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练习2022年云南省各地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有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练习2022年云南省各地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有答案),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练习
1.(2022·云南德宏·一模)“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工程
A.都江堰 B.长城 C.隋朝大运河 D.故宫
2.(2022·云南昆明·一模)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是( )
A.奴隶制土地制度 B.巩固奴隶制国家统治
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奴隶制等级制度
3.(2022·云南昆明·一模)下图是云南的建水文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文庙,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兼有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学的功能。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影响,以下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4.(2022·云南昆明·一模)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中国青铜器发展很悠久的历史,下列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5.(2022·云南昆明·一模)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行,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彰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利用地势和河道,在岷江上修建具有防洪、灌溉等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永济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6.(2022·云南红河·一模)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
A.王景治理的黄河 B.贾思勰治理的黄河
C.大禹治理的河流 D.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7.(2022·云南昆明·一模)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渗透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致用及奋发图强精神。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8.(2022·云南文山·一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9.(2022·云南昆明·一模)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大子九鼎,诸民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0.(2022·云南昭通·一模)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最早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的是
A.甲骨文 B.铭文 C.小篆 D.楷书
11.(2022·云南曲靖·二模)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A.尊王攘夷 B.商鞅变法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12.(2022·云南昆明·一模)战国时期,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13.(2022·云南红河·一模)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和亲政策 D.禅让制
14.(2022·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一模)“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5.(2022·云南普洱·模拟预测)如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6.(2022·云南红河·一模)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幽王 D.周厉王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材料“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人类。A项正确;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长城,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C项;故宫位于北京,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解析】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巩固奴隶制国家统治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B项正确;奴隶制土地制度不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排除A项;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确立了社会等级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A项符合题意;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法家主张改革,提倡“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迄今为止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B项正确;四羊方尊、利簋和三星堆青铜面具的重量都要低于司母戊鼎,排除ACD项。故选B项。
5.C
【解析】
根据“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利用地势和河道,在岷江上修建具有防洪、灌溉等作用的水利工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水利工程是都江堰,C项正确;灵渠是秦朝统一后开凿的,排除A项;永济渠与李冰无关,排除B项;大运河是隋朝开通的,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是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称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至今一直发挥巨大作用的作用,D项正确;王景治理的黄河,大禹治理的河流是为防止水患,排除AC项;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是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项。故选D项。
7.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B项正确;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D项。故选B项。
8.B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主张,B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与老子、墨子、和韩非子均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解析】
根据材料“大子九鼎,诸民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B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C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A项正确;铭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文字,排除B项;秦始皇在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排除C项;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尊王攘夷就是诸侯国维护中原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抵御外来的异族侵略势力,这不利于秦国统一全国,故A错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措施,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1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A
【解析】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在今天山东大地上西周分封的是齐国和鲁国,在今天河北大地上西周分封的是燕国和赵国。故A符合题意;郡县制在秦朝开始实行,排除B;和亲政策与西周无关,排除C;禅让制出现于尧舜禹时期,排除D。故选A。
14.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生产力的变化,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土地买卖禁令失效,逐渐转为私有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繁荣,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的局面。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A
【解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故选A。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中央集权”,BCD排除。
16.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盘庚迁殷之后商朝强大起来。但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纣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所以此题描述的商王纣,B项正确;夏王桀是夏朝时期的暴君,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君主,题干没有涉及,排除C项;周厉王是西周时期的君主,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明清时期练习2022年云南省各地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有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隋唐时期练习2022年云南省各地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有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本节的题目应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练习2022年云南省各地历史中考模拟题选编(有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毛泽东写道,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就有一座驿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