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作业含解析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作业含解析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作业含解析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作业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作业含解析 练习

    展开

    第1课时 区域的发展阶段下图为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变化示意图,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强度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所需的矿产资源投入为度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推断甲所处区域的发展阶段是(      )A.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B.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C.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D.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答案:解析:读图可知,甲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明显升高,说明当时区域发展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特征相吻合。2.在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①技术进步②交通便利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④清洁生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答案:解析:读图可知,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应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利用矿产资源技术水平提高,同样产值的产品需要的矿产资源投入减少,使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大大下降;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往往不需要较多的矿产资源投入,也导致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下降。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发展导致的聚落空间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第一阶段中,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      )A.渔业 B.采矿业C.旅游业 D.金融业答案: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第一阶段,岛内主要为落后地区和聚落,早期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说明岛内大部分居民最初以渔业为主。4.第二阶段中, 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商业化 B.工业兴起C.腹地人口增加 D.交通线路建设答案: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 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5.第四阶段中, 城市的发展超过 ,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是(      )A. 地理位置优越B.国家经济结构转型C.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D. 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答案:解析:读图可知, 为港口城市,相对于 城市有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图中未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 之间有高等级交通线连接,但这并非 城市成为该国首要大都市的原因; 城市的发展超过 ,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原因可能是该国经济结构转型。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6.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 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 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结合区域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 正确。7.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时期城镇化水平最高B. 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 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D. 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答案:解析: 时期城镇化水平最低,但环境质量最佳; 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时期,第二产业比重减小,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松嫩平原上发现了油田。从1976年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了年产5 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截至2019年上半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 亿吨,占我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40%左右,大庆已发展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石油城”。随着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大庆面临资源枯竭。为了避免矿竭城衰,大庆进行了“二次创业”,初步形成石油、石化、地方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1)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庆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这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 。(2)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石油工业一直是大庆市的主导产业,该时期大庆城市规模  ,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3)进入21世纪,大庆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为此大庆进行了“二次创业”,说明此时大庆处于区域发展的  阶段。(4)大庆市的发展历程,说明区域结构的空间演化与      、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      的总体发展趋势。答案:(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 微弱; 小(2)迅速扩大;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3)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4)地理条件; 发展水平; 经济区位; 平衡; 不平衡; 平衡解析:区域发展阶段包括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其发展状况与区域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素养提升练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级行政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辽宁 B.山东C.上海 D.广东答案:解析:图示第一阶段该地区农作物中有甘蔗和水稻,水稻和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根据甘蔗在我国的集中分布地,可推出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广东。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答案:解析:图中显示,甲、乙两城市的农业类型减少,单一作物的生产规模扩大,说明出现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甲、乙两城市都位于广东省,自然条件差别不大;至第三阶段,甲城市以水稻种植为主,乙城市以甘蔗种植为主,丙城市以乳畜业和园艺业为主,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由现有信息看不出甲、乙两城市农业逐渐衰落。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连接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答案:解析:结合材料中信息“1848年修通连接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可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答案: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答案: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水路运入五大湖附近的煤炭和铁矿石。思维导引  (2021陕西高二期末)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还只是一个毛皮贸易之地。尽管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后来有了“钢都”的美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据材料分析,美国建国初期,其区域发展的特点是(      )A.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大C.区域内已形成便捷的交通网D.区域内已出现众多的城镇答案: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国初期,几乎没有工业,人口、城镇稀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人地关系基本协调。7.“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C.众多的技术人才 D.丰富的水能资源答案:解析:由材料“19世纪中叶,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可知,匹兹堡早期发展得益于便利的水陆交通。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山东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成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现正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转变。(2)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解析:(1)结合题干信息和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回答。(2)资源型区域发展到成长阶段后期,会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问题。(3)区域向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发展,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