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
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下列叙述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完成
C.离开细胞的核糖体不能独立地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D.去掉细胞核的细胞,可以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详解】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体现了这一点,A不符合题意;
B、病毒是分子生物,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完成,这体现了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B不符合题意;
C、离开细胞的核糖体不能独立地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说明完成生命活动需要完整的细胞参与,符合题干观点,C不符合题意;
D、去掉细胞核的细胞,可以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观点相违背,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是脱氧核糖及磷脂的组成元素
B.酶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糖类是细胞内直接供能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双缩脲试剂可与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紫色反应。
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详解】
A、核糖中不含有磷元素,A错误;
B、少部分酶的本质是RNA,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反应,B错误;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细胞内直接的供能物质是ATP,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
B.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导致抗寒性增强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自由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之一是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详解】
A、自由水的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自由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A正确;
B、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即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减小,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B错误;
C、Ca2+可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正确;
D、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内液浓度,从而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D正确。
故选B。
4.如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
B.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①、③都含有磷脂分子
D.此细胞不可能是蓝藻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其中结构1起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2为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结构3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结构4为高尔基体;结构5为细胞核。
【详解】
A、该图能够看到核糖体,是亚显微结构,所以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
C、结构3为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C错误;
D、此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示意图,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结构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和中心体具单层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氧气和催化反应等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中心体无膜结构,液泡为单层膜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内含有的大量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氧气进出细胞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详解】
A、液泡为单层膜结构,中心体无膜结构,中心体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细胞核里面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因而,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B正确;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中虽然含有多种水解酶,但这些水解酶仍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错误;
D、氧气进出细胞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D错误。
故选B。
6.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和黑藻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均可完成的是( )
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B.提取和分离叶绿素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洋葱是比较好的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色素含量较多,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洋葱的绿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肉细胞做细胞质流动实验,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洋葱的内表皮细胞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详解】
A、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黑藻的幼嫩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细胞质颜色比较深,易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A错误;
B、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而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不能,B错误;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可作为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材料,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D、要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材料本身必须能发生有丝分裂,洋葱磷片叶、黑藻叶片都不能发生有丝分裂,而洋葱的根尖分生区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D错误。
故选C。
7.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以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1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5
1.10
1.15
A.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表皮细胞长度逐渐变小
C.实验后,c组细胞中液泡的吸水量小于b组
D.实验后,f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d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并且以协助扩散为主。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表皮细胞失水增多,表皮细胞长度会逐渐变小。
2、分析表格可知,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如果小于1,说明细胞吸水;而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表皮细胞失水增多,表皮细胞长度会逐渐变小,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则大于1。
【详解】
A、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并且以协助扩散为主,A正确;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表皮细胞失水增多,表皮细胞长度会逐渐变小,B正确;
C、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如果小于1,说明细胞吸水,分析表格可知,c组细胞中液泡的吸水量小于b组,C正确;
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表皮细胞失水增多,表皮细胞长度会逐渐变小,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则大于1,分析表格可知,f组表皮细胞失水量大于d组,所以f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D错误。
故选D。
8.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处于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D.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a侧的,使得水分子由烧杯进入漏斗内更多,漏斗液面上升,A正确;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在开始时呈正比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幅度减小直至不再上升,说明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B正确;
C、图丙只是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处于的一种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
D、c为半透膜,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③④⑤,即原生质层,D正确。
故选C。
9.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B.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体现酶的专一性
C.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不变
D.酶的保存条件为最适温度和最适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这种选择性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2、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发生不可逆转地失去活性。
【详解】
A、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A正确;
B、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及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体现酶的专一性,B正确;
C、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C正确;
D、酶的保存条件为低温和最适pH,D错误。
故选D。
10.如图1为ATP的结构简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的A与 ATP中的“A”为同一种物质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断裂并释放能量
