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8下生物 13.5真菌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30203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真菌教案
展开真菌
【教材分析】本节属于北京版教材十三章生物多样性中第五节真菌界,继前面的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后进入真菌界的学习,从细胞的结构级生物个体的结构上来看,生物的结构在不断完善。同时也在一步步证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对于后面学习植物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为高中酵母菌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了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具备了一定认识生物基本素养,对于真菌界中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也能很容易理解,但对于比较微小的酵母菌和霉菌不太容易理解,这就需要借助显微镜帮助学生认识酵母菌和霉菌,对于真菌的营养及繁殖方式则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对实例的分析,逐步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几种真菌。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从多角度,认识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酵母菌的过程,提高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的操作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分析,生活实例的分析,逐步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真菌的特征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图片导入:灰指甲,脚气,豆腐乳制作中的毛霉和面包发霉。 提出问题:这些影响我们生活的生物属于哪一界? | 看图片
思考 | 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便于建立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
真菌界与人类的关系 | 课前调查汇报 课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有哪些生物,他们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 不完备的地方教师补充。 | 学生个别汇报
| 实例进一步证明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酵母菌 | 请学生回顾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讲解酵母菌临时装片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及观察 思考:你在看的过程中能很容易观察到酵母菌吗? 看到酵母菌,你能否描述一下它的结构? 讲解酵母菌模式图: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酵母菌与细菌对比: 酵母菌与植物叶肉细胞对比: 分析发面的过程:酵母菌分解面中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酵母菌的营养来自哪里? 酵母菌属于腐生还是寄生? 作为一种真菌生物,找到了酵母菌的营养来源,那它又是怎样一代代繁殖下去?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营养多时:出芽生殖 营养少时:孢子生殖 | 回忆并回答 听讲解 动手制作及观察
思考
认识酵母菌的结构
真核生物 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属于异养生物
面粉中 酵母菌属于腐生
| 复习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入认识酵母菌。 明确酵母菌的结构。
分析酵母菌如何生活?
分析酵母菌如何繁殖? |
其他真菌的营养及繁殖 | 思考: 脚气真菌,木耳,青霉菌,曲霉菌的营养来源? 思考: 这种腐生生物可以从死亡的植物体上获取养料,对于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观察:青霉、曲霉和香菇的孢子结构 | 其他生物获得有机物,属于寄生或腐生
大多数真菌繁殖方式:孢子生殖 | 用其他几种真菌进一步证明大多数真菌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
小结 | 学生总结真菌的特点: | 1.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营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3.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 | 汇总,整理出真菌界大多数生物的特点。 |
总结 | 学以致用: 1.夏天,竹筷子洗完放在筷子盒里, 往往容易发霉长毛,为什么? 2.一些生活节俭的人,在遇到食物发霉的时候,经常把发霉的部分去掉,剩下的继续吃,这样做,能避免霉菌的危害吗? 3.哪种环境容易引起大米、面粉、家具等发霉?如何预防? 判断题: 1.细菌属于真核生物。( ) 2.在养料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 ) 3.发霉后的大米经过晾晒可以食用。 () 4.酿酒时,要使啤酒酵母产生更多酒精,必须提供有机营养物质。 ( ) 学好生物你的生活才会更健康! |
学生思考并回答 | 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健康生活,就得学好生物。 |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真菌界
种类:酵母菌,大型真菌,霉菌
结构:有细胞核-真核生物
营养:腐生或寄生
繁殖: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意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在镜下亲自看到酵母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前后呼应真菌界与人类的关系,不断深化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生物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应用。同时潜移默化的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总体这节课在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第一:让学生课外调查,应注重方式方法。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调查酵母菌,大型真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课堂反应是的确做了调查,纸上写得也挺多。但回答的内容来看,什么内容都有,比如有学生查了大型真菌有要用价值,还可以用于提取青霉素。还有的学生直接上来就说腐生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霉菌用于做染料,主要是可使用色素。等等,可见孩子调查的范围很广,和我预期的还是有一定差距。反过来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他们没有按照我的意图来规范的回答比如:大型真菌可入药,可食用,但有些有毒……再回头看看我发给他的任务要求:调查这几种真菌对人的好处和不好的地方。其实我觉得我说的很清楚了,怎么还有答对自然界的好处,甚至还有同学查的内容是错的。既然要求没有问题,那就出在学生理解出问题,如何改进?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个范例,知道该调查哪些范围,内容,项目,这样他们的资料调查就会更加完善。下次,还是可以用课下资料调查,发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规范要求还需加强。其实就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这样的练习不止这节课有,上次观察水绵也是进行了这样的练习与操作。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过程还是比较清楚,问题比较大的还是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上,虽然我着重强调了低倍镜换高倍镜需要转动转换器,也说了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然后再在高倍镜下看,但学生仍有直接上来用高倍镜,或者没对光就开始观察。看来在平时的实验时这个问题强调的不够,多关注细节,这样实验课才能上的科学标准。
第三:对于课上生成性的问题预见不够,还需多想想学生的思维认识。这节课好几处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也开动脑筋回答,比如问学生腐生生物对自然界的好处,学生能很快回答我,作为分解者可以帮助消除自然界的动植物遗体,我接着追问,如果没有这些分解者会怎样,学生从他们的认识角度来说回答:散发出各种臭味。我的直观理解应该说很是遍野,堆积如山。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没有及时纠正:其实出现臭味就已经开始分解了,而是直接把答案说出来。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也反思我自己,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没有见过很是遍野,堆积如山,可以举例比如冷库里就很少有分解者,而更多的关注有没有达到我的回答要求。所以,课上一方面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另一方也要学会应对学生的思维变化,顺着他们的思路,科学严谨的做出解释。这就要求我精准备课,课下储备充足。
第四: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学生有没有审清楚老师的问题,有没有审清楚题的要求,这是我们考试中一再出现的问题。关于这一点,课上也要适时的培养他们的审题思维。这节课当我问到:酵母菌粉我们应该放在什么样的水里来调和,为什么?学生回答,水温过高,容易把酵母菌给烫死。没上这节课之前我认为其实这样的回答没什么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是正确的。但上完这节课,经过教研员指导之后,发现实际上学生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温水中,利于酵母菌生长。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审题思维的错误,这样学生下次就会注意到这些问题,及时改正。
总之,上完一节课从准备到评课收获很大,教研员及时纠正我的习惯性的问题,让我这个已经教了很多年的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不得不说需要及时改正,从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否则,我的教学会一沉不变的延续下去,想想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教育在改,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适应逐渐变化的孩子们,适应新时期的教学。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习目标,说教学方法和手段,说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真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信息化设备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食用真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食用真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