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第1页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第2页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坏境至关重要,破坏树皮会导致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  )
    A.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2.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几乎一样粗,而银杏的茎能逐年加粗,造成两者茎的区别是银杏的茎比竹子多了(  )
    A.表皮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3.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枝条时最好将下端横切
    B.该实验开始前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C.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D.选用内径更细的U型管,实验现象更明显
    4.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
    B.植物从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的顺序
    C.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由大到小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5.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人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BC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B.图乙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可代表鼻
    C.图丙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则在b点时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丁表示某种蔬菜产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3
    6.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往高处“流”,其动力来自于(  )
    A.吸收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7.小科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按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  )

    A.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实验现象更明显
    D.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目的是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9.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10.小金为探究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瓶中液体取量可以不相等
    B.甲、乙瓶瓶塞是否塞紧对实验没有影响
    C.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D.实验结束时乙中叶片滴加碘液会变蓝
    11.为迎接亚运会,近期杭州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D.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12.小徐发现花园内刚施过化肥的植物发生了萎蔫,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产生原因,他取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在其顶部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装上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如图。过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中萝卜变硬
    B.乙中萝卜洞中的水变多
    C.甲中萝卜吸水,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小于浓盐水
    D.若只有甲中萝卜变软,说明施加过量化肥会引起植物细胞失水萎蔫
    13.海水稻是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下列有关海水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海水稻是水生植物,体内无导管和筛管
    B.海水稻的面世,可以应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C.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海水稻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D.海水稻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15.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16.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荷花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正在开花结果的荷花植株,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莲蓬的生长
    C.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D.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17.下列有关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B.竹子的茎秆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C.叶脉与茎中的筛管上下相通,用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有机物
    18.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只是指氧气
    B.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9.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20.如图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图解,对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分从土壤进入①处根毛细胞内的大液泡
    B.A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B细胞细胞液浓度
    C.水通过②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植物的顶端
    D.植物体内的大部分水通过图中③气孔散失
    二、填空题
    21.取甲、乙两个密闭的无色玻璃钟罩(如图),分别放入等量同种且健康的昆虫,再在乙钟罩放入绿色植物,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请预测   钟罩内的昆虫平均存活时间更长,请说明理由   。

    22.图甲是根尖结构模式图及各部位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乙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的伸长与图甲中   (选填字母)两类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
    (2)如图乙,根从土壤吸水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到达D后再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则D为植物根的    (选填“韧皮部”或“木质部”)结构。
    23.如图显示了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的草通过   消耗了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
    (2)牛通过   方式获取草中的碳元素。
    (3)可使绿色植物中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有 。
    A.绿色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
    B.牛的呼吸作用分解草的有机物
    C.枯萎的草和牛粪的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
    24.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   往下输送。
    25.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添加一种含铁的化合物),这里的“铁”是指   (填“单质”或“元素”)。
    (2)如果我们在野外迷路了,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如图是小滨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制成的一个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   。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   (选填“N”或“S”极)。

    (3)水稻种植过程中,在抽穗前,我们需要将水田中的水放干,这样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主要原因是促进了水稻根细胞的   ,从而为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6.中国的甘蔗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南方众多个省、自治区。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

    (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河边湿润沙地
    (2)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   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   。
    27.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探究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
    (2)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28.全面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是浙江农村工作的重点。小敏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家庭院中的碳循环绘制如图所示。

    (1)碳循环指的是   (选填“C元素”、“C单质”或“CO2”)的循环。
    (2)在此图中,b、e是通过生物的   实现。
    29.
    (1)小金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在盐水中,发现它是漂浮的,浸泡一些时间后,原来漂浮的萝卜块又沉在了水底。则萝卜块放入盐水中后,其中的细胞   (选填“失水”或“吸水”),萝卜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

    (2)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种的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在2017年就取得了在灌溉用水盐度达6‰的情况下,最高亩产超600公斤的好成绩,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海水稻”在海边滩涂正常生长,可推测它的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30.如图是植物马铃薯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按要求填写:

