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中考学业考试模拟化学试题(A)(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经开区中考学业考试模拟化学试题(A)(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B.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以上
C.用自备的布袋取代塑料袋购物D.短途出行乘坐私家汽车取代自行车
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AB.BC.CD.D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因为CO2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因为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6.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合格奶粉中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
B.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C.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
D.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9.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B.该材料的熔点比镁高
C.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
D.镁锂合金材料大幅减轻了卫星重量,显著提高有效载荷,降低了发射成本
10.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醉驾是危险驾驶罪,常用重铬酸钾(K2Cr2O7)在酸性环境下与乙醇反应来检测司机是否大量饮酒,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
(1)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检测出司机大量饮酒的现象是______。
(2)硫酸铬Cr2(SO4)3与不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重铬酸钾属于______。(填选项)A.酸B.氧化物C.盐D.混合物
1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我国实行城市燃气改造,逐步改用天然气。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天然气燃烧时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能转变成______能。
(2)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产量和消耗量居全球之首。如果庄稼生长中叶片发黄,可以选择含有哪种成分的肥料(填序号):______①尿素CO(NH2)2、②氯化钾KC1、③磷酸二氢钙Ca(H2PO4)2。
(3)我国的材料技术不断发展,氮化镓(GaN)是“蓝色发光二极管”研发技术中的重要材料,请回答问题:
①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镓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
②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4)“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①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填字母)______疾病。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13.2020年9月,中国发布:力争CO2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碳生活、新能源的开发、CO2的“捕集”与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低碳生活。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露天焚烧秸秆
B.使用节能电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2)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途径抵消。
①我国在尽可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同时积极探索“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的途径。现在我们积极发展核能产业,利用核能代替热力进行发电,这属于___________(填“减排”或“增汇”)。
②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有效实现“增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可有效实现“减排”,氢能源的储存运输是目前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某种镁铝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制取该合金通常在真空中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CO2的“捕集”。如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集”CO2的主要技术流程。
①“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流程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CO2的利用。二氧化碳是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样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物却完全不同,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上述反应的产物C、D中,与CO2组成元素相同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Ⅰ、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 :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
请回答:
①写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 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填序号)。
A.K+、Fe2+、C1-、 B.Na+、Ca2+、、OH-
C.Na+、Ca2+、C1-、 D.、Ba2+、C1-、
1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4月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面向全球开放。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大国重器,深探苍穹,它是中国科学家二十多年的心血结晶。
①“天眼”的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作为材料,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②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一种氧化物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铁路工人用铝来焊接钢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③开发和利用清洁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吸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 3MgH2+MgCu2.查阅资料可知: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1926 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使原料NaCl的利用率由70%提高到96%,也使原来的副产物 CaCl2转化成化肥NH4Cl。“制碱” 生产过程涉及Na2CO3、NaHCO3、 NH4Cl、NaCl等物质,Na2CO3和NaCl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 ℃时,Na2C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NaCl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在t2 ℃时,分别取质量相等的Na2CO3、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Na2CO3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NaCl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此处的“碱”指的是纯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谚语中“冬天捞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素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
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______,成就了化学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
【实验重现】
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______,______。
(2)此实验用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3)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以及下列仪器: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
②利用上述药品,仪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其简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总结与反思】
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
17.现有一瓶无色溶液,溶质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③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CaC12,溶液、KC1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
【评价反思】(3)甲同学提出实验操作步骤加入的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证明K2CO3存在的同时还要______。
(4)乙同学提出操作:在溶液较浓时,没有K2CO3也能产生相同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5)建议改加过量的BaCl2溶液,BaCl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应用】(6)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变成K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计算题
18.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A.化学与能源
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B.化学与生活
①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②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化学与健康
①维生素起调节代谢,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②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
D.化学与材料
①碳纤维可用作复合材料
②酚醛塑料、涤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①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②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③
测定纯度
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④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CH3COOH
Cr(OH)3
K2CrO4
Cr2(SO4)3
KCr(OH)4
K2Cr2O7
无色
灰蓝色
黄色
蓝紫色
绿色
橙红色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盛有少量样品溶液的试管中加入______
______
肯定含有K2CO3
(2)将操作(1)后的试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色
肯定含有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D
6.B
7.D
8.D
9.B
10.A
11.(1)溶液由橙红色变成蓝紫色(颜色写错不给分)
(2) 复分解
(3)C
12.(1) 化学 热能和光
(2)①
(3) Ga3+ B
(4) 蛋白质 元素 B C
13.(1)BD
(2) 减排 CO2+3H2 CH3OH+H2O 防止镁、铝在熔炼过程中接触O2而被氧化(合理即可)
(3)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循环利用CaO
(4)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就不同
14.(1) C
(2) D
15.(1) 金属材料 2Al+Fe2O3 2Fe+Al2O3 置换 MgH2+2H2O=Mg(OH)2+2H2 ↑
(2) 大于 小于 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
16. 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合理即可) 铁片上的物质变红或有红色物质生成 天平平衡或质量不变 加快反应的速率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 锥形瓶 CDHIA 有空气进入
17. 过量CaCl2溶液(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沉淀 KOH##氢氧化钾 除尽K2CO3(或碳酸钾) Ca(OH)2(或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析出 BaCl2+K2CO3=BaCO3↓+2KCl
18.14.7%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78.8g-170.0g=8.8g,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碳酸钠的质量为y。
,x=23.4g;,y=21.2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2.8g-21.2g+23.4g=25.0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三(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三原卷版docx、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