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州市吴井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州市吴井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示,则( )A.a+b>0 B.ab>0 C.a﹣b>0 D.﹣a﹣b>02.如图,EF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CD的周长为18,,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A.14 B.13 C.12 D.103.2016的相反数是( )A. B. C. D.4.浙江省陆域面积为101800平方千米。数据101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18×104 B.1.018×105 C.10.18×105 D.0.1018×1065.已知△ABC,D是AC上一点,尺规在AB上确定一点E,使△ADE∽△A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C. D.6.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则整数的最大值是( )A.6 B.7 C.8 D.97.如图,在△ABC中,∠C=90°,∠B=1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1.A.1 B.2 C.1 D.48.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9.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1<2x+b<1的解满足0<x<2,则b满足的条件是( )A.0<b<2 B.﹣3<b<﹣1 C.﹣3≤b≤﹣1 D.b=﹣1或﹣310.如图,在已知的△ 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D+DB=AB B.CD+AD=AB C.CD+AC=AB D.AD+AC=AB11.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顶点A与顶点C重合在一起,EF为折痕.若AB=9,BC=3,试求以折痕EF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A.11 B.10 C.9 D.161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B.<0 C.<0 D.<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将抛物线y=(x+m)2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对称轴是y轴,那么m的值是_____.14.将6本相同厚度的书叠起来,它们的高度是9厘米.如果将这样相同厚度的书叠起来的高度是42厘米,那么这些书有_____本.15.某厂家以A、B两种原料,利用不同的工艺手法生产出了甲、乙两种袋装产品,其中,甲产品每袋含1.5千克A原料、1.5千克B原料;乙产品每袋含2千克A原料、1千克B原料.甲、乙两种产品每袋的成本价分别为袋中两种原料的成本价之和.若甲产品每袋售价72元,则利润率为20%.某节庆日,厂家准备生产若干袋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的数量和不超过100袋,会计在核算成本的时候把A原料和B原料的单价看反了,后面发现如果不看反,那么实际成本比核算时的成本少500元,那么厂家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时实际成本最多为_____元.16.某种水果的售价为每千克a元,用面值为50元的人民币购买了3千克这种水果,应找回 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17.9的算术平方根是 .18.如图,点P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动点,过点P分别作PE⊥BC于点E,PF⊥DC于点F,连接AP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H,交射线DC于点M,连接EF交AH于点G,当点P在BD上运动时(不包括B、D两点),以下结论:①MF=MC;②AH⊥EF;③AP2=PM•PH; ④EF的最小值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于2018年5月成功完成第一次海上试验任务.如图,航母由西向东航行,到达处时,测得小岛位于它的北偏东方向,且与航母相距80海里,再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B处,测得小岛位于它的北偏东方向.如果航母继续航行至小岛的正南方向的处,求还需航行的距离的长.20.(6分)如图,在顶点为P的抛物线y=a(x-h)2+k(a≠0)的对称轴1的直线上取点A(h,k+),过A作BC⊥l交抛物线于B、C两点(B在C的左侧),点和点A关于点P对称,过A作直线m⊥l.又分别过点B,C作直线BE⊥m和CD⊥m,垂足为E,D.在这里,我们把点A叫此抛物线的焦点,BC叫此抛物线的直径,矩形BCDE叫此抛物线的焦点矩形.(1)直接写出抛物线y=x2的焦点坐标以及直径的长.(2)求抛物线y=x2-x+的焦点坐标以及直径的长.(3)已知抛物线y=a(x-h)2+k(a≠0)的直径为,求a的值.(4)①已知抛物线y=a(x-h)2+k(a≠0)的焦点矩形的面积为2,求a的值.②直接写出抛物线y=x2-x+的焦点短形与抛物线y=x2-2mx+m2+1公共点个数分别是1个以及2个时m的值.2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2x﹣2与双曲线y2=交于A、C两点,AB⊥OA交x轴于点B,且OA=AB.求双曲线的解析式;求点C的坐标,并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22.(8分)如图,抛物线(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为(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3)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点的坐标.23.