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中国的河流 自然灾害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中国的河流 自然灾害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穿过该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的河流 自然灾害
一、单选题
1.读图,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段位于黄河上游,森林茂密、水流平稳
B.②河段水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引黄灌溉
C.③河段含沙量大增,形成“地上河”景观
D.凌汛现象主要发生在③、④河段
下图是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滑坡 C.洪涝 D.寒潮
3.该自然灾害( )
A.与冬季风关系密切 B.属于地质灾害
C.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D.影响范围小,危害小
2021年3月15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天气,本次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读3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我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是( )
①冷空气南下②春季干旱少雨③植敏稀疏,地表裸露面积大④沿途经过沙漠(沙地)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我国防治沙尘暴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南水北调力度,变沙漠为绿洲
B.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
C.杜绝放牧,保护草原生态
D.中蒙边境建设隔离墙
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北京受其影响严重。读华北地区近500年来沙尘暴次数统计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与北京市沙尘暴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
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B.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北京重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
D.北京靠近冬季风发源地
8.读安徽省地形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方地区 B.河流都没有结冰期
C.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D.南部山区盛产茶叶、柑橘
9.下图是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河段 ( )
A.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B.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C.流速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D.初春时节经常会发生凌汛
(2)②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并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措施,带来的影响是 ( )
A.水土流失加剧 B.洪涝灾害频发
C.河流含沙量变小 D.土壤肥力下降
10.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频繁和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持续积累给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阅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和“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旱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
②旱涝灾害深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
③夏季风强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涝北旱”
④夏季风弱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旱北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图中A、B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是造成A地区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B.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造成B地区春季缺水
C.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是预防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D.为减少损失,可以将A、B两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地区
11.“吃穿不愁,需要什么我小孩都给我买回来,天天都是小康生活。” 脱贫的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龙东姐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村后的巨变,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据此和部分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十八洞村位于图中(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关于十八洞村所在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穿过该省
B.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C.长江中下游分界点位于此省
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穿过该省
12.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结冰期短 B.水位变化大 C.地势落差大 D.径流量小
(2)图示流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甜菜 D.大豆
(3)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堤坝
C.退耕还湖 D.裁弯取直
13.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人海
B.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中游河段引长江水冲沙,拓宽河道
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
14.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2)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1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②省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
C.③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
D.④省煤炭资源丰富
(2)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
C.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
D.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
16.在探究海陆变迁的时候,同学们搜集到了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同学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进行了归纳,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集中分布在沿海
B.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
C.西北部、西南部和台湾次数较多
D.分布比较均匀
(2)同学们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做了如下解释,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板块内部
B.主要位于板块交界处
C.全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全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3)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
B.进行防震演练
C.设置紧急避难场所
D.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传播
二、综合题
17.读图回答问题。
(1)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有 ;为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是 ;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是 。
(2)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是 (山脉),该山脉与 (河流)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例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 。
(3)在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入如图中空白方框内(填序号)。
①流经甲所在地形区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③流经乙地形区
④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习主席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长江生态保护。当前长江中下游的治理重点是 、 等。
18.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流域和 流域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 A 是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侧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2)“治黄百难,唯沙为首”。下图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请问甲处治沙应采取的措施是 。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渭河和汉江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
(4)下图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请分析该地适宜建造图示民居的自然条件有 。
19.浙江某中学师生想利用暑期组织研学旅行,游览祖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请你结合下面提供的图文资料,帮助他们完成系列问题。
(1)首先,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特征。解答Ⅰ~Ⅱ题。
Ⅰ.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区域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B.②区域山岳纵横,冰川广布
C.③区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④区域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Ⅱ.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下列“身份”符合①区域的是 。
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
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然后,预设了四条游览线路,并对沿线地理事物做了初步的研究。结合所学完成Ⅰ~Ⅱ题。
Ⅰ.沿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做的地形剖面图,与如图相符的是 。
Ⅱ.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能从线路 得到充分的体现。
(3)放暑假了,同学们兵分四路展开研学活动,研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地理问题,请你帮他们答疑解惑,完成Ⅰ~Ⅳ题。
Ⅰ.丁线组发现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请简要分析原因。
Ⅱ.丙线组在壶口瀑布感受了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势。根据如图信息,黄河在流经 段时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
Ⅱ.乙线组到达青藏地区后发现,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 ; 。
Ⅳ.甲线组在研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 。
20.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公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正在建设中的特大型水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位于长江的上游,该河段落差 (大或小),流量 (大或小),水能资源丰富。
