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素养提升课五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素养提升课五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共14页。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
题型一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
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
(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做圆周运动而又不考虑中心天体自转影响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整理得GM=gR2,称为黄金代换。(g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m=mrω2=m=man。
(2020·高考全国卷Ⅲ)“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
A. B.
C. D.
[解析] 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则地球质量为Qm、半径R=Pr,探测器绕月运动半径为
Kr=K· ①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m0g ②
探测器绕月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③
由①②③式得v=,故D正确。
[答案] D
【对点练1】 (2020·高考全国卷Ⅱ)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 )
A. B.
C. D.
解析:选A。设星体半径为R,则其质量M=πρR3;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R,联立解得T=,故A正确,B、C、D错误。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
A.轨道周长之比为2∶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解析] 火星与地球轨道周长之比等于公转轨道半径之比,A错误;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ma=m=mω2r,解得a=,v= ,ω= ,所以火星与地球线速度大小之比为∶,B错误;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C正确;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9,D错误。
[答案] C
【对点练2】(2020·新高考天津卷)北斗问天,国之夙愿。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周期大 B.线速度大
C.角速度大 D.加速度大
解析:选A。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稍大于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解得线速度v= ,由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较小,B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r,解得周期T=2π,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较大,A正确;由ω=可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较小,C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a,解得加速度a=G,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加速度较小,D错误。
题型二 卫星的变轨问题
1.卫星发射及变轨过程概述
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
(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
(2)在A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2.卫星变轨的实质
两类变轨
离心运动
近心运动
示意图
变轨起因
卫星速度突然增大
卫星速度突然减小
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大小关系
G
变轨结果
转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大半径圆轨道上运动
转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小半径圆轨道上运动
新圆轨道上运动的速率比原轨道的小,周期比原轨道的大
新圆轨道上运动的速率比原轨道的大,周期比原轨道的小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如图所示,这是“嫦娥五号”探月过程的示意图。探测器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时再次变轨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3和v4,则探测器( )
A.在A点变轨需要加速
B.在轨道Ⅱ上从A点到B点,速度变小
C.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大于Ⅲ轨道上B点的加速度
D.四个速度大小关系满足v3>v4>v1>v2
[解析] 探测器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轨道半长轴变小,做近心运动,故需要在A点减速,故A错误; 在轨道Ⅱ上从A点到B点,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G=ma,在轨道Ⅱ上B点的加速度等于轨道Ⅲ上B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时再次变轨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变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3和v4,变轨做近心运动所以需要减速,故v3>v4,探测器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轨道半长轴变小,做近心运动,故需要在A点减速,v1>v2,根据G=m可知圆周运动中,轨道半径大则速度小,所以v4>v1,故v3>v4>v1>v2,故D正确。
[答案] D
【对点练3】 (2020·湖南长郡中学期中)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施发射,一步实现火星探测器的“绕、着、巡”,假设将来中国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探测器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Ⅲ上运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
解析:选A。根据开普勒定律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在离火星最近的P点速度大于最远的Q点的速度,A正确;飞船从轨道Ⅰ上变轨到轨道Ⅱ上,需要在P点加速,所以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B错误;不管在哪个轨道上,飞船在P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相等,C错误;飞船往高轨道运动需要点火加速,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Ⅲ上运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D错误。
(2020·青岛巿一模)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四号发射;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人类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在绕月球椭圆轨道上无动力飞向月球,到达近月轨道上P点时的速度为v0,经过短暂“太空刹车”,进入近月轨道绕月球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嫦娥四号的质量为m,在近月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不计嫦娥四号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四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机械能与在近月轨道上运行时的机械能相等
B.月球的平均密度ρ=
C.嫦娥四号着陆后在月面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D.“太空刹车”过程中火箭发动机对嫦娥四号做的功为mv-
[解析] 嫦娥四号在椭圆轨道上P点时要刹车,机械能减小,则嫦娥四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机械能比在近月轨道上运行时的机械能大,A错误;由于G=mR, ρ=,解得ρ=,B正确;嫦娥四号着陆后在月面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G=mR=,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太空刹车”过程中火箭发动机对嫦娥四号做的功为W=mv-mv2=mv-m=mv-,D错误。
[答案] B
