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8.2晨景 教案

    8.2晨景  教案第1页
    8.2晨景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音乐晨景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晨景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欣赏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课 晨景 教材分析:      《培尔·金特》原为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著名诗剧。1894年,易卜生约请他的好友、当时已在欧洲各国获得很高声誉的格里格,为他的这部诗剧配乐。培尔·金特是个富于幻想的人物,有挪威浮士德的别名。他放纵好色,见异思迁,长期离家在外冒险游荡,晚年病弱潦倒,最后死在始终忠贞于他的未婚妻怀中。1876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诗剧配乐共有二十二段。格里格发挥了他的巨大想象力和精细的构思,以挪威民间音乐为依据并运用高超的管弦乐技巧,生动而精确地以音乐描绘了剧中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性格。无可否认,格里格的配乐是这部诗剧公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年后,格里格从这些配乐中选出了八段,先后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这里选听的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的一段配乐,描写培尔·金特在非洲海岸流浪时当地的自然风光。乐曲开始由长笛在高音区奏出柔美、晴朗的主题。这个主题随后造成一种明丽璀璨的色调,仿佛黎明的霞光渐次穿透云层洒向浪涛轻轻拍击的海岸。中段,乐曲进入高潮。以全奏方式,描绘了喷薄而出的阳光照射在浪涛起伏、波光粼粼的海面与沙滩之上的景象。随后,主题回复到原调上重现,音响随乐曲开始增厚,层次加多。最后,在宁静的气氛中乐曲渐渐结束。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能从音乐中形象而动态地看到黎明的景色: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再到太阳冉冉升起,体验早晨太阳升起前的整个过程。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笛、双簧管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音乐,(聆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清新的、宁静的、空灵的)你仿佛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空旷海边、森林) 老师听完这段音乐后也和大家有同样的感受,那为什么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画面呢?原来这是一段具有牧歌风格的旋律,所以才让我们仿佛来到了广阔无边的大海、森林或草原,在不知不觉中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一起。 2、出示旋律谱例,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一起走进这美妙的音乐,一起来哼一哼 1=E  6/8 5 3  2    1  2  3      5     3   2   1    2 3  2 3         5  3  5   6  3  6      5  3  2       1        0 师:当你站在山顶看向远处的时候,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山峰、海面)。是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那就请大家画着旋律线,轻轻哼唱,去音乐中寻找答案吧!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管弦乐作品,就是由这一条旋律展开的,欣赏之前,让我们先走进管弦乐队,再次回顾一下我们熟悉的西洋管弦乐器 复习西洋乐器(大屏幕展示) 1、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 2、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3、铜管乐器:圆号、长号、 4、简单介绍管弦乐 二、欣赏教学 (一)、聆听第一乐段 1、初听《晨景》第一乐段 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请你轻轻哼唱。提问:如果用这段音乐来表现一天中的某个时段,你觉得是什么时候?请结合音乐色彩谈谈为什么表现的是这个时段? (早晨、音乐越来越明亮) 2、再次聆听,提问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什么?(长笛 双簧管)答不出来时,对比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 3、请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是怎么出现的?同时还是交替?(交替)这种交替的演奏有没有发生变化? 4、长笛与双簧管的交替在音调上有什么变化?(作曲家运用了音乐中常用的移调,通过连续的调性上移,把旋律一步步往上推,力度不断加强)这种变化预示着什么?(展现的是太阳缓缓升起的景象)。   (二)、聆听第二乐段   1、整个乐队的加入,太阳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跃出了海平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光芒四射、蓬勃生机的景象。当你从音乐中感受到太阳正向海平面上涌现并破云而出时,请将手比喻成太阳,做阳光撒满大地的动作示意老师。(熟悉的乐段用lu哼唱、画旋律线)。 2、师:你注意到了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强音)这些强音,让你看到怎样的画面?(耀眼的阳光)忽强忽弱表现了什么?(太阳一会儿被云层遮盖,一会儿又拨开云雾)。音乐家利用力度的强弱让我们从音乐中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在这变幻多姿的阳光的照耀下,森林、大地、海面又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先说后做)让我们把镜头从天空中的太阳逐渐往下移,移到海面上、移到森林里、移到一切你能想象的地方。 请大家跟老师合作,当我的光芒照耀在你周围的时候,请你用动作表示大地上万物的情景。 (三)、聆听第三乐段: 过渡语:太阳升起来了,清晨的阳光是那么温暖、那么美。海面上波光粼粼,森林里鸟语花香。 1、这一部分的音乐与前面哪一乐段相似?总结该曲曲式结构(A+B+A 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象?(太阳已经徐徐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四)、介绍作者及作品 1、师:大家想知道这么美的音乐出自哪一位作曲家之手吧? 2、你认为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曲子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哪一段? 格里格,挪威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贝尔根,格里格的父亲是位成功的商人,母亲则出身于贝尔根望族,是位有才华的诗人兼音乐家,外祖父曾经担任过贝尔根爱乐学会首任音乐总监,格里格的音乐天份应该是遗传自他的母亲。六岁跟母亲学钢琴,九岁开始尝试作曲,后来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对发扬挪威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晨景》是《培尔·金特第一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的第一段。《培尔·金特》原为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著名诗剧。1894年,易卜生约请他的好友、当时已在欧洲各国获得很高声誉的格里格,为他的这部诗剧配乐。1876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诗剧配乐共有二十二段。格里格发挥了他的巨大想象力和精细的构思,以挪威民间音乐为依据并运用高超的管弦乐技巧,生动而精确地以音乐描绘了剧中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性格。无可否认,格里格的配乐是这部诗剧公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年后,格里格从这些配乐中选出了八段,先后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我们所听到的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的一段,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一段配乐。描写了那里日出和清晨美丽的景色。因为格里格本人并没有到过摩洛哥,对那里的音乐不熟悉,所以,创作出来的音调,仍然是北欧风情的。 (五)、完整聆听全曲 欣赏格里格100周年音乐会视频 师:接下来我们走进音乐会的现场来感受下世界级的演奏家们带给我们的《晨景》  

    相关教案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法国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法国号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唱新歌,欣赏《小猫的圆舞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晨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晨景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话导入,聆听乐器音色,欣赏全曲,拓展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晨景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晨景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欣赏第一乐段,欣赏第二乐段,欣赏第三乐段,完整欣赏全曲风景视频,参与表现,拓展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