茶叶的出口由1854年的50万镑提高到1900年的1.92亿镑;小麦、油籽、皮革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度增长。这表明印度 ( )
A.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C.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
D.农业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答案 D
11.(2021届山东济南高考模拟,7)下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答案 D
12.(2019山东临沂高考模拟,33)
年份
类型
移入
移出
净移民
1929
28
6.9
21.1
1930
24.1
5
19.1
1931
9.7
6.1
3.6
1932
3.5
10.3
-6.8
1933
2.3
8
-5.7
上表是1929—1933年美国移民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 ( )
A.欧洲衰落和美国崛起显露端倪
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缩小
C.人口流动在全球化中失去作用
D.美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1分)
13.(2020山东日照4月模拟,17)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古西域政权)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跹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鸟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陶瓷贸易发展迅猛。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
——摘编自罗佳《唐宋陶瓷凤
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耆、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域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献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荣新江《出土文献
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1)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3分)
答案 (1)风格: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3分。如答手工业工艺先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也可酌情给分)
变化:主要分布于南方,海上出口活跃。
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的推动;陶瓷工艺的发展;等。(4分)
(2)熟悉考古学,熟悉各族语言文字;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史料;善于研究;等。(3分。或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等。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山东实验中学线上诊断,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即开始了一场生物大交换,马和牛被带到了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开始从非洲劫掠黑奴,贩卖到美洲。美洲的土豆和烟草也被带到欧洲。上帝散掷的两块大陆,于焉重逢,而两处原本大异其趣的世界,也在那一天开始变得类似。欧洲人身上所携带的病菌也一同移居,可怜的印第安人忍受了数百年的疟疾和瘟疫。与此同时,欧洲人也在承受着梅毒的考验。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试着给“哥伦布大交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大交换”。
答案 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大交换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美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相互传播和交流。(3分)
评价:哥伦布大交换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客观影响,它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同时也给原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改变了美洲地区的人口结构,造成了印第安人数量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8分)
【5年高考】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2020山东,1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答案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2.(2018海南单科,6,2分)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
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 A
3.(2020浙江1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4分)
答案 (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
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
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考点三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4.(2016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
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
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
大洋洲
人口迁
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到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共17分)
考点四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5.(2017浙江4月选考,5,2分)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答案 D
6.(2019海南单科,3,2分)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答案 A
7.(2017上海单科,5,2分)“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答案 C
8.(2016天津文综,4,4分)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答案 B
9.(2017北京文综,41,6分)(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答案 (2)参考答案要点:
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考点五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0.(2018海南单科,16,2分)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 B
[教师专用题组]
【5年高考】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2014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草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提炼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角度一定要全面,如政府的政策、移民的来源和规模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总结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政治方面要联系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抵御外来侵略,经济方面要联系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当地开发以及缓解人口压力,文化方面要联系移民对促进关内、关外文化技术交流的作用。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考点三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考点四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2016海南单科,1,2分)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 D 铜镜的制作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色。图中镜中的装饰物为葡萄,这种形状的葡萄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代达到繁荣,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空上不符,唐代铜镜装饰中有葡萄海兽,D项符合题意。
2.(2015课标Ⅱ,27,4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项错误;迁都并没有改变南方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D项错误。
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考生须明白,明太祖时期统一了全国,明成祖朱棣是在“靖难”成功后才将都城迁到北京的。考生需熟悉通史知识方能得心应手。
3.(2013课标Ⅱ,26,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
