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2022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台州市玉环市
满分150分(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决定开展主题为“中国人的浪漫”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探寻中国人的浪漫所在
时下,常有“中国人没有想象力”“国人不懂浪漫”这样的qiāng( )调,他们喜欢说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灵气闪耀,喜欢说简·爱对 (填人名)至死不yú( )的真挚爱情,喜欢漫威对英雄主义脑洞大开的剧情演绎……这些当然都是人类思维的瑰宝,它们见zhèng( )不同民族和区域文化的灵魂和心性。
但中国人的浪漫是另外一回事,它不易理解,却自古有之,从《诗经》开篇的“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到“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它看似散漫,却无处不在,从置于李白墓前五湖四海的美酒,到花木街巷的动人名字……
中国人的浪漫,到底还藏在哪里?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qiāng( )调 至死不yú( ) 见zhèng( )
2.加点字“散”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sǎn B.sàn
3.在语段“ ”内填入《简·爱》中的人物姓名。(1分)
4.根据语境,在“______”上填写诗句。(2分)
【藏在星辰大地里】
5.小玉发现中国“航天·军事”的命名可以在古诗文中找到依据,请你帮她完成任务。(7分)
航天·军事
命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作者
中国探月工程
嫦娥
但愿人长久,(1)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
苏轼
运-20运输机
鲲鹏
鲲之大,(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其名为鹏。
《北冥有鱼》
庄子
防空导弹系统
红旗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全球卫星系统
鸿雁
(6)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王湾
【藏在时间流转里】
6.普通的时间都熔铸了中国人对自然时空的浪漫思考。二十四节气,是国人骄傲,是先民智慧,是时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学。(9分)
(1)请根据古诗词内容,为其匹配正确的节气。(填序号)(3分)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D.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时雨》
雨水______ 立夏______ 立秋______
(2)请写出点明“白露”这一节气的连续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谷雨”这一节气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感。(4分)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北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在家书信笺里】
矢车菊的来信
高沧海
①奶奶的病情最终发展到了双目失明。天气晴好时,奶奶坐上轮椅,被推出去晒晒太阳,吹吹风。她虽看不到,但却记着花期,她问我们,蓝芙蓉开了吧?
②她记得小区公厕后面那株红玉兰每年总要比它相邻的白玉兰开花晚,至于为什么会晚,我们都胡乱作答。奶奶说,红玉兰打着包裹,里面都是它的颜色,包裹沉重,行程自然就比别人慢了。我们都为奶奶鼓掌,说她该是童话里最会讲故事的北方女巫。
③奶奶头上的银丝缕缕,她的皮肤白皙,虽长了些老年斑,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对她的美好评价。她已经八十六岁了,她的病未加重之前,我们家房前那个小小的院子,都是她在打理,她把它变成了一个小花园。
④5月,她的蓝芙蓉开了。
⑤奶奶说,她清清楚楚地记得蓝芙蓉的样子,蓝芙蓉似乎就开在她的眼前。
⑥我读书给她听,蓝芙蓉,学名矢车菊,其轻盈的体态,天空般碧蓝的色彩,不愧是充满凉意的夏日之花。
⑦碧蓝的矢车菊盛开在麦田里,与金黄的麦子交相辉映时尤为美丽。
⑧奶奶静静地半倚在病床上,她的样子好像在眺望远方,我们在想,她的心里一定盛开了大片大片的蓝色的矢车菊。
⑨父亲突发奇想,他说他要给我奶奶写信,给奶奶最后的时刻增添一些美好的向往和乐趣。他非常神秘地说,署名就用矢车菊,奶奶年轻时优雅美丽,追求者势必如过江之鲫,老了依然有那么一两个神秘的爱慕者,也在情理之中。再说这个名字,矢车菊,多么浪漫呀。
⑩于是在一个振奋人心的下午,我奶奶就收到了一封署名为矢车菊的来信。
⑪奶奶很激动,把信摩挲了半天,举在眼前比量了半天,又放在脸前嗅了一番,说,快念给我听听。
⑫我煞有介事地拆开信,念第一句,亲爱的,亲爱的朋友,您好。奶奶说,呸啊,呸,呸,这是多么不正经!我的姑姑们躲一边偷偷地笑。
⑬我继续念下去,很久很久没和您联系了,还好吗?记得您年轻时最爱穿碧色的旗袍,您穿旗袍的样子一直在我心里,您就像诗歌里那朵碧蓝的矢车菊……
⑭奶奶的脸上泛起一阵阵的红晕。
⑮我问她,矢车菊是谁啊?奶奶说,她已经八十六岁了,自然不记得这么多人和事。奶奶说,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假名字。
⑯奶奶问我这封来信的地址,我看了一下信封,父亲的谎言还算编得圆满,信封上写得清清楚楚,是一个叫作茶山的地方。我知道茶山,这是父亲当年上山下乡待过的地方。
⑰有好几次,奶奶要我铺开信纸给矢车菊回信,我都准备好了,奶奶虽若有所思,却欲言又止,如此几番,终是没回。
⑱矢车菊的信却纷至沓来。
⑲父亲在信中以矢车菊的口吻侃侃而谈,他就像是奶奶的老朋友,他说他知道我奶奶病了,也知道我奶奶近期失明了,他知道我奶奶的一切一切,他要我奶奶开心快乐,他还说如果机缘巧合,他会在最恰当的时刻来看望她,就像当年他们说好的那样,既然人间留不住,那就送一程。
⑳奶奶的眼睛充满了光亮,她微微下垂的嘴角因为激动因为开心地笑起来而上扬,她的面庞也由此变得异常生动和美丽。