【对点练4】 (2020·汉中市第二次检测)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首先进入月圆轨道Ⅰ,其次进入椭圆着陆轨道Ⅱ,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关于嫦娥四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机械能增大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
解析:选A。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A为远月点,B为近月点,卫星运动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产生,=ma,即a=,所以可知卫星在B点运行加速度大,故A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卫星中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错误;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需要点火减速,所以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外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卫星从A点到B点,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故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故D错误。
题型三 双星和多星模型
1.双星模型
(1)定义: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
(2)特点
①各自所需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m1ωr1,=m2ωr2;
②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1=T2,ω1=ω2;
③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
(3)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
2.多星模型
模型
三星模型(正三角排列)
三星模型(直线等间距排列)
四星模型
图示
向心力的来源
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
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
另外三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合力
(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Ⅰ)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做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解析] 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动12圈,则两中子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T= s,两中子星的角速度均为ω=,两中子星构成了双星模型。假设两中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速率分别为v1、v2,则有G=m1ω2r1、G=m2ω2r2,又r1+r2=L=400 km,解得m1+m2=,A错误,B正确;又由v1=ωr1、v2=ωr2,则v1+v2=ω(r1+r2)=ωL,C正确;由题中的条件不能求解两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D错误。
[答案] BC
【对点练5】 (多选)(2020·阳泉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A、B、C三颗行星组成一个独立的三星系统,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一个共同的圆心O做角速度相等的圆周运动。已知A、B两星的质量均为m,C星的质量为2m,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L,则( )
A.C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G
B.A星所受的合力大小为G
C.B星的轨道半径为L
D.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
解析:选BC。C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FC=2FACcos 30°=G=2G,A错误;A星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A=,其中FBA=,FCA=,解得FA=G,B正确;因A、B所受的合力大小相等,均为FA=FB=G,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RB=L,C正确;对星球B:G=mRB,解得T=π,D错误。
【对点练6】 (多选)(2020·广东珠海期中)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大小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A、B,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 )
A.A与B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A与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
C.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解析:选BC。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相同的角度,则角速度相等,故A错误;向心力大小相等,有:m1ω2r1=m2ω2r2,即m1r1=m2r2,因为质量之比为m1∶m2=3∶2,则轨道半径之比r1∶r2=2∶3,所以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故C正确,D错误;根据v=ωr,角速度相等,双星的线速度比等于半径比为2∶3,故B正确。
【对点练7】 (多选)(2020·潍坊市第二次高考模拟)在宇宙中,当一颗恒星靠近黑洞时,黑洞和恒星可以相互绕行,从而组成双星系统。在相互绕行的过程中,质量较大的恒星上的物质会逐渐被吸入到质量较小的黑洞中,从而被吞噬掉,黑洞吞噬恒星的过程也被称之为“潮汐瓦解事件”。天鹅座X-1就是这样一个由黑洞和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以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刚开始吞噬的较短时间内,恒星和黑洞的距离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大
B.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不变
C.恒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
D.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C。设质量较大的恒星为M1,质量较小的黑洞为M2,则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G,M1+M2不变,由数学知识可知,当M1=M2时,M1·M2有最大值,根据题意可知质量较小的黑洞M2吞噬质量较大的恒星M1,因此万有引力变大,故A正确,B错误;对于两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1ω2R1=M1R1,G=M2ω2R2=M2R2,解得两天体质量表达式为M1=R2=R2,M2=R1=R1,两天体总质量表达式为M1+M2==,两天体的总质量不变,天体之间的距离L不变,因此天体的周期T和角速度ω也不变,质量较小的黑洞M2的质量增大,因此恒星的圆周运动半径增大,根据v=,可知,恒星的线速度增大,故C正确,D错误。
(建议用时:20分钟)
1.(多选)(2020·高考江苏卷)甲、乙两颗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下列应用公式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有( )
A.由v=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倍
B.由a=ω2r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是乙的2倍
C.由F=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
D.由=k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2倍
解析:选CD。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由=,可得v=,则乙的速度是甲的倍,A错误;由ma=,可得a=,则乙的向心加速度是甲的4倍,B错误;由F=,结合两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C正确;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且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2倍,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2倍,D正确。
2.(2020·昆明市摸底诊断)一半径为R的球形行星自转周期为T,其同步卫星距离行星表面的高度为3R,则在该行星表面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线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解析:选D。卫星的轨道半径r=R+3R=4R,根据线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v==,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v=,所以==2,解得v卫=。
