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潍坊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潍坊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2.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车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增大人与座椅间的摩擦力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3.我国的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为了简化,将国家大剧院的屋顶近似为半球形,某警卫人员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必须在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他在爬行的过程中屋顶对他的( )
A.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变小
C.摩擦力变小
D.摩擦力变大
4.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人驾驶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紧贴栏杆停下。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 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
A.3.6 m B.5.4 m
C.6.0 m D.9.6 m
5.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自动得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 )
A.18 s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小车的加速度
B.小车做曲线运动
C.13 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D.小车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
6. 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
A.eq \f(1,2)mg
B.eq \f(mgD,d)
C.eq \f(mgD,2\r(D2-d2))
D.eq \f(2mg\r(D2-d2),D)
7.“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右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 )
A.加速度为零
B.加速度a=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左下方
C.加速度a=g,沿未断裂绳的方向斜向右上方
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车厢,车厢内固定的平台通过相同的弹簧把相同的物块A、B压在竖直侧壁和水平的顶板上.已知A、B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车厢静止时,两弹簧长度相同,A恰好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车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为保证A、B仍相对车厢静止,则车厢(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大于(1+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9、(多选)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10.(多选)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O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Ft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A.人的重力为1 500 N
B.c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C.e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
12.(多选)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 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 )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B.乘客提前0.5 s到达B处
C.行李提前0.5 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才能到达B处
三、实验题:(14分)
13、(6分) 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图甲,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________时电子秤的示数F。
(2)如图乙,将三根细线L1、L2、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墙钉A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______________和电子秤的示数F1。
(3)如图丙,将另一颗墙钉B钉在与O在同一水平线的适当位置上,并将L1拴在其上。手握电子秤沿着图乙中L2的方向拉开细线L2,使________________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图乙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_______________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14、(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x,遮光条的宽度为d。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__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总共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后,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现需通过图像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请利用表格数据,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相应图像。
四、计算题:(46分)
15.(10分)如图所示,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分别为G和2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求:
(1)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
(2)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6.(12分)2016年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落下帷幕,代表中国参赛的河南男队和河北女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 m,宽20 m,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初速度为v1=6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1 m/s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开始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加速度为a2=1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4 m/s.该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17.(12分)一弹簧秤的秤盘A的质量m=1.5 kg,盘上放一物体B,B的质量为M=10.5 kg,弹簧本身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静止时如图所示。现给B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0 s内,F是变力,0.20 s以后F是恒力,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取10 m/s2)
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像,求:
(1)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一个运动的物体,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力,如果不受力,物体会永远运动下去,故B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故C正确;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惯性的唯一衡量标准是质量,质量大则惯性大,A、B错误;摩擦力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C错误;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刹车时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D正确。
3、答案:C
解析:因为人缓慢爬行,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力为零,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mgcs β=F支,mgsin β=Ff,向上爬的过程中,夹角β减小,cs β变大,sin β变小,所以摩擦力变小,支持力变大,故C正确。
4、答案:D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列式可得x=v0t+eq \f(v2-v\\al(2,0),2a)=[6×(0.7+0.3)+eq \f(0-62,2×-5)]m=9.6 m,故D正确。
5、答案:A
解析:由v-t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可知,18 s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小车的加速度,故A正确;v-t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故B错误;小车在0~20 s内速度方向不变,20 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由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知,前10 s内的位移小于后10 s内的位移,由eq \x\t(v)=eq \f(x,t)知小车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得cs α=eq \f(\r(\b\lc\(\rc\)(\a\vs4\al\c1(\f(D,2)))2-\b\lc\(\rc\)(\a\vs4\al\c1(\f(d,2)))2),\f(D,2))=eq \f(\r(D2-d2),D),根据平衡条件得:2Ncs α=mg,解得N=eq \f(mgD,2\r(D2-d2)),
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eq \f(mgD,2\r(D2-d2))。
7、答案:B
解析:小明静止时受到重力和两根橡皮绳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由于FT1=FT2=mg,故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且在竖直线上,故两个拉力的夹角为120°,当右侧橡皮绳拉力变为零时,左侧橡皮绳拉力不变,重力也不变,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左侧橡皮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与右侧橡皮绳断开前的弹力反方向,大小等于mg,故加速度为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左下方。
8、答案B.