每天清晨,奶奶都要用梳子沾了茶水,把她的头发梳整齐,她让我的姑姑在她苍白的脸上打上淡淡的腮红,她甚至要求换上旗袍,被我们一起制止了,我们劝她说,等客人来了,再换上也不迟。
我们都相信这一封信是父亲人生中最大的败笔,他让我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等一个永远也等不来的人。
奶奶进入弥留之际,她睁大眼睛,仿佛还在等待。
这时,一道声音缓缓响起:“记得您年轻时最爱穿碧色的旗袍,您穿旗袍的样子一直在我心里,您就像诗歌里那朵碧蓝的矢车菊。那天,矢车菊在山头开得烂漫,随风飘摇,您的歌声也随之飘荡……”
这时,奶奶的眼角滚下两颗泪珠。
奶奶走了,走得很平静。
父亲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了,大家都静默地立着。
窗外,花园里的矢车菊依旧盛开着。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12月,有删改)
【梳理故事情节】小说中的矢车菊真真假假,请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2分)
自然界中的矢车菊
人世间的“矢车菊”
又名蓝芙蓉,体态轻盈。
(1)五月,矢车菊开了,似乎开在奶奶的眼前、心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到了第一封署名为矢车菊的来信,“我”给奶奶读信。
(4)矢车菊的信纷至沓来,奶奶对他的到来满怀期待。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味语言风格】高沧海的小说“遣词造句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请结合画线句作简要分析。(3分)
奶奶很激动,把信摩挲了半天,举在眼前比量了半天,又放在脸前嗅了一番,说,快念给我听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探究叙述视角】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领悟主题思想】第八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评委会认为:“高沧海以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叙写人性冷暖,具有强烈的生活质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著联读拓展】古今中外,人们都将书信作为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黑字落白纸,即使穿越时光,它们依然鲜活如初。(8分)
(1)请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序号
收信人
写信人
书信内容
出处
1
傅雷
傅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雷家书》
2
宋清
______
因病身故,停丧在家,专等哥哥来家迁葬。
《水浒传》
3
______
唐小山
改名闺臣,去赴才女考试。
《镜花缘》
4
______
阿芒达(阿曼尔达)牧师
因失聪无法治愈而内心痛苦,并对朋友的资助表示感谢。
《名人传》
(2)根据上述表格,从序号1、序号2和序号3中任选一个,并结合整本书内容,谈谈书信对该收信人产生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在北京冬奥里】
材料一: 一朵雪花 传递共同情感——专访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随着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张艺谋也成为首位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
北京冬奥会的办赛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开幕式也以此为标准。时长和参演人员相比2008年有了大幅度缩减。“空明、浪漫、科技含量高、具有现代感”,张艺谋概括出了几个关键词。“燕山雪花大如席”,他用一句古诗形容,“一朵雪花”的故事贯穿整个开幕式——从倒计时短片、参赛代表团引导牌、演员服装、和平鸽放飞到主火炬台,都有“雪花”元素。
“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组成一朵璀璨的雪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跃然眼前,也表达了‘一起向未来’这样共同的情感。”张艺谋说。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放飞和平鸽环节,数百名儿童手持会发光的“白鸽”在场地嬉戏玩耍,踩出雪花“脚印”,呈现出一片浪漫、温馨的场景。“这里没有表演,没有编排,而是任由孩子们在场上表现出自由、轻松的状态。”张艺谋说,“这样的节目形式体现出观念上的改变。”
开幕式体现大众参与,是导演团队创意的亮点之一。在“致敬人民”环节,数十名年轻人走上舞台,几百张照片构成的影像长卷随之展开。“这是非常简约的创意,不是表演,但能留下比表演更深刻的记忆。”张艺谋认为,无论是开闭幕式,还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人永远是重点,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人的内心和情感。所以开幕式表演更关注大众的参与,没有邀请专业演员,而是让普通人登上舞台。
一向善用中国元素的张艺谋,将“中国味儿”充分融入了细节中。运动员入场式上,引导员举着的引导牌,造型融合雪花与中国结;志愿者服装上点缀着中国民间剪纸图案;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服饰,脚穿虎头鞋……
在开幕式仪式中,主火炬点燃的方式向来是展现创意的重要环节。张艺谋用“大胆、独特”来形容这次点火仪式的设计。“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呈现,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他说,“我们的主火炬台就是现场多次出现的雪花台,汇聚了各参赛代表团的名字。”
在现场,最后一棒火炬一直保留在雪花台上,将“微火”的画面呈现给世界。“考虑到低碳环保,也体现点火仪式的新意,‘微火’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的一项创举。”张艺谋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2月5日)
