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展开2021 北京西城初一(上) 期末
生 物
2021. 1
考 生 须 知 | 1 .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27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须用 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没有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花开花谢 B .叶落归根 C .秋去冬来 D .大雁南飞
2 .北方农谚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时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温度 B .空气 C .土壤 D .阳光
3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选项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生活在荒漠中的骆驼刺, 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
C .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 .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 会影响油菜结果
4 .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组 别 | 裸地组 | 草坪组 | 灌木丛组 |
空气湿度平均值 | 55.9% | 63.7% | 69.7% |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 .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5 .下图表示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
B.鸟和青蛙之间没有关系
C .图中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体内汞积累量最多的是芦苇
6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对生物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 .生物圈中各类型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D .保护生物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载玻片擦拭干净,随后滴加
A .清水 B .碘液 C .酒精 D .生理盐水
8 .右图所示为两种不同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都属于动物细胞
B .两种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C .两种细胞的形态不同,功能也不同
D .多个①组成的细胞群构成神经组织
9 .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 断尾处的细胞通过分裂不断增多,此时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 .细胞核一分为二
C .细胞质分成两份
B .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
D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10.下图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层次
C.比植物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
B .②表示组织层次
D.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没有联系
11 .下列四幅图片的材料均取自不同植物的叶片, 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的是
12 .下列有关酵母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真菌
C .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B .能进行呼吸作用
D .能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
13 .丙型肝炎病毒能引发丙型肝炎, 影响人类健康。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丙型肝炎病 毒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
C .有细胞结构,但无细胞膜
B .结构简单,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D .在肝细胞内寄生生活
14 .火龙果是常见水果, 花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只有 6~7 个小时。 下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雄蕊 雌蕊
种子
果实
A.雌蕊的子房中只含有 1 枚胚珠
B.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完成受精
C .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D.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15 .卫青萝卜约 4/5 露出地面,表皮灰绿色, 而地面以下部分则是白色的。根据这种现象作出的假设合理的是
A .卫青萝卜的生长不能离开光照
B .不同品种的萝卜颜色不完全一样
C .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D .萝卜白色部分的营养好于绿色部分
16 .李叔叔准备移栽一棵树苗到自家庭院中,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最好在傍晚时移栽 B .尽量多地保留枝叶
C .保留根部的土坨 D .对树苗进行遮阴处理
17 .农谚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 .氮、磷、钾
C .氮、钾、钙
B .氮、磷、钙
D .磷、钾、钙
18 .小明在复习植物类群相关内容时总结了如图所示的知识框架,并在公园调查植物时根据这些特征尝试进行了
分类实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A .葫芦藓属于类群①
C.银杏属于类群④
B.鸟巢蕨属于类群③
D .碧桃属于类群⑤
19.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B.步骤②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C.步骤③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清水 D.步骤④中叶片a 与叶片 b 间形成了对照
20 .2020 年 11 月 1 日我国开启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文献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 ]内填写代号, 上填写合适的生物学术语 (每空 1 分, 共 60 分)
21 .(9 分) 蟹岛生态园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稻-蟹混养”模式,在稻田中投放适量河蟹。河蟹取食水稻及稗 草(一种杂草), 啃食水稻的稻苞虫和稻蝗也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相对于单一的水稻种植, “稻-蟹混养”模式 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理念。
(1)“稻-蟹”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水稻、河蟹、 细菌等生物和 共同组成的。其中水稻和稗草 之间是 关系。
(2)水稻和稗草是生态系统中的 ,能为其他生物提供 和能量。 稻苞虫、 稻蝗和河蟹是该生态系统中 的 ,其体内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3)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包含稻蝗的食物链 。相对于单一的水稻种植, “稻-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 相对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 能力。
(4) “稻-蟹混养”模式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理念,下列描述中与此理念不符的是( ) ..
a .河蟹能捕食稻田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b .蟹粪分解后可被水稻利用,减少化肥用量
c .水稻与河蟹的生长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22 .(8 分) 洋葱是常见蔬菜, 含多种营养物质,也是生物实验中的常见材料。
(1)洋葱味道辛辣, 含有的蒜素具有降压、抑菌等作用。切洋葱时, 储存在细胞中 (结构) 内的蒜素被释放 出来, 易刺激人体分泌泪液。
(2)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目镜 10×,物镜 4×)下观察到图 1 所示图像。据细胞 排列特点,判断它属于 组织。 为进一步观察右下方圆圈中的细胞,需将装片向 方向移动,换成 10×物 镜, 看到物像后再转动 使物像更加清晰,观察到图 2 的视野。图 2 中的细胞是实际大小的 倍。
(3)洋葱容易生根,生物小组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如图 3 所示,其中深色的结构是染色体, 由 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 再平均分开,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 遗传物质是 的。
23 .(8 分)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物质,不仅具有一定的食 用价值, 也是治理沙漠、保持水土的良好作物。
(1)菊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地下块茎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其内的淀粉、菊糖是在叶肉细 胞的 中合成, 经过 组织运输而来的。
(2)菊芋块茎中多糖(如淀粉和菊糖)含量约占干物质的 80%,为提取较多的多糖,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 究,得到图 2 结果。由此可知, 在 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
(3)菊芋主要通过块茎繁殖。块茎在种植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 实现快速繁殖新个体,这种生殖 方式为 。菊芋的根系特别发达,每株都有上百条长达 0.5~2 米的根,主要依靠根尖的 区从土壤中吸 水,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24 .(8 分) 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后,进行了相关探究。
(1)他们在 300ml 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匀, 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 浑浊液有异味, 检测发现含有较多 细菌。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 A、B 两个锥形瓶中, 再分别加水稀释至 300ml 。向 A 瓶加入 15ml 草履虫培养 液,向 B 瓶加入等量的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2)一周后, 观察 A 、B 两瓶的变化。
① A 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 B 瓶 ,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 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 用吸管吸取 A 瓶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 观察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 目的是 。 图 1 为草履虫结构模式图, 草履虫通过[ ] 摄取浑浊液中的细菌,形成[ ] ,在细胞质中酶的作用下将 其消化分解。
(3)图 2 为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细菌与草履虫都属于 生物,但它的细胞与草履虫相比,最主要的区别
是 ,因此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和细菌的共同点是都可以通过 的方式进行生殖,并能完成各项生 命活动。
25 .(9 分) 在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CO2 )含量等,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光合作用需要光,北京地区每天平均日照长度约为 8 小时, 右表为几种常见蔬菜每天需要的最佳光照时 长, 由此可见在北京地区种植这些蔬菜的光照时间 。因此人们通常在蔬菜温室大棚内采取 等措施确保 产量。
(2)为探究温室内的温度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某生物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 CO2 吸收量(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 CO2 释放量(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① 实验以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观测指标, CO2 吸收和释放的“门户”是叶片表皮的 。光照下植物吸收 CO2 用于进行 作用,黑暗条件下 CO2 的释放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植物的 作用强度。
② 表中温度为 ℃时,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 CO2 最多。从上表实验结果可知,当人工控制温室内温度时, 夜晚应适当 (选填“提高”或“降低”)温室内温度, 可减少 的分解消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3)除了以上做法,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温室大棚的作物产量?