(8分)已知,如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1,直线l2的解析式为y=ax+b(a≠0);这两个图象交于y轴上一点C,直线l2与x轴的交点B(2,0)(1)求a、b的值;(2)过动点Q(n,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l1、l2分别交于点M、N都位于x轴上方时,求n的取值范围;(3)动点P从点B出发沿x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左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当△PAC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的值.24.(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0,4),BC平分∠ABO交x轴于点C(2,0).点P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AB的垂线分别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DF平分∠PDO交y轴于点F.设点D的横坐标为t.(1)如图1,当0<t<2时,求证:DF∥CB;(2)当t<0时,在图2中补全图形,判断直线DF与C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M的坐标为(4,-1),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当△MCE的面积等于△BCO面积的倍时,直接写出此时点E的坐标.25.(10分)如图,在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 (1)∠EDB=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2)作射线DM与边AB交于点M,射线DM绕点D顺时针旋转,与AC边交于点N.①根据条件补全图形;②写出DM与D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③用等式表示线段BM、CN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的锐角三角函数表示)并写出解题思路.26.(12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1)概念理解:如图1,在△ABC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问题探究: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的值.(3)应用拓展:如图3,已知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1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1于点D.求CD的值.27.(12分)化简分式,并从0、1、2、3这四个数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首先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两数的符号,从而确定答案.【详解】由数轴可知:a<0<b,a<-1,0<b<1,所以,A.a+b<0,故原选项错误;B. ab<0,故原选项错误;C.a-b<0,故原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有理数的乘法,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从而确定a,b的大小关系.2、C【解析】
∵平行四边形ABCD,∴AD∥BC,AD=BC,AO=CO,∴∠EAO=∠FCO,∵在△AEO和△CFO中,,∴△AEO≌△CFO,∴AE=CF,EO=FO=1.5,∵C四边形ABCD=18,∴CD+AD=9,∴C四边形CDEF=CD+DE+EF+FC=CD+DE+EF+AE=CD+AD+EF=9+3=12.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全等,解题关键是将四边形CDEF的周长进行转化.3、C【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知:2016的相反数是-2016.故选C.4、B【解析】.故选B.点睛:在把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的形式时,我们要注意两点:①必须满足:;②比原来的数的整数位数少1(也可以通过小数点移位来确定).5、A【解析】
以DA为边、点D为顶点在△ABC内部作一个角等于∠B,角的另一边与AB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详解】如图,点E即为所求作的点.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相似变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明确过点D作一角等于∠B或∠C,并熟练掌握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式解题的关键.6、C【解析】
方程有实数根,应分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与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a-6=0,即a=6;当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有实数根,则△≥0,求出a的取值范围,取最大整数即可.【详解】当a-6=0,即a=6时,方程是-1x+6=0,解得x=;
当a-6≠0,即a≠6时,△=(-1)2-4(a-6)×6=201-24a≥0,解上式,得≈1.6,
取最大整数,即a=1.故选C.7、D【解析】
