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 年级历史学科教案 备课教师
课 题: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 第 13 课时 |
| 修改与补充 |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时空,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探究新知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史料研读: 材料一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毕,雕版一直堆放在房间里。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图片链接】 ②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是汉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q具体解读: ①指南针工作原理: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南仪器。
史料链接: 材料一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宋]赵汝适《诸蕃志》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材料一说明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材料二、三说明指南针已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 (2)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史料研读: (3) 材料一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 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驿站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两宋时期,全国的陆上交通已是四通八达,北宋通往辽、夏、金的各条道路均以开封为中心,向各州县伸展,连接重要城市及州治、县治。宋朝将连接各行政区域的道路称为官路,一些主要官路也是驿路,官府每隔一段路程便会修建驿站,驿路中的主干道称为“大路”或“大驿路”。 驿站制度是元朝政府的神经与血液脉络,对维持统治具有重大的作用。 (3)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问题探究: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哪些发展? 答案提示:①使用指南针。 ②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③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 ④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三、当堂练习 1.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修改与补充 | 材料三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问题探究: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 答案提示: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 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2)图片资料:泥活字加工工序 ①具体解读:四道工序,即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②动动手:指导学生用橡皮泥、胶泥、土豆等试制一些活字,排成自己所喜欢的诗句或格言。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体会一下古代活字印刷的效果以及制活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 活字材料的改进
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 ——[唐]《真元妙道要略》 材料二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宋史·兵志》 材料三 宋神宗熙宁年间,北宋政府设置了军器监,总管军器的制造。监下分有火药作坊、青窑作坊、猛火油作坊、火器作坊(生产火箭、火炮、火蒺藜等)等11个大作坊。而火药的生产放在第一位。史料还记下了“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清楚地表明了当时火器生产的规模。 具体解读: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在唐朝中期的书籍里,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图片链接: 具体解读: ①突火枪是古代的一种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竹管射击火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是步枪、火炮的鼻祖。 ②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至阿拉伯和欧洲。 问题探究:比较“宋元火箭”与“航天运载火箭”两者的异同。 答案提示:今天的运载火箭和宋元时期的火箭的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升空或向前,只是方向和规模不同而已。
3.发达的中外交通 (1)中外交通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 材料一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有关? 图1: 。 图2: 。 图3: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四、拓展拔高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 五、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六、作业 同步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后小结,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