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期中质量评估卷
考试范围:第五章至第六章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累分人 |
得分 |
|
|
|
|
座位号 | |
|
|
说明: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为60分钟。
得分 | 评分人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迥异。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有“温婉水乡”之美和“雄浑大漠”之美的地理区域分别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位于丙、丁分界线上的山脉有
①昆仑山 ②秦岭 ③祁连山 ④阴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结合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西宁 B.乙是拉萨 C.丙地河谷农业发达 D.丁是珠穆朗玛峰
4.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坦荡辽阔,草场广布 B.太阳辐射强烈,热量充足
C.地狭人稠,经济高度发达 D.冰川为河流源头提供了水源
欣赏精美壁画与雕塑,感受千年莫高窟的文化冲击;站在嘉峪关远望长城,遥想金戈铁马、大漠孤烟;重走河西走廊,你才能听见大西北最动人的旋律。结合西北地区轮廓图,完成5~7题。
5.资料中所描写的景观,最可能位于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内蒙古
6.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地区,单位面积载畜量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甲地是西北地区农业发达地区,影响该地种植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结合北方地区轮廓图和两幅气候资料图,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图中四列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山脉东西两侧农业 类型差异大 B.②山脉林区是东北虎的栖息地
C.③山脉东西两侧耕地 类型差异大 D.④山脉南北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9.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齐齐哈尔冬季寒冷漫长 B.甲地区有肥沃的黄土地
C.石家庄所在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丙地区耕地比乙地区多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是一片富饶美丽之地。据图完成10~11题。
10.南方地区山清水秀,该地区主要气候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D.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11.和a、b两地形区相比,c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
A.地形崎岖 B.气温偏低 C.人口稀少 D.降水偏少
2021年辽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7584.1亿元。结合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和全国及部分省份人口年龄构成图,完成12~13题。
12.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自然环境优美 ③水陆运输便利 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据右图所示,和广东相比,辽宁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劳动力素质不高
C.就业压力巨大 D.人口老龄化突出
陕西省有46个县市分布有煤炭,总储量的99%集中在陕北、渭北地区。结合陕西省局部地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森林资源丰富 ③属于干旱地区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呈北多南少的趋势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
C.西安市水资源夏季最紧张 D.旱涝、台风、风蚀沙地灾害严重
巴蜀文化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它是优秀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员。结合成渝地区地图,完成16~17题。
16.成渝地区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长江中游,沟通东西 B.天然气、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C.地处盆地,多雨雾,日照少 D.绵阳有中国西部“硅谷”的美誉
17.下列地区文化,不属于本地区的是
A.大足石刻 B.乐山大佛 C.三星堆古迹 D.秦始皇陵
在这里,我们可以漫步在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也可以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片古老土地如今的繁华热闹。据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城市,以古典园林著称的是
A.苏州 B.宁波 C.无锡 D.杭州
19.下列地方文化,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
①小桥流水风光 ②越剧、昆曲 ③骑马、射箭 ④丝绸之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包括
A.地形平坦,陆路运输发达 B.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C.濒江临海,水路运输发达 D.位于沿江发展带和沿海发展带交会处
得分 | 评分人 |
|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8分)【地理实践】
主题 中国的地理差异
资料一 202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总人口为11230万,有专家预测,2040年则可能达到12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6.9%上升至8.3%。
资料二 2021年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0%,服务器产量增长94.5%,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2.8%,光缆产量增长18.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1%。
资料三 我国部分地理分界线分布图
思考完成:
(1)写出①分界线和②分界线的名称;判断天山山脉和秦岭所在的阶梯;写出甲、乙两岛屿的名称。(5分)
(2)判断③年等降水量线东西两侧各自的干湿状况和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判断④年等降水量线南北两侧各自的主要耕地类型。(6分)
(3)写出和⑤分界线大致相吻合的等温线;分析⑤分界线南北两侧1月份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分析昆明被誉为“春城”的原因。(4分)
(4)据资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原因。试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答一点),并结合资料二提出一条应对策略。(3分)
22.(15分)【热点聚焦】
主题 山西省的地理特征
资料一 2021年10月,山西省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霍州市受灾严重。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先后来到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和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秋冬补种、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等情况。
资料二 段村光伏发电站图、山西省行政区划及煤炭分布图、太原气候资料图
思考完成:
(1)据图判断山西省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理位置;写出山西省所在黄河的河段和该河段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名称和主要气候类型。(4分)
(2)据太原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状况;2021年10月,山西省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据太原气候资料图分析其原因;该季节农田积水,对即将播种的越冬粮食作物的影响很大,试判断该粮食作物的名称。(4分)
