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展开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杯、小试管、镊子、坩埚钳等。
药品:白磷、硫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稀盐酸、镁条等。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出自己的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提问:除了相等,还可能有哪几种情况呢?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二、让学生结合教材92页的“探究”,讨论一下如何设计这两个实验。
1.学生汇报各自的实验方案,教师与学生共同纠正方案中的不当之处后,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
(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
(3)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不用橡皮塞而改用气球套在锥形瓶口,连同白磷一起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白磷燃烧时移开酒精灯,此时不要用手拿锥形瓶。
(4)在铁与硫酸铜反应这个实验中,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3.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然后师生共同小结: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实验现象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 相等 | 相等 |
分析 | P+O2P2O5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 Fe+CuSO4→Cu+FeSO4 质量总和=质量总和 |
4.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了共同的结论,这非常不错。其实,在很早以前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做了大量的实验,也和同学们一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那就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拉瓦锡就是发现这个规律的科学家之一,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发现的。
5.播放影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6.提问:如何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关键词。)
投影强调: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要注意“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7.讲解: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它的发现,我们以电解水为例再从微观角度来研究一下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请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投影: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并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过渡: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我们再通过下面的实验来验证一下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
教师演示[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和[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原因,然后让学生讨论。
8.投影: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三、练习:(过渡)我们知道了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我们怎样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投影:试试看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在A+B→C的反应中,足量B与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________,可能有的元素________。
四、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投影:思考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应是( )
A.XY2 B.XY3 C.X2Y3 D.X3Y2
五、布置作业:教材P98 3、4
板书设计
教师随笔
备课资料
1.化学史料
罗蒙诺索夫
1711年11月6日生于哈尔蒙柯尔城沿海的渔民家中。当时平民子弟是受不到高等教育的,但由于他的勤奋,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19岁时,他隐瞒了自己的出身,到莫斯科进入斯拉夫——拉丁文学院。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735年被保送到彼得堡进入科学院所附属的大学学习。1736年~1741年被派往德国继续深造。1745年被任命为科学化学教授。当时俄国的科学院被把持在以舒玛赫为首的德国人手中,开展研究工作十分困难,经过他7年的争取,才于1749年建立了俄国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室。罗蒙诺索夫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物质不灭定律。他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时所发生的氧化反应,在精确的化学天平上称出实验前后的重量不变。这个实验否定了英国化学家R.波义耳的结论,其错误在于实验终止时,打开了密闭的容器,进入了空气,使前后的重量不一致。17年后,法国化学家A·L·拉瓦锡也重做了此实验,得出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从而引起了化学史上谁是第一个创立物质不灭定律的争论。在应用科学方面,他研究过彩色玻璃的制造、植物的营养等问题。
2.化学知识卡片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nert Boyle,1627—1961)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E=mc2)以后,说明物质可以转变为辐射能,辐射能可能转变为物质。这个结论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中应用有何影响呢?实验结果证明1 000 g硝化甘油爆炸之后,放出的能量为8.0×106 J。根据质能关系公式计算,产生这些能量的质量是8.9×10-7 g,与原来1 000 g相比,差别小到不能用现在实验技术所能测定。从实用观点来看,可以说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正确的。
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原子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最剧烈的化学反应。1 000 g 235U裂变放出的能量为8.23×1016 J,产生这些辐射能相等的质量为0.914 g,和原来1 000 g相比,质量变化已达到千分之一的程度。于是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就有了新的认识。在本世纪以前,科学家承认两个独立的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现在科学家则将这两个定律合而为一,称它为质能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获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铁和硫酸铜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