    (1)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马铃薯的   作用。
    (2)由图可知,d物质在马铃薯的茎中是由   运输的。
    (3)马铃薯叶片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它的开闭是由两个半月形的   控制的。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并能被植物利用的气体有   。
    (4)马铃薯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建议施用   (填“农家肥”或“化肥”),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   (填“无机盐”或“有机物”),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可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三、解答题
    31.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释放有机物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选填“a"、“b"或“c")
    (2)图乙中只能在光照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选填“Ⅰ”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选填“a”、“b”或“c”) 相对应。
    (3)图乙中,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是    时左右。
    (4)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去部分树叶,其主要目的是减弱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生理。
    32.上图甲中 A、B、C 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作用,图乙为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线图。请据图回答:

    (1)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于图甲中的   (填图甲中字母)。
    (2)蔬菜用保鲜膜保存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该过程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填“a”或“b”)表示。
    (3)近年来,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
    33.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填序号)完成的,这个区域的细胞特点有利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2)只有当根毛细胞液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才能吸水。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   (选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   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
    34.袁隆平院士(图甲)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缅怀袁老最好的方式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下表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的对比。
    类别
    常规水稻
    杂交水稻
    定义
    通过选育、提纯、保持亲本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不变,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
    产量
    一般较低(700kg/亩)
    品质
    质软,粘而腻
    质地硬,粘性小
    特点
    不需要年年换种,但需要提纯复壮,抗性差
    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

    (1)请根据表一的内容写出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   。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   →叶中导管。
    (3)乐乐把丙装置放在晴朗的室外环境,测得密闭玻璃钟罩内一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丁所示。已知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时,人会觉得更舒适。那么据图分析,你建议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   时左右。
    35.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用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
    (2)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

    (资料一: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K2CO3与CO2反应生成KHCO3, 分解池中 KHCO3受热分解变成 K2CO3
    资料二: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①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写物质名称)。
    ② 若生产4.8吨甲醇,则可回收空气中的CO2多少吨?
    (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压为12V、容量为 24A· h(表示安·小时)。若路灯的规格为“ 12V、 24W”,则正常工作时通过路灯的电流是多少安培?充足电的蓄电池可供路灯使用多少小时?
    (4)你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至少2点)
    四、实验探究题
    36.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天后剪取一段枝条,插入右图广口瓶中,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究。