4.(2014海南单科,7,2分)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答案 A 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出现了许多介绍商路和商业信息的书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新的知识结构出现,故A项正确。
5.(2012北京文综,12,4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答案 A 本题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在统治阶层眼中,商人不从事生产劳动,无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对维护统治不利,这是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
知识拓展 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时,抑制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严格限制私人商业;中唐以来,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抑商政策松动;明清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2012福建文综,15,4分)《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从材料看,司马光认为农、工、商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认为商业流通是促进农、工、商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实质上主张在经济政策上应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在材料中未反映;C项在材料中得不到证明;D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五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3年模拟】
时间:35分钟 分值:57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0山东济宁质检)相关研究表明,葡萄与葡萄酒在唐宋诗词中常作为西域或者丝路珍品的泛指意象,而在元诗中通常作为日常生活背景下有着鲜活生动面貌的具体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元朝 ( )
A.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
B.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陆上丝路商贸的不断扩大
D.经济重心南移继续深入
答案 C
2.(2019湖北武汉新洲区10月联考,6)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 ( )
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茶马古道促进人口迁移
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 C
3.(2021届山东潍坊模拟,12)加勒比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山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这表明 ( )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答案 B
4.(2019山东济南期末,19)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尔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 )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答案 D
5.(2020山东日照4月模拟,12)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 )
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答案 C
6.(2020山东潍坊质检)1774年在一次会议上,英国人建议印第安人把子女送到威廉斯堡接受欧洲型教育,但是遭到印第安人反对,他们甚至提出了相反的建议:要求英国绅士送一二百名孩子到印第安人那里接受教育,并且相信印第安人会把他们教育成懂礼貌的人。材料反映了 ( )
A.殖民者的文化殖民
B.印第安人盲目文化自信
C.文化的交流与隔阂
D.松散的体制缺乏权威性
答案 C
7.(2019山东师大附中四模,22)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 C
8.(2020山东济宁线上测试,5)下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
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
C.1700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
答案 B
9.(2021届山东烟台期末,10)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国家或地区
时间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缘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缘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B
10.(2020山东日照校际联考,14)据统计,印度原棉的出口价值从1849年的1000万卢比上升到1913年的4.1亿卢比;黄麻的出口量由1830年的500吨上升至1909年的76.5万吨;茶叶的出口由1854年的50万镑提高到1900年的1.92亿镑;小麦、油籽、皮革的出口量都有大幅度增长。这表明印度 ( )
A.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高
C.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
D.农业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答案 D
11.(2021届山东济南高考模拟,7)下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 )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答案 D
12.(2019山东临沂高考模拟,33)
年份
类型
移入
移出
净移民
1929
28
6.9
21.1
1930
24.1
5
19.1
1931
9.7
6.1
3.6
1932
3.5
10.3
-6.8
1933
2.3
8
-5.7
上表是1929—1933年美国移民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 ( )
A.欧洲衰落和美国崛起显露端倪
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缩小
C.人口流动在全球化中失去作用
D.美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1分)
13.(2020山东日照4月模拟,17)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古西域政权)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跹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鸟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
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陶瓷贸易发展迅猛。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
——摘编自罗佳《唐宋陶瓷凤
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耆、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域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献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
——摘编自荣新江《出土文献
所见丝绸之路概说》
(1)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3分)
答案 (1)风格: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3分。如答手工业工艺先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也可酌情给分)
变化:主要分布于南方,海上出口活跃。
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的推动;陶瓷工艺的发展;等。(4分)
(2)熟悉考古学,熟悉各族语言文字;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史料;善于研究;等。(3分。或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等。言之有理即可)
14.(2020山东实验中学线上诊断,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即开始了一场生物大交换,马和牛被带到了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开始从非洲劫掠黑奴,贩卖到美洲。美洲的土豆和烟草也被带到欧洲。上帝散掷的两块大陆,于焉重逢,而两处原本大异其趣的世界,也在那一天开始变得类似。欧洲人身上所携带的病菌也一同移居,可怜的印第安人忍受了数百年的疟疾和瘟疫。与此同时,欧洲人也在承受着梅毒的考验。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试着给“哥伦布大交换”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大交换”。
答案 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大交换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美洲大陆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相互传播和交流。(3分)
评价:哥伦布大交换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客观影响,它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同时也给原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改变了美洲地区的人口结构,造成了印第安人数量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8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