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77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77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177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共20页。
(1)写出A、G的化学式:A ,G 。
(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在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B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B、C为单质,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E的化学式为 。
(2)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物质A和D的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互转化,“—”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 ;A与C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单质,D与E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则:
①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②能与A反应生成B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若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分别写一个由E→C、E→D的化学方程式: 、 。
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高锰酸钾和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它们的转化关系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推断(写名称):A ; B ;C ; D 。
(2)在反应②中,固体C起 作用。
(3)写出转化①②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① ;② 。
6.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A是固体物质,通常状况下C是气体,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E ;
(2)A转化为B、C的反应类型为: ;
(3)试写出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已知A、B、C、D、E是我们学过的几种物质,它们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反应④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E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D的一种用途为 。
(3)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反应③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8.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分析回答:
(1)D的化学式: 。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溶液与F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9.A、B、C、D、E、F、G和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C可以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气体D能供给呼吸,G是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其它物质,图中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反应②: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C的 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 。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
10.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的状态和其他物质不同,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名称是 。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物质 A→B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物质 C→D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图中共涉及3个化学反应,反应 (填字母)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
A.①B.②C.③
11.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 。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
1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D、E、F是单质,其他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G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B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4)保持C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13.A~F均为常见物质。A、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E是最清洁燃料,D常温下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固体B的俗称是 。
(2)F可能是 (写一种)。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 。
14.同学们正在练习花样抛绣球比赛,A、B、C、D、E同学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按照箭头“→”指向,C同学可以把绣球扔出去,实现物质的转化;有弧线“⌒”相连的同学负责捡绣球接力——物质之间发生反应,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若C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C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A物质的类别 (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D物质的类别是 ;固体E与C的浓溶液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拉分练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
1.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转化关系,部分转化条件未标出。在通常状况下,A为黑色固体,E为无色液体,B、C、D是常见气体,其中C有毒;A与一定量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或D;C与D、B与E均可相互转化;G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弱酸,易分解成D和E。
(1)写出A、G的化学式:A ,G 。
(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在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B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H2CO3 (2)C+CO2高温__2CO (3)2H2O2MnO2__2H2O+O2↑
【解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G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弱酸,可推出G为碳酸,G易分解成D和E,D为气体,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E为无色液体,可推出E为水,A为黑色固体,B、C、D是常见气体,A能与B转化为C、D,其中C有毒,可推出C为一氧化碳,A为碳,B为氧气,F能转化为B、E,可推出F为过氧化氢,代入验证,正确。
(1)由分析可知,A为碳,化学式为:C;G为碳酸,化学式为:H2CO3;
(2)D转化为C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__2CO;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__2H2O+O2↑。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B、C为单质,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E的化学式为 。
(2)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物质A和D的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1)CO2 (2)急救病人等 (3)2H2O 通电__ 2H2↑+O2↑ (4)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故A是水,D是过氧化氢,A、D都可以生成C,C是氧气,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二氧化碳,B是单质,能和水相互转化,能和氧气反应,则B是氢气,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1)由分析可知:E是二氧化碳,故E的化学式为:CO2;
(2)C是氧气,可用于急救病人等;
(3)A→B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__ 2H2↑+O2↑;
(4)A是水,D是过氧化氢,化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互转化,“—”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 ;A与C的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单质,D与E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则:
①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②能与A反应生成B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答案】(1)氧气;吸热;Ca(OH)2+Na2CO3=CaCO3↓+2NaOH
(2)碱;属于金属单质且活动性比氢强
【解析】(1)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A是二氧化碳;
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C能与B反应,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B是氧气。C是碳。
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E是碳酸钠。
D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也可以和碳酸钠反应,所以是氢氧化钙。
B是氧气。
A与C的反应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则A为盐酸;
B为单质,A可以生成B,所以B是氢气(金属与酸反应)。
D与E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D可以与A盐酸反应,E可以由A盐酸转化,所以E是氯化铵,D是氢氧化钠等碱类物质(碱与氨盐反应生成氨气)。
①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类。
②能与A反应生成B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属于金属单质且活动性比氢强。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是 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 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 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
(2)若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分别写一个由E→C、E→D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C;CO (2)CO2+Ca(OH)2=CaCO3↓+H2O;CO2+H2O=H2CO3
【解析】A为黑色固体,能和氧气反应,生成E和B,B又能和氧气反应生成E,说明A为C,B为CO,E为CO2。
(1)A的化学式为C;
B的化学式为CO;
(2)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C又能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C为碳酸钙,故E→C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E→D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分析】先由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即可。
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高锰酸钾和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它们的转化关系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推断(写名称):A ; B ;C ; D 。
(2)在反应②中,固体C起 作用。
(3)写出转化①②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① ;② 。
【答案】(1)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2)催化
(3)KMnO4→Δ K2MnO4 + MnO2 + O2;H2O2→MnO2 H2O + O2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各物质名称为:A:高锰酸钾;B:氧气;C:二氧化锰;D:过氧化氢溶液;
(2)在反应②中固体C(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起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反应①为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反应②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H2O2→MnO2H2O+O2 。
【分析】本题结合实验室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解答即可
6.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A是固体物质,通常状况下C是气体,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E ;
(2)A转化为B、C的反应类型为: ;
(3)试写出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O2;CaCl2 (2)分解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解析】根据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又因为A是固体物质,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通常状况下C是气体,因此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D是水,E是氯化钙,F是氢氧化钙。