材料二: 外媒眼中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美联社报道称,“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数字“24”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也寓意着这是第24届冬奥会。
日本共同社发表《“不用点火”的圣火点燃仪式 雪花中央是火炬》的文章。文章写道,北京冬奥会圣火点燃仪式非常具有独创性,整个仪式并没有特意去利用巨大的场地,而是采取简约的形式,直接把火炬转移到圣火台,这一创意令人惊叹,通过数字和视觉技术上演了一场生动、鲜活的演出。
英国《卫报》还关注到了舞蹈表演,称“演员们手持高而柔韧的绿色发光‘蒲公英茎杆’,展现了蒲公英的生命轨迹。”不仅如此,该报还称赞了开幕式上选取世界著名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的做法,并援引组织方的话称,这表达了中国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赞助商恒源祥集团提供。每个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
和以往传统的鲜花花束不同,这次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是永不凋谢的绒线花。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朵雪花”的故事贯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始终,它的创意灵感来源于“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句诗。
B.“致敬人民”环节体现了开幕式表演对大众参与的关注,这是导演团队最富有创意的亮点。
C.张艺谋将“中国味儿”充分融入到开幕式的细节中,如24节气倒计时、融合雪花与中国结的引导牌、缀有中国民间剪纸图案的服装等。
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共同情感,也将中国人的浪漫贯穿始终,但缺少了对世界文化的吸收。
13.阅读材料一,根据张艺谋的回答,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艺谋:希望通过一朵雪花来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大家相聚在北京,共同组成一朵璀璨的雪花,“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跃然眼前,也表达了“一起向未来”这样共同的情感。
记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艺谋:这里没有表演,没有编排,而是任由孩子们在场上表现出自由、轻松的状态。
14.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资料链接,探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圣火点燃仪式“不用点火”,而是采用“微火”的原因。(6分)
资料链接
“中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说法。”
“中国美学讲究含蓄、空灵,讲究以一当十、留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很多创意都是讲全人类的。”
——张艺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关于北京冬奥会,网上评论褒贬不一。个别网友甚至发帖吐槽:
在这样的重大国际场合,北京冬奥会居然用绒线编织的假花作为颁奖花束,太不浪漫了。
对于上述网友的观点,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写一篇跟帖。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120字左右。(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在生活情趣中】
【甲】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A)______?”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乙】
苏城有南园、北园三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B)______。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
(节选自《浮生六记》,有删减)
【注释】①芸:沈复的妻子,陈芸。②盍:为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6.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
文言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1)觅螳螂蝉蝶之属
课内迁移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______
(2)众咸叹服
参考成语法:老少咸宜
______
(3)殊无意味
查阅字典法:①死。②断绝。③不同,区别。④很,非常,根本。
______
(填序号)
17.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或 议 就 近 觅 饮 者 或 议 看 花 归 饮 者 终 不 如 对 花 热 饮 为 快。
18.翻译下面句子。(3分)
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作用,且用法灵活。请根据语境,从“乎”“耳”“也”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语气词还原到文章的A、B处,并说明理由。(6分)
(A)______(B)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一部自传体笔记小说,共六卷,【甲】【乙】两文都选自卷二《闲情记趣》。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入选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在你我手心里】