26 .(9 分)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们俗称的玉米种子,其实是其种皮与果皮愈合形成的籽粒。下图
1 为剖开玉米籽粒的不同方法, 图 2 为玉米籽粒结构示意图,图 3 为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1)要观察到图 2 所示的玉米籽粒结构, 应采用图 1 中 (填字母代 号) 剖开方法。
作物 | 最佳光照时长(小时 /天) |
番茄 | 12- 16 |
青椒 | 10- 12 |
黄瓜 | 11- 13 |
(2)向图 2 中玉米籽粒的切面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 ,萌发过程中其内的有机物逐渐 (选
填“增加”或“减少”),籽粒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将来发育成图 3 中的⑧。
(3)生物小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五个大烧杯分别贴上 1 、2 、3 、4 、5 号标签,每个烧杯内铺上纱布,按下表中条件放入 20 粒形状相似、大小相同、 完整饱满的玉米种子。一周后 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
烧杯编号 | 1 号 | 2 号 | 3 号 | 4 号 | 5 号 |
温度(℃) | 25 | 25 | 0 | 25 | 25 |
纱布干湿度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浸没在水中 | 潮湿 |
光照情况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光照 |
种子发芽数(粒) | 0 | 19 | 0 | 0 | 20 |
① 实验中选择“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玉米种子” ,原因是 。
② 实验中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一组烧杯是( )
a .1 号和 2 号 b . 2 号和 3 号 c . 4 号和 2 号 d .3 号和 5 号
③ 4 号烧杯的实验结果是 ,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④ 对比 2 号和 5 号烧杯中的结果, 发现种子发芽数没有明显差异, 说明对于玉米种子来说, 。
27 .(9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平常我们食用的白糖、红糖和冰糖等主要是用甘蔗、甜菜熬制而成。你听说过用树分泌的汁液来熬制糖 吗?
在北美温带地区的林木中,有一种能分泌糖液的糖槭,它们一般 4 月开花,花为黄绿色。有的糖槭花中只 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且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树上。 9 月时结出果实,果实的样子很有趣,果皮向外 伸出,像翅膀一样狭长,风吹过来时翅状果皮与里面包被的种子一起随风摇摆,很是可爱。
糖槭树高可达 45 米左右,树龄寿命可达百年以上。糖槭可以产糖,并且产糖量很高。产糖的糖槭一般为 树龄 30 年以上的个体。每逢春天,人们开始采割糖槭汁,他们在树干上打孔,插上管子,让白色的树汁顺着 管子流入采集桶内。人们采用在树干上打孔的方式收集汁液,而不是直接切开树干,这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更 小。每个孔可采集 100 多千克汁液,用糖槭液熬出的糖浆,香甜如蜜,俗称枫糖,营养价值很高。
翅状果皮
除了能产糖, 糖槭的木材也深受人们的青睐。 它的木材致密、硬度很高,是制作家具和乐器的上等原料。 曾经因为大量砍伐,再加上酸雨、除雪剂等渗入地下水造成的污染等问题,导致了糖槭的大量减少。而一棵从 种子长起来的糖槭大约需要 30 年才能产生新的种子,这又导致了糖槭的更新略显缓慢。所以如何保护糖槭的 生长,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根据文中信息,可推测糖槭的传粉方式为 (选填“自花”或“异花”)传粉。理由是 。
(2)完成传粉受精后,糖槭雌蕊的 会发育成向外伸出的翅状果皮。据此可知,糖槭属于 (选填“被 子”或“裸子”)植物。翅状果皮有利于其内包被的种子传播,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
(3)糖槭树高可达 45 米左右, 而树冠仍然可以获得从根部吸收的水和 ,这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 作用。人们用打孔法收集糖槭汁时, 管子应插到树干(茎) 中的 (结构名称) 。
(4)文末谈到“如何保护糖槭的生长,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保护糖槭你有什么建议?
2020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0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是,“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密云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密云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1页。
2021北京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东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