C.酶1和酶2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
【详解】
A、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 ATP分子中的A是腺苷,A错误;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为ATP的水解,特殊的化学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
C、酶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
D、酶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有序的进行。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D正确。
故选A。
11.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措施与目的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制作酸奶
通入无菌空气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B
种子贮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C
水果保鲜
零上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
栽种庄稼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离子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
A、参与乳酸制作的微生物的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制作酸奶的过程不能通入空气,A错误;
B、种子贮藏时要降低自由水含量,减慢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正确;
C、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会冻坏水果,C正确;
D、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生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
故选A。
12.如图为绿色植物某细胞内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B.②过程产生的NADPH可以为CO2的固定提供能量
C.氧气充足时,能进行②过程的细胞也能进行①过程
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一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都可以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氧气充足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
A、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错误;
B、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都可以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B错误;
C、氧气充足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D、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D错误。
故选C。
13.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光合色素含量上的区别,的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和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甲为“嫩黄叶”的色素层析结果,乙为“绿叶”的色素层析结果
C.如果将两组实验提取的色素放置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则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区域
D.若以“绿叶”为实验材料,实验中没加二氧化硅也可能出现和“嫩黄叶”相似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右到左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
A、提取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
B、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新鲜菠菜所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所以甲为新鲜菠菜的“绿叶”,乙为“嫩黄叶”,B错误;
C、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如果将两组实验提取的色素放置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则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区域,C正确;
D、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如果以“绿叶”为实验材料,实验中没加碳酸钙也可能出现和“嫩黄叶”相似的结果,实验中没加二氧化硅会研磨不充分,各种色素的含量都减少,不会出现和“嫩黄叶”相似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14.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可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B.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C.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可以观察到赤道板
D.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会出现细胞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内各时期过程:
(1)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记忆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
(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记忆口诀:形数清晰赤道齐)。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记忆口诀:粒裂数增均两极)。
(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记忆口诀:两消两现重开始)。
【详解】
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的间期,两者没有发生在同一时期,A错误;
B、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1个细胞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B正确;
C、赤道板是虚拟的结构,不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不能观察到赤道板,C错误;
D、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B。
1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贯穿整个生命历程中,在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
B.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中各种酶活性都降低
C.细胞凋亡过程与溶酶体有关,不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
D.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体存在时间比染色质存在时间更长
【答案】A
【解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细胞分化贯穿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A正确;
B、衰老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中多种酶活性降低,B错误;
C、细胞凋亡过程与溶酶体有关,有利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C错误;
D、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体(分裂期)存在时间比染色质(分裂间期)存在时间更短,D错误。
故选A。
【点睛】
16.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胃中的致病细菌。13C尿素呼气检测Hp的原理是:Hp产生的脲酶(一种蛋白质)为能把尿素分解为NH3和和CO2,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后被脲酶分解生成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检者服药前后呼气样本进行对比,可快速、准确鉴定是否被感染及感染程度。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核膜
C.脲酶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D.感染者呼出的13CO2由细胞呼吸过程产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遗传物质为DNA,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
【详解】
A、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幽门螺旋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B错误;
C、脲酶由幽门螺杆菌合成,其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D错误。
故选A。
17.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②呼吸作用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④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为病毒,一定不是原核生物,①正确;
②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场所也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需氧型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场所不在线粒体,②错误;
③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③错误;
④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④正确;
⑤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⑤正确;
⑥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因为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⑥错误。
故选A。
18.外泌体(exosome)特指直径在40~100nm的盘状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泌体运输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且不消耗能量
B.外泌体可以携带和传递信号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C.膜蛋白不参与外泌体传递信息的过程
D.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外泌体进行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详解】
A、外泌体与肿瘤细胞膜能够融合依赖于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消耗能量,A错误;
B、细胞间可通过外泌体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外泌体可以携带和传递信号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
C、外泌体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膜蛋白参与了外泌体传递信息的过程,C错误;
D、细胞内的DNA分子不能出细胞,所以不是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外泌体进行运输,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需要从题干中分析出外泌体的本质及作用,将其与细胞的胞吐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答题。
19.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2O在光下分解的产物可以参与形成NADPH
B.用H218O浇灌植物,不能在植物体内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细胞呼吸过程中一定有水产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
【详解】