解析:开始时A恰好不下滑,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A=mg=μFNA=μF弹,解得F弹=eq \f(mg,μ),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车厢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时,为了保证A不下滑,侧壁对A的支持力必须大于等于eq \f(mg,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右.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Bm=μFNB=μ(F弹-mg)≥ma,解得a≤(1-μ)g,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9、选AC
解析:设两物体从B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则由题意得gt=v0-gt=v,解得v0=2v.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自由落下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B=eq \f(2v,g),竖直上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A=2×eq \f(2v,g)=eq \f(4v,g),故A正确,B错误.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A=eq \f((2v)2,2g)=eq \f(2v2,g),B开始下落的高度hB=eq \f(1,2)g·eq \b\lc\(\rc\)(\a\vs4\al\c1(\f(2v,g)))eq \s\up12(2)=eq \f(2v2,g),显然两者相等,故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时,B下降的高度为h=eq \f(1,2)gt2=eq \f(1,2)geq \b\lc\(\rc\)(\a\vs4\al\c1(\f(v,g)))eq \s\up12(2)=eq \f(v2,2g)=eq \f(1,4)hB,故D错误.
10、选BC.
解析: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杆受到重力、三条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则三条绳的拉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杆的重力与三条绳的拉力的合力之和,选项B、C正确.由于三条绳长度不同,即三条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所以三条绳上的张力不相等,选项A错误.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方向相同,因此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
11、选C.
解析:开始时人处于平衡状态,人对传感器的压力是500 N,根据平衡条件与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的重力也是500 N,故A错误;c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e点时人对传感器的压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人在d点时:a1=eq \f(Fd-G,m)=eq \f(1 500-500,\f(500,10)) m/s2=20 m/s2,人在f点时:a2=eq \f(G-0,m)=eq \f(500,\f(500,10)) m/s2=10 m/s2,可知d点的加速度大于f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12、选BD.
解析: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μg=1 m/s2,历时t1=eq \f(v,a)=1 s达到共同速度,位移x1=eq \f(v,2)t1=0.5 m,此后行李匀速运动t2=eq \f(L-x1,v)=1.5 s到达B,共用2.5 s;乘客到达B,历时t=eq \f(L,v)=2 s,B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一直加速运动,最短运动时间tmin=eq \r(\f(2L,a))= eq \r(\f(2×2,1)) s=2 s,D正确.
13、答案:(1)静止 (2)三根细线的方向 (3)结点O的位置 (4)F和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合
解析:(1)要测量装满水的水壶的重力,需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F。
(2)要画出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下结点O的位置的同时,还要记录三根细线的方向以及电子秤的示数F1。
(3)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O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与图乙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F2。
(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若F和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合,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14、[答案] (1)eq \f(d,Δt1) eq \f(d,Δt2) eq \f(\f(d,Δt2)2-\f(d,Δt1)2,2x)
(2)在外力一定的情况下,滑块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3)如图所示
[解析] (11=eq \f(d,Δt1))v,v2=eq \f(d,Δt2),根据veq \\al(2,2)-veq \\al(2,1)=2ax得a=eq \f(\f(d,Δt2)2-\f(d,Δt1)2,2x)。
(2)通过计算六组实验数据中m与a的乘积会发现,这些乘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故实验结论是在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滑块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3)根据题中表格换算出eq \f(1,m)的值如下表。
由表中a、eq \f(1,m)的数据在坐标系中选择合适的刻度,进行描点、连线,连线时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或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同时舍弃误差较大的点。
15、答案:(1)2eq \r(3)G eq \r(3)G (2)eq \r(7)G
解析:(1)选两个小球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由正交分解得Tacs 30°=3G
Tc=Tasin 30°
解得Ta=2eq \r(3)G,Tc=eq \r(3)G。
(2)选小球2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由二力平衡得Tc与2G合力与Tb等大反向,
由勾股定理得Tb= eq \r(2G2+T\\al(2,c))
解得Tb= eq \r(7)G。
16、答案:6.5 s
解析:设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x1,
则x1=eq \f(v\\al(2,1),2a1),解得x1=18 m
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1=eq \f(v1,a1)=6 s
该队员以最大加速度加速至v2所需时间t2=eq \f(v2,a2)=4 s
在此过程中的位移x2=eq \f(v\\al(2,2),2a2)=8 m
之后该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位移为x3=v2(t1-t2)=8 m
由于x2+x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潍坊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高1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潍坊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 物理 PDF版含答案练习题,文件包含22078A运城联考-物理dapdf、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物理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