    (1)清晨,把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置于右图装置中,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则该原料是   。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叶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b叶片,用打孔器获取一个圆片,烘干后称重,次日凌晨再取下c叶片,取同样大小的一圆片,烘干后称重,发现取自c叶片的圆片较轻,主要原因是   。
    (3)在广口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放置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纵切该枝条,发现茎被染红,且自下而上红色变浅了,这个现象说明了   。
    37.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 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是    (填字母) 。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
    38.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根据茎的结构,小科和他的两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假设:
    小科: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小红: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
    小明: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   进行的。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下列3种方法处理。A组枝条不做处理; 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分树皮;C组枝条除去下半部分的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全部枝条同时插入一个盛有经稀释过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进行固定,如图(其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枝条只将剥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⑴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小明的猜想。
    ⑵小科将植株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为了   ;
    ⑶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发现AB两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C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   运输,然后对比A、C两组还可以说明    ;
    ⑷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红色    (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逐渐变浓,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39.小安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他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于是对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问题一:蒸腾作用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小安做出假设,并通过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那么他作出的假设是   。
    (2)下列对该实验设计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B.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
    C.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
    D.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
    (3)问题二:气孔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如图2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
    小吉推测:绿色植物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步骤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   的,原因是   。
    40.小安实验探究小球藻相关生理活动的情况:选取两份等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球藻于密闭的锥形瓶内,编号为A和B,如图甲。将O2和CO2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A、B瓶内,采集瓶内O2和CO2浓度的数据。(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1)写出小球藻叶肉细胞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2)若测定A、B瓶内氧气的浓度变化,24h后,A瓶氧气浓度上升,B瓶氧气浓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A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B瓶中氧气增加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将上述A瓶放在室外一昼夜,测得瓶内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小安认为小球藻在一天中无法积累有机物,其依据是   。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中,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中,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
    【解答】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若是破坏树皮,等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根接收不到有机物,最终树木会死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树干的变粗和形成层有关,竹的茎中没有形成层,长成之后不再加粗。
    【解答】竹子的茎中没有形成层,它的细胞不能不断侧向分裂增生,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因此银杏的茎能逐年加粗,而竹子并不如此,造成两者茎的区别是银杏的茎比竹子多了形成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本实验采用转化法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
    【解答】A、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应当是过段时间将茎横切,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是气密性不好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B不符合题意;
    C、若是高温环境,气温太高,气孔关闭,不能进行蒸腾作用,C不符合题意;
    D、选用内径更细的U型管,更细致地观察红墨水的流动情况,因此实验现象更明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模型演变顺序解答。
    (2)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导管输送水分,叶子进行蒸腾作用。
    (3)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A、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①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②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③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④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⑤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A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从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根吸收水分,通过导管输送到叶,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水分化为水蒸气,B不符合题意;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C不符合题意;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2)吸气时,吸入氧气,呼气时呼出二氧化碳。
    (3)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4)根据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之差解答。
    【解答】A、图甲表示人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BC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A不符合题意;
    B、图乙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由于呼气过程是呼出氧气,因此b不能代表鼻,B不符合题意;
    C、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种子中的有机物的量会减少;而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B点之后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分析图形可知,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S1+S2+S4,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S2+S3+S4,则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2+S4-(S2+S3+S4)=S1-S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根据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选取解答即可。
    【解答】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将运输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方式散发到大气中,因此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往高处“流”,其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物进行生理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植物在晚上能够消耗有机物。
    【解答】A、该实验并不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呼吸作用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因此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B符合题意;
    C、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容易破坏细胞内部结构,导致植物难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该方法不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白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没有光照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目的是为了使植物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故答案为:C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甲成熟区、乙伸长区、丙分生区、丁根冠。
    【解答】A、甲是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
    C、丙是分生区,它的特点是细胞较小,细胞核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C不符合题意;
    D、丁是根冠区,它位于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细胞壁薄,外层细胞排列输送,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乙叶片里面有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叶片甲和叶片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答】A、甲、乙瓶中液体取量必须相等,实验应当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而探究唯一变量对实验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甲、乙瓶瓶塞必须塞紧,如不赛紧气体容易散出,对实验有影响,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而乙装置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摘下乙装置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的颜色不会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因此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时乙中叶片没有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因此叶片中没有淀粉,故滴加碘液并不会变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解析】【分析】移栽植物时不应将叶片全部保留,种植树木时不应将土全部填实根部,种植树木应当合理密植等。