(3)写出习近平视察的两个村庄所在黄河支流的名称和该河该季节的水文特征。习近平强调要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写出该地区用于取暖的主要能源名称。段村建设了村级光伏发电站,和南方地区相比,分析该地光伏发电的优势,并写出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意义(答一点)。(5分)
(4)习近平在晋中市参观了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写出该古城的名称。该古城旅游业发达,试写出一条保护措施。(2分)
23.(12分)【案例分析】
主题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资料一 2021年黑龙江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573.54亿斤,占全国的11.5%,新增粮食产量65.3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24.47%,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首位。
资料二 三江平原湿地遍布、河流纵横,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沼泽分布区,也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每年都有东方白鹳、丹顶鹤等数十种水鸟在此停歇、栖息、繁衍。
资料三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农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也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此,基塘农业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方式。
资料四 五幅相关图片
思考完成:
(1)据图3写出东北地区种植比例最高的粮食作物名称,分析本地区适宜该作物种植的优越气候条件;和图2中②地区相比,分析图1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不利条件;分析图1地区比图2地区水稻品质更为优良的原因。(4分)
(2)图1中①地区是三江平原,写出冲积形成该平原的三条河流名称。据图4分析三江平原东方白鹳数量变化的大致趋势,并推测其原因,试提出一条解决措施。(6分)
(3)图5是②地区的基塘农业示意图,试分析②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的地理环境条件;试分析该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的积极意义(答一点)。(2分)
24.(15分)【地理研学】
主题 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地区差异
资料一 柴达木盆地海拔介于2600~3000米,盛产钾盐、石棉、铅锌、煤等多种矿产资源,故被称作“聚宝盆”。盆地腹地的柴达木沙漠位居中国沙漠第五位。
资料二 四川盆地中间地势低矮,海拔介于250~750米。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土壤肥沃。该盆地边缘山地是四川多种经济林和用材林基地。盆地中的成都平原耕地连片,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籽产区,有“天府之国”美誉。
资料三 赤水河流域的酿酒条件优越,特殊的紫色沙页岩地质地貌结构形成了有利于酿酒的优良水质。赤水河滋养的河谷两岸,则是酿造顶尖酱酒的红缨子糯高粱生长的宝地。
资料四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和四川盆地示意图(图2)
思考完成:
(1)写出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比较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海拔的高低,分析两盆地夏季气温的差异。柴达木盆地内部沙漠广布,四川盆地内部水田广布,试分析形成该差异的原因。(6分)
(2)分析柴达木盆地被誉为“聚宝盆”和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柴达木盆地钾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试分析该盆地内部盐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四川盆地周围是重要的林区,试分析过度砍伐带来的不利影响(答一点)。(4分)
(3)写出四川盆地西部我国最长、最宽、最典型的南北山脉名称;写出岷江上著名的古代灌溉工程名称;写出在重庆市和长江交汇的河流名称。(3分)
(4)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在赤水河流域沿岸分布了中国90%以上的酱酒产业和品牌,形成独特的酒文化。试分析其发展白酒生产的优势。(2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 2.C 3.C 4.D 5.B 6.A 7.B 8.C 9.A 10.C
11. A 12.C 13.D 14.B 15.B 16.A 17.D 18.A 19.C 20.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8分)
(1)①为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1分),②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分);第二级阶梯(1分);甲为台湾岛(1分),乙为海南岛(1分)。
(2)东侧属于湿润、半湿润区(1分),适宜发展种植业(1分);西侧属于干旱、半干旱区(1分),适宜发展畜牧业(1分)。南侧多水田(1分),北侧多旱地(1分)。
(3)1月0℃等温线(1分)。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1分);北侧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1分)。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海拔较高,夏季凉爽(1分)。
(4)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1分)。原因有资源枯竭,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任答一点即可,1分);应对策略有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任答一条即可,1分)。
22.(15分)
(1)北方地区(1分);中游(1分),黄土高原(1分),温带季风气候(1分)。
(2)暖温带(1分),半湿润区(1分);夏季风不稳定,过强导致降水过多,引发洪涝(1分);冬小麦(1分)。
(3)汾河(1分);河流水量小,有结冰现象(1分)。煤炭(1分)。优势是年降水量较少,日照时间较长(1分);积极意义有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空气污染,减缓温室效应,减少煤炭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轻水土流失,等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4)平遥古城(1分)。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注意防火;降水集中,注意防坍塌;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和游客对建筑的保护意识;等等(任答一条即可,1分)。
23.(12分)
(1)玉米(1分),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1分);纬度高,热量较低,农作物熟制少(1分);水稻生长周期较长,积累的营养物质更多(1分)。
(2)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3分)。东方白鹳数量大致呈下降趋势(1分);原因是过度开垦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1分);解决措施有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倡导居民爱护生态环境和鸟类,等等(任答一条即可,1分)。
(3)地势低洼(1分);防洪,增加居民收入,形成土地合理利用、能量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耕生态系统(任答一点即可,1分)。
24.(15分)
(1)高原山地气候(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柴达木盆地比四川盆地海拔高,夏季气温更低(2分)。柴达木盆地不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1分);四川盆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1分)。
(2)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1分),四川盆地农业发达(1分);盆地地形,多咸水湖,降水少,蒸发量大(1分);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任答一点即可,1分)。
(3)横断山脉(1分);都江堰(1分);嘉陵江(1分)。
(4)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气候湿热,盛产酿造白酒的粮食作物。(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