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AD是∠BAC的平分线.故①正确.②如图,∵在△ABC中,∠C=90°,∠B=10°,∴∠CAB=60°.又∵AD是∠BAC的平分线,∴∠1=∠2=∠CAB=10°,∴∠1=90°﹣∠2=60°,即∠ADC=60°.故②正确.③∵∠1=∠B=1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③正确.④∵如图,在直角△ACD中,∠2=10°,∴CD=AD.∴BC=CD+BD=AD+AD=AD,S△DAC=AC•CD=AC•AD.∴S△ABC=AC•BC=AC•AD=AC•AD.∴S△DAC:S△AB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有4个.故选D.8、C【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题中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由于“正方形数”为两个“三角形数”之和,正方形数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n+1)2,两个三角形数分别表示为n(n+1)和(n+1)(n+2),所以由正方形数可以推得n的值,然后求得三角形数的值.【详解】∵A中13不是“正方形数”;选项B、D中等式右侧并不是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故选:C.【点睛】此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9、C【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出x的解集,进而解答即可.【详解】∵-1<2x+b<1∴,∵关于x的不等式组-1<2x+b<1的解满足0<x<2,∴,解得:-3≤b≤-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键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出x的解集.10、B【解析】
作弧后可知MN⊥CB,且CD=DB.【详解】由题意性质可知MN是BC的垂直平分线,则MN⊥CB,且CD=DB,则CD+AD=AB.【点睛】了解中垂线的作图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
根据矩形和折叠性质可得△EHC≌△FBC,从而可得BF=HE=DE,设BF=EH=DE=x,则AF=CF=9﹣x,在Rt△BCF中,由BF2+BC2=CF2可得BF=DE=AG=4,据此得出GF=1,由EF2=EG2+GF2可得答案.【详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B=90°,根据折叠的性质,有HC=AD,∠H=∠D,HE=DE,∴HC=BC,∠H=∠B,又∠HCE+∠ECF=90°,∠BCF+∠ECF=90°,∴∠HCE=∠BCF,在△EHC和△FBC中,∵,∴△EHC≌△FBC,∴BF=HE,∴BF=HE=DE,设BF=EH=DE=x,则AF=CF=9﹣x,在Rt△BCF中,由BF2+BC2=CF2可得x2+32=(9﹣x)2,解得:x=4,即DE=EH=BF=4,则AG=DE=EH=BF=4,∴GF=AB﹣AG﹣BF=9﹣4﹣4=1,∴EF2=EG2+GF2=32+12=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各相关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a,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c,根据对称轴确定b,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确定b2-4ac,根据x=1时,y>0,确定a+b+c的符号.【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交于y轴的正半轴,∴c>0,∴ac>0,A错误;∵->0,a>0,∴b<0,∴B正确;∵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C错误;当x=1时,y>0,∴a+b+c>0,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1【解析】
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填空.【详解】解:将抛物线y=(x+m)1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解析式为y=(x+m-1)1.其对称轴为:x=1-m=0,解得m=1.故答案是:1.【点睛】主要考查的是函数图象的平移,用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直接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14、1.【解析】
因为一本书的厚度是一定的,根据本数与书的高度成正比列比例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设这些书有x本,
由题意得,,
解得:x=1,
答:这些书有1本.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的列出比例式是解题的关键.15、5750【解析】
根据题意设甲产品的成本价格为b元,求出b,可知A原料与B原料的成本和40元,然后设A种原料成本价格x元,B种原料成本价格(40﹣x)元,生产甲产品m袋,乙产品n袋,列出方程组得到xn=20n﹣250,最后设生产甲乙产品的实际成本为W元,即可解答【详解】∵甲产品每袋售价72元,则利润率为20%.设甲产品的成本价格为b元,∴ =20%,∴b=60,∴甲产品的成本价格60元,∴1.5kgA原料与1.5kgB原料的成本和60元,∴A原料与B原料的成本和40元,设A种原料成本价格x元,B种原料成本价格(40﹣x)元,生产甲产品m袋,乙产品n袋,根据题意得: ,∴xn=20n﹣250,设生产甲乙产品的实际成本为W元,则有W=60m+40n+xn,∴W=60m+40n+20n﹣250=60(m+n)﹣250,∵m+n≤100,∴W≤6250;∴生产甲乙产品的实际成本最多为5750元,故答案为5750;【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求出甲产品的成本价格16、(50-3a).【解析】试题解析:∵购买这种售价是每千克a元的水果3千克需3a元,∴根据题意,应找回(50-3a)元.考点:列代数式.17、1.【解析】
根据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就是其正的平方根即可得出.【详解】∵,∴9算术平方根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8、②③④【解析】