    【解答】A、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保留所有叶片移栽,会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导致土壤没有透气性,不能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不符合题意;
    C、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比如树木之间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C符合题意;
    D、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是吸水。
    【解答】A、由于甲中萝卜细胞失水,因此萝卜变软,A不符合题意;
    B、乙中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导致萝卜的洞中水变少,B不符合题意;
    C、甲中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重量减轻,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重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甲中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重量减轻,说明施加过量化肥会引起植物细胞失水萎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解答】A.海水稻是种子植物,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错误。
    B.因为海水稻是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所以海水稻的面世,可以应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正确。
    C.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小麦、水稻的根系,错误。
    D.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壤溶液溶
    的质量分数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2)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答】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其行,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利于光合作用,A正确。
    B.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错误。
    C.移栽幼苗时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C正确。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晾晒,可以减少小麦中的水分,抑制小麦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解析】【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一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正确。
    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去掉叶片的绿色,C正确
    D.步骤④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A、荷叶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A不符合题意;
    B、正在开花结果的荷花植株,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B符合题意;
    C、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它的作用是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将空气送到根部,C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藕中的丰富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提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解答】A、分生区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并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凸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A不符合题意;
    B、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无线加粗,竹子属于草本植物,B符合题意;
    C、叶脉中有 导管和筛管、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作用,植物利用根、茎、叶等中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C不符合题意;
    D、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扩大了根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了,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吸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生物部分是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包括阳关、水、空气等,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
    【解答】A、 图示中“大气”指的是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不符合题意;
    B、图中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B不符合题意;
    C、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因此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土壤质地分类是指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比例对土壤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根据植物生长的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解答】A、壤土类土壤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植物习性,配制不同土壤,植物才会长得更快,B不符合题意;
    C、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植物生长需要这些条件,C不符合题意;
    D、黏土类土壤的黏性高,很难散开,蓄水保肥能力很强,透气性差(缺点),不利于一些农作物生长需要,而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因此黏土类土壤不适合玉米生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1)根毛的失水或吸水取决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浓度差,只要存在浓度差,就有水的流动。
    (2)植物叶片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A、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因此水分从土壤进入①处根毛细胞内的大液泡,A不符合题意;
    B、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因此A细胞细胞液浓度小于B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才能吸水,B符合题意;
    B、由于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图中水通过②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植物的顶端,C不符合题意;
    D、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中的气孔向外界散失水分,因此植物体内的大部分水通过图中③气孔散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动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解答】预测乙钟罩内的昆虫平均存活时间更长,因为它内有植物,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需要氧气才能活着。
    故答案为:乙;乙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供昆虫呼吸
    【解析】【分析】植物根尖自下而上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能够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细胞的数量。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根尖的生长主要就是根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大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运输水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
    【解答】(1)根的伸长与图甲中b伸长区和c分生区两类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
    (2)图乙中,根从土壤吸水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到达根的木质部后,由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
    故答案为:(1)b、c;(2)大于;木质部
    【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及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
    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解答】(1)该图中的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草)为食,获取了生产者体内的有机物。该图中的牛吃草,获得了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碳。
    (3)A.该图中绿色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
    B.草被牛食用后,通过牛的呼吸作用分解草的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枯萎的草和牛粪的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和D成熟区
    【解答】(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其处生有大量的根毛。
    (2)保卫细胞,总是两两相对而生,围成的空腔是气孔,②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筛管往下输送。
    【解析】【分析】(1)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2)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而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判断指南针的指向。
    【解答】(1)强化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2)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水稻的根呼吸的是土壤中的氧气, 在抽穗前,我们需要将水田中的水放干,导致土壤中空气充足,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
    故答案为:(1)元素(2)磁场;S(3)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2)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
    【解答】(1)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河边湿润沙地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因此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河边湿润沙地,C符合题意。
    (2)钾肥的作用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
    故答案为:(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
    【解析】【分析】(1)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
    (2)解答时可以从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方面来切入。
    【解答】(1)茎中的输导组织有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故被染红的应该是木质部。
