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见题型考前限时训练1-机械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见题型考前限时训练1-机械运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物理中考常考题型考前限时训练1-机械运动限时:10min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小华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辆列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她感觉自己的车前进了,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对面的列车 C.自己乘坐的列车 D.自己身边的乘客2.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 B.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5s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4.随着临园路道路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绵阳市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沿着临园干道自西向东匀速行驶,甲车最快,乙、丙两车速度相同,则(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均向东行驶 D.以丙车位参照物,甲、丙两车均向西行驶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多选)6.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多选)7.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多选)8.如图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三.填空题(共4小题)9.2021年2月25日晚,遵义老城区上空上演了一场无人机灯光秀,3000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出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图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组成了会址的图案,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是 的;若一架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m/s。1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m/s;比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m。11.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磁铁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这是利用了 原理。计步的数据还可通过 无线传送到手机上。某次外出小明手环记下的步数是4500步,用时40分钟,按“三步两米”(即每3步走过的路程为2m)估算,小明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12.如图所示,铅笔长为 cm。
2022年物理中考考前限时训练1-机械运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所示,小华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着一辆列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她感觉自己的车前进了,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对面的列车 C.自己乘坐的列车 D.自己身边的乘客【解答】解:开始小华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没动,故B符合题意。故选:B。2.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 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 C.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 D.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解答】解:A、不疑行舫动,研究对象是行舫,选择船上的乘客为参照物,行舫相对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行舫是静止的,故A正确;B、孤帆一片日边来,研究对象是孤帆,选择“日”作参照物,孤帆相当于“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孤帆是运动的,故B正确;C、轻舟已过万重山,研究对象是“轻舟”,选择“万重山”做参照物,轻舟相当于山有位置变化,轻舟是运动的,故C正确;D、桥流水不流,研究对象是桥,选择“流水”作参照物,桥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D。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 B.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5s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解答】解: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故A错误;B、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符合实际,故B正确;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5s,故C错误;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D错误。故选:B。4.随着临园路道路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绵阳市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沿着临园干道自西向东匀速行驶,甲车最快,乙、丙两车速度相同,则(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均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均向东行驶 D.以丙车位参照物,甲、丙两车均向西行驶【解答】解:AB、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东行驶,甲车速度小于乙、丙两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故A错误,B正确;C、乙车与丙车方向相同、速度相等,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静止,故C错误;D、乙车与丙车方向相同、速度相等,所以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故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乙车静止,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答】解:A、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故A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避免误差,故B正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BD。(多选)6.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甲车0~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v甲===2m/s。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乙车0~10s内的速度是v乙===1m/s。乙车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是1m/s,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甲车静止,乙车超过甲车,故D正确。故选:BD。(多选)7.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B、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B正确;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0.11m/s,故C错误;D、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50cm=3.00cm=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AB=3×0.1s=0.3s,路程sAB=2.50cm=0.025m,所以vBC===0.15m/s,vAB==≈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D。(多选)8.如图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甲比乙迟运动2s,故A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甲乙的速度相同,因此此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B错误;C、在t=5s时,甲、乙通过的距离都为6m,因此甲、乙两物体相遇,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甲4s内通过的路程为8m,因此甲的速度:v===2m/s,故D正确。故选:CD。三.填空题(共4小题)9.2021年2月25日晚,遵义老城区上空上演了一场无人机灯光秀,3000架无人机在空中拼出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图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悬停,组成了会址的图案,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是 静止 的;若一架无人机竖直升高200m用时20s,则该无人机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10 m/s。【解答】解:(1)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此时无人机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2)无人机竖直上升时的平均速度:v===10m/s。故答案为:静止;10。1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4 m/s;比甲车的速度 大 (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20 m。【解答】解:由图可知,乙车在0~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为v乙===4m/s;根据图像可知,在0~5s内,运动相同的时间,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根据v=可知,乙车的速度要大于甲车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在15s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20m。故答案为:4;大;2011.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磁铁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这是利用了 电磁感应 原理。计步的数据还可通过 电磁波 无线传送到手机上。某次外出小明手环记下的步数是4500步,用时40分钟,按“三步两米”(即每3步走过的路程为2m)估算,小明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1.25 m/s。【解答】解:(1)根据“运动手环”的特点可知,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反向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运动手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计步的数据是通过蓝牙技术传送到手机上,蓝牙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3)小明通过的路程:s=×2m=3000m;小明的平均速度:v===1.25m/s。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电磁波;1.25。12.如图所示,铅笔长为 5.35 cm。【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对应的示数为2.00cm,右侧对应的示数为7.35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7.35cm﹣2.00cm=5.35cm。故答案为:5.35。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5/6 0:17:41;用户:何宗阳;邮箱:orFmNt4UeLbGJfqM-Odm5FOLP_wQ@weixin.jyeoo.com;学号:40565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见题型考前限时训练20-电与磁,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见题型考前限时训练16-电压 电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常见题型考前限时训练9-压强,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事例能增大压强的是,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