(2)我国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战略,对东、西部各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部: (答对一点即可);西部: (答对一点即可)
(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阔水深, (填干支流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并且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航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
(拓展延伸)
(4)刚果河主要流经 (地形)和高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低,试推测其主要的人文原因。 。(答对一点即可)
(5)虽然刚果河近河口的下游河段有瀑布群,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不能沟通,但仍组成了便利的水运网,试说出刚果河有利于水运的自然条件。 。
21.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滚滚长江东逝水”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词均描写了长江和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这说明我国地势 ,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2)自河口到桃花峪,黄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选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 (选填“减慢”或“加快”),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3)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 省。为保护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在此建立了最大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名称是 自然保护区。
(4)长江被誉为我国“水能宝库”,在长江干支流上建有许多大型水电站,图中A是世界上最大的 水电站;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被称为“ ”。
22.读“中国主要的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地形区),由于我国地势 的特点,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在
阶梯交界处 资源丰富。
(2)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填序号);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A是 。
(3)针对长江的治理和保护,习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____。
A.中下游退田还湖
B.建立长江休渔制度
C.上游地区大力植树种草
D.沿江地带大力发展化工、造纸工业
(4)图中表示⑤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①河段位于黄河上游的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植被稀少,位于阶梯交界处,水流急,故A错误。②河段水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引黄灌溉,故B正确。③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含沙量大增,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景观 ,故C错误。凌汛现象主要发生在②、④河段,两河段的河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冬季先结冰、春季后融冰,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呈巨大的几字型。黄河由于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有著名的地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由于黄河的干流流向问题,在宁夏河段和山东河段还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解析】【点评】(1) 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2)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季风区,尤其是平原地区特别严重,说明该灾害是洪涝灾害,故答案为:C。
3.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是洪涝,属于气象灾害,与夏季风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影响范围大,危害大,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故答案为:C。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其防止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等等。
4.从图中看,本次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是,从蒙古南下的冷空气,沿途经过沙漠地区产生的,①④正确;由材料可知,本次沙尘暴出现在3月15日,为春季,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植被刚开始发芽,较为稀疏,地表裸露面积大,②③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5.我国沙漠地区距海远,南水北调的水输送到华北地区,输送不到沙漠地区,A错;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可防治沙尘,B正确;沿途经过畜牧区,杜绝放牧影响当地牧民生活,不可行,C错;中蒙边境线较长,建设隔离墙难度较大,且效果较差,D错。故答案为:B。
【解析】【点评】(1)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季温差大,全年降水少。在春季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地表干燥。距离风沙源地近,风力大,非常容易形成扬尘天气。当风力达到一定时,扬尘积多,形成沙尘暴。此外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严重。
6.由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2、3、4、5四个月,从季节来看,主要分布在春季(3、4、5月为春季),A对,BCD错。故答案为:A。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加之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与北京市沙尘暴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加之北京离冬季风源地近,寒潮大风天气频繁,所以北京市容易遭受沙尘暴天气,ABD不符合题意;北京市大气污染严重与北京市沙尘暴的形成关系不大,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安徽北部有淮河经过,因此安徽跨南方、北方地区,A错误。安徽跨南方、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B错误。据海拔分布可知,安徽多数地区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南部多数在500米以下,因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C错误。南部山区位于亚热带且海拔不高,热量充足,盛产茶叶、柑橘的给亚热带作物,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①河段是上游河段,位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的在中游河段,“地上河”发生在下游河段,故答案为:A。(2)②地区是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近年来大力发展林果业、并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措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河流的含沙量变小,故答案为:C。
【点评】(1)黄河各河段特征如下:①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②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③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2) 黄河含沙量近些年逐渐减少,主要是出于以下因素:黄河干支流上众多水库的蓄水拦沙;黄土高原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了水土流失;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了环境压力;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很好的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
【解析】【分析】(1)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我国旱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我国旱涝灾害深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我国夏季风强的年份,往往造成“北涝南旱”我国夏季风弱的年份,往往造成“北旱南涝”。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A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B地区是华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是造成A地区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故A正确;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造成B地区春季缺水,故B正确;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是预防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故C正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承载量小,不适合大量人口的居住。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进退失常),导致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给东部季风区带来旱涝灾害。冬季强劲的大风容易带来寒潮、暴风雪等恶劣天气。
(2)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多发春旱,主要是因为春季锋面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农业用水增加。但东北地区春季由积雪融水,可缓解春旱对农作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1)十八洞村是位于湖南湘西武陵山区腹地的一个纯苗族聚居村,苗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但长期处于封闭隔绝状态。 图示甲为河南省;乙为湖北省;丙为湖南省;丁为江西省。故答案为:C。(2)十八洞村是位于湖南湘西武陵山区腹地的一个纯苗族聚居村,苗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但长期处于封闭隔绝状态。位于湖南省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雪峰山,故D正确;湖南省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位于江西省,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湖南省简称“湘”,省会长沙。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等地形区。
【解析】【分析】(1)长江上游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二滩、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都位于长江上游。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示流域为长江流域,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固堤坝,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
【解析】【分析】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因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在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时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人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嫩江春汛是由于春季时气温回升,大量的冰雪融化,嫩江流域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故选D。(2)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要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不能开垦湿地作耕地,更不能开发房地产,故选C。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夏季出现显著汛期;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春季积雪大量融化,形成一个小规模汛期,夏季受降水影响形成主汛期;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冰雪大量融化,河流形成夏汛。