(1)根据分析,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E是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3)C是二氧化碳,F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是 B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7.已知A、B、C、D、E是我们学过的几种物质,它们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反应④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E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D的一种用途为 。
(3)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反应③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H2O2;CO2 (2)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3)H2O →通电 H2+O2 (4)化合
【解析】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A可以转化为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A为过氧化氢,B为水;
B、D可以相互转化,B、C可以相互转化,C和D可以发生反应,(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A可以转化为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C为氢气,D为氧气;
反应④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E和D可以相互转化(植物光合作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E是二氧化碳;
(1)由分析可知:A、E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CO2;
(2)D为氧气,用途为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3)反应②是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 →通电 H2O2;
(4)反应③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本题的题眼是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 ,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8.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分析回答:
(1)D的化学式: 。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溶液与F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答案】(1)CO2 (2)AgNO3+HCl=AgCl↓+HNO3 (3)NaOH
【解析】D的固体叫做“干冰”;因此D是二氧化碳,B中只含两种元素,且B能转化为D,故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盐酸,A能与D互相转化且能与B反应,分析可知,A应为碳酸盐,B为盐酸,F既能和B反应也能和A反应,在常见物质中可知F为氢氧化钙,A为碳酸钠,C能与盐酸反应,且C能转化为E,C与E中又不含同种元素,可推测C→E的反应应为置换反应,故C应为活泼金属,E应为氢气,G同时能与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故G应为硝酸银。
(1)D的固体叫做“干冰”,故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根据分析可知B为盐酸,G为硝酸银,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 。
(3)A为碳酸钠,F为氢氧化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所得溶液的溶质化学式为:NaOH。
【分析】先由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框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
9.A、B、C、D、E、F、G和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C可以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气体D能供给呼吸,G是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其它物质,图中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反应②: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C的 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 。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1)MnO2;质量 (2)KMnO4→ΔK2MnO4+MnO2+O2↑
(3)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知道,气体能D能够供给呼吸,说明D为氧气;E、F都是无色液体,且C能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E能通过反应②生成氧气,说明E为过氧化氢,F为水,C为二氧化锰,A能分解成二氧化锰、氧气和B,说明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G是淡黄色固体,说明G是硫,H为二氧化硫,代入检验,推断合理;即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E是过氧化氢、F是水、G是硫、H是二氧化硫。
(1)由分析的结论可知,物质C是二氧化锰,其化学式为: MnO2 ;反应②是由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反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加快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则其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由分析得: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反应,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KMnO4→ΔK2MnO4+MnO2+O2↑ ;
(3)反应③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实验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0.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投球赛,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每种物质代表一位队员,只有能发生物质转化的“队员”之间才能完成一次传接球。已知常温下A和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无色气体,D的状态和其他物质不同,C转化为D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名称是 。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 。
(3)物质 A→B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物质 C→D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4)图中共涉及3个化学反应,反应 (填字母)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
A.①B.②C.③
【答案】(1)四氧化三铁 (2)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
(3)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4)C
【解析】常温下 A 和 B 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且 A 能生成 B,推出 A为过氧化氢,B 为水,水能生成 C,C 转化为 D 的反应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推出C 为氧气,D 为四氧化三铁。
(1)由分析可知 D 为四氧化三铁,故填:四氧化三铁;
(2)C 为氧气,用途为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故填: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
(3)A 为过氧化氢,B 为水,则物质 A→B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
C 为氧气,D 为四氧化三铁,则物质 C→D 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4)由反应表达式①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②水 通电→ 氢气+氧气
③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可知,①②为分解反应,③为化合反应,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与另外两个反应不同。
故填C。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1.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 。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
【答案】(1)催化作用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C+O2→点燃CO2;Fe+O2→点燃Fe3O4
【解析】(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D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若F为黑色固体,F是木炭,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点燃CO2 ;若G为黑色固体,G为四氧化三铁,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 Fe+O2→点燃Fe3O4 。
【分析】根据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A与B反应生成C、D、B,说明B 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以推断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水,D是氧气。
根据水在通电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推断E 是氢气。
1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D、E、F是单质,其他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G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 、G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B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4)保持C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答案】(1)H2;CO2 (2)2H2O2MnO2__2H2O+O2↑;分解反应
(3)催化 (4)水分子 (5)B
【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是氢气,G是二氧化碳,故填:H2、CO2。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其中需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__2H2O+O2↑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其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保持C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5)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故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会变,故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选B。
13.A~F均为常见物质。A、E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E是最清洁燃料,D常温下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固体B的俗称是 。
(2)F可能是 (写一种)。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干冰 (2)CO(或 CH4)等 (3)Ca(OH)2+CO2=CaCO3↓+H2O
(4)H2CO3=H2O+CO2↑
【解析】E是最清洁燃料,所以E为氢气,A、E为单质且能反应,所以A是氧气,C是水。D常温下易分解生成B和C,则推测D是碳酸,所以B是二氧化碳。A和含碳化合物F一氧化碳、甲烷、乙醇等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无误。
(1)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
(2)F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可以为一氧化碳、甲烷等。
(3)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水,所以化学方程可为Ca(OH)2+CO2=CaCO3↓+H2O。
(4)碳酸常温下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14.同学们正在练习花样抛绣球比赛,A、B、C、D、E同学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按照箭头“→”指向,C同学可以把绣球扔出去,实现物质的转化;有弧线“⌒”相连的同学负责捡绣球接力——物质之间发生反应,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若C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D与E经混合研磨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图中体现了C的四种不同化学性质。则A物质的类别 (填“一定”或“不一定”)为氧化物;D物质的类别是 ;固体E与C的浓溶液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1)C+O2点燃__ CO2;复分解反应 (2)不一定;盐;放热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A与B反应即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__ CO2;D与E反应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O2点燃__ CO2;复分解反应;
(2)由分析可知,A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单质;E为氯化铵,属于铵盐,固体E与C的浓溶液反应,即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填:不一定;盐;放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解题模型之框图型无机推断题(含答案),共47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4 工艺流程类推断题-基础(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海水制备镁的流程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12 框图类推断题-提升(含答案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