3.(2020·北京海淀区期中)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A的周期约为12小时,B的周期约为16小时,则两颗卫星相比( )
A.A距地球表面较远
B.A的角速度较小
C.A的线速度较小
D.A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解析:选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可得:r= ,可知周期大的轨道半径大,则有A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所以B距地球表面较远,故A错误;根据ω=可知周期大的角速度小,则有B的角速度较小,故B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可得:v= ,可知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则有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故C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a可得:a=,可知轨道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小,则有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故D正确。
4.(多选)(2020·合肥市第二次教学质检)“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且返回的探测器,它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若“嫦娥五号” 探测器环月工作轨道为圆形,其离月球表面高度为 h、运行周期为 T,月球半径为 R。由以上数据可求的物理量有(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运行的加速度
C.“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月球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吸引力
解析:选ABC。根据G=m(R+h),G=mg,联立可求解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A正确;根据ma=m(R+h),可求解“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运行的加速度,B正确;根据v=,可求解“嫦娥五号”探测器绕月球运行的速度,C正确;“嫦娥五号”的质量不确定,则不能求解月球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吸引力,D错误。
5.(2020·三明市5月质检)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线速度大小是一定的
②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度增大,高度降低,速度减小
③在赤道上空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一定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④为了避免同步通信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必须让它们运行在不同轨道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一定静止,③正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步卫星也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由于卫星轨道的圆心在地心,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且运动周期为24 h,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r,可知轨道半径是确定的,而根据=m,线速度也是确定,①正确,②错误;由于所有的同步卫星都朝一个方向运动,运动速度一样,因此不会相撞,④错误。因此A正确,B、C、D错误。
6. (2020·泰安市一轮检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嫦娥四号”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关于“嫦娥四号”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沿轨道Ⅰ做圆周运动时,速度为2
B.飞船沿轨道Ⅰ做圆周运动时,速度为
C.飞船过A点时,在轨道Ⅰ上的动能等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
D.飞船过A点时,在轨道Ⅰ上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的动能
解析:选D。飞船在轨道Ⅰ上,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在月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mg0,解得v=,故A、B错误;“嫦娥四号”飞船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减速进入椭圆轨道Ⅱ,所以在轨道Ⅰ上A点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则有在轨道Ⅰ上A点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动能,故C错误,D正确。
7. (2020·宁波市适应性考试)一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变化如图所示,着陆器先在轨道Ⅰ上运动,经过P点启动变轨发动机然后切换到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P点时启动变轨发动机切换到椭圆轨道Ⅲ上运动。轨道上的P、Q、S三点与火星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PQ=2QS=2l。除了变轨瞬间,着陆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均处于无动力航行状态。着陆器在轨道Ⅰ、Ⅱ、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
C.着陆器在轨道Ⅲ上运动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为
D.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与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之比为9∶4
解析:选B。着陆器从轨道Ⅰ到轨道Ⅱ需要减速,同理从轨道Ⅱ到轨道Ⅲ也需要减速,因此v1>v2>v3,故A错误;着陆器在轨道Ⅲ上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需要加速,所以速率变大,故B正确;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a=m,解得a=,故C错误;设着陆器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为T1,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为T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解得=,故D错误。
8. (2020·辽南协作校第一次模拟)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任意两颗星的距离均为R。并绕其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引力常量为G。以下对该三星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3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C.若距离R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D.若距离R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大小不变
解析:选D。任意星体之间所受万有引力为F0=G,则任意一星体所受合力为F=2F0cos 30°=2×G×=G,星体运动的轨道半径r=Rcos 30°=×R×=R,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G=Mω2r,解得ω==,A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G=Ma,解得a=,则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有关,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ω′===ω,C错误;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变化前线速度为v=ωr=·R,变化后为v′=ω′·R=ω·2r=ωr=v,D正确。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学案,共9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斜抛运动,相对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微专题5天体运动中的三类热点问题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第6课时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学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