(2)湿地的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自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退田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种植保水植物;保护水源,避免被污染;适当补水,保持湿地的正常水环境;开发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创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①省为陕西省,行政中心是西安,故A正确;
B、②省是河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故B错误;
C、③省为山东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故C正确;
D、④省为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故D正确。
故选:B(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故A正确;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故B错误;
云贵高原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故C错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适当开发矿产资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的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解析】【分析】(1)读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分析可知,2018年中国西北部、西南部和台湾地震次数较多;故选:C。(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读图可知,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故选:B。(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进行防震演练、设置紧急避难场所等措施能起到防震减灾的作用,切记不能听到地震传言,立即在网上散布谣言;故选:D。
【点评】(1)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3)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解析】【分析】(1)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单位是青海和四川。长江水运发达,是我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长江与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是秦岭,该山脉与淮河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3)黄河流经甲黄土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提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4)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问题是洪灾和水污染,所以治理重点是防洪和治污。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昌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 A 是秦岭,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侧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是水田为主。
(2)根据所学的知识及读图可知,甲处治沙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或退耕还林还草)。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渭河和汉江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渭河: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汉江: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等(任意两项对比正确可得满分)。
(4)读图可知,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适宜建造该民居的自然条件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黄土深厚,具有直立性。
【点评】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泻;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解析】【分析】(1)Ⅰ.西北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青藏地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该地区居民的主食是米饭;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Ⅱ.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Ⅰ.沿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做的地形剖面图,与如图相符的是乙,该路线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Ⅱ.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能从线路丙得到充分的体现。
(3)Ⅰ.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其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且地广人稀。
Ⅱ.读图可得,黄河在流经河口﹣陕县段时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
Ⅲ.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 河谷地区风速较小。
Ⅳ.甲线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暑假该地区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等。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解析】【分析】解:(1)正在建设中的特大型水电站溪洛渡和向家坝位于长江的上游,该河段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2)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意义重大,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可以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的环境建设等。同时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改善大气环境。(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阔水深,南北对称分布,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并且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航运价值大,被誉为“黄金水道”。(4)刚果河主要流经盆地和高原,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但目前开发利用率低,其主要的人文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等;(5)虽然刚果河近河口的下游河段有瀑布群,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不能沟通,但仍组成了便利的水运网,刚果河有利于水运的自然条件是:盆地内地形平坦,水流较缓慢且水量丰富。
【点评】(1)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40%,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2)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4)刚果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干流贯穿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经安哥拉、赞比亚、中非、喀麦隆、刚果(布)、刚果(金)等国,在刚(布)境内长达1000多公里。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南美亚马孙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占非洲热带雨林总面积的70%,占全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25%,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5)刚果河整体航运价值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刚果河流经的地形区包括东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地势落差大,不适宜航运;刚果河处在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加上地形原因,水流湍急;刚果河的入海口有陡峭的悬崖,没有优良的港湾。
【解析】【分析】(1)由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具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长江、黄河等许多大河都发源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滚滚东流,且沟通了东西交通。故古诗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揭示了长江自西向东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向东注入渤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的桃花峪。自河口到桃花峪,黄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3)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它们连同澜沧江共同发源于青海省,被称为“三江源”。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人们的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等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在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上游河段流经高山、峡谷,水能丰富,被誉为“水能宝库”,在长江干支流上建有许多大型水电站,图中A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即三峡水电站;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
【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
(3)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该水利枢纽于2009年竣工,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的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四川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2)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越长,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④黑龙江;A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南北向的京广铁路也经过武汉,该城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港口和交通枢纽。(3)长江上中游地区适宜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在长江流域要退田还湖,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在长江流域借助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不适宜发展重化工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要建立长江休渔制度,故ABC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D“沿江地带大力发展化工、造纸工业”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4)图中⑤河流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图示C反映了⑤河流年径流量的变化。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千米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中国的河流 自然灾害,文件包含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学生版docx、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中国的河流自然灾害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六)西北地区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五)南方地区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