A、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光解产物有H+和e﹣,可以参与形成NADPH,A正确;
B、用H218O浇灌植物,H218O被植物吸收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18O2和[H],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CH218O),因此能在植物体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B错误;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与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C错误;
D、细胞呼吸不一定产生水,如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时,不产生水,D错误。
故选A。
20.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图丁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图甲所示细胞的形成;图乙所示细胞中无染色单体
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图丙中BC段;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
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图丁中c可对应图丙中的DE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现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图丁中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
A、图甲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该细胞中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且有丝分裂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细胞中无染色单体,A正确;
B、图丙中BC段的染色体处于复制后状态,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对应,图甲处于图丙的BC段;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减半,是由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造成的,B正确;
C、图丁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C正确;
D、图丁中a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可对应图丙中的CD段;丁中c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1期和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A以前、D以后的线段,D错误。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1.如图1所示为细胞的某些化合物及其化学组成,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图2、3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①与②相比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图1中,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丁物质是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表示。
(4)图3所示化合物是由_______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________个羧基,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丙
(2)甲 几丁质
(3)b
(4)3 2 ③⑤⑦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1: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成核糖体,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②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③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④是大分子丁的单体,组成元素是C、H、O,因此丁是多糖,④是葡萄糖。2、由图/2分析可知:该图是核酸的部分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多聚体。3、由图3分析可知:图3中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其中②④⑥⑧都是R基团,③⑤⑦都是肽键,⑨是羧基。
(1)
由分析可知,①是脱氧核苷酸,②是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相比,①特有的物质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丙(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
蓝细菌含有细胞结构,含有细胞结构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对应图中的甲。丁为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是几丁质。
(3)
图2表示核酸的部分结构,核酸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的脱氧核糖组成,对应图中的b。
(4)
由图3分析可知,图3是由四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②④⑥⑧为组成图中化合物的氨基酸的R基,由于④⑧相同,故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3种。由图可知,②中R基上有一个羧基,则丙所示化合物含有2个羧基。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识记DNA和RNA的结构以及异同点,并结合题图信息准确答题。
22.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托马斯·聚德霍夫)。囊泡运输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尤其如此。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图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内,构成囊泡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囊泡的形成起到控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细胞内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填标号),Y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图甲中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而________(填标号)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请结合图乙对囊泡可以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位点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核
(2)②③⑤ 溶酶体
(3)⑤
(4)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甲,②是细胞膜,③是内质网,⑤是高尔基体,这三个结构都可以形成囊泡;细菌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与Y融合,说明Y是溶酶体;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对囊泡的形成起到控制作用。
2、分析图乙,从图中可以看出: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
(1)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对囊泡的形成起到控制作用。
(2)
分析图甲,②是细胞膜,③是内质网,⑤是高尔基体,这三个结构都可以形成囊泡;细菌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与Y融合,说明Y是溶酶体。
(3)
分析图甲,⑤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包装和运输,可以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也可以形成新的囊泡,所以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
分析图乙,从图中可以看出: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以及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及囊泡形成的知识,还有要结合细胞器之间的协同合作内容来解决该问题。此题也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图示、提取信息的能力。
23.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小肠上皮细胞位于肠腔一侧的突起可以增大细胞的吸收面积。图中①②③均表示细胞膜上的物质。
(1)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主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吸收后的葡萄糖在人体内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起来。
(2)图中物质②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Na+运出细胞的方式可以维持细胞内Na+_____________(低浓度/高浓度)
(3)据图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蛋白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分析此种转运葡萄糖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肠腔一侧膜面积的增大,增加了_____________的数量,使葡萄糖的吸收效率提高。
(4)机体短暂供氧不足_____________(会/不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酒精除在小肠中被吸收外,还能在胃中被吸收,这是因为酒精或其他脂溶性物质能够以_____________的转运方式进入细胞,所以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易醉。
【答案】(1)糖原(或肝糖原和肌糖原)
(2)运输和催化 低浓度
(3)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或转运蛋白)
(4)不会 葡萄糖运出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
(5)自由扩散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葡萄糖从小肠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不消耗ATP,所需能量来自助载体蛋白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葡萄糖出小肠上皮细胞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Na+进小肠上皮细胞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
(1)
食物中的淀粉被水解成的葡萄糖,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物质,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部分血糖进入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2)
图中物质②属于载体蛋白,能将Na+运出细胞,同时ATP水解成ADP的过程也是由物质②催化完成的,因此物质②具有运输和催化的作用;Na+逆浓度运出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内的Na+浓度偏低,可以维持细胞内Na+一直处于低浓度状态。
(3)
据图示中的信息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因此属于主动运输;肠腔一侧膜面积的增大,增加了载体蛋白(或转运蛋白)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吸收的葡萄糖数量增加,葡萄糖的吸收效率提高。
(4)
机体短暂供氧不足导致细胞有氧呼吸减弱,产生的能量减少,但不会影响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运出,原因是据图分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出来是顺浓度梯度,从相对含量多到少进行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因此不受氧气浓度影响。
