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第1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第2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2021·浙江平阳高三模拟)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1~2题。1.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大变小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北风转西南风2.图中a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   B.西风C.西北风   D.东南风解析:第1题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气压应先变低后变高A错误;图中显示a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b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因此从a地飞往b地风速由小变大B错误;天气现象包括气压、风力等要素由前面分析可知飞行途中天气现象会有明显变化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等压线表示高空气压形势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北半球)因此在a处附近应为西北风越过低压槽后转为西南风D正确。故选D。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形势与低空大致相反图中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东北则低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大致形成偏东风A正确。故选A。答案:1.D 2.A(2021·山东等级考试冲刺卷)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会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会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3~4题。3.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是(  )A.夏季海洋   B.夏季沙漠C.夏季柏油路面   D.冬季暖流流经海面4.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解析:第3题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A对;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流经海面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B、C、D错。第4题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遭到破坏故选B;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且大风是使蜃景消失了而不是被大雾阻挡看不见了A错;风产生的原因是不同地区间的温度差导致了气压差即水平方向上的热量差异产生了风而不是风导致了热量差异C错;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大风吹来会干扰该地区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使垂直运动减弱、水平运动加强D错。答案:3.A 4.B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5~6题。5.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 为甲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 依次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6.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A.   B.C.   D.解析:第5题此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据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气压左侧低右侧高F3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该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位于F3右侧应该是风向F1垂直于风向④应该是地转偏向力F2与风向④方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F1、F2、F3 依次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C正确。故选C。第6题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F3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最终应该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与等压线平行是高空的风向A正确。故选A。答案:5.C 6.A(2021·济南模拟)位于藏北高原的某观测站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 ℃年降水量为655.8 mm下垫面为草甸夏季降水后地表坑洼处会有积水长时间处于湿地状态。下图是该地测得的某种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7~8题。7.该辐射类型为(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臭氧吸收的辐射C.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8.影响该辐射季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C.大气透明度   D.植被覆盖率解析:第7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和臭氧吸收的辐射都主要在白天。而该种辐射全天都有且日出前后最少下午三时左右最多因此应该是大气逆辐射。D正确排除A、B、C。故选D。第8题该种辐射夏季最强冬季最弱这和太阳高度有很大的关系当太阳高度大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路径短被削弱的比较少。故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比较强则大气逆辐射也比较强冬季反之A正确。该地为藏北高原空气质量较好大气透明度全年差异不明显植被覆盖率和天气对大气逆辐射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季节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异主要和太阳辐射强度关系最密切故B、C、D 错误。故选A。答案:7.D 8.A(2021·苏州模拟)城市热岛现象是下垫面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是城镇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表现。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政府行为的改变区域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明显。近几年武侯区和成华区等市中心地带建成了一些绿化小广场和公园绿地绿化环境的改善使该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甚至出现“冷岛”现象。读下图完成9~10题。9.据图分析成都市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城区是(  )A.金牛区、温江区B.锦江区、龙泉驿区C.青羊区、郫都区D.新都区、龙泉驿区10.冷岛”现象对市区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城郊间温差B.夜晚易形成“夜雨”C.促进城区气流流动D.带动城市热风上升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城区发展速度快城市建筑物增加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下垫面硬化速度快则城区升温明显图中高温区和次高温区面积增长较快。读图可知锦江区次高温区和中温区热岛面积变化较大(注意为正值表明面积增加虽然高温区的面积有所减少但是次高温区和中温区面积增加更多)龙泉驿区中温区、次高温区以及高温区热岛面积增加更为明显表明这两个城区发展速度较快。故选B。第10题随着城市中心地带绿化小广场和公园绿地的建设城市热岛效应有所缓解城郊之间的温差减小A错误。“冷岛”现象使得城区温度相对于以前有所降低夜间空气上升运动减弱不易形成“夜雨”B错误。随着城市中心地带绿化小广场和公园绿地的建设市中心与市中心外围城区之间的温差较大有利于促进城区间的气流流动C正确。“冷岛”现象使得城区温度相对于以前有所降低城市热风上升减弱D错误。故选C。答案:9.B 10.C二、非选择题11.(2021·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陆风是一种出现在海岸附近的中尺度局地环流这一现象从赤道到极地都存在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陆风影响的海岸线地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出现期间沿岸近地面常会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值区。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研究人员根据葫芦岛气象站(图1)多年的观测绘制成海陆风风向玫瑰图(图2)。(1)在葫芦岛站位置图中用“→”画出葫芦岛站的海风风向并根据图3描述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的风速特征。(2)分析海陆风出现期间葫芦岛站海岸地带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原因。(3)请你为葫芦岛市有大气污染工厂的具体布局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依据。解析:(1)海风应该是由海吹向陆地。图2 中主导风向是北风(偏北风)、西南风结合葫芦岛海陆位置判断其海风风向应该是西南风。根据图3分析葫芦岛沿岸海陆风的风速特征是海陆风风速以2~4 m/s所占百分比较大风速以2~4 m/s为主风速1~3 m/s百分比陆风多于海风风速4 m/s以上百分比陆风少于海风。(2)“海陆风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陆风环流出现期间沿岸近地面常会出现大气污染物浓度高值区”据材料信息判断海陆风出现时背景风应该较弱气污染物扩散弱污染程度大;海陆风影响范围较小风向的来回变化使大气污染物反复堆积难以有效扩散增大了大气污染物浓度。(3)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葫芦岛沿岸背景风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即东北或西南方向;海陆风主要是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综合背景风、海陆风因此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答案:(1)画图如下。特征:海陆风风速以2~4 m/s为主;风速1~3 m/s时陆风多于海风风速4 m/s以上时陆风少于海风。(2)海陆风出现时背景风较弱大气污染物扩散弱;海陆风影响范围较小风向的变化使大气污染物反复堆积增大了大气污染物浓度。(3)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葫芦岛沿岸背景风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海陆风主要是北风、西北风和西南风因此有大气污染的工厂适合布局在城区东北部并远离城区。12.(2021·成都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 ℃甚至达10 ℃。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大河的补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右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2)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3)简述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积雪、湖泊产生的影响。解析:(1)从原理上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注意问的是较周边同高度大气温度高的原因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带来的水汽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气温较低冰川积雪融化量少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绝大部分流向印度洋、太平洋。(3)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量增大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线上升;地表水增多湖泊的数量增多;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青藏高原隆升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环流流向高原在广阔的高原面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雪);通过环流返还到盆地的气流水汽含量少盆地上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青藏高原的北面为阴坡,冰川积雪融化量少,通过径流返回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少(青藏高原冰雪融化后绝大部分流向印度洋、太平洋)。(3)冰川积雪蕴藏量减少;冰川积雪分布面积退缩(雪线上升);湖泊的数量增多;湖泊面积扩大(水量增加)。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十六)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十六) (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十九)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十九) (含解析),共5页。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章末综合检测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