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一课时学案
展开第一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生物灾害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 主干知识·宏观把握 | |
课程标准 |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 |
核心素养 | 1.通过实例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解释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实例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危害,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
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1)诱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
(1)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
(2)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特点: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4)危害
①造成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交通、通信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
②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滑坡
(1)概念: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多发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3.泥石流
(1)概念: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引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殊洪流。
(2)多发区: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
(3)危害: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三、生物灾害
1.虫害:害虫造成的灾害。
(1)农作物虫害:
①害虫:蝗虫、水稻螟虫、黏虫、棉铃虫等;
②危害:农作物减产。
(2)森林虫害:
①害虫: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②危害:对森林的危害巨大。
2.鼠害的危害: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森林和草场的破坏,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还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一、判断题
1.地震发生后一定会构成自然灾害。(×)
2.引起自然界异常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3.地震可能会诱发滑坡灾害。(√)
4.我国西北地区松散物质多,是泥石流多发区。(×)
5.滑坡和泥石流都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二、选择题
1.对人类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地震
解析:选D 地震是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地质灾害。
2.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 )
A.世界上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
B.飓风、泥石流、滑坡、寒潮多发地带
C.全部位于板块的分离型边界
D.寒潮、火山喷发集中区
解析:选A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集中的地带,但其并不是全部位于分离型板块边界,也有部分位于聚合型板块边界。
3.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 )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B.类型齐全的特点
C.发生频繁的特点 D.规模巨大的特点
解析:选A 滑坡和泥石流在分布上具有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
4.我国东北农林区病虫害较少的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生物天敌多
C.人口多,诱捕多 D.农业灭害强
答案:A
5.下列有关鼠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林鼠和草原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危害植物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
答案:B
三、填空题
下图是震源、震中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示地点,表示震源的是________,表示震中的是________。
(2)若C地发生了4.8级地震,则A地、B地的震级是____________(填“大于4.8级”“小于4.8级”或“等于4.8级”)。
(3)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A地破坏程度比B地________。
答案:(1)D C (2)等于4.8级 (3)小
探究点(一)
———————— 从生活中学 ————————
一、地理情境激趣
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7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尽管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但是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比较
| 唐山地震 | 汶川地震 |
震级/里氏 | 7.8级 | 8.0级 |
震源深度 | 12 km | 14 km |
震中烈度 | 11度 | 11度 |
死亡或失踪人数 | 24万多人 | 8.7万多人 |
直接经济损失 | 30亿元左右 | 8 000多亿元 |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综合思维)
提示: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从而形成地震。
2.探讨材料中两次地震灾害的损失差异和主要原因。(地理实践力)
提示: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少于唐山地震,说明人们防震减灾能力提高;汶川地震经济损失大于唐山地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密度增大。
———————— 在探究中悟 ————————
一、地震的成因及分布
二、地震构造示意
三、震级和烈度的比较
| 震级 | 烈度 |
定义 | 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 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
单位 | 级 | 度 |
影响 大小 | 与地震释放因素的能量有关 |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
大小 根据 |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 | 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 |
四、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分布
五、我国东西部地震多少与灾情比较
| 西部 | 东部 | ||
情况 | 原因 | 情况 | 原因 | |
地震 | 多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 少 | 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
地震 灾情 | 较轻 | 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 严重 |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
———————— 到实践中用 ————————
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北纬27.18度,东经103.1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造成昭通市巧家、鲁甸2县4人死亡(巧家县小河镇2人因房屋倒塌致死、新店镇1人因滚石砸中致死,鲁甸县乐红乡1人因滚石砸中致死),28人受伤(巧家县26人,鲁甸县2人),1 151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信息能够解释“震情重”而“灾情轻”的有( )
①房屋抗震性较好
②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③临近景区,旅游设施密集
④山区道路中断,增大救援难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发生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它可以用来探测( )
A.地球内部结构 B.大气物质组成
C.水圈能量来源 D.地震发生规律
解析:1.A 2.A 第1题,①②都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③④会加重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第2题,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利用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震发生规律和板块运动有关,不能用地震波来探测。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月11日2时54分在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北纬42.61度,东经123.13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地震烈度都相同
B.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震级升高两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两倍
D.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4.下列关于地震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震级越大,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②震源越深, 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3.D 4.C 第3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第4题,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面建筑结构等。震源越浅,地震破坏程度越大;震中距越小,地震破坏程度越大。
探究点(二)
———————— 从生活中学 ————————
一、地理情境激趣
2020年7月19日晚,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昭巧线龙头山镇观潮岩隧洞山体上发生泥石流灾害,截至20日上午9时50分,隧洞内23台车辆、102人被困。下图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位置。(区域认知)
提示: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2.分析我国滑坡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提示: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分布密集区。
3.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多发泥石流和滑坡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是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 在探究中悟 ————————
一、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 滑坡 | 泥石流 |
图示 | ||
形成 条件 |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
多发区 |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 山区沟谷中 |
危害 |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如下: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 滑坡 | 泥石流 | |
不同点 | 发生部位 | 山地斜坡上 | 山区沟谷中 |
运动物质的 体积大小 | 较大 | 较小 | |
是否必须有 水的参与 | 可以无水的参与 | 必须有水的参与 | |
相同点 |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
四、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 到实践中用 ————————
读某种类型灾害现场图,完成1~2题。
1.图中灾害类型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
2.该类型灾害( )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
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具有突发性
解析:1.C 2.D 第1题,图中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下滑堵塞道路,应为滑坡。第2题,滑坡多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A错;降水会诱发或加剧滑坡灾害,我国夏秋季降水较多,故滑坡多发生于我国夏秋季,B错;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都会触发或加剧滑坡灾害,C错;滑坡具有突发性,D对。
读我国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3~5题。
3.图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4.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5.人类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塌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3.B 4.C 5.B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地区是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第4题,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地区主要为山区,平原地区发生少。第5题,破坏植被后,地面缺乏植被保护,为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条件。
1.自然灾害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交通、通信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3.滑坡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是滑坡的多发区。我国的滑坡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4.泥石流多发生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是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引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受泥石流冲击的区域被夷为平地,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交通、供水、供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陷于瘫痪,河道严重堵塞,人员伤亡惨重。
5.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虫害和鼠害。虫害是害虫造成的灾害。常见的农作物害虫有蝗虫、水稻螟虫、黏虫、棉铃虫等。常见的森林害虫有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对森林的危害巨大。鼠类可分为野栖鼠和家栖鼠。根据野栖鼠的主要栖息地,可以划分为田鼠、草原鼠和林鼠等类型。鼠害主要通过鼠类啃食植物、在地下打洞等活动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农作物减产、森林和草场的破坏,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此外,鼠类还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二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二课时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台风的避防措施,旱灾的避防措施,滑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