(5)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酒精除在小肠中被吸收外,还能在胃中被吸收,这是因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酒精或其他脂溶性物质能够以自由扩散的转运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所以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易醉。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及实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I.研究人员对2年生香榧苗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片的各项生理特征,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遮阴(对照)
50%遮阴
75%遮阴
90%遮阴
叶绿素a含量(mg·dm-2)
2.03
3.42
4.15
4.04
叶绿素b含量(mg·dm-2)
0.75
1.32
1.61
1.65
类胡萝卜素含量(mg·dm-2)
1.05
1.49
1.71
1.72
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
4.52
6.04
6.52
4.93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推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遮阴会导致香榧苗对_________离子的需求量增加。
(2)在一定的范围内,香榧苗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但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限制香榧苗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II.如图甲表示香榧苗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植株在适宜的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中能够在小麦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在人体细胞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填序号)。
(4)由图乙可知,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来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5)由图乙可知,在在40℃时,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6)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株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答案】(1)遮阴的比例(或不同程度的遮阴或是否遮阴及遮阴的比例) 镁(以及NO3-、NH4+等)
(2)光合色素含量上升导致光反应增强 光照强度
(3)①② ②④
(4)细胞呼吸 酶的活性
(5)大于
(6)能
【解析】
【分析】
1、分析Ⅰ中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因变量是绿叶中色素含量和最大光合速率。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遮阴度,因变量是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和最大光合速率,数据表明适度的遮阴能增大最大光合速率。
2、分析Ⅱ图甲:①表示光反应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③表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或表示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a代表水,b代表CO2。
(1)
分析Ⅰ中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因变量是绿叶中色素含量和最大光合速率,数据表明适度的遮阴能增大最大光合速率。据表可知,遮阴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和氮元素等,因此,遮阴会导致香櫃苗对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的需求量增加。
(2)
在一定的范围内,香榧苗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分析表格可知,因为光合色素的含量上升,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此时,遮阴度达到90%,光照强度太低,所以限制香榧苗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
(3)
分析Ⅱ的图甲:①表示光反应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③表示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或表示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a代表水,b代表CO2。图甲中能够在小麦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①②;在人体细胞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②④。
(4)
分析图乙,上面的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下面的曲线表示呼吸速率,则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0℃,而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40℃,因此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5)
图乙中,在40℃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0,但在小麦植株内,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小麦叶肉细胞,小麦叶肉细胞要向其他细胞输送有机物,供其他细胞进行细胞呼吸,在小麦植株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远多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6)
分析图乙,25℃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4,呼吸速率约为3,则12小时光照下光合作用净积累的有机物量为4×12=48,12小时黑暗中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为3×12=36,所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毎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黒暗,该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原因是12小时光照下光合作用净积累的有机物量大于12小时黑暗中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灵活应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题干和图示信息的准确提取、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计算有比较高的要求。
25.科学家们发表文章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图中a=__________________条,图二中A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三中画出进行有丝分裂的人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的数量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
(5)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2)ACDEB CD
(3)92 着丝粒分裂
(4)
(5)细胞坏死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由于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情况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 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 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3、在图一中,A有细胞核,且核仁明显,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中的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形成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C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中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E中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 。
4、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不分裂的体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只有染色体复制后才具有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进入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
(1)
干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干细胞内不能产生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
(2)
分析图一,A有细胞核,且核仁明显,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中的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形成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C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D中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E中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综上分析,上述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ACDEB。A中正在形成染色单体,E和B分别处于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和D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一中的CD。
(3)
人体扁桃体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依题意并分析曲线图可知:AB段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是不增殖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2倍,所以a =46条×2=92条。图二中A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分裂进入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4)
体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周期中,DNA的数量开始时是46个,DNA在间期完成复制后加倍(92个),在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前段都保持加倍后的数量,在有丝分裂的末期最后,细胞一分为二时,DNA数量减半,恢复到正常的数量(46)个。
(5)
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属于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而导致的细胞坏死。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以及凋亡和坏死的区别,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以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必须熟知有丝分裂图示的全过程。
2024西安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西安五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5页。
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丙中的①为细胞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习成果认定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习成果认定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非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