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南亚(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第2课时课件PPT
展开南亚人口和宗教
南亚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地区,总人口超过15亿。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均超过1亿。以白色人种为主。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为主:印度教为主:伊斯兰教为主:
都是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多以钢铁工业、棉纺工业、 麻纺工业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
图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
印度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医疗卫生及教育条件得不到改善,治安混乱,经济发展压力大。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平原地形,降水充足
耐旱能力较强。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德干高原 西北部
东北部 低山坡上
降水少,光照强,热量充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源充足。
坡地排水好,气候湿润,雨水充足,酸性土壤
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试评价印度的农业条件?
有利:自然条件:①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②地形主要是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地势平坦;③恒河平原为冲积平原,德干高原以火山土壤为主,土壤肥沃;④耕地面积广阔,居亚洲第一位。 社会经济条件:⑤发展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劳动力丰富。不利: ①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加之地势平坦,多干旱和洪涝;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人均产量不足。
棉花喜热、喜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的土壤中种植。
棉花集中产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自然生态条件适宜。棉花喜温、好光、怕涝,在≥10℃积温3500℃以上、≥15℃的持续日数在150天以上、最热月气温>25℃、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年降水600毫米左右的平原地区宜于集中发展;在降水稀少、但灌溉有保证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也宜于种植。②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有充裕的劳动力,交通运输方便,技术、加工、市场条件好,并有充足的粮食保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棉花集中产区逐步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主要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少,棉花品质优良,单产也较高。如中亚地区的河谷平原,美国西南部地区各州,埃及的尼罗河谷地等。棉花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已形成大批棉花集中产区,如黄河下游平原棉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棉区及新疆棉区等。
1、适于制作各类衣服棉花、家具布和工业用布,火药以及医药用棉等
2、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4、干旱地区棉花种植,棉田棉花绿植可抑制土地荒漠化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棉花 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棉纱、棉布和服装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棉花还可以用来制造轮胎等的帘线、火药以及医药用棉等。因此,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广大棉农的利益息息 相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印度农业面临的两大问题
绿色革命蓝色革命白色革命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说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青稞(小麦)、水稻。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印度为世界第一养牛大国,鲜奶及奶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度乳牛业发达的因为:
①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②国家政策支持;③热带草原面积广大,饲料丰富;④加大了科技投入,培育了良种牛,重视了疫病防治工作。
读图,回答1~2题。
1.图2中MN曲线代表图1中________线的降水变化。( )A.AB B.CD C.EF D.EG2.印度在③地种植茶树,其主导因素是 ①多雨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强烈 ④排水良好 ⑤雨热同期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
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临近、配合好
靠近棉花产区,同时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高速交通便利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1 图2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
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雨水
(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
(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节约水资源;减轻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改善土质和农产品品质
(4)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等。
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是印度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
(1)简述金奈的地理位置的特点(2)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
(1)金奈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位于南亚孟加拉湾附近;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量大,且集中在10到11月;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地形: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
(3)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
(3)变化: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是增加的,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
(4)列举金奈在减轻洪涝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4)运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盐测;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加人工湿地和植物面积,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城市建设渗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控制城市开发规模进行合理城市规划。
印度海盐生产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三大产盐国,其70%以上的海盐来自古吉拉特邦,从卡奇湾到坎贝湾的绵长沿海滩涂是优质的天然硒盐场。长期以来,这里的原盐生产以传统的家庭手工作业为主,每年旱季,约有3万盐工用特制的钉耙把固结的盐粒楼在一起,运往市场。近年来,古吉拉特邦兴起了现代化的大型海盐生产企业,集工业盐、食用盐生产和物流、仓储、船舶运输等产业为一体。随后,印度海盐出口量迅猛增长,根德拉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海盐输出港。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图示沿海滩涂天然盐场的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沿海平原地形,低平开阔,于海水涨潮时涌入;多湿地,地势低洼,便于海水滞留;地势低平,有利于晒盐。气候条件: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受西南季风或风暴潮影响,海水经常淹没沿海滩涂;纬度低,旱季晴天多,海水蒸发旺盛大量盐分留在海滩,形成天然盐场。
(2)分析古吉拉特邦原盐生产长期以家庭手工作业为主的原因。
(2)印度采盐工艺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低;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家庭手工作业手艺世代传承,盐工经验丰富;印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现代化工业采盐投入少。
(3)说明根德拉成为海盐重要输出港的优势条件。
(3)根德拉靠近海盐产区,海盐运输距离近;有公路和铁路与港口相连,便于海盐运往港口。
(4)简述大型海盐生产企业的兴起对促进古吉拉特邦海盐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海盐产量;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海盐质量;改善储存条件,使供货不受雨季制约(常年供货);改善物流(或运输)条件,提高海盐出口量。
037俄罗斯(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北亚第2课时: 这是一份037俄罗斯(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北亚第2课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ADD,CAB,AD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1北美(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北美地区第2课时: 这是一份041北美(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北美地区第2课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美与美国,第一课时,BCA,A13.D,B6.C,CCA,C14.B,ADC,D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43南美(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美地区第2课时: 这是一份043南美(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美地区第2课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和居民,自然地理概况,巴西的资源,BAD,巴西工业,巴西的人口,巴西的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