    (2)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放在阳光下照射、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放在通风的环境中都能够促使蒸腾作用加大,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木质部(2)BCD
    【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通过食物链进入到消费者体内,再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所以,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2)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解答】(1)由分析可知碳循环的过程,图中有碳的氧化物,因此碳循环中“碳”指的是碳元素。
    (2)庭院植物和庭院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因此b、e都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C元素(2)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活动叫做渗透吸水。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
    【解答】(1)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盐水的密度,所以会失水;失水后萝卜的体积减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小;
    (2)海水稻能够在海边滩涂正常生长,说明其能够从盐碱地中吸水,即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1)失水;减小;(2)大于。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
    【解答】(1)由图可知,CO2进入叶片,释放O2,该过程是光合作用;
    (2)d物质由上往下运输,是有机物,是由筛管运输的;
    (3)叶片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控制开闭的;通过叶片进入叶片的气体是O2和CO2;
    (4)马铃薯的栽种过程中,施用的肥料最好是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农家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故答案为:(1)光合;(2)筛管;(3)保卫细胞; CO2和O2;(4)农家肥;无机盐。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解答】(1)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植物呼出二氧化碳,a过程。
    (2)图乙中只能在光照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是Ⅰ,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c相对应,因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6时日出,18时日落,说明光合作用的时间为6时~18时,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下午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即18时左右。
    (4)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去部分树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即水分的散失,其主要目的是减弱图甲中的b生理。
    故答案为:(1)a(2)I;c(3)18(4)b
    【解析】【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据此可知图甲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乙中:曲线a只在白天进行,而曲线b白天、黑夜都进行,可判定甲曲线代表光合作用,乙曲线代表呼吸作用。
    【解答】(1)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图甲中的B蒸腾作用拉动的。该过程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之一是促进植物体对水的吸收与运输,同时促进对无机盐的运输。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蔬菜用保鲜膜保存是为了阻止氧气的进入,从而减弱A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一过程是指乙图的b曲线。
    (3)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使空气湿润;光合作用维持了碳-氧的平衡,净化了空气;光合作用还能制造有机物,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供给,因此在美丽多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解答】(1)根的吸收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①完成的,它的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3)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根尖的四个组成部分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地生长。故答案为:(1)①(2)大于(3)导管(4)保护
    【解析】【分析】杂交水稻的特点是产量很高,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是遗传的变异。
    【解答】(1)支持种植杂交水稻的一个理由:产量高。
    (2)据乙图,水和无机盐在水稻体内运输途径可以用文字表示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3)据图分析,人们到田埂、公园等绿色植物较多的地方散步、游玩的时间应在18时左右,此时氧气含量最高,氧气充足,是人体吸入氧气适宜的时间。
    故答案为:(1)产量高(2)茎中导管(3)18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
    (2)①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肯定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
    ②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方程式,利用甲醇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3)已知功率和电压,根据公式计算出通过路灯的电流。首先根据W=UIt计算出蓄电池储藏的电能,再根据计算出路灯工作的时间。
    (4)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减小能源的消耗,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分析即可。
    【解析】【分析】从该生物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来看,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进入透明容器中的空气不含有二氧化碳。这样,装置中叶片d与透明容器外的叶片就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对照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叶片内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早晨,由于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因此傍晚所取的小圆片要比早晨取的重。
    (3)在广口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纵切该枝条,发现茎被染红,且自下而上红色变浅了,说明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自下而上运输。
    【解析】【分析】A过程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即植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过程为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气孔将水分散发到空气中;C过程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即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制造有机物。
    【解答】(1)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是C,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2)由图表数据可知,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温度为5℃到35℃时,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得出该结论的依据为:在相同时间内,20℃光照下吸收CO2量与黑暗下释放CO2量的差值大于25℃时的差值 。
    故答案为:(1)C(2)温度为5℃到35℃时,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3)在相同时间内,20℃光照下吸收CO2量与黑暗下释放CO2量的差值大于25℃时的差值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
    【解答】(1)小科和小红的猜想水和无机盐是由导管或筛管运输的,因此小明的猜想应为水和无机盐是由导管和筛管运输的;
    (2)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快,实验的现象更明显;
    (3)C组只保留了筛管不变色,而AB两组都变色,说明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A组是对照组,C组保留了筛管没有导管,由此对照可知,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4)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所以纵切后可以看到红色是自上而下逐渐变浓的;
    故答案为:(1)树皮(导管和筛管);(2)加快蒸腾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木质部的导管;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4)自上而下。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图2中气孔属于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植物可以通过控制b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
    【解答】(1)根据对图1的分析可知,实验自变量是叶片数目的多少,因此同学们提出的假设是:叶片总面积大小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B符合题意。
    (2)A、实验中设置油层的目的是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使实验结论更准确,A不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越强水分散失越多,液面越低,因此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B不符合题意;
    C、并不需要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C符合题意;
    D、重复实验能够增加实验的准确性,D不符合题意。
    (3)撕取菠菜叶下表皮放在清水中,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清水的浓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加入蔗糖溶液后,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因此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气孔闭合的。
    故答案为:(1)叶的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数量多少有关(合理即可)(2)C(3)气孔闭合;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保卫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导致保卫细胞会失水,气孔闭合
    【解析】【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写出它的文字表达式。
    (2)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解答】(1)小球藻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
    (2)若测定A、B瓶内氧气的浓度变化,24h后,A瓶氧气浓度上升,因为A瓶处于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而B瓶处于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能消耗氧气,因此B瓶氧气浓度下降;A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B瓶中氧气量。
    (3)A点为二氧化碳最开始的浓度,G点是最后二氧化碳浓度情况,由图可知,G点高于A点,植物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说明一天内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无法积累有机物。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2)下降;大于(3)由图可知,G点高于A点,即二氧化碳最后的浓度大于开始的浓度,说明一天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无法积累有机物

    相关试卷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浮力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浮力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