①可用特殊值法证明,当为的中点时,,可见.②可连接,交于点,先根据证明,得到,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故,又因为,故,故.③先证明,得到,再根据,得到,代换可得.④根据,可知当取最小值时,也取最小值,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也就是垂线段最短可得,当时,取最小值,再通过计算可得.【详解】解:①错误.当为的中点时,,可见;②正确.如图,连接,交于点,,,,,四边形为矩形,,,,,,,.③正确.,,,,,又,,,,,.④正确.且四边形为矩形,,当时,取最小值,此时,故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本题是动点问题,综合考查了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线段的最值问题等,合理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各个相关知识点是解答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还需要航行的距离的长为20.4海里.【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ACD=70°,∠BCD=37°,AC=80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CD中,由三角函数得出CD=27.2海里,在直角三角形BCD中,得出BD,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知:,,.在中,,,(海里).在中,,,(海里).答:还需要航行的距离的长为20.4海里.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三角函数的应用;求出CD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1)4(1)4(3)(4)①a=±;②当m=1-或m=5+时,1个公共点,当1-<m≤1或5≤m<5+时,1个公共点,【解析】
(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抛物线y=x1的焦点坐标以及直径的长;(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抛物线y=x1-x+的焦点坐标以及直径的长;(3)根据题意和y=a(x-h)1+k(a≠0)的直径为,可以求得a的值;(4)①根据题意和抛物线y=ax1+bx+c(a≠0)的焦点矩形的面积为1,可以求得a的值;②根据(1)中的结果和图形可以求得抛物线y=x1-x+的焦点矩形与抛物线y=x1-1mx+m1+1公共点个数分别是1个以及1个时m的值.【详解】(1)∵抛物线y=x1,∴此抛物线焦点的横坐标是0,纵坐标是:0+=1,∴抛物线y=x1的焦点坐标为(0,1),将y=1代入y=x1,得x1=-1,x1=1,∴此抛物线的直径是:1-(-1)=4;(1)∵y=x1-x+=(x-3)1+1,∴此抛物线的焦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1+=3,∴焦点坐标为(3,3),将y=3代入y=(x-3)1+1,得3=(x-3)1+1,解得,x1=5,x1=1,∴此抛物线的直径时5-1=4;(3)∵焦点A(h,k+),∴k+=a(x-h)1+k,解得,x1=h+,x1=h-,∴直径为:h+-(h-)==,解得,a=±,即a的值是;(4)①由(3)得,BC=,又CD=A'A=.所以,S=BC•CD=•==1.解得,a=±;②当m=1-或m=5+时,1个公共点,当1-<m≤1或5≤m<5+时,1个公共点,理由:由(1)知抛,物线y=x1-x+的焦点矩形顶点坐标分别为:B(1,3),C(5,3),E(1,1),D(5,1),当y=x1-1mx+m1+1=(x-m)1+1过B(1,3)时,m=1-或m=1+(舍去),过C(5,3)时,m=5-(舍去)或m=5+,∴当m=1-或m=5+时,1个公共点;当1-<m≤1或5≤m<5+时,1个公共点.由图可知,公共点个数随m的变化关系为当m<1-时,无公共点;当m=1-时,1个公共点;当1-<m≤1时,1个公共点;当1<m<5时,3个公共点;当5≤m<5+时,1个公共点;当m=5+时,1个公共点;当m>5+时,无公共点;由上可得,当m=1-或m=5+时,1个公共点;当1-<m≤1或5≤m<5+时,1个公共点.【点睛】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知道什么是抛物线的焦点、直径、焦点四边形,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答.21、(1);(1)C(﹣1,﹣4),x的取值范围是x<﹣1或0<x<1.【解析】【分析】(1)作高线A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点A的坐标的特点得:x=1x﹣1,可得A的坐标,从而得双曲线的解析式;(1)联立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点C的坐标,根据图象可得结论.【详解】(1)∵点A在直线y1=1x﹣1上,∴设A(x,1x﹣1),过A作AC⊥OB于C,∵AB⊥OA,且OA=AB,∴OC=BC,∴AC=OB=OC,∴x=1x﹣1,x=1,∴A(1,1),∴k=1×1=4,∴;(1)∵,解得:,,∴C(﹣1,﹣4),由图象得:y1<y1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或0<x<1.【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熟练掌握通过求点的坐标进一步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通过观察图象,从交点看起,函数图象在上方的函数值大.22、(1);(2)(,0);(3)1,M(2,﹣3).【解析】试题分析:方法一:(1)该函数解析式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只需将B点坐标代入解析式中即可.(2)首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确定A点坐标,然后通过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直径AB和圆心的位置,由此确定圆心坐标.(3)△MBC的面积可由S△MBC=BC×h表示,若要它的面积最大,需要使h取最大值,即点M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若设一条平行于BC的直线,那么当该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该交点就是点M.方法二:(1)该函数解析式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只需将B点坐标代入解析式中即可.(2)通过求出A,B,C三点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或利用斜率垂直公式可求出AC⊥BC,从而求出圆心坐标.