21.探寻之旅已接近尾声,小玉和小环对“中国人的浪漫”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上述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启示,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据此写一篇文章。(60分)
题目一:请以“浪漫藏在_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题目二:请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浪漫”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全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含有学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台州市玉环市
1.腔 渝 证
2.A
3.罗切斯特(音近即可)
4.关关雎鸠 柳暗花明又一村(评分标准:共7分,每空1分。)
5.(1)千里共婵娟(2)不知其几千里也(3)化而为鸟(4)纷纷暮雪下辕门(5)风掣红旗冻不翻(6)乡书何处达(7)归雁洛阳边(评分标准:共7分,每空1分。)
6.(1)B A C(2)示例1: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示例2: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评分标准:共5分,每空1分。)(3)正值暮春三月,风吹雨洗,满城落花。一个“洗”字,道出了“谷雨”降雨充足(春雨绵绵/降雨量大)的特点。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和坐在西窗下共饮谷雨茶比起来,哪种更惬意,语调自然,充满了闲情逸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恬淡悠闲。(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内容1分,特点1分,情感2分,意对即可。)
7.(2)父亲突发奇想,署名“矢车菊”给奶奶写信。(5)在弥留之际,父亲读起了第一封信的内容,奶奶平静地离开。(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8.“摩挲”“举”“比量”“嗅”等一系列动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在收到矢车菊的来信时的情景。此外,多用短句,简洁有力,表现了奶奶当时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和对信件的珍视。(评分标准:共3分,能够抓住“简洁而富于表现力”进,行分析,意对即可。)
9.“我”作为线索人物,目睹了奶奶对矢车菊的爱、父亲冒充矢车菊给奶奶写信等事件,将全文串联成有机整体,使情节更加紧凑;“我”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此外,“我”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便于抒写所见所思,更好地凸显出小说的主题。(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对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10.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次:仅从故事情节出发,思维单一肤浅。(1~2分)示例1:小说围绕矢车菊,讲述了奶奶爱花,对矢车菊更是情有独钟,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家人陪伴奶奶,父亲还署名“矢车菊”给她写信。善意的谎言,颇具想象力,却留下了无限的温暖与美好。“第三层次:能从故事情节中挖掘出人性的温暖,思维相对全面,理解有一定深度。(3~4分)示例2:小说围绕矢车菊,讲述了奶奶爱花,对矢车菊更是情有独钟,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家人陪伴奶奶,父亲还署名“矢车菊”给她写信,让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善意的谎言是作者想象力的体现,它的背后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意。第三层次:既能结合情节分析主题,又能联系实际谈生活质感,思维全面深入。(5~6分)示例3 小说围绕矢车菊,讲述了奶奶与矢车菊的故事,她爱花并对矢车菊情有独钟,身体健康时亲自打理小花园,这是一个对自然和生活充满爱的人。此外,一家人在奶奶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在旁,父亲还冒充矢车菊给她写信,“我”给奶奶读信,这一切都让奶奶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动人自常有生活气息的故事背后,更是温暖的人心与人情。不管身处何时何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期待与热爱,以爱传递爱,用心温暖心。(评分标准:共6分,按层次给分,意对即可。)
11.(1)待人处事的道理,对祖国的热爱,艺术上的指导 宋江 唐敖 贝多芬(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其中“书信内容”写出一点,意对即可。)(2)示例1:我选择序号1。傅雷在家书中从为人处世、艺术修养、生活细节等方面对傅聪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指导,如教导傅聪要谦虚严谨、对待艺术要真诚,要有民族荣辱感,要劳逸结合,要正确处理恋爱和婚姻等、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时,傅聪从这些饱含爱意和道理的书信或汲取力量,或明确方向,或提升修养,最终成为一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出色的钢琴家。示例2:我选择序号2。宋太公不希望宋江上梁山落草为寇,于是让宋清写信给宋江。宋江收到这封家书后,便立即弃众回家奔丧。归家后,被官府捉拿,刺配江州。也正因此,便有了后来的“浔阳楼题反诗”“江州劫法场”等。可以说这封信是宋江的催命符,从中看出了他的愚孝,也窥见了他的命运走向。示例3:我选择序号3。在收到这封信之后,唐小山按照父亲所言,改名唐闺臣,邀请众才女同去赴试,既完成了唐敖尚未完成的集结海外全部才女的任务,又在朝中有所作为,体现了她的孝顺、古道热肠、才华横溢。(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名著内容2分,分析影响2分,意对即可。)
