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1434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套
中考生物总复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
展开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2.昆虫的生殖特点:体内受精、卵生3.家蚕的发育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要经过蛹、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常见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菜粉蝶、蜜蜂、蚊、蝇、蛾等。蚕以桑叶为食,在生长的过程中,五六天就蜕皮一次。刚孵化的幼虫为第一龄,第一次蜕皮后为第二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经过4次蜕皮后,蚕就不再蜕皮了,这时的蚕会停止取食,吐出蚕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成茧,可以保护蛹免受不良条件的侵害。4.蝗虫的发育蝗虫的受精率孵化出的幼虫与成虫一样,但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身体逐渐长,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又翅能飞的成虫。不完全变态:昆虫个体服用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螳螂等属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身体的外面有一层外骨骼,它很坚硬,具有保护、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使昆虫更好适应陆地生活。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当昆虫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外骨骼就限制了身体的生长,昆虫就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蜕皮。昆虫的大小或生长进程可用蜕皮次数作指标,即龄数等于蜕皮次数加一。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青蛙为例)1.生殖:有性生殖2.发育:变态发育幼体(蝌蚪)外形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形态结构与蝌蚪差别很大,主要用肺呼吸,这种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生殖发育过程:雄蛙鸣叫 抱对 吸引 受精卵 蝌蚪(幼体) 幼蛙 成蛙 雌蛙 体外受精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均在水中进行,卵外无坚韧的卵壳,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因此水中的温度和营养物质等环境条件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影响很大,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幼体成活率。三、鸟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在母体内受精,大大提高了受精率。2.生殖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六个阶段。3.卵的结构(以鸡卵为例) 卵 卵黄: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卵黄提供 细 胚盘: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鸟 胞 卵膜: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保护作用卵 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的 非 卵壳 作用:防止卵细胞损伤,减少水分的蒸发结 细 气孔进行气体交换构 胞 位于卵黄外面功 构 卵白 作用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能 造 保护卵细胞 气室:有空气,与卵内进行气体交换 鸟卵外面坚韧的卵壳对卵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是受精卵能在陆地发育成幼体的主要原因。卵黄和卵白可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鸟的生殖发育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青蛙要少得多,摆脱了对水的束缚,与陆地生活相适应,鸟类复杂的繁殖行为和卵的结构,卵的受精率高,雏鸟成活率也很高。四、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比较动物种类 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发育时期发育过程昆虫蝗虫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卵 若虫 成虫不完全变态家蚕卵 幼虫 蛹 成虫完全变态两栖动物青蛙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变态发育鸟类家鸽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受精卵经孵化发育成雏鸟、成鸟没有变态发育七、雏鸟的种类刚孵化出的雏鸟(如雏鸽),身体十分软弱,眼未睁开,体表只有稀疏的绒羽,需要留在巢里依靠亲鸽喂养,直到独立生活为止。这种发育类型叫做晚成鸟。而小鸡刚孵出时,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披有稠密的绒羽,足有力,立刻能够随母鸡活动啄食,这种发育类型叫做早成鸟。一般,大多数地栖鸟(如鸡)和游禽类(如鸭)属于早成鸟;鸽子、麻雀和一般躯体大而凶猛的鸟(如鹰、雕等)属于晚成鸟。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