(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过M点作x轴垂线,水平底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得出△MBC的面积函数,从而求出M点.试题解析:解:方法一:(1)将B(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得: 0=16a﹣×1﹣2,即: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由(1)的函数解析式可求得:A(﹣1,0)、C(0,﹣2);∴OA=1,OC=2,OB=1,即:OC2=OA•OB,又:OC⊥AB,∴△OAC∽△OCB,得:∠OCA=∠OBC;∴∠ACB=∠OCA+∠OCB=∠OBC+∠OCB=90°,∴△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ABC外接圆的直径;所以该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点,且坐标为:(,0).(3)已求得:B(1,0)、C(0,﹣2),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设直线l∥BC,则该直线的解析式可表示为:y=x+b,当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可列方程:x+b=,即:,且△=0;∴1﹣1×(﹣2﹣b)=0,即b=﹣1;∴直线l:y=x﹣1.所以点M即直线l和抛物线的唯一交点,有:,解得:即 M(2,﹣3).过M点作MN⊥x轴于N,S△BMC=S梯形OCMN+S△MNB﹣S△OCB=×2×(2+3)+×2×3﹣×2×1=1.方法二:(1)将B(1,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得: 0=16a﹣×1﹣2,即: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x﹣1)(x+1),∴A(﹣1,0),B(1,0).C(0,﹣2),∴KAC= =﹣2,KBC= =,∴KAC×KBC=﹣1,∴AC⊥BC,∴△ABC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的圆心是AB的中点,△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坐标为(,0).(3)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BC′于H,∵B(1,0),C(0,﹣2),∴lBC:y=x﹣2,设H(t,t﹣2),M(t,),∴S△MBC=×(HY﹣MY)(BX﹣CX)=×(t﹣2﹣)(1﹣0)=﹣t2+1t,∴当t=2时,S有最大值1,∴M(2,﹣3). 点睛: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该题的难度不算太大,但用到的琐碎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理出思路的关键.23、(1)a=﹣;(2)﹣1<n<2;(3)满足条件的时间t为1s,2s,或(3+)或(3﹣)s.【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点C的坐标,然后将点C和点B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a和b的值;(2)、根据题意可知点Q在点A和点B之间,从而求出n的取值范围;(3)、本题需要分几种情况分别来进行计算,即AC=P1C,P2A=P2C和AP3=AC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得出t的值.试题解析:(1)、解:∵点C是直线l1:y=x+1与轴的交点, ∴C(0,1),∵点C在直线l2上, ∴b=1,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ax+1, ∵点B在直线l2上,∴2a+1=0, ∴a=﹣;(2)、解:由(1)知,l1的解析式为y=x+1,令y=0, ∴x=﹣1,由图象知,点Q在点A,B之间, ∴﹣1<n<2(3)、解:如图,∵△PAC是等腰三角形, ∴①点x轴正半轴上时,当AC=P1C时,∵CO⊥x轴, ∴OP1=OA=1, ∴BP1=OB﹣OP1=2﹣1=1, ∴1÷1=1s,②当P2A=P2C时,易知点P2与O重合, ∴BP2=OB=2, ∴2÷1=2s,③点P在x轴负半轴时,AP3=AC, ∵A(﹣1,0),C(0,1), ∴AC=, ∴AP3=,∴BP3=OB+OA+AP3=3+或BP3=OB+OA﹣AP3=3﹣,∴(3+)÷1=(3+)s,或(3﹣)÷1=(3﹣ )s,即:满足条件的时间t为1s,2s,或(3+)或(3﹣)s.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动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能够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出答案.在解决一次函数和等腰三角形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进行分类讨论,可以利用圆规来作出图形,然后根据实际题目来求出答案.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解析】
(1)求出∠PBO+∠PDO=18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CBO=∠PBO,∠ODF=∠PDO,求出∠CBO+∠ODF=90°,求出∠CBO=∠DFO,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
(2)求出∠ABO=∠PDA,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CBO=∠ABO,∠CDQ=∠PDO,求出∠CBO=∠CDQ,推出∠CDQ+∠DCQ=90°,求出∠CQD=90°,根据垂直定义得出即可;
(3)分为两种情况: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1)证明:如图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0,4),
∴∠AOB=90°.
∵DP⊥AB于点P,
∴∠DPB=90°,
∵在四边形DPBO中,∠DPB+∠PBO+∠BOD+∠PDO=360°,
∴∠PBO+∠PDO=180°,
∵BC平分∠ABO,DF平分∠PDO,
∴∠CBO=∠PBO,∠ODF=∠PDO,
∴∠CBO+∠ODF=(∠PBO+∠PDO)=90°,
∵在△FDO中,∠OFD+∠ODF=90°,
∴∠CBO=∠DFO,
∴DF∥CB.