12.C(评分标准:共3分。)
13.(1)示例:张导,您好!请问您为什么会想到用“一朵雪花”来贯穿整个开幕式?(2)示例:开幕式放飞和平鸽环节,孩子们的表演是否经过精心编排呢?(评分标准:共4分,每个问题2分,意对即可。)
14.北京冬奥会的办赛要求是“简约、安全、精彩”,采用“微火”的方式,既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又彰显了点火仪式的新意,与办赛要求相符合;中国美学讲究以一当十、留白,一支小小的火炬点燃了汇聚各国代表团的雪花台,含蓄中有深意,令人,遐想无限;小小的火炬就如同星星之火,虽是“微火”,却照亮了整个人类,蕴含着生命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之意,同样,还传递着共同的情感,希望人类团结一致,一起向未来。(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15.示例:正是因为中国人太懂浪漫了,才会用绒线花束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此花束共由七类花材组成,且每种花颇有意义,寓意幸福和平、团结友爱;而且相对于传统的鲜花花束,绒线花永不凋谢,更具收藏价值;此外,这也符合“简约”这一北京冬奥会的办赛要求,践行了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此等中国式的浪漫,何人能及!(评分标准:共8分,理由合理充分6分,语言表达流畅2分。)
16.(1)类(2)全,都(3)④(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17.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8.我很高兴,就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看到的人没有不称奇道绝的。(评分标准:共3分,意对即可。)
19.(A)乎(B)也 理由: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经常与“不亦”连用,加强反问语气,“这不也很好吗?”体现出陈芸在提意见时的恳切、委婉。也;表示肯定语气,陈芸以肯定坚决的语气回答丈夫的质疑,可以雇佣馄饨挑子到花前煎茶、表现出她的自信和自得。(评分标准:共6分,语气词选对得2分,理由阐述共4分。)
20.【甲】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花瓶,陈芸提出可以仿效草虫之法。【乙】文记叙了朋友们想一边看花一边喝酒,陈芸奇思妙想,提出了“对花热饮”的办法。两文都以对话描写为主,记叙了日常小事,颇有生活趣味,营造了自由自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表现了沈复夫妻内心的闲适快乐,与“闲情记趣”极为契合。(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内容2分,情感及家庭氛围2分。)
参考译文
【甲】我闲居在家,桌上插置的瓶花从来没有断过。芸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风晴雨露的种种韵致,可以说是十分精妙传神。但绘画中一种虫草相间的方法,为什么不试着仿效呢?”我说:“虫爬行跳跃不受约束,怎么能仿效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怕是始作俑者一种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芸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找些螳螂、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刺死,再用细丝系住虫的头,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的脚,让它们有的抱着花茎,有的踏着树叶,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就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看到的人没有不称奇道绝的。在闺阁中,如今恐怕再也找不到像这样有悟性的女子了。
【乙】苏州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的时候,苦于那里没有酒家喝点小酒,只好携带饭盒去,对着菜花喝冷酒,太没意思。有的提议就近找酒家喝酒,有的提议看完花返回来再喝,但是都觉得不如对着花趁热饮酒痛快。大家商量未定,芸则笑着说:“明日大家只管各自出酒钱就行了,我自会挑着炉火过来的。”大家都笑着说:“可以!”大家离开后,我问芸:“你果真要自己挑着炉火去?”芸说:“不是的,我看见市场上有卖馄饨的,他们都挑着锅碗、炉火,无不齐全,为何不雇佣他们去?我先把酒菜原料准备周全,到那里再下锅,这样趁热喝茶、吃酒菜,不是都可以方便了?”我说:“酒菜固然准备便当了,但还缺煮茶的器具。”芸说:“带一个砂罐去,用铁叉穿在罐的把柄上,拿开锅,把砂锅悬挂炉灶上,加柴火煎茶,不是也方便吗?”我鼓掌叫好。街头有个姓鲍的,以卖馄饨为生,用一百文钱雇他的馄饨担子,约定第二天午后去,姓鲍的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看花的人都到了,我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们,他们都表示叹服。
21.略(评分标准:60分。)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开篇,海岛诗词会,海岛故事会,海岛采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开篇,海岛诗词会,海岛故事会,海岛采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古诗文,完成问题, 现代文阅读, 整本书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