(2)直线DF与CB的位置关系是:DF⊥CB,
证明:延长DF交CB于点Q,如图2,
∵在△ABO中,∠AOB=90°,
∴∠BAO+∠ABO=90°,
∵在△APD中,∠APD=90°,
∴∠PAD+∠PDA=90°,
∴∠ABO=∠PDA,
∵BC平分∠ABO,DF平分∠PDO,
∴∠CBO=∠ABO,∠CDQ=∠PDO,
∴∠CBO=∠CDQ,∵在△CBO中,∠CBO+∠BCO=90°,
∴∠CDQ+∠DCQ=90°,
∴在△QCD中,∠CQD=90°,
∴DF⊥CB.
(3)解:过M作MN⊥y轴于N,
∵M(4,-1),
∴MN=4,ON=1,
当E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3,
∵△MCE的面积等于△BCO面积的倍时,
∴×2×OE+×(2+4)×1-×4×(1+OE)=××2×4,
解得:OE=,
当E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如图4,
×(2+4)×1+×(OE-1)×4-×2×OE=××2×4,
解得:OE=,
即E的坐标是(0,)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25、(1);(2)(2)①见解析;②DM=DN,理由见解析;③数量关系:【解析】
(1)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得到∠B=∠C=90°﹣α,然后利用互余可得到∠EDB=α;(2)①如图,利用∠EDF=180°﹣2α画图;②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平分∠BAC,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到DE=DF,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得到∠EDF=180°﹣2α,所以∠MDE=∠NDF,然后证明△MDE≌△NDF得到DM=DN;③先由△MDE≌△NDF可得EM=FN,再证明△BDE≌△CDF得BE=CF,利用等量代换得到BM+CN=2BE,然后根据正弦定义得到BE=BDsinα,从而有BM+CN=BC•sinα.【详解】(1)∵AB=AC,∴∠B=∠C(180°﹣∠A)=90°﹣α.∵DE⊥AB,∴∠DEB=90°,∴∠EDB=90°﹣∠B=90°﹣(90°﹣α)=α.故答案为:α;(2)①如图:②DM=DN.理由如下:∵AB=AC,BD=DC,∴DA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DE=DF,∠MED=∠NFD=90°.∵∠A=2α,∴∠EDF=180°﹣2α.∵∠MDN=180°﹣2α,∴∠MDE=∠NDF.在△MDE和△NDF中,∵,∴△MDE≌△NDF,∴DM=DN;③数量关系:BM+CN=BC•sinα.证明思路为:先由△MDE≌△NDF可得EM=FN,再证明△BDE≌△CDF得BE=CF,所以BM+CN=BE+EM+CF﹣FN=2BE,接着在Rt△BDE可得BE=BDsinα,从而有BM+CN=BC•sinα.【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6、(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1);(3)CD的值为,1,1. 【解析】
(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根据“等高底”三角形的概念即可判断.(1)点B是的重心,得到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时和②当时.【详解】(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理由:如图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ACB=30°,AC=6,∴ ∴AD=BC=3,即△ABC是“等高底”三角形;(1)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 ∵△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是 ,∴∠ADC=90°,∵点B是的重心,∴ 设 则 由勾股定理得 ∴ (3)①当时,Ⅰ.如图3,作AE⊥BC于E,DF⊥AC于F,∵“等高底”△ABC的“等底”为BC,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 ∴BE=1,即EC=4,∴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DCF=45°,设 ∵l1∥l1,∴ ∴ 即 ∴ ∴ Ⅱ.如图4,此时△ABC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当时,Ⅰ.如图5,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 Ⅱ.如图6,作于E,则 ∴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时,点A'在直线l1上,∴∥l1,即直线与l1无交点,综上所述,CD的值为【点睛】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对与等底高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掌握等底高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x取0时,为1 或x取1时,为2【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分式的运算,先对分式化简单,再选择使分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即可.试题解析:解:原式=[]=== x+1,∵x1-4≠0,x-2≠0,∴x≠1且x≠-1且x≠2,当x=0时,原式=1.或当x=1时,原式=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州市吴井初级中学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聚焦2021-2022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计算的值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望留镇庄头中学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方程的根是,方程x2